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視角下紅色文化傳播教育實踐路徑研究

2022-07-16 04:00鄭曉花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
關鍵詞:教育實踐紅色文化融媒體

摘要:本課題以邯鄲市紅色文化教育實踐路徑為研究對象,借助融媒體理念,將分散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中的傳播渠道、內容資源、產品形態、技術手段等融合到一個統一的平臺,打破一直以來傳統、單一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紅色主題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自媒體、學習強國、慕課等APP,更生動、鮮活地實現紅色元素與思政教育的課程融合,彰顯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提升我市紅色資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挖掘我市紅色資源的教育價值、時代價值,發揮我市紅色文化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融媒體;紅色文化;教育實踐;課程思政

一、融媒體視域下紅色文化譜系的時代內涵

(一)邯鄲紅色文化譜系內涵

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特殊國情和實際情況出發,經過長期革命建設而形成的中國特色文化。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政治符號,凝聚了先進的思想理念,彰顯了先進的時代精神,有效傳播紅色文化能夠發揮意識形態引領作用。邯鄲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中心?!度嗣袢請蟆?、《人民畫報》在邯鄲創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臺在邯鄲開播。在抗戰中創建于邯鄲的《新華日報華北版、太行版》影響深遠,催生出了如火如荼的邊區大眾文化?,F代最早的紀念性建筑--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涉縣的"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及"將軍嶺"名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邯鄲是冀南晉冀魯豫邊區的中心。劉伯承、鄧小平及其領導的八路軍129師以太行山為戰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展現出邊區人民的浩然正氣和民族氣節。劉、鄧首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在這里指揮大小戰役3100多次,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不朽的功勛,形成了光彪史冊的革命軍事文化。解放戰爭時期,邯鄲也成為國民黨及其國民政府與我黨、邊區政府爭奪的焦點地區。劉鄧大軍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發動邯鄲戰役,是役持續10天,導致國民政府軍隊傷亡、被俘、起義等共達三萬多人,并繳獲大批槍支彈藥,極大的壯大了我黨和邊區政府的革命力量。邯鄲成為了我黨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城市紅色政權。這些鮮活的革命事跡和厚重的革命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必將發揮重要的教育意義。本課題意在挖掘邯鄲市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通過新媒體方式,豐富紅色文化教育路徑,創新教育實踐形式,不斷提升我市紅色文化影響力、吸引力、滲透力,增強大家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使他們自覺維護、大力傳播、主動傳承紅色文化。

(二)融媒體理念

融媒體是一種新興技術,它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以發展為前提,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優勢,從而實現內容整合、資源共通、宣傳融合。在融媒體視閾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精神,通過多種技術的支持,紅色文化融入課程思政,對于高校學生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道德價值和文化價值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將被技術重新賦能并獲得全新的流通鏈條。在大數據推動之下,紅色文化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分發,極大提升了紅色文化產業傳播生態的整合與升級路徑。此外,技術帶來的變革除了傳播矩陣之外,還實現了紅色文化虛擬與現實的融合,加強了受眾的沉浸式體驗。當前,融媒體環境正處在迭代升級階段,大數據、AI、AR、VR、MR等高新技術正在賦能新媒體實現向智慧媒體的轉型,紅色文化也正在利用這些技術完成自身的內容優化,拓寬產品的全新體驗,為受眾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三)紅色文化的思政教育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并不是簡單、機械的陷入“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去探求價值實現問題,而是更好的實現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關聯,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資政育人、價值引領等作用。融媒體時代中,紅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重要載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方式。因此,主流媒體采用融媒體技術可以把眾多信息巧妙地融為一體,立體式的投放,如把圖片、聲音等融為一體,而不再依靠單一方式刺激受眾的某一個感覺器官使其接受信息,并在虛擬環境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的情況下,讓受眾在不自覺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傳播紅色文化的正能量,發揮紅色文化的積極作用。

