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際理論下的菜名英譯研究

2022-07-17 03:23李井萱
紅豆教育 2022年1期
關鍵詞:理論研究跨文化交際

李井萱

【摘要】菜名英譯是東西方飲食文化交際的直接體現與具體形式,對于菜名英譯的原則需要符合譯語的文化范疇語語言規范,同時要能夠體現菜肴的本質信息語藝術審美,呈現其文化意象。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菜名英譯的進入大眾視野,需要體現特定的文化背景,并且靈活掌握不同語言的語意差異與應用差異,進而實現菜名的跨文化交流,推動飲食文化的交融與滲透。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譯菜名;理論研究

1.引言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迅猛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呈現全球化發展趨勢,跨文化交際成為普遍現象。飲食文化作為社會交往密切的紐帶,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互相交融,中國菜逐漸走入世界各國,中餐成為西方國家的餐飲選擇。因此,面臨菜名英譯的問題,需要將中國菜名進行英譯,進而呈現英文菜名。菜名英譯需要結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與不同語言語境,翻譯者需要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性,同時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將菜名本身傳遞的信息進行翻譯,進而符合中西方文化要求,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菜名翻譯的功能是在譯語受眾享用美食的同時,傳達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從而增加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互通和文化互信。

2.跨文化交際理論下的菜名英譯表現

2.1基于物態文化層

基于物質文化層面,飲食水平與飲食標準不斷優化,菜名英譯也應該滿足社會物質需求,體現物質文化。中國飲食方面重視飲食的烹飪方式,對于同一種食材,不同地區物質生活習慣不同,其烹飪方式不同,對于菜名英譯需要將食材本質呈現的同時,表現其文化特性與物質特性。例如:對于雞肉來說,東北地區習慣于鐵鍋燉的方式烹飪,而南方地區則習慣白灼或是煮湯,川渝地區習慣于辣炒。對于鐵鍋燉雞、白灼雞肉、辣子雞丁等翻譯為Iron pot stewed chicken, Boiled chicken, Spicy chicken,根據其具體菜名形式進行直譯,簡單明了。雖然能夠根據菜名的具體烹飪方式與語言表達進行直譯,但是并不能體現其具體的文化背景與口味或是食材最終的呈現形式,較為直白或是淺層次的翻譯。從物質文化層面來說,并不符合物質文化的需求與深刻內涵。所以,現階段,菜名英譯過程中對于物質文化層面的表達較為淺顯,并不能綜合物質文化需求的多元層面與具體要求,需要進一步深化與研究,進而能夠體現其物質文化特性。

2.2基于行為文化層

中西方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存在較大的差異,行為文化更是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中西方飲食行為文化方面,餐具、用餐禮儀、用餐習慣等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英譯菜名中,需要保留中國菜本身的表達,同時根據其行為文化進行深入理解。

從烹飪方法不同與菜名不同分析其行為文化:白汁鮑魚 Saute abalone with cream sauce、白灼螺片 Fried sliced whelk、八寶雞 Chicken stuffed with“eight-treasures”、拔絲山藥 Chinese yam in hot toffee、叉燒包 Steamed bun stuffed with barbecued roast pork、豉汁排骨 Sparerib with chili and soy sauce等,不同烹飪行為所制成的美食菜名不同,包括白灼、拔絲、白汁、叉燒、豉汁等,在翻譯過程中根據西方烹飪行為或是西方語言認知進行轉化翻譯。像Fried sliced whelk直譯為炸海螺片,卻代表中國的白灼螺片;Sparerib with chili and soy sauce直譯為辣椒醬油排骨,代表中國的豉汁排骨。因為西方國家并沒有這么多種類的烹飪行為,因此在英譯菜名時并不能根據烹飪行為本身進行翻譯,不符合翻譯的本質需求與文化傳輸需求。由于文化行為層面的差異與行為認知不同,所以在英譯菜名時與中國菜名表達的本質不符,并沒有將中國菜的博大文化精華進行傳播。英譯過后的菜名缺乏行為文化精髓,是行為文化偏頗與差距導致的。所以,英譯菜名需要關注行為文化層面,根據行為文化的差異與行為文化的本質要求進行翻譯,深入了解語言背后的行為文化。

