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2022-07-13 01:54汪向陽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新課程高中物理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國教育不能故步自封,必須緊跟社會前進的腳步,課堂教學的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科學知識。教學方向開始從傳統的應試型教育發展為注重學生學習感受,提升教學實效性的綜合性教育。高中物理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值得大家深思,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做出探析。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教學模式

引言:對于高中教學而言,物理學科是整個教學工作當中的重要內容,因此不斷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在起到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但是我國現階段的物理課程開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使得沒有符合新課改之后的素質教育需求,為了保障高中物理課程的有效開展,就需要明確其出現的各種問題。

1有效教學的含義

首先說教學,教學是教師的主要行為,這種行為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因此,教學要關注三個方面:第一,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從應該學到想要學;第二,教師要給學生指出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應該學什么,要學到什么程度,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第三,教師要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人生閱歷,采取學生容易理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聽得懂、學得會、能運用。教師認真完成課堂教學活動是職業素養的要求,如果在教學中學生不愿意學,學不會,或者學會了知識但其他方面沒有任何發展,那就不叫有效教學,只能稱之為無效或者低效教學。有效教學倡導教師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身心發育特點、品質個性化特點,結合學生的學情來指導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1]。

2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重知識,輕能力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中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應用比較多。教師是課堂上的引導者,是教學的決策者。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學生被動聽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將上課任務簡單地看作是物理知識的講授,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情況非常不重視。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學習的目的更多也是能夠做到解題,完成考試,而很少有學生真正對所學習的物理知識產生質疑和好奇,對于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意識,并不是很在意。因此,造成了嚴重的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建設的情況出現。

2.2教師忽視與學困生互動

教師的每一堂課都有教學任務,通常教學都是按照備課內容展開,進度上也有計劃安排。為了節省時間,教師在課堂會優先選擇成績良好的學生互動,卻忽視了學困生。畢竟成績好的學生占有少數,這樣的做法容易引發多數學生的反感,特別是學困生,在課堂上幾乎沒有與教師互動的機會,更無法表現自己,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就會缺乏積極意識,整個的課堂氛圍無法活躍起來,不僅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受到影響,教學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3教學模式單一化

雖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高中物理教師當中,也對其課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是從現階段的教學現狀來看,其研究效果并不理想。在課程改革之后,明確指出,教師需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積極地使用一些例如小組式、情景教學等方式方法,進行高中物理課程的開展[2]。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對其標準有著一定的理解偏差,認為就是單純地從教學形式上的變化,因此在一些教師及時開展了所謂的小組式的教學,但是在進行知識理論方面的教授過程中,依然還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授方式,形成了一種形式變化本質不變的教學“改革”。

3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3.1引入前沿信息,培養科學態度

物理知識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可以說,物理知識隨時代的發展更迭,新理論在不斷更換舊理論。因此,對于高中生的物理教學也要體現與時俱進的原則,引入最前沿的信息,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學生只有培養科學態度才能更進一步了解物理知識,建立學習物理的興趣。以行星的運動為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太空之旅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探究為什么宇宙飛船發射后能夠成功到達預定的軌道?飛船在太空空間站加油的時候與相關設備處于什么狀態?在自由落體相關教學中,教師可詢問學生為什么重量不一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落下能夠同時落地?此外,教師也可引入多個科學家的小故事,如牛頓是如何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愛迪生失敗99次后才發明燈泡等,鼓勵學生學習這些物理學家身上的品格,培養其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3]。

3.2教師在教學中要兼顧學困生

高中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質量參差不齊,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在于教師沒有采用正確的引導方式,導致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消極對待,不與教師積極互動,學習質量不高,教師的教學也缺乏有效性。學困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教師要讓他們知道,存在錯誤是很難避免的,只要正確認識錯誤,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避免錯誤重復出現,很快提高成績。學困生認識到這一點,就能夠與教師積極配合,按照教師的指導糾正錯誤,同時反思自己產生錯誤的原因。隨著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有了積極學習意識,就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遇到不懂之處向教師請教,與同學討論,自己查閱資料深入分析,逐漸掌握知識規律。

3.3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課程開展的過程中,為了提升有效性,就需要教師能夠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和創新。在新課程當中,雖然十分重視教師進行教學模式的變化,但是歸根結底,就是需要教師能夠將學生在課程開展過程中的地位進行調整,教師開展的課程內容需要圍繞學生進行開展,而不是傳統教學形式下,教師主導著課堂上的教學進度、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其新課改有著全新的認知,能夠意識到形式上的變化無法很好起到教學效率的提升,而是需要積極地將學生在學習當中扮演的身份進行轉變,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才可以起到新課改的教學意義。

3.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高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進行教學前、教學時的創新,使用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內容的開展,同時也需要重視起教學的評價合理性分析,這樣便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下,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了解到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這樣便可以在日后的教學工作當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開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性,以及進行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對于教學評價體系而言,需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從客觀的角度進行學生的評價。同時在評價形式方面,需要教師能夠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轉變成過程性的評價方式。

結束語:總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要從增強課堂教學準備的科學性開始,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實施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面向學生學習過程的積極評價體系,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韓璟磊.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21(9):135-136.

[2]田振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物理銜接探析[J].學周刊,2020(4):26.

[3]安延.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0(14):143-144.

通訊作者:汪向陽,男,1969.02,漢族,湖北黃梅,大學本科,中學物理高級教師,湖北教育學院,廣州市花都區秀全中學,高中物理。課題:“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學習進階理論的高中物理模型建構教學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教學有效性新課程高中物理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