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生物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22-07-14 09:46趙燦燦許貝貝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27期
關鍵詞:雨課堂創新能力

趙燦燦 許貝貝

[摘 要] “普通生物學”作為生物學相關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對于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普通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借助于智慧型的教學平臺(如雨課堂等),提出了“普通生物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將其付諸教學實踐活動。研究和實踐結果表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比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效果更好。因此應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中。

[關鍵詞]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普通生物學;雨課堂;創新能力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河南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普通生物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HDXJJG2020-126)

[作者簡介] 趙燦燦(1982—),女,黑龍江東寧人,博士,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土壤生態學研究;許貝貝(1998—),女,河南平頂山人,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1級學科教學(生物)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27-0101-04 [收稿日期] 2021-11-14

引言

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廣泛、便捷的學習資源,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的唯一選擇,以MOOC為代表的線上教學資源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戰,使教師的身份由資源的提供者逐漸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1]。尤其是在2020年,直播課和錄播課得到了快速發展,是解決停課問題的重要辦法[2]。

早在2018年4月,教育部就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互聯網+教育”形式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3],強調了智慧課堂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谥腔劢虒W平臺的線上線下課程教學方式,是一種能夠引導學生實現課上和課下學習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意義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新一輪課程改革下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而單一線上的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明顯弊端,如學生缺乏監督、實驗課程開展困難,影響教學效果。于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概述

(一)內涵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借助于網絡資源平臺,將傳統意義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與線上網絡教學模式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4]。這種混合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對線上教學和線下傳統教學的融合,取兩者之長,學生不僅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在線下課堂面對面學習。

(二)作用

就目前而言,線下教學大多數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授課,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容易造成學生被動學習;線上教學借助多種網絡平臺,以直播課和錄課為主,由于學生自制力有限和缺乏教師現場監督,會出現一些學生不認真聽課的現象,影響教學效果。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線上豐富的網絡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線下課堂教學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進行,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和教師角色也將發生轉變,學生由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充分地考慮來自教師、學生和課堂三方面的因素,設計合適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和實現個性化教學[5]。

二、“普通生物學”的教學現狀及重要性

(一)“普通生物學”的教學現狀

“普通生物學”作為生物學相關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具有基礎性強、綜合性強和教學知識點多等特點。課程涉及內容廣泛,涵蓋了細胞、動物、植物、遺傳、進化、生態等內容,幾乎涉及生物學的各個領域[6]。在當前“普通生物學”的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的授課模式依然是單向的,即“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模糊印象,對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利[7]。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率低下,這就迫使我們積極探索更加適合于學生的“普通生物學”教學模式。

(二)“普通生物學”的重要性

“普通生物學”作為生物專業的基礎課程,與各生物學知識聯系緊密,為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如“生物化學細胞學”“遺傳學”“基因工程”“生態學”等專業課奠定必要的基礎。除此之外,“普通生物學”與農業、林業、畜牧業生產、環境保護等緊密結合,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集思想、科學、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因此,進一步推進高?!捌胀ㄉ飳W”課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校生物學科發展迅速,無論是師資水平、教學質量、教學管理,還是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特別是生物學科進入“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后,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更是把本科生培養和教育放在最核心的地位?!捌胀ㄉ飳W”課程涉及的本科生數量龐大,除生命科學學院各個專業本科生外,還有民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材料學院等相關專業本科生把“普通生物學”作為必修課。因此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推進“普通生物學”課程建設對于發揮一流學科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非常重要。

三、“普通生物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傳統的“普通生物學”教學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內容多,教學任務重?!捌胀ㄉ飳W”涵蓋知識面廣,內容龐雜,課時有限,教師在規定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就比較緊迫。第二,學習主動性不高。教師為完成大綱任務,多依據PPT滔滔不絕講解,力爭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既定教學任務,幾乎沒有給學生留下練習和思考的時間。學生機械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第三,難以實現有效的師生交流和互動。課堂授課內容偏多使得師生之間的溝通時間越來越少,教師難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教學效果的反思、教學內容的調整、后進學生能力的培養等環節難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成果導向教育被忽視。第四,評價形式單一,以考試成績為主。傳統的評價方式單一,知識的考察多以記憶為主,難以反映出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理解程度及實踐能力[8]。

通過對“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本研究構建了基于雨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將此模式應用于我?!捌胀ㄉ飳W”教學實踐中,以期彌補傳統線下教學缺乏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性不高和評價方式單一等短板,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生物學其他相關專業課程建設提供參考依據,發揮一流學科的輻射帶動作用。

四、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普通生物學”教學模式改革中的實施

(一)線上教學平臺的選用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線上學習帶來了便捷,當前線上學習平臺數量眾多,資源平臺有MOOC、學堂在線、愛課程等,直播平臺有雨課堂、騰訊課堂、騰訊會議、釘釘、學習通等。如何選用最優的平臺來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首先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將不同平臺有效融合,優化出適合課程特點的最佳鑲嵌模式[9],以達到混合式教學的最佳效果。

