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古典音樂欣賞的技巧

2022-07-15 02:37殷翔
參花(下) 2022年7期
關鍵詞:欣賞者古典音樂技巧

古典音樂較之現代音樂,具有十分特別的音樂魅力,在藝術創作形式上亦影響深遠。千百年來,許多音樂藝術家都為音樂事業傾盡心力?;诖?,以古典音樂欣賞為要,通過古典音樂欣賞完成欣賞者在思想層面與審美層面的升華,不但可以于潛移默化間開闊欣賞者音樂眼界,還可以促使欣賞者對不同音樂文化產生不同的欣賞思路,解讀不同音樂文化間的共性。下文便是筆者從自身研究視角對古典音樂欣賞技巧的分析。

一、古典音樂賞析

嚴格來說,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主要借助聲音傳播,利用豐富的曲調、旋律、節奏等,調動聆聽者欣賞神經,滿足聆聽者基本審美需要。換言之,音樂是隱藏在聲波中的藝術形式,與其他藝術形式——舞蹈、美術等不同,不具有任何具象表達,情感體現與聲音傳播密切相關。[1]尤其是古典音樂,常通過多種音調協調組合來呈現復雜情感,曲調流淌時而婉轉,時而悠揚,時而高亢,時而深情,極為符合人們的音樂藝術欣賞需求。如,《英雄》《命運》《悲愴》等皆是古典音樂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一提及西方古典音樂,即便是對其無深入研究的人,也能將代表人物說出幾個: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亨德爾等。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古典音樂都不會褪色,便于人們極致欣賞,沉浸其中。

事實上,知名作曲家柯普蘭曾說過:聽眾在聆聽音樂作品時,伴隨三個層次。即,分別從音樂感受、音樂情感以及音樂理論三方面,對音樂作品完成從聽到賞。[2]為讓古典音樂更好地被欣賞,筆者從古典音樂欣賞的層次分析切入,打破單一的理論欣賞禁錮,從情感角度出發分析古典音樂欣賞技巧與方法。以使聽眾在欣賞古典音樂過程,真正打開自己的心靈與思維,以提取音樂中情感與深意等為導向,輕松、自由且有現實意義地欣賞古典音樂。

二、西方古典音樂發展概述

在早期,音樂多以樂器形式出現。故音樂藝術家創作古典音樂作品時,更加注重表現樂器的形式、類型,樂器表現高于聲樂整體。例如,在極具代表性的莫扎特、貝多芬等古典音樂大師的音樂作品中,就有許多是強調樂器表現形式的古典音樂。此外,西方古典音樂強調節奏,要求樂器的配合演奏靈活、和諧。故在當時的一些古典音樂作品中,作曲家會專門對聲樂演奏力度、強度進行標注,無須演奏者即興發揮。進入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早期,浪漫主義飛速發展,無論是文學界還是音樂界,都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浪漫主義愛好者與追隨者,于是,音樂創作在此階段蓬勃發展,流光溢彩。之后,工業革命發展推進科學技術發展,鋼琴這一西方代表樂器的結構與形式發生變化,古典音樂的創作形式與表現形式得以豐富。

三、古典音樂欣賞的層次

不得不說,一提及古典音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便是西方古典音樂,報考音樂類學院學習西方古典音樂的學生較之于學習中國古典音樂的學生更多。但其實,無論是欣賞西方古典音樂,還是欣賞中國古典音樂,聆聽者的基本音樂感知、音樂情感領悟以及音樂欣賞技巧等都是較為相似的。在此,筆者僅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例,細化探討古典音樂欣賞的三個層次。

(一)感知音樂

古典音樂多通過音樂旋律層層遞進的方式表現音樂情感。因而,欣賞古典音樂應講究循序漸進,層遞式深入。[3]在欣賞古典音樂的第一層次,欣賞者聽到具體古典音樂作品時,應快速投入自身情感,以所聆聽的古典音樂作品內容為基本,隨著音樂旋律展開想象。伴隨古典音樂音調變化,欣賞者不斷與音樂表達進行情感性互動,充分感知古典音樂作品本身的感性之美、藝術之美等,欣賞者對古典音樂的賞析視野開闊起來,由內而外地激起對古典音樂的興趣,進而養成古典音樂學習理解的自主性,對古典音樂內涵能夠合理把握。

(二)情感聯想

西方古典音樂藝術發展大致歷經四個階段,但無論在哪一階段,古典音樂藝術發展都與時代旋律、時代情感以及創作者本身的創作情感等有一定程度關聯。故進入古典音樂欣賞第二層次,便是以第一層的音樂感知為基礎,進一步對所要欣賞的古典音樂作品凝結第一印象,從音樂情感豐富與音樂情感聯想兩個方面,深入感受創作者創作技巧,以及與其所應用的創作技巧緊密相連的創作情感。[4]如此,以欣賞者實質收獲音樂作品情感體驗為基石,促使欣賞者達成古典音樂作品欣賞的情感體驗與作品表達和諧統一,曲人合一。

