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導向型教學改革的困境、關鍵路徑與課程實踐

2022-07-13 06:28趙華甫吳克寧
中國地質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研討導向教學模式

趙華甫,吳克寧,馮 喆,張 琢,付 薇,黃 勤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土地科學技術學院,北京 100083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盵1]高等教育,抑或是大學,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雖然《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均將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作為高校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以來以培養技術人才目標的影響,素質教育被忽視的問題日漸凸顯。實際上,2017年教育部、財政部下發《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倡導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為核心,探索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的全方位創新”[2]。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圍繞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3]??梢钥闯?,近年來國家通過不斷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教育領域產生了巨大沖擊。同時,教育部先后通過遴選和建設精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以及“雙萬計劃”工程,使得學生學習途徑呈現多元化趨勢[4],因此教育教學正面臨著巨大的變革需求。研究導向型教學模式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它打破傳統課堂以“教”為主、傳授知識的定式,使學生由課程的聽眾變為課程參與者,是一種兼顧課程知識學習與獲取知識、合作溝通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5]。該模式引導學生通過研究發現、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積累經驗,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并在研究—學習—再研究—再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正確的認知模式[6]。其鮮明特色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現象為索引,以聚合資源解決問題為目的,倡導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的轉變[7]。該模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實踐中,通過啟發式講座、混合式工作坊、互動交流等方式,在課程目標、內容設計、教學教育方法、師生互動關系的建立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18年,筆者參加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交利物浦大學“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型教學研修項目,獲得了研究導向型教學的相關技能培訓。本文擬在系統梳理研究導向型教學改革必要性、實施困境和關鍵路徑基礎上,結合筆者主講的本校土地資源管理相關課程,探討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以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綜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實施研究導向型教學的必要性

互聯網技術在教育方面的深化應用,多媒體甚至是超媒體場景不斷涌現,便攜且功能強大的通信工具的普及,“兩性一度”教學要求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都呼喚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變革,而研究導向型教學模式適應了這一變革訴求,被廣泛應用。

1.教育資源多元化對現有教育體系沖擊巨大

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知識的快速傳播和無障礙的獲取,國家著力建設的數千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公開課程,以及TED、網易公開課、愛課程等諸多提供網上課程資源的大量涌現,使得所有的人不出家門就可以學習到最原汁原味的名校課程,獲得最尖端的科技知識。這種趨勢向傳統的大學教育發起極大挑戰。如果不改變這種填鴨式的、以知識的傳授為目標的課堂教育,轉向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育,傳統大學教育將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2.教育教學干擾因素增多倒逼教學模式改革

教學實施過程中,一般會受到教學符號、教學媒體、教學方式、教學主體等多種干擾[5]。隨著多媒體大范圍應用到教學之中,課程容量不斷加大,學生普遍產生聽覺、視覺等疲勞問題;同時,媒體播放中,講授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如果不加區分,將會導致教學過程平淡冗長,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手機普及的情況下,課堂教學中,學生會不斷受到手機游戲、朋友圈信息、網絡視頻等信息的干擾。傳統填鴨式的大學教育模式,已經很難吸引學生認真聽講,并參與課堂活動。大量存在且不斷增加的教學干擾因素,倒逼教學模式必須以單項知識傳輸向雙向互動過渡。

3.由知識傳播向能力培養轉換呼喚新模式

傳統高等教育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忽視溝通技巧、關系構建、團隊工作等素質的提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老師講的熱鬧,學生應者寥寥,難以激發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討問題、自我學習并解決問題的行動。根據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e Bloom所提出的認知分類金字塔(Bloom's Taxonomy),人類認知可以分為記憶(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應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評估(Evaluating)和創造(Creating)五級[8]。傳統高等教育目標多停留在前三個認知水平上,而缺乏對于分析、評估和創造等認識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從未來人才能力結構變化看,以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審辯思維等培養為目標的素質教育要求不斷提高,也亟須改革現有的教育教學模式。

