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2022-07-18 00:58孟麗君
高考·中 2022年2期
關鍵詞:高中音樂體驗式教學教學改革

摘 要:體驗式教學有著手段多樣性、體驗性、參與性和全程性的特點。高中音樂教學主要面臨學校不夠重視音樂教學、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和教學評價不科學等問題。當前背景下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課的實施有利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促進音樂教學更豐富與多元、強化師生互動。為此,本文從創設探究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遵循學生審美,提高教學效率;以情引情,激發學生情感;優化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四個方面談一談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高中音樂;教學改革;應用

高中音樂學科的學習需要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更好地體會音符帶來的愉悅感,從而更好地體會音樂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改革中要積極地應用體驗式教學,不斷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一、體驗式教學的特征

體驗式教學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以教學為基礎,并將課前和課后延伸,讓學生體驗需求得以滿足,從而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法。教師合理地運用體驗式教學的前提為把握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特點,主要包含幾個方面:

(一)手段多樣性

具體來說,體驗式教學是從學生的情感、感官、關聯和行動等多個方面設計教學,這主要由教和學兩種活動的特殊特點決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聽、看和參與手段等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1]。

(二)體驗性

體驗是感覺的一種,體驗教學除了給學生帶來愉悅感之外還有壓力,通過施加壓力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換言之,體驗式教學指一個人可以達到精神、心情或心理的某一特定水平時,意識對接受知識和學習產生的壓力感和愉悅感。

(三)參與性

體驗教學中教師并沒有以學生的體驗為目的,而是通過體驗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參與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通過課程設計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而且通過布置作業強化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四)全程性

體驗式教學中教師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并將課前和課后作為基礎的輔助教學環節,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好地進行師生互動[2]。無論在課前還是課后教師都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潛能。若體驗教學沒有滲透到課前和課后環節,則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因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

二、高中音樂教學現狀

(一)學校不夠重視音樂教學

學校不重視音樂教學主要表現在兩點:一是課時很少,無法保障音樂課的質量。一直以來我國都深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學校一周基本上只開展一次音樂課,很顯然這樣的課時安排無法保證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同時,音樂課被文化課占用的情況也比較常見,尤其是高三階段,各類模擬考占用音樂課已經成為常見現象。二是缺乏師資。絕大部分高中學校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甚至存在其他科目教師代上的問題,這部分教師本身對音樂專業的知識不熟悉,也沒有掌握相應的音樂技能,無論在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上都存在諸多隨機性,除了對音樂教學效果產生影響之外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高中階段缺乏相應的音樂設備,不利于順利開展音樂課,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產生不利影響。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音樂是一門藝術,將聽覺和情感有效結合。要想陶冶聽者情操、啟迪智慧和激發其情感共鳴,離不開音響這一載體,確保讀者可以深刻體會音樂的魅力。然而學校并不重視應用教學,且缺乏相應的音樂設備[3]。教師在課堂上基本上都是自主組織語言描述教學內容,滔滔不絕地給學生灌輸音樂理論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相當枯燥乏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法將音樂的特點凸顯出來,而且無法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

(三)教學評價不科學

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下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的評價基本上都是沿襲其他學科的評價方法,評價方法單一,考核內容以教材為基礎,更注重學習成績,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很明顯,這樣的評價方法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能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并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三、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實施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高中階段是發展學生性格品質的關鍵階段,學生的性格品質受到客觀環境影響,如個性差異和家庭環境,除此之外還受到后天因素影響,在此影響下后天的主觀因素也會對學生性格品質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4]。當前階段我國已經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更為積極的品質。而借助體驗式的音樂課程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排解緊張的學習壓力,不斷提升學生音樂素質。

(二)促進音樂教學更豐富與多元

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學模式相當僵化,基本上都是由教師從教材中選擇歌曲并播放給學生賞析。而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化水平顯著提高,學生接觸到多元的音樂文化。因此傳統的應用教學很顯然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自然無法發揮音樂課的作用。應用體驗式教學則可以給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音樂,課堂互動性更強,促進音樂課程更為現代化和人性化。此外,通過從多個角度剖析音樂,將音樂課程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

(三)強化師生互動

和其他文化課的教學相比,音樂課上師生很少溝通交流,且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動,無法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應用體驗式教學則可以為師生溝通交流提供更多機會,且教師可以在有效的互動中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同時,也會因交流的增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營造更為有序、熱烈和諧的環境,增強學生學習體驗[5]。