(三)感悟升華

欣賞古典音樂的第三層次,簡單來說就是欣賞者在聆聽音樂作品之后,或者說仔細品味之后,對古典音樂表達的升階感悟。以第一層次的音樂感知和第二層次的情感聯想為基礎,對古典音樂表達完成整體性藝術體悟。[5]這樣,欣賞者不僅可以將自己獲得的情感感受融入古典音樂作品,還可以借助思想領悟,體會古典音樂本身的獨特美感,把握古典音樂欣賞技巧與方法,由淺入深地使精神層面得到升華。久而久之,通過古典音樂欣賞形成一種相應的心理機制,實現自我初級欣賞向高級欣賞遷移,對古典音樂作品進行創新傳承。

四、古典音樂欣賞的技巧

(一)合理把握音樂欣賞層次

在我國早期的音樂發展史上,著名交響樂《懷舊》的創作者將音樂作品欣賞分為三個部分:感性欣賞、情感欣賞、理性欣賞,與前文分析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層次異曲同工。[6]欣賞者要想真正掌握古典音樂欣賞技巧,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把握古典音樂欣賞層次,站在必要的心理層面劃分視域,將古典音樂欣賞分為初級欣賞與高級欣賞兩個階段。同時,在正式欣賞古典音樂作品過程中,將自身對古典音樂音響的感知、情感激活、想象豐富以及理性深層認識等與古典音樂欣賞相互影響。只有這樣,在初級欣賞階段,欣賞者才能加深對古典音樂素材的解讀,才可以引發相應的內心情緒波動。[7]以古典音樂作品《雨滴》為例,欣賞者在聆聽過程中產生傷感情緒,不僅受到心理因素影響對該首古典音樂作品的音響程度有細化感知,對該首古典音樂作品的情感聯想也進一步拓展,產生了直觀的自發性聆聽反應。在高級欣賞階段,會基于初級欣賞延展出與自我相關的感性聯想,完成創作背景、音樂風格等感知。即,欣賞者產生更多的古典音樂作品理性解讀,深化欣賞情感。而這其實就是助推欣賞者巧妙欣賞古典音樂作品的基本技巧,有效拉近了欣賞者與古典音樂的距離,讓欣賞者對古典音樂作品有內涵性賞析。

(二)感知內化古典音樂語言

欣賞古典音樂不僅講究由淺入深,還要求由易到難,由點到面。即,雖然古典音樂欣賞是一個十分抽象的審美過程,但是,借助音樂語言將各個音樂表現要素靈活內化,也可以為“零基礎”的古典音樂欣賞者提供一定的古典音樂欣賞思路與欣賞方向。音樂語言一般包括節奏、音調、音色等?;诖?,欣賞要理解古典音樂作品內涵,那么在合理把握對古典音樂作品的欣賞層次后,便要提升自身的相應能力。如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內化能力、記憶能力、表達能力等。不同古典音樂作品的主題表達不同,音樂風格不同,但是只要欣賞者掌握必要的音樂語言欣賞技巧,便可以為更深一層地欣賞具體古典音樂作品提供保障。[8]以欣賞《悲愴》為例,欣賞者為有效地分層次感知該首古典音樂作品的基本悲傷基調與表達主題,從其旋律、音色、節奏等入手,結合自己對音樂語言的熟悉程度,循序漸進地完成古典音樂作品欣賞,并確保音樂欣賞不走入“誤區”。在欣賞過程不僅可以完成美感培育,還可以高效吸收新的音樂欣賞知識,加強音樂藝術不同層面的積累,為音樂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三)熟悉音樂流派及其風格

不同流派的音樂作品風格不同。在進行古典音樂作品欣賞前,欣賞者必須了解該作品的創作背景、社會背景以及創作者人生經驗等,知曉古典音樂作品的創作契機、動機與手法。同時,欣賞者要全情投入,整個人的情感與思維隨著音樂音調起伏而變化。[9]畢竟,每一首古典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音樂情感都不同。當欣賞者自身情緒低落,不妨聆聽并欣賞一些表達哀傷之情的古典音樂作品,如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羅德里戈創作的《阿蘭胡埃協奏曲》等,與古典音樂作品產生強烈共鳴。在此,筆者以欣賞柴可夫斯基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在投入欣賞狀態時,欣賞者自然地生出傷感情緒,將那些無法通過語言明確表達的抽象情感,通過音樂作品共情、宣泄。但是,需要注意一點,欣賞者需要調節自己的心境,切忌一味地沉溺、悲傷、惆悵,要以感性情緒為基石,讓心境、情緒二者結合。具體而言,配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不同故事情節展現,深入感知其不同的情緒變化。以此確保欣賞古典音樂時,達到曲人合一,方法自成。