2.3基于觀念文化層

基于觀念文化層面的不同,英譯菜名中對于菜品的理解認知不同,所以在翻譯時并不能從觀念文化的深層面進行翻譯與語言轉化。例如:八寶飯“eight-treasures”rice pudding、八寶雞 Chicken stuffed with“eight-treasures”、八寶扒鴨 Braised duck with“eight-treasures”、八寶全雞 Roast chicken with“eight-treasures”八寶全鴨 Roast duck with“eight-treasures”、八珍冬瓜粒 Soup with Winter melon and minced pork等系列中餐,是將主食才中調入營養的八寶材料,可以是不同食材的組合,根據菜品不同進行八寶組合,是營養與吉利的象征。因為“八”在中國代表發、圓滿等吉祥的觀念認知,八種食材的組合,能夠上升烹飪的層次與飲食營養,因此取名八寶系列,代表福氣的意思。而英文理念理解的八寶及翻譯的八寶即“eight-treasures”八種寶物所形成的菜名專享詞,雖然將八寶進行翻譯,但是其對于八寶的觀念文化背景與理解并不相同,無論是其深刻的寓意代表還是飲食的核心理解,都存在較大的觀念偏差。例如一些中藥材會出現在八寶組合中,是強身健體與增強的營養的關鍵,但是英譯后的菜名來看,并不能了解八寶的實際內涵,因為其觀念文化層面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由于人們對八寶的不了解,影響中餐的全面發展與普及。

3.跨文化交際理論下的菜名英譯策略

3.1歸化翻譯

面對英譯菜名的具體表現,需要重視食材與烹飪方法的翻譯形式,借助歸化翻譯根據食材與烹飪方法的構成進行英譯,盡量減少異國情調,不干擾讀者的認知,實現菜名英譯的流暢演變。根據食材和烹飪方法的構成進行直接英譯能夠簡單明了的將菜名進行展示,便于理解,能夠體現菜肴包含的食材以及烹飪手法,便于理解。

例如:白煮魚 Boiled fish的翻譯,Boiled為水煮的意思,fish為魚的意思,所以在菜名翻譯是直接將食材魚與烹飪方法白煮進行直譯,白汁魚肚 Fish maw with white Sauce,Fish maw 就是魚肚的意思,white Sauce代表白汁,魚肚with白汁,將食材與烹飪方式進行直接翻譯,清晰明了。還有白汁魚唇 Fish lip in cream sauce、白煮蛋 Hard boiled eggs等,都是將食材與烹飪方法進行直白的歸化翻譯,易于理解。所以,在菜名翻譯中,需要借助歸化翻譯的手段,對于中國菜中一些簡單淺顯的菜名進行直接翻譯,將食材與烹飪方法進行歸化翻譯,以此形成簡化的翻譯模式,便于外國人理解,既能夠清晰的了解食物的食材,又能夠明確食物的具體烹飪方式,進而在點菜時節省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因此,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為了減少語言誤會與語言理解時間,應該適當借助歸化翻譯法進行菜名翻譯。

中國美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較為豐富,很多美食根據自身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色命名,具有明顯的文化特色。所在,不同地區的特色美食在進行英譯過程中,也可以采用歸化翻譯的形式進行直接翻譯,將地名與食材構成進行英譯,這樣能夠將菜名的文化特色進行展現,進而實現跨文化交際的無障礙性。

例如:北京烤鴨 Roast Beijing duck的翻譯形式,Roast為烤的意思,Beijing作為地名,具有標識性與標志性, duck為鴨子,是食材的直接翻譯,形成地名與食材構成的歸化翻譯。蘭州拉面,作為中國具有名氣的地域美食,遍布于國內的各個城市,國外地區也有很多的拉州拉面館,是具有知名度與辨識度的中國美食。蘭州拉面的英文翻譯為Lanzhou Beef Noodles,將地名與食材構成進行歸化翻譯,Lanzhou為地名,Beef為牛肉,Noodles為面條,蘭州拉面湯底為牛肉原湯,放兩片白蘿卜和牛肉,英譯菜名能夠將蘭州拉面的精髓進行體現,直白便于理解。還有天津灌湯包Tianjin soup dumplings、重慶小面Chongqing small noodles、滿漢全席Man-Han Banquet等,借助歸化翻譯的形式,將地名與食材構成進行體現,進而突出中國美食的博大,推動文化的交流??缥幕浑H背景下,各國往來密切,飲食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需要發揮其文化作用,展現中華美食的文化特性。

