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殊教育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元素的實踐探索

2022-07-15 22:47張婷婷
中學生報·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25期
關鍵詞:特殊教育實踐探索人教版

張婷婷

【摘要】數學學科相較于小學同時期其他學科知識而言,其抽象性和邏輯性特點更強,應用性也更強,在特殊教育的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元素,可以有效建立抽象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并在提升學生運用意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數學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對學生其他自然學科的學習以及全方位的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將生活元素融入日常數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

【關鍵詞】特殊教育;人教版;數學教學;生活化元素;實踐探索

生活數學屬于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課程,同時也是難點課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生活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接受到教育的質量,相較于灌輸式的數學教學方法,更具備有效性。本文從創設生活情境、豐富生活圖形、采用游戲教學等方面入手,論述在生活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元素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創設生活情境,降低理解難度

數學知識較為復雜多變,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會體會到較大的難度,教師要在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化知識,可以通過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來理解知識、感悟數學知識的本質,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在生活情境的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獲得學習成就感,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驅動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將生活化元素與教學情境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強化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和探索意識。以二年級上冊認識數字的教學為例,教材中結合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個人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中的元素,但是受限于教材內容,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無法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感,教師可以由教材中的生活元素進行延伸,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并靈活應用數字。如教材第一單元中運用了學生在校園中的生活元素,如班級、朋友、少先隊員等,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豐富相關元素,如補充在課堂上數桌桌椅的情境、數課本的情境,或是為同學們分發作業本的情境,還可以結合校園中的衛生活動創設相關情境,還可以結合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游戲來創建學習情境,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激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應用情境進行知識應用的興趣。

二、豐富生活圖形,輔助數學教學

小學階段尤其是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其邏輯思維能力發展不足,在日常學習中以形象思維為主,相較于抽象的數字信息、文字信息,更傾向于處理具象信息。從這一點出發,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與生活相關的豐富圖形來輔助課堂教學,以具象的圖像信息,引導學生理解、學習數學知識中的抽象內容。以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中的“比厚薄”“比粗細”“比寬窄”“比輕重”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物象來開展數學教學,學生可以通過看、摸、量、比、剪等方式方法,來進行直觀感受。如在“比厚薄”中,教師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布料或是學生身上衣物,來引導學生通過摸、觀察來判斷誰“厚”、誰“薄”。在“比粗細”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筆的粗細、胳膊的粗細、校園樹木的粗細來進行實地比較,引導學生理解“粗細”概念,如果校園內有較粗的樹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樹木進行圍抱來判斷樹木的粗細。

三、采用游戲教學,興趣驅動學習

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較不集中,教師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需要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或是形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并使用這種趣味性,調動學生注意力,并以游戲中的驅動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以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字加法為例,教材中提到了學生的牙齒,建立知識與學生自身的關聯,教師可以由此進行延伸,以食物發放的游戲,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驅動學生的學習過程。如教師可以準備小糖果、點心等小道具,發放給學生,并確保每個學生拿到的數量不一樣。如教師可以讓同桌兩人一人拿兩顆糖果,一人拿四顆糖果,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進行計算、交換。如同學甲有兩顆,乙同學有四顆,那么這兩個同學一共有幾顆糖果?如果乙同學給甲同學兩顆,那么甲乙同學各有幾顆糖果?他們一共以幾顆糖果?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指令進行給予和分享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互讓互愛,并讓學生根據游戲的變化進行相關數字的計算,保證學生在游戲中的新鮮感,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除了上述游戲,教師還可以結合豐富的游戲內容和類型進行改編教學,如轉盤游戲、丟手絹游戲、跳方格游戲、擊鼓傳花游戲、買東西游戲等等,將數字計算融合其中,讓學生在游戲的隨機變化中進行計算,提高課堂趣味,驅動學生主動學習。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尤其是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生活數學教學,教師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反饋放在第一位,確保課堂上的數學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并在融合生活元素的過程中,實現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并以具象的信息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在與自身生活相關的學習中內化知識,主動進行生活化的運用。

參考文獻:

[1]郝冬梅.分析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策略[J].情感讀本,2020(5):1.

[2]李正萍.特殊教育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6):2.

[3]田黎香.特殊教育數學教學中生活化元素的應用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

猜你喜歡
特殊教育實踐探索人教版
人教版11.1功-教學設計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新時期我國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詞匯闖關
人教版選修七核心詞匯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