(四)把握作曲家創作情感

結合前文分析已知,欣賞者在古典音樂欣賞過程,最先感知到的是作品音高、音強等,屬于基本聽覺感知。待欣賞者完成一系列聯覺,欣賞者對古典音樂作品才會擁有后續的情感豐富、情感聯想與內涵解讀。所以,確保欣賞者合理掌握古典音樂欣賞技巧,首先,就是要基于古典音樂素材重視基本聯覺引發,走近并感悟古典音樂創作者人生經驗。其次,基于古典音樂的描繪性表現產生聯覺。借助就有描述性的音樂素材,先對現實情況進行描述,保證音樂欣賞同音樂創作一樣,具有清晰的方向與目的。代表作品有格什溫創作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借助特殊的不規律和弦,表現對巴黎繁華美景的贊嘆;格里格創作的《培爾·金特》,借助木管柔和音色,展現黎明破曉一刻的內心激蕩與美妙。最后,基于情節性素材引發欣賞者聯覺。常見的有交響音樂、歌劇唱段等。巴赫創作的《前奏曲》就涵蓋音樂、詩歌元素等。只要欣賞者由此理解并發揮好聯覺作用,對古典音樂的欣賞技巧提升自然水到渠成。既能感知古典音樂作品表達的主題,又能對音樂素材變化有明晰的認識。

(五)現場聆聽古典音樂演奏

古典音樂被奉為經典,盡享美譽,不僅是因為古典音樂歷經千百年歷史洗禮,始終帶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因為其本身的創作復雜性與代表性等,十分益于提升不同時代、不同人的精神境界,整體提升人們的綜合素養。為此,要確保欣賞者對古典音樂賞析具有連續性、延展性、技巧性,欣賞者不妨直接前往音樂會現場,在“身臨其境”的欣賞情境中,加深對古典音樂意蘊的感知,實現演奏者、欣賞者、欣賞環境等全方位融合。加之,現場欣賞古典音樂所獨有的暗示與氛圍無可替代,妙不可言。古典音樂作品在此環境,不再只是與欣賞者距離遙遠的,由播放器做聲音傳播載體的冷冰冰的作品,而是與氛圍、演奏者情感等緊密相關的,易于形成深刻印象的“有靈有肉”的旋律。所以,欣賞者提升古典音樂欣賞技巧,自然離不開必要的現場聆聽輔助。[10]以欣賞者現場欣賞維瓦爾第創作的經典鋼琴協奏曲《春》、德爾松創作的《仲夏夜之夢》、貝多芬創作的《第九交響曲》《命運》音樂會為例,演奏者、欣賞者、樂曲本身與現場氛圍融合,讓欣賞者在古典音樂欣賞過程中感到沁人心脾,感受經典作品重新演繹的深厚藝術氣息,深入意境之中,與音樂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同時,充分升華現場欣賞的情感體驗,學習、借鑒古典音樂的多元化表達與精妙藝術手法,讓古典音樂穿越時空,在現今時代仍煥發光彩,為音樂藝術整體發展推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多元文化時代,越來越多人注重精神享受,對多個藝術領域的“美”進行深層挖掘,古典音樂欣賞就是其一。本文細致探討古典音樂欣賞技巧,便是基于正確認識古典音樂欣賞之于世人的應然意義,而從欣賞層次與欣賞方法角度展開分析,系統化明確古典音樂欣賞手段,以此為音樂愛好者更好地欣賞音樂藝術開闊思路,重塑心靈,同時使古典音樂在現今時代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崔健.從巴洛克到浪漫派的一次邂逅——古典音樂風格鑒賞綜述[J].音樂生活,2021(08):44-46.

[2]張新鑫.古典音樂欣賞探析[J].今古文創,2021(29):93-94.

[3]陸黎萍.芻議西方古典音樂的賞析視角[J].散文百家(理論),2021(03):191-192.

[4]陳玉.高中音樂中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的教學方法[J].學苑教育,2020(07):96.

[5]曾婷.樂海徜徉,聆聽經典——淺談幼兒古典音樂欣賞教學[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52.

[6]黃守劍.高職院校古典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思考[J].戲劇之家,2019(28):175.

[7]韓萍.古典音樂賞析需要接受的方式——以海頓《驚愕交響曲》賞析為例[J]. 中小學音樂教育,2019(05):30-32.

[8]陳巍.淺議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教學[J].吉林教育,2019(15):44-46.

[9]徐晗曦.高職院校古典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思考[J].黃河之聲,2018(23):100.

[10]李林謙.古典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9(07):172-173.

(作者簡介:殷翔,女,碩士研究生,青島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巴松演奏)

(責任編輯 劉冬楊)

猜你喜歡
欣賞者古典音樂技巧
求數列和的幾個技巧
藝術欣賞是對作品的再創造
樂隨心動與古典同行
指正要有技巧
淺析在音樂教學中影響學生提高古典音樂欣賞水平的因素
提問的技巧
從日用瓷出發談理念對欣賞者的意義
課堂朗讀中聽者角色的正確定位研究
教師聽課時身份的轉換
例談三角恒等變換的常用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