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的創新研究

2022-07-16 11:49劉艷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網絡環境大學英語

摘要:教學評價能夠顯著地指引教學效率提升,就大學教育的現實情況來看,教學評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教學實效,能夠顯著地促進教學規范化、合理化發展。如今各大高校都開始關注校園的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都呈現出了明顯的信息化特征。在本文當中,將依托網絡環境支持下的英語學科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展開探究和闡述,提出構建策略和注意事項,期望能夠為大學英語教學評價工作的順利發展做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網絡環境

大學英語作為高等教育當中基礎的通識教育課程,大學英語承擔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培養、深化學生綜合素養等責任。作為教學的中心環節之一,課堂教學往往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決定性的意義,而配套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和運行機制,不但是課堂關鍵組成內容,同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手段。

一、創新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在大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其教學評價往往是依照教學規律、基本原則以及教學目標展開的,配合科學技術、科學方法等,判斷教學實效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為了能夠更好地凸顯這一作用,實現課堂教學評價導向、診斷、反饋等方面的功能,評價得以變成促進教師教學、督促學生進步的重要機制,在構建評價體系之前,必須要了解其基本原則。

(一)充分展現英語課程特點

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科在目標、規律以及實施模式上都和其他的專業課程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因此,評價體系需要充分考慮客觀實際,做出準確、科學的價值判斷,同時提供針對性的反饋才能夠獲得理想的效果。具體而言,大學英語的教學中,老師語言輸入質量、學生參與活性、課堂活動、教學模式等,都會深遠地影響到教學效果。另外,立足大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的不同層次,評價指標除了要涉及到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涵蓋情感態度、溝通能力以及文化意識等,這和初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能夠更好實現英語學科通識教育功能,指標設置還需要凸顯顯性評價因素以及隱性評價因素的協同原則。

(二)多元主體以及多元對象

大多數學科的教學過程都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扮演主體角色,是直接體現教學效果的途徑。因此,教學評價當中學生的“發言權”是絕對存在的;相對的,課堂組織、實施者,即老師,其對于課堂教學目標認知水平往往也是判斷課堂質量的關鍵指標。因此,從教學評價主體的角度來說,學生、教學管理者、老師等身份都是不可或缺的,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能夠使教學評價全面且客觀。

從評價對象的角度來看,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是知識和技能的獲取者,同時也是知識建構者。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在較大程度上受到“行為、情感和認知”三方面投入的共同影響,所以,教學評價必須要兼顧不同的對象,做到全過程、動態化反饋,才能夠真正反映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定量評價結合定性評價

保證教學評價信息精準,高度的深入程度,能夠對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產生正向促進作用。定量評價依托數學方法,針對老師和學生在教學和學習活動中的行為加以客觀、準確地記錄,并揭露不同行為之間顯性關系以及隱性規律,不過,定量評價往往不重視教學中很難輕易量化的品質和行為表現,大多將學生的心理和個性發展轉化成分數表征、數量計算,主觀性差,評價最終流于形式;定性評價更加傾向于教育教學結果和目標間存在的一致性特征,突出調查教學優缺點的意義,具備更豐富的實質內容,依托定性評價,得以全面分析教學動態化進程,進行記錄和描述,評價結果真實。二者之間的結合,使得教學評價真實而全面,大數據的信息形式(如統計、描述、演示等),也能夠令二者的融合更加高效、高質。

二、創新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立足互聯網環境下的評價體系,能夠為全面改革和優化英語學科的教學評價體系做出強力支撐。究其原因,“大數據”本身就是一種和數字信息有關的摘取、整合、處理和管理數據信息的綜合描述,其能夠呈現出海量、高頻、多元特征的信息數據。借助網絡環境構建的“大數據”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比起過往由教育督導組、學生評價等形式展開的教學評價來說有較強的現實優勢。除此之外,主流網絡媒體技術、無線網絡、智能終端(手機、電腦等)以及5G技術覆蓋,也進一步為大學教學評價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供了較為有力的硬件支撐。