二、研究導向型教學的價值目標和實施困境

1.研究導向型教學的價值目標

2018年6月26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的觀點:“西浦提供‘以成長為目標、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興趣和研究導向型的教育’?!盵9]可以看出,研究導向型教學是對教學目標、主體、路徑的全方位變革。它將教育目標定義為成長,而不是成才或成績;變“老師掌控課堂”為“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變填鴨式教學為基于學生興趣和研究導向多樣化的教育,并通過學習達到讓學生健康成長的目標。研究導向型教學成為啟迪學生潛在智慧和好奇心,引導主動學習,并在不斷探究和實踐中融合應用相關知識技能,培養批判思維和交流協作、創新能力,逐步建構和完善綜合素養的過程[10]。

2.研究導向型教學的實施困境

一是從招生、培養到畢業的育人流程固化。已有的高等教育機制體制雖然實施學分制,近兩年也提出了學分制改革試點,但主流的大學仍然遵從程式化的培養模式,即無視學生學習水平、能力的差別,統一高考錄取進來,經過統一的培養方案,大學四年后,所有人整齊劃一地同時畢業。如果部分本科生沉溺游戲、從事兼職或者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活動,課程多門掛科,也可能通過補考、重修、清考一路“混”過去,甚至可能拿全了畢業證、學位證。這種從招生到畢業的流程固化,讓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改革無法實施。

二是個性化培養模式缺乏管理體系支撐。如果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高等學校對照本科、研究生教育的標準,實行彈性學分制培養,不強求所有人按時畢業,但要強化畢業標準的控制。則必然會有一部分人因為無法達到學分要求或畢業論文質量要求,而無法畢業。這對學校的學籍管理、住宿安排、畢業設計統籌等產生巨大壓力,除非對目前高等教育的各類機制體制進行改進,否則難以成功。同時,課堂管理的相關制度體系改進也十分必要。如果教師因為考勤和課堂評估,被禁錮在以知識傳授為目標的課堂,而不是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陪伴學生成長和創新,這也是做不到的。

三是現有大學教師資源缺乏有效整合。目前的大學,除了數學、英語、計算機、思想政治等公共課,其他專業課程,較少能夠形成大的教學團隊,也缺乏共同研發教育教學方法的機制。雖然各個學校都倡導建立老中青結合的傳幫帶教學團隊。但是,對比新東方、學而思等專業教育機構,大學教師資源的橫向聯系和資源整合仍然不夠,課程內容的協同協調仍存在薄弱環節。

四是教學內容與科技發展的脫節掣肘教學改革。目前還存在一些現象,就是部分學科專業的教學內容無法與社會發展接軌,這導致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畢業時所要從事的職業能力及素質的基本要求。這在信息科技領域尤其顯著,比如大數據的統計、存儲和展示等功能,一個普通程序員都可以較好地實現。但是我們老師由于工作偏理論,擅長方法創新,但對面向應用的研發能力偏弱。這種教與用的脫節,一定程度上,也將對于研究導向型的教學改革產生掣肘作用。

五是研究導向型的教學改革需要軟硬件環境的提升。在硬件環境上,如果沒有自由研討、交流的場地和空間,是難以成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的。在軟件環境上,需要龐大的教學研發支撐系統,支持老師們朝著研究導向型的教學模式轉換。在用人制度上,雖然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在政策上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業,為教師更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需求的人才能力結構,掌握最新的工作實務提供了契機[11]。但是,大部分高等學校對教師的約束較多,教師授課和科研任務也比較重,如何給予教師更多的自由度參與社會活動,對于培養更優秀、社會需要的人才目標非常重要。

三、研究導向型教學的關鍵路徑

研究導向型教學,要達成通過研究激發學習興趣、通過主動學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理念和目標,需要營造軟硬件環境和條件。其關鍵路徑有三點:學生改變學習行為,即要激發主體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即變填鴨式、知識傳輸為目標的教學方式為協助學生探究、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教師角色、教學的作用轉變為給學生在學習中提供支持和指導;學校構建資源環境和支撐體系,即要通過環境、資源大幅提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

1.學生改變學習行為

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重視分數、輕視思維能力培養;二是重視死記硬背,缺少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提出質疑的能力[12]。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引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一是改變知識的獲取途徑,變單一的聽課為大量拓展閱讀+聽課+后測,實現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多元化;二是給學生提出創新性的、開放性的命題,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開展研討,形成報告或者答案,在探究、研討、分享中碰撞思想,多角度、全方位地對知識進行闡釋和應用;三是通過開放命題成果材料的互評,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系統化、關聯化的認知能力。

