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2022-07-17 04:59李翠廣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美育美術評價

李翠廣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美的重要意義,把美術的內容和形式運用到美術課程中去。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學生審美能力 培養方法

引言:新課改要求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尚未完全,他們的思維往往會變得不合乎情理,而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他們就可以理性地發展出創造性。所以,新時代的中小學美術教育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美學素養的培養,使他們對美術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使他們的審美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文章對小學美術教育中的美學素養的涵義與培養對策做了簡單的論述與剖析。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意義

美術是初級階段的基礎課程,它是培養學生的美育和美術素質的重要手段。美育是培養和培養大學生基本素質的重要手段,它對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從基礎教育的美術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能夠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其次,美術教育能促進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美術是一種相對于其它文化的美術,它更有趣,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使人的美學熱情得到充分開發,從而使他們能自覺地發現美和美。美術教學將極大地推動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而從小學美術中提升其美育素質,則是對其終生發展的重大影響。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的美術教育觀念與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無法適應當代的要求。通過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其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美學情趣,使其能夠充實自己的心靈,增強其對外界的認識和認識。在實際操作中,應主動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適時進行思想上的更新和革新,由原來的單純的美術教育轉向全面的能力,注重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此外,在美術課堂中,老師要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指導和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教學內容,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創造氛圍。通過對美術教學的改革和改進,在充分考慮到不同的個體特點的基礎上,采取分層教學、合作學習小組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切實提高了對學生的審美觀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應根據實際情況、興趣愛好和創新學習能力等因素,根據美術專業的教學特征,制定和制定教學計劃,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確立一個合理的教育目的

以“上好一堂課”為前提,是確?!皟炠|課堂”的基本條件;在確定課程的特定目標時,應把興趣、情感、興趣等因素納入課程中,減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從而真正地發揮出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思想。孩子的身體素質和智商都受到了先天的影響,但是,我們對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那就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約束,也會限制他們的性格,讓他們在學業上產生更大的負擔。美術教學就是讓孩子們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運用自己的美術思考來進行學習,最后掌握評價和鑒賞,以獨特的美術表現形式來表現自己的感情美。為此,要針對每位同學的具體狀況,進行合理的指導,以促進其綜合素質與人格發展。

(三)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的研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了興趣,就能激發他們的自覺性,所以,我們要重視對美術的研究,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美術的渴望,從而使他們愿意投入到美術的課堂中,通過對美的認識,從而發現美,創造美。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識的規律,筆者建議,應從以下兩個層面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與生活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美術源自生活,也超越生活,是生活中最美麗的東西的濃縮。所以,在美術教育中,要深入地發掘美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學習如何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逐漸地把美術的抽象和知識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之中,從而使他們與美術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從而達到更好地促進美術教育的效果。第二,運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教育。小孩子更愛玩,是因為他們可以控制局面,讓他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可以通過引入游戲來進行教學,使原本單調乏味的美術課堂充滿了活力和趣味,進而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生中,因其年紀較小,審美能力較差,無法對某些美術精品進行鑒賞。所以,在美術教育中,要主動地指導和指導,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在進行美術教育時,教師不僅要使其熟練地運用繪畫技能,還要主動地指導他們欣賞優秀的作品,從而增強其審美意識。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團隊協作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地去欣賞和評價優秀的美術作品。在教育深入人的過程中,小學生欣賞到的美術作品數量也在逐漸增多,這既是一種充實知識的途徑,同時也是一種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觀。

(五)把美術帶入生活

美術是從現實中產生的,它也是很普遍的,它并不是無中生有的,它是真實的,如果你要真正地提升你的審美觀,光靠教學課堂是不行的。所以,在美術課堂上,老師們可以為他們營造出與之對應的教育環境,使他們能夠從環境中感受到生活之美,從而增強他們的美育。比如,老師可以給他們講講他們班上找到的漂亮的東西。在課堂中,可以用相片來記錄,例如早晨的太陽、黃昏的夕陽、歡快的小動物等等。生活中的一些瞬間是很美妙的,因此,在課堂里給同學看的時候,對這些畫面進行細致的講解和演示,也能讓他們真切地體會到這一一刻之美。在這個學習中,同學們會逐步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發掘生活中最美妙的瞬間。另外,老師還可以訓練同學們在課堂里發掘和創造漂亮的技能。這樣,老師就可以運用多種形式的服飾來展現自己的服飾,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創造美的目的。

(六)多元的班級評價

在小學美術課堂評價中,評價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既要依靠老師的評價,又要發展出許多評價方式,如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集體評價等。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比如一幅作品,讓其自己評價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然后讓同學和同桌進行交流,評價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美術團體,每個班級都會進行一次內部的投票,然后選出一幅作品,讓老師們來展示和評價。評價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激發和促進學生的審美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注重學生的美育,學校的領導也要更加注重美術教育,合理安排美術課,豐富多樣的美術活動,提高對美術的學習的熱情。例如舉辦剪紙比賽,主題繪畫展覽等。此外,還可以通過設立美術墻壁、定時進行專題的修改、班級互訪等方式來促進同學們對美術的興趣和對美術的認識。小學美術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其進行美術教學,使其具備良好的美術素質,使其得到更好地發展。通過日常的美術教育,老師要主動地總結自身的優秀缺點,以便為其設計出更好的、更符合自己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在高效的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美育才能。

參考文獻:

[1]顏廷怡.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究[D].環球慈善,2020(8):227.

[2]劉丹丹.關于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究[D].魅力中國,2021(16):260.

[3]曹瑩.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索[J].美術大觀,2020(15):55-56.

猜你喜歡
美育美術評價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美術篇
美育教師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