(一)設計英語教學評價表

“評價表”中涉及到的評估項目和指標內容可以由英語教師、學校管理人員以及學生代表共同參與并制定,單獨的部分均需要涉及到老師評價(宏觀、權威)、學生評價(自我評價)以及同學互評。老師可以給出一些示范案例,描述并解釋標準,保證評估標準的客觀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學生得以對照完成。

在自評、互評結束之后,老師可以利用討論社群(如公眾號、微信群等)、線上一對一答疑的形式,予以學生反饋,說明一些在評價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高度信任,有助于評價順利完成,引導學生們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建議,隨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習方案。

(二)動態化評估學習過程

1.課前

教學開始之前,先借助互聯網的途徑,傳輸一些有關本堂課的資料給學生,例如課件、微課資源,也可以列出一些和課堂內容有關的參考資料(如文化背景、歷史故事等),鼓勵學生們自行使用老師的邀請碼或鏈接下載資源,并閱讀,完成預習任務,初步了解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大多數線上學習都有學習進度功能,或者是留言和即時溝通功能,學生可以在預習階段向老師提出一些關于學習的問題,老師可以將問題記錄下來,結合這些問題,老師得以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理解難點等等,在課堂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優化教學方案,奠定課堂教學的基礎;這些問題的完成情況,也可以作為學生評價的一部分。

2.課上

其一,簽到功能。傳統的大學課堂中,老師一般使用點名來確定學生是否到位,浪費時間的同時,替人答到、一人答多人到的問題也非常嚴重,小班教學的老師還可以分辨,如果是大班教學,一個專業的同學都在一個大教室內,老師很難在短時間內分清同學是否到位。作為學習評價的一部分,利用網絡平臺簽到功能,學生的出勤率得以更加精準、高效地統計和整合,有助于老師盡快開始教學。

其二,課堂表現評價。大學英語學科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借助課堂記錄的方式,可以評價學生課堂表現,對后期成績評定有較為直接的參考意義。借助網絡技術的存儲數據功能,課堂實錄得以保存和回放,有助于老師的查詢,在對自己的教學進程查缺補漏的同時,也能夠輔助對學生的課堂評價。例如,組織小組討論,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發言,進行“頭腦風暴”,評價學生的表現,活躍課堂。

3.課后

課后的評價主要是成績評定,在網絡環境下,一般大學都會配備支持各個學科學習的學習系統、測試系統、管理系統,實現引導學習、組織測試、記錄成績等功能,對學生們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加以評估和考核。老師可以利用教學平臺的數據庫,方便地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作為成績綜合評定的指標。不過,通常而言這些數據都是成績評價中較小的部分。

以我國山東大學為例,其采取的成績評價模式主要是“2+1+7”(日常成績20%、口語測試10%、期末考試70%),同理還有“3+1+6”模式以及“4+2+5”模式,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再如浙江師范大學,其采取的評價模式是10%線上測試結果、15%口語測試成績、15%平時表現成績、60%期末測試成績四元綜合的模式??梢哉J為,大多數大學在操作中都會在評價中關注日常表現,不過比例都不是非常高,基本上在老師和學生的認知中,考試成績仍然是評分主體,英語較好的學生往往忽視日常表現,英語較差的學生再努力也很難拉近和好學生之間的距離。

因此,在新時期,利用互聯網環境的支撐,可以在評價體系當中進一步改革過程性評價,增加多元化考核指標,提升日常表現的比例,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另外,綜合成績評價可以應用“定性+定量”綜合的形式,使用定性語言來描述、評定等級,同時配合大數據統計獲得的量化數據證明評定內容,提升形成性評價科學性。

(三)建設學生學習檔案袋

“檔案袋”是全部教學評價過程的整合。在網絡技術支撐下,可以設計“電子檔案+紙質檔案”聯合的方式,前者主要涉及到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后者則主要是一些學生的考試試卷、紙質作業等,一般用作留檔用,可以擇取一部分,不需要全部保留(也可以將紙質檔案通過拍照的方式融入電子檔案,紙質檔案僅僅保留傳統的成績記錄等內容,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即可)。