2.教師改變教學方式

改變教學方式的關鍵是,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老師需要思考,如何找準學生學習的動力,即“渴望”。Antoine de Saint Exupery 所提出的“If you want to build a ship, don't drum up the men to gather wood, divide the work and give orders.Instead, teach them to yearn for the vast and endless sea.”意思是說,激發學生對遼闊無邊的大海的渴望,遠比你讓他們收集木頭并分配任務去造船更能讓他們掌握造船的技能。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需要深入思考,拿什么去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不僅提供學生豐富、有趣且具有現實性的教學素材,同時需要老師們融匯專業、學科和社會經濟乃至心理等,精心設計探究式學習的命題,或者提供項目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供探求未知的廣闊舞臺,讓學生感受攻克難題的成就感。

3.學校構建資源環境和支撐體系

雖然梅貽琦在1931年就職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演講時曾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钡涣鞯慕虒W硬件環境,對于研究導向型的教學實踐非常關鍵。學校不僅需要著力建設能夠便利師生、生生互動的教室環境,還應開發相關教育教學軟件支持系統,以輔助教師開展互動式教學、任務分派、成果提交、互助評價等教學活動。

四、“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型教學實踐

本文結合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土地資源學”、新生研討課“做知識文化兼備的土地人”和實習課“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含認知)”等典型課程,探索研究型教學的實踐模式。

1.土地資源學課程實踐案例

以學生知識、能力和思維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優化課程教學目標,創新課堂組織模式和能力訓練路徑。一是優化課程目標。遵循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原則,優化課程教學目標,由過去的以知識傳輸為教學目標,向以能力提升為目標轉換。比如土地資源氣候要素部分的學習目標,定位在“掌握重要氣候指標,理解氣候要素與土地利用交互關系”,結合“氣候變化對東北三省春玉米氣候適宜性的影響”實例,引導學生結合中國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氣候變暖現象,思考適應性土地利用調整的策略,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現象背后的科學問題的興趣,深化理解氣候要素對于土地資源的影響認識。二是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將地理學、土壤學、經濟學等學科知識有機融合,解釋土地資源現象和機制,啟發學生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比如提出綜合性命題,如“土地作為三維地理實體,試就土地類型劃分、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土地整治等的某項工作,談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改進方向”,讓學生不僅僅學會理解土地的特性,還應結合這一特性,反思現實生活中,土地資源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培養其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由研究引導、以“學”為主的創新教學模式,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扎實的、可轉換為生產力的相關知識技能,還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13]。三是注重高級思維訓練。通過鼓勵學生自主通過大量閱讀課程平臺及文獻檢索平臺的相關學科發展的進展文獻,制作土地資源學學科發展思維導圖,訓練他們將龐雜的學科知識,變成內在邏輯關系嚴密、表意清晰的網絡化的邏輯思維導圖,訓練其邏輯思維能力(圖1)。

圖1 土地資源學學科進展思維導圖(本科生供圖)

2.“做知識文化兼備的土地人”課程案例

2016年“做知識文化兼備的土地人”(新生研討課)立項后,筆者就立意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既然是研討課,學生應該是研討活動的主體。但是,如何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而不是老師填鴨式的教學,走過去“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較少參與討論”的老路,是非常難以抉擇的。課程做了如下探索:一是擬定研討主題??紤]到選課學生都是一年級新生,沒有專業基礎,主要圍繞“土地的綜合性——貴在綜合、特在綜合”“土地投資——穩定增長的秘密,報酬遞減的神傷”“土地規劃——格局決定結局,留足未來的發展空間”“土地文化——守則而和諧,勞動之升華”等7個特色主題,講授或組織小組開展主題研討。二是給出研討參考框架。筆者提早已經完成了所有課程的課程設計,通過設定問題,提供部分主題研討參考材料等形式,讓學生對整個研討主題課程有一個整體認識。三是分組形成主題研討成果。按照學生5、6個人一組,分別圍繞某個主題,開展資料收集、整理和主題研討成果的制作,教師過程中跟進小組工作,并給出建議。四是師生共同參與研討。由一個組進行主題研討成果展示,教師和其他班級成員通過質疑、提問以及關鍵問題的組內研討,加深主題認識。五是教師總結升華。教師對學生主題成果展示、組間研討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闡明個人對主題的觀點,升華主題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六是系統全面評價。課程評價由學生評價、研討材料評價和結課報告評價三部分組成,全面體現學生參與課程和是否有獨立的思考等為依據進行課程全面系統評價。課程不斷強化學生參與課堂,以及創造性探索新知,分享體驗的責任意識,幫助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參與課堂,并成為課堂控制者。老師只是引導者和陪伴他們成長的守護者。通過課堂的實踐,實現了研究導向型教學所應關注大學生學習習慣的改變、過程性評價的客觀公正、團隊溝通的積極高效等問題[14](圖2)。