二、融媒體時代下紅色文化傳播教育實踐路徑

(一)實現新老傳播媒體優勢整合

本文借助“融媒體”理念,對傳統媒體、新媒體載體的優勢整合利用,使其功能、手段、價值得以全面提升,形成全新的教育運作模式,充分利用邯鄲市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這種傳統教育模式作為主陣地,進行顯性思政教育;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搭建網絡教育云平臺,組建網絡課堂,建設紅色文化資源庫,強化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技術的有效銜接,進行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最終實現新老媒體、線上線下、顯性隱形相結合的教育路徑,打造適合邯鄲市的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新模式。

(二)創新紅色文化課堂教學方式

借助“滲透理論”,本課題形成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為主陣地,進行紅色文化的講解和灌輸,營造濃厚的紅色校園文化氛圍,通過紅色文化進課堂的活動,推進邯鄲市紅色文化融入課程思政,利用邯鄲市的區域優勢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自覺為國家建設不懈奮斗。目前課程思政教學已經延伸至全階段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紅色文化元素的挖掘,利用課程思政教學理念,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提高紅色文化教學實效性。結合當前邯鄲市紅色文化資源的時代精神內涵和分布特點,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式:一是融入視覺化?!耙粓D勝百言”,圖像和文字相結合又會大大強化信息的傳播效果,通過開展“觀看紅色影片,弘揚紅色文化”等活動方式,進行直播帶學,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抗戰時期,邯鄲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解放而創造的一種歷史文化傳承下去,記錄邯鄲人民不畏強權、英勇抗戰的光輝歷史,彰顯著邯鄲民眾主動作為和奮勇當先的時代精神傳承下去。二是增強儀式感。將“誦讀紅色詩詞,畫繪紅色記憶,歌頌紅色精神”等活動融入課程思政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性,贊頌了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

堅韌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和那個特定時代的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堅強的精神。讓革命事件更加形象生動,大大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故事化重塑。我們在課堂設置“講述紅色故事”教學環節,將口語化、簡單易懂而富有感染力的紅色故事,通過講述,形成一種“社會性膠水”,將學生正在構建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黏合起來,培養學生對偉大的黨、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紅色文化教育融入課程思政

在融媒體時代,教學要重視利用融媒體技術。融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單線傳播形式,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而紅色文化是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要將紅色文化融入課程思政中,高校應利用融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自覺吸收紅色文化的養分。高??梢院侠砝萌诿襟w技術,構建適合紅色文化和課程思政學習的融媒體平臺。通過融媒體技術,打造符合高校學生心理和認知特點的風格,為學生構建健康、積極、向上的紅色文化環境。通過建立融媒體學習平臺,能讓教師獲取更多的紅色文化資源,將與自己所教內容相匹配的紅色文化融入課程教育,優化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將課程思政教學化繁為簡,利用視頻等材料使之生動實效,讓高校學生更加快速地接受紅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借助融媒體學習平臺,能夠讓學生將紅色文化內化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夠借助“紅色文化+融媒體”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時效性。探索適合邯鄲市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新路徑?;谌诿襟w技術應用下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實現優勢互補、媒體整合發展,敢于創新,嘗試媒體傳播模式的改革。

三、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和時代功能

本課題以邯鄲市紅色文化教育實踐路徑為研究對象,借助融媒體理念,將分散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中的傳播渠道、內容資源、產品形態、技術手段等融合到一個統一的平臺,打破一直以來傳統、單一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紅色主題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自媒體、學習強國、慕課等APP,更生動、鮮活地實現紅色元素與思政教育的課程融合,彰顯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提升邯鄲市紅色資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挖掘我市紅色資源的教育價值、時代價值,發揮我市紅色文化的引領作用。