雨課堂是MOOC平臺學堂在線發布的一種新型智慧教學工具,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于2016年4月正式推出。雨課堂與其他平臺相比具有獨特性:(1)雨課堂使用簡單,不需要額外下載手機客戶端,師生使用微信就可以實現互動;(2)雨課堂是以插件的形式存在于PPT中,是一個智慧教學工具箱,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從該工具箱中挑選工具[10];(3)雨課堂能夠實現資源推送、發布公告、班級管理、活動組織和教學評價等多種功能,互動方式多種多樣。因此,雨課堂在眾多平臺中脫穎而出,其使用方便、功能強大、教學效果好等優點得到了高校教師的廣泛認可[11],目前全球10000多所學校都在使用雨課堂。故本研究將采用雨課堂作為線上智慧平臺,與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探索出適合“普通生物學”教學的線上線下混合模式。

(二)課前線上自主學習

以陳閱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學》教材第二篇動物的形態與功能中第七章營養與消化第三節人的消化系統及其功能為例,在課前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把本章精心制作的微課、導學案、PPT課件、視頻等學習資源上傳至雨課堂平臺,布置相關學習任務。例如: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哪些部分?了解胃和小腸的結構和功能,了解各種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過程,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進行線上學習,可以利用大量碎片時間,對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如本章節中各種食物消化吸收的過程)進行多次學習,網絡上豐富的視頻資源也有利于學生對消化過程有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教師檢查完成預習的人數、完成時間,發現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注意學生標記“不懂”和“收藏”的地方,要在課程教學中重點講解。根據學生對任務掌握程度的反饋結果,教師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組織課堂教學,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中高效學習和互動做準備。

(三)課中線下課堂教學

此階段的線下課堂教學和傳統意義上的線下教學不盡相同,課堂教學不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課前進行了線上學習,對本節中人體消化系統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在課堂中主要是對重點難點及課前預習中一些共性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如導入生動的視頻或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小腸的結構,課中通過設置問題串等方法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引導學生理解人體消化吸收食物的過程;通過分組學習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交流合作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例如食物和體重的關系,可以無形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相應的生物學知識。

(四)課后線上鞏固知識

課后學生根據課堂知識掌握情況利用線上網絡資源進行復習,查漏補缺。教師根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及學生知識掌握反饋情況布置本節課后思考題:為什么胃液不消化胃壁自身?胃在消化過程中有哪些作用?哪些營養素可以在胃內吸收?試述小腸在消化吸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雨課堂推送讓學生作答,雨課堂會自動生成學生完成情況報告并推送給教師端,教師據此可以清楚直觀地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合理選擇復習資料、復習建議及相關最新科研動態,然后分層次推送給學生,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也要以作業反映的整體情況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以便今后更好地教學。

(五)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評價形式多元化

教學評價改變以往只注重考試成績、唯分數論的狀況,不能將簡單的卷面成績作為效果評價的唯一標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分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進行。在“普通生物學”的教學中,課前學生的預習次數、學習時間,課中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次數和積極性,以及課后提交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考試卷面成績等都將影響學生最終的評價結果,力求評價客觀、公平和全面。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再是過分強調選拔和甄別學生,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

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

為驗證混合式教學效果,本研究將2020年和2021年選修“普通生物學”的學生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以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中間不引入混合式教學;實驗組使用基于雨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所有過程性指標進行比較,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統計、整合、分析評價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普通生物學”中的教學效果。結果如表1所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對于傳統線下教學而言,在“普通生物學”教學中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一致認同。

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對“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性重構,借助于智慧型的教學平臺(如雨課堂等),合理運用海量的在線課程,提高師生間雙向互動效率,引導學生完成課前預習、重點難點內容的深化理解及課后回顧和知識拓展。本研究豐富了生物學教學方法理論,提升了“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質量,為生物學其他相關專業課程建設提供了參考依據。因此,應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涂志英,田毅紅,劉呈雄,等.生物工程專業核心工程基礎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以“化工原理”課程為例[J].生物加工過程,2020,18(5):675-680.

[2]葉輝,杜邦,汪子晗,等.高校生物化學線上教學舉措[J].基礎醫學教育,2020,22(7):496-499.

[3]劉麗莉,于輝.基于MOOC+SPOC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6):18-19.

[4]陳景,葉維裕.基于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7):220,223.

[5]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3):13-24.

[6]王躍華,馬濤,陳芳,等.“普通生物學”教學中“課程思政”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9):108-109.

[7]郎振紅.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方案設計:以數據庫設計與實現課程為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20(9):45-48+57.

[8]王錚敏.普通生物學的成果導向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22):221-224.

[9]周玉燕,張明芮,李萍,等.以教學效果為中心多平臺鑲嵌的全課程線上教學實踐探索[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0,41(12):103-107.

[10]杜廣祖,孫躍先,吳道慧,等.基于“雨課堂”的“農業昆蟲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53):53-56.

[11]張建萍,李樹偉,鄧芳.雨課堂在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20,7(44):14-1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for General Biology

ZHAO Can-can, XU Bei-bei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Abstr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biology-related majors, General Bi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y of bi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General Biology cours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and based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platforms (such as Rain Classroom),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for General Biology, and puts it into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show tha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ingle offline teaching mode. Therefor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applied to General Biology course.

Key words: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General Biology; Rain Classroom; innovation ability

猜你喜歡
雨課堂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雨課堂”在大學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雨課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究
提高《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雨課堂在經管類本科經濟法教學中的微應用
通用電氣公司創新能力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