?

基于“思?享”課堂,依托“團隊研修”,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勝任力

2022-07-13 21:41曾令芳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教學理念

曾令芳

【摘要】:基于學校發展理念,結合青年教師比例逐年增長的實際情況,建立學校教學研修團隊,促進教師團隊整體發展,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勝任力。

【關鍵詞】:“思·享”教學理念? 團隊研修? 教學勝任力

【正文】

一、“思·享”課堂理念。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問題引領式、任務驅動式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創造主動思考的條件,在項目合作式、互動分享式學習中傾聽表達、補充質疑、交流展示,讓學生在對比調整中形成思維、思辨、思想;在總結歸納、鞏固創新中實現思維的飛躍,經歷個人自悟——對比他悟——交流同悟的過程,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實現在學習過程中享有、分享、享受的情感體驗,形成“思·享”課堂理念。

為深化“思·享”課堂建設,落實“教師團隊發展計劃”,落實“國家課程地方化、地方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的理念,促進教師專業化交流,努力構建研究型教師團隊,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校本教研通過常規教研、學習型團隊研修,分年級分學科提煉核心問題,確立探究主題,生成該學期的研修課題,達到科研、教研、培訓一體的工作模式。

二、 二、團隊研修背景。

(一)維系青年教師教學熱情。

作為一所農村小學,留住青年教師,維系教學熱情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青年教師的培訓是本期團隊發展的重中之重。最近五年新參工教師作為學校的新鮮血液,有干勁,有追求,有學識,但也缺乏實際教學經驗,諸多困難將逐漸消磨其教學熱情。為培養學校承前啟后的中堅力量,發揮中老年教師優勢,讓青年教師留得住、靜得下、做得好,為學校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勝任力迫在眉睫?;谖倚Un改歷經7年發展,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也需要更扎實的教研模式介入,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二)優化青年教師成長環境。

通過課題式研究大環境啟發青年教師新的思考?!?/p>

(三)搭建青年教師學習平臺。

基于小課題研究,4-5人的小團隊是最適合小課題的研究,人人參與,邊上課,邊研究,邊寫作,切入點小,而且夠聚焦。

(四)區域聯盟擴大教師交流范圍;

深入名師工作室推廣課題理念。

三、團隊研修創建模式。

(一)分組

7年以來,經歷了不同的教學研修形式。從聽課式教研---磨課聽課全環節教研---(個人自悟→團隊共悟→集體研究的三級研究模式)。發掘我校教師中教育教學質量高、師德高尚、敢于嘗試、示范作用強的名優教師,以他們的名義成立研修團隊,發揮他們的經驗,做好指導、引領工作,也就是團隊領銜人,均頒發聘任證書;充分調動我校在近十年來成長迅速、成績顯著的教師,發揮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優勢,做好組織協調、骨干帶頭、研修學習,即為組長;青年教師3-4人為組員,學校行政牽頭各團隊,為督查人。這樣的團隊構建引領我校青年教師主動融入、潛心學習、敬業奉獻,早日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團隊人員涉及同學科,不同年級教師構成,便于青年教師熟悉1-6年級的教學內容,更好把握教材體系。

(二)建立團隊研修流程。

跟崗學習——課例打磨—經典展示—總結提升—特色提煉的流程,形成名師—骨干—新手三級梯隊的團隊研修、督查過程、成果驗收、考核評比的一系列配套保障制度。

(三)制定領銜人、組長、組員、督查人的職責。

領銜人:負責團隊發展方向,聚焦核心問題,把控團隊研修主題。

組長:整體負責組織工作和組員分工情況:團隊研修簽到冊,輪流每周2次簡報(圖、文);每周研修內容記錄;每周心得體會的記錄和收集。

組員:按時聽領銜人的課,按時準備組內研討課,按室完成組長分到的工作內容。

(四)團隊任務

制定計劃每個團隊每學期初召開一次研討會,制定本期計劃,形成本團隊研修制度,做到“三固定”:固定時間、固定人員、固定地點,每次研修由骨干教師拍照,上傳到“九尺小學團隊研修群”。辦公室設在教導處,教導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成員協助。

落實過程

聽課:團隊所有教師每周聽名師示范課一次,每月聽本組成員課兩次,聽課后請上課教師簽字,并在聽課本上寫上本課所得所悟。

磨課:團隊所有成員每期打磨一節優質課,磨課至少兩次,保留相關資料,磨課教師認真寫成上課反思。

展示:每期在全校舉行“教學節”,開展教學擂臺賽,每個團隊提供一節優質課參加比賽。

總結:每個團隊每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從課程標準、習慣培養、核心素養等方面入手,以觀課、磨課、展示等出現的事例、數據為依據開展課題研究,形成相關的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學校將擇優推薦評選彭州市課題。

學習:首先是課標的學習,對照課標找問題,找差距。其次每期每位成員閱讀一本教育專著,寫一篇讀書心得。

專題研討:建立健全小課題的研討制度。學校為教師搭建專題研討的平臺,結合科研小課題,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方法與教學措施的不斷調整、優化。

教學反思:遵循一課一得、一課一反思的原則。不論是教師聽課、評課、培訓學習都需教師攥寫反思,不斷提升自己。

自主學習:借助“一師一優”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平臺,作為團隊學習的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皮亞杰 學習與認知發展[M].華東師范大學,2003,8

[2]朱德江重塑學習[M].華東師范出版社,2021第043430號

[3]任景業 分享孩子的智慧-改進教學的建議[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14,6,1

[4]李海芬.核心素養理念下如何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J].學周刊第25期.2018

[5]張建輝.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新世紀小學數學,第二期,2014

猜你喜歡
教學理念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效性研究
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鋼琴對環境污染的探討
淺議課堂教學與管理的體會
探討計算機網絡課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學的方式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