圖2 學生關于課程組織形式和優秀主題展示投票

3.“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課程案例

“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含認知)”是面向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土地整治工程專業二、三年級開設的核心實習教學課程,旨在綜合提升學生對土地資源的特性、土地類型、演替及空間分異等基礎知識,強化土地資源的宏觀意識,增強對土地資源的地學、土壤學、生態學等感性認識,了解京津冀地區土地資源及其利用和管理中的現狀和問題,增強學生野外調查研究能力,夯實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

第一,開放命題,激勵自主學習。通過組織學生結合華北地區尤其是京津冀的某一土地構成要素的空間分異特征,談對國家重大戰略如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雄安新區、北京副中心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等的資源支撐能力或影響。其鮮明的特點是:問題開放,主題自選。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問題,自主搜集數據和資料,開展分析、討論,得到一些有啟發性的結論。

第二,理實交匯,訓練高級思維。通過組織學生實地調查了京西、京北地質、地貌、土壤和土地利用,以及京東南—天津一線的土地利用和城鄉建設情況和展覽,讓學生總結土地資源構成要素與土地特性、功能、價值及利用的關聯特點,繪制北京西山—天津濱海一線土地類型隨地貌(高程)演替斷面圖,描述京津平原土地利用空間分異特征、土地利用現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問題,科學統籌土地利用的對策、建議等。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實地調查、情景再現,從而形成對整個區域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空間分異的整體認識。

第三,研訓并舉,深化實踐認知。給定6個研討主題,每個主題分設若干子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查閱,形成研討交流成果;學生研討、互動提問和老師點評解讀,增進學生對問題的認識;結合實訓材料,訓練學生土地評價原則、原理和方法運用,并對各組形成材料進行互評,提高學生對實踐內容、目標的認識,提升實習效果。

五、結論和討論

研究導向型教學模式改革,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度,全面優化學生學習方式,革新教育教學方式,整合學校教學資源,系統、全面、深度開展教學模式改革。本文通過闡明推動研究導向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識別影響和限制研究導向型教學模式的因素和困難,分析研究導向型教學的關鍵路徑,并結合三門典型課程,探討了不同類型課程在實施研究導向型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步驟。通過課程創新實踐,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取得了顯著效益,有關教學案例為內容的教育教學成果“專業教學與美育育人協同教育體系創新與實踐”,獲評2021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同時,“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知識創造和能力培養模式,體現了“兩性一度”的高標準素質教育要求,對本科專業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具有借鑒意義。

誠然,很多大學都以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著力改進辦學條件,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德能兼備的人才。然而,面臨現代教育日新月異的形勢,國際國內各大高校的競爭,高等教育將會面臨著重大變革。當前有很多預言,比如美國老牌雜志《國家利益》提到“未來50年,美國的大學會消失一半”[15],也許將會成為未來的現實。全國政協常委朱永新提出,“未來服務于終身學習的學習中心將取代學校[16]?!边@些逼迫我們不得不思考,大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在終身學習、創新型學生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系統汲取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型教育改革的經驗,將有關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方法,移植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激活課堂氛圍。教師通過組織、引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習有效地進行[17],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經世致用的才能,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培養能夠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新貢獻。

致謝:感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提供的研究導向型教學培訓機會。

猜你喜歡
研討導向教學模式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偏向”不是好導向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