3.2異化翻譯

中華美食中,具有歷史典故的菜名頗多,是時代文化的體現,更是名人典故的歷史體系,具有文化內涵。像東坡肉,以著名詩人蘇東坡命名;宮保雞丁,是以清朝末期的功臣丁寶禎的官銜命名;佛跳墻最初是福州官員家眷為款待當時的布政使周蓮所做,周蓮品嘗后久久回味,便命家廚鄭春發學習仿制,材料更加名貴有營養;還有過橋米線、炒西施舌、狗不理包子、黃金肉、大救駕等具有典故的名菜。對于這樣具有典故的菜名英譯,需要采用異化翻譯的形式,因為無法根據其原本的典故菜名進行直譯就會產生誤解與理解差異。所以,典故型菜名英譯一般采用異化翻譯的形式進行翻譯與語言轉化。

例如: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特色美食,源于清朝光緒年間流傳的典故,包子攤主狗子為了簡化收錢的程序,讓顧客們自己交錢,狗子看都不看,以此得名狗不理包子。而英文翻譯為“Go Believe”去相信吧,與原名狗不理相差較大,英文翻譯后的菜名非常的洋氣與時尚,脫離了原有的典故。夫妻肺片是川菜中著名的菜品之一,是由郭朝華、張田政夫妻創制而成,將牛肉與牛雜鹵制后進行辣炒。英文翻譯后如果直接用“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會讓外國人產生誤解與恐懼,因此需要進行異化翻譯,根據其食材構成進行翻譯,為Pork Lungs in Chili Sauc。

中餐中重視吉祥語的應用,因此常常引用富貴花開、金玉滿堂、龍鳳呈祥等修辭比喻菜品的吉祥。所以在給菜品取名時經常會將雞比喻成風,將蛇比喻成龍,將貓比喻成虎,將蛋白比喻成芙蓉,將青菜比喻成翡翠,將蝦仁或是豆腐比喻成白玉等進行修辭。修辭型的菜名在中餐中較為常見,如果直接進行英文翻譯,那么在語言表達方面需要進行措辭,增加翻譯的難度,同時翻譯后的菜名并不便于理解。因此,修辭型菜名同樣需要進行異化翻譯。

例如:翡翠羹英譯為Vegetable Soup、鳳凰投林英譯為Stir - fried Chicken Shreds with Chinese Chives、金玉滿堂英譯為Shrimp and Egg Soup、百花鳳翼翻譯為Stuffed Chicken Wings with Shrimp Paste,將修辭型菜名進行異化翻譯,能夠突出其食材特點,為外國人提供更為清晰的菜品特色。修辭類菜名難以理解,對于外國人來說較為陌生,需要根據當地的需求進行異化翻譯,以此滿足當地的翻譯需求,實現文化的流暢交流。

4.結論

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涉及諸多因素,包括民族文化的演變、自然環境影響、飲食習慣等具體因素。所以,不同文化的菜名能夠反映某一特定種族對于飲食的理解與認知,反應民族的獨特意識。中西方菜名的差異能夠反應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是民族認知意識的不同?;诖?,菜名翻譯不僅僅是中國菜的推廣,更是體現中華民族審美取向的重要紐帶,是文化傳播的媒介。

參考文獻:

[1]曹盼盼.跨文化交際中川菜菜名地域文化英譯探析——基于《美食譯苑》和《中國川菜》的對比[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20(01):72-76+92.

[2]付博宇.翻譯理論下中式菜名英譯研究[J].農家參謀,2017(15):151.

[3]范繼文.歸化異化理論視角下的中式菜名英譯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6.

猜你喜歡
理論研究跨文化交際
雙鋼琴演奏心理調控的理論及其實踐研究
從中國特色到中國學派
淺析我國競技健美操研究現狀與趨勢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