(一)促進紅色文化互動式傳播

教育方式本質上是動態演化的,因此,隨著時代的更迭,教育方式也要與時俱進,融媒體是時代進步的產物,在紅色文化教育過程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把知識對象化,實現參與式、體驗式的智能互動,讓學生親身感受、親自領悟曾經的戰爭歲月和烽火英雄,可以增強紅色文化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通過智媒體,教育方式可以由單向演化傳化為雙向互動,學生能夠置身于智媒體所營造的互動式、可視化的學習空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多維度、全方位地感受紅色文化??梢?,通過教育方式的革新,進一步深化理解紅色文化背后的現實意義,實現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鳴共振。

(二)促進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融媒體背景下,整合新老媒體的傳播媒介,共同服務我市紅色文化教育宣傳。借助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來加強邯鄲市紅色文化的教育工作,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等弊端,充分利用紅色主題網站、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體、學習強國APP 介紹邯鄲市紅色文化,豐富教育路徑。目前,高校借助融媒體渠道加強信息整合,改進傳統線下教育模式,助力線上線下教育模式共同發展。構建一支技術本領過硬、政治能力較強的教育隊伍,完善網絡教育陣地,提高教師隊伍思政教育水平,確保學生在紅色文化教育教學中不斷吸取新鮮養分,引導其在網絡學習中及時辨別不良思想,以此確保受教育者能獨立面對多元化網絡思想力,提升辨別意識和辨別能力。

(三)拓展紅色文化的思政教育價值

新時代網絡思政教育需堅持以黨的教育方針為引導,既要促進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在價值引導時借助先進技術助力價值導向功能拓展。例如,學??山柚诿襟w資源構建相應的輿論監督氛圍,避免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產生影響。融媒體平臺優化時,也應集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于一身,以此武裝大學生頭腦。學??山柚鷮崟r熱點問題剖析,向學生反饋先進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論內容,拋棄傳統的說服式教育,利用情感熏陶提升思政教育的說服力。網絡教育與融媒體之間相輔相成,融媒體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有機融合,而網絡思政教育發展過程中也應積極與線下思政教育相聯合,才能在價值觀引導時確保學生探索更多的未知空間,并以此提升自我約束力。融媒體時代基于受教育者發展需要,優化網絡思政教育陣地,強化其思想引導功能、政治引導功能與價值引導功能,能真正助推思政教育邁向新的發展階段,也能在思政教育中為學生提供更便捷的教育模式,確保學生個性化成長時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有效發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轉型的多元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新挑戰、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的新要求都對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從“融媒體”角度,豐富教育路徑,提高紅色文化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水平,推廣我市紅色文化,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然載體,紅色文化的高效傳播能夠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化大爆炸帶來的是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在在這樣的背景下,紅色文化的傳播發揚能夠塑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受眾的價值導向,引導受眾群體接受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影響。通過紅色文化教育的傳播力量,將會引導正確的價值理念、行為準則的形成,并堅持以高標準的社會主導下的政治標準提高自我要求、行動標準,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

(五)紅色文化產生經濟價值

紅色文化的傳播能夠促進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擴大紅色文化產業鏈的再生產,從而推動紅色文化產業升級,創新市場經濟發展。尤其在融媒體視閾之下,紅色文化通過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的創服務提升市場價值,在虛擬與實際的雙向結合當中,不僅傳播著艱苦奮斗的紅色精神,還將通過紅色旅游等形式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市場經濟。紅色文化所形成的經濟道德也將持續、深入地影響我國文化市場的經濟發展,最終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文化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李征.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江潭瑜,許海波等.高校大德育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創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5]王冀生.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文化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6]趙正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機制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7]李世平.“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集[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9.

[8]劉承功.高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8(06).

[9]趙鶴玲.新時代高?!罢n程思政”建設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0(01).

(本文系邯鄲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立項項目:“融媒體”視域下邯鄲市紅色文化教育實踐路徑研究成果,編號:2021015)。

作者簡介:鄭曉花,1987年3月出生,女,漢族,河北邯鄲人,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行政管理專業方向,現就職于邯鄲開放大學,講師職稱。

猜你喜歡
教育實踐紅色文化融媒體
何謂教育理論聯系實踐
大班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與探討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對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的思考
頂崗實習支教學生評價問題探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