電子檔案是新時期一種新型的評價形式,其能夠動態化呈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展示成績,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將證明自己的進步,例如測試成績、老師(和同學)日常評價反饋、英語活動獲獎證明等等內容納入其中,這一過程中,學生成為了整個學習過程以及評價過程的參與者。整體來說,電子學習檔案袋突出了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情況,記錄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展示進步和不足,加強反思和評估,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積極性。

三、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評價注意事項的新思考

對于常規大學英語學科教學評價來說,借助網絡環境和網絡技術支撐線上發展是時代的必然,體現多維度的教育數據深度分析的特征,而且還能夠更加科學、更加全面地為老師和學生提供客觀、個性的評價。不過,在落實信息化評價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教學評價出現的一些負面影響,加以預防和應對。

其一,智能評價的同時,仍需要重視人工評價干預的意義。例如說,老師使用計算機軟件中“智能評閱”功能閱卷的時候,其面對一些語句英漢互譯、寫作類主觀題目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偏差。老師可以在智能化評閱基礎之上加以二次人工審閱,予以調整、糾正,保證學生的測試成績正確、標準。

其二,學校必須要全面支持老師們的信息化素養水平提升,予以適當的培訓機會,以充分調動網絡技術在教學活動當中的實用價值,提升數據素養,真正整合數據分析和教學活動。教師必須要具備完善的數據意識,掌握一些基本數據處理技能,例如數據定位、數據解讀、信息化教學中的決策意識、創新意識等等;學校則要定期引導老師參加培訓,尤其是年齡稍長的老師,這將有助于網絡信息化教學更加廣泛、深入地在教學中開展。.

其三,重視網絡技術和網絡環境展示出來的教學關系,同時重視教學因果關系。在網絡時代下,人們對因果關系的追問轉變成了對相對關系的探索,也就是說,大數據強調“是什么”,而非“為什么”,但是在教育中,針對教育現象和問題的探索和研究都必須要了解“為什么”,才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源。

其四,教學中使用信息化資源的過程中,必須要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加以處理,數據量增加和拓展,都會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錯誤的、不符合學生需求的數據和信息,影響到規律和結果方面的判斷。另外,網絡資源僅僅是信息資源的一種,也是原始的數據,源自社會的觀察和記錄,提供的信息并不會附帶解釋,所以,老師必須要對網絡資源加以修剪和整合,也就是篩選和清理,探索規律加以預測評價。

四、結語

綜上所述,包含了先進計算、整合分析等手段的網絡技術進入到高校高等教育體系當中,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得以提升效率、提升質量。對于英語學科的評價體系來說,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引入后,借助大數據統計(評價)、線上學習平臺等途徑,勢必能夠對英語學科的教學理念、管理模式等起到深遠的促進作用,間接推進高校高等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為國家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

[1]劉靜.基于Fif的大學英語教學多維動態智能評價體系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5.

[2]陳曉霞.數字化環境下大學英語O2O課堂教學評價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2(03):3.

[3]劉建達,陳金詩.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基于形成性評價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案[J].大學外語教學研究,2020(01):21.

[4]何娜,姜愛貞.新時代教育評價觀下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高校英語教研版,2022(01):09.

[5]于芳.移動學習平臺支持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體系研究[J].科教導刊,2020(36):2.

[6]王偉."師生合作評價"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J].賀州學院學報,2022(01):7.

[7]陳英.基于形成性評價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2(03):2.

[8]劉巧麗.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進展:科學視界,2022(03):2.

課題項目:2021遼寧科技學院本科教學改革項目“新時代應用型本科教師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的研究與實踐-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202101059)。

作者簡介:劉艷(1968-),女,遼寧本溪人,遼寧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網絡環境大學英語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