四、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探究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最基本的動力,更是學生享受音樂、和音樂保持密切聯系并用音樂美化人的基礎。因此,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給學生創設濃厚的探究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應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多種手段如環境設置、課堂提問和改編創作等方面創設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為順利開展課堂活動奠定基礎。高中是學生心理和生理發育成熟的階段,教師要以正確的引導方法調動學生內心“舞動”萌芽,以教學《卡瑪林斯雅幻想曲》為例,作品中的第二個主題是作曲家以俄羅斯農村鄉間舞曲為基礎改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曲家給這部作品賦予的民主性,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由俄羅斯民間樂器三角琴演奏的《卡瑪林斯卡亞》視頻和俄羅斯民族民間舞蹈視頻,通過視覺刺激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俄羅斯民族音樂舞蹈的特點。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第二主題,讓學生在聆聽中不斷發揮自身想象能力,并主動思考配上何種舞蹈動作才能表現這段音樂[6]。如此,學生在直觀的視頻感受中可以通過簡單的腳步更好地表現音樂節奏,之后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踢踏舞步練習,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律動的積極性。在音樂主題多次反復中學生通過音樂的熱情和音樂的舞蹈更好地體會俄羅斯民間音樂的特點,從而深刻體會俄羅斯的民族風情。這個過程中教師立足學生興趣將學生感興趣的音樂要素充分挖掘出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如此,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濃厚教學氛圍中愉快地接受了所學的內容,下課時很多學生都哼唱了相關的音樂。

(二)遵循學生審美,提高教學效率

青少年追求美好的事物、浪漫,喜歡流行音樂。通過調查可知,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主要因為流行音樂更易于接受且淺顯,學生欣賞時也無需掌握專業的音樂知識,更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和包袱。實際上,無論是通俗的流行音樂還是高貴典雅的古典音樂,主要的構成要素都為詞曲關系、表現結構和旋律表現特征。因此,教師在音樂課中應以高中生審美特點為基礎,選擇同學們喜歡且易學的作品,讓學生在學習中快速找到學習音樂的切入點,更好地熟悉音樂語言,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促進學生深刻體會音樂的魅力。教師引入流行音樂時還要注意讓學生欣賞或理解熟悉的歌曲,并以美感發生為核心,通過體驗的方法以美感人和以情動人,發揮音樂的潛效應作用,從感性開始,并通過體驗的方法,讓審美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7]。如此才能讓學生在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深刻體會音樂的價值,從而形成個性化的音樂價值觀。比如教學《宗教復調音樂的頂峰——巴赫》時,這一單元對學生而言是聽不懂、不愛聽甚至是比較沉悶的音樂。為了排除學生的欣賞障礙,教師可以在體驗式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元素。首先,教師先選擇了學生互相分享自己喜歡聽的歌曲,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緊接著教師給學生欣賞了《鐵血丹心》,讓學生分析兩首歌的異同點。緊接著,又給學生播放了主調對唱曲,使學生分析其和《鐵血丹心》的差別。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主調音樂”和“復調音樂”兩個概念引出,但是不要直接給學生介紹相關的概念內涵,讓學生以自身理解進行判斷,同學們基本上都能準確判斷。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讓學生找出一首自己熟悉的應用復調寫作的歌曲,同學們興致勃勃地爭論。這個過程中教師應乘勝追擊,并將學生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在互相配合中演唱《鐵血丹心》,讓學生親自探索復調歌曲和主調歌曲的異同點。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地將音樂作品中的道德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合,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吸收中外音樂的營養,讓其轉變為主動學習。

(三)以情引情,激發學生情感

本身音樂教學是主觀性活動的一種,由學生自覺和自主推進。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鑒賞熱情喚醒,提升音樂鑒賞課的靈動性,促進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融入個人情感。結合以往的教學可知,教師創設多維的情境比單純的音樂傾聽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8]。由此可見,教師在高中音樂鑒賞中要借助多維情境導入課堂,讓學生在感官刺激中個人情感被激活[9]。比如,教學《遼闊的草原》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內蒙古草原風景展示出來,緊接著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生活場景嗎?針對這一生活場景,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曲調?”這時有的學生回答“舒緩的長調”,有的學生回答“悠遠綿長的調子”。緊接著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既然這樣我們一起聆聽,看看同學們的想法和蒙古族音樂家的想法是否一樣?!本o接著又給學生播放了《遼闊的草原》,并讓學生說一說:“這首歌給誰寫的,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以此對學生鑒賞這首歌起到促進作用。上述教學環節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將學生的情感激活,讓學生在欣賞遼闊的草原風格時產生高遠和悠揚的感覺,從而更好地體悟內蒙古民族音樂特點的個性化。

(四)優化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音樂教學中包含的教學環節較多,教學評價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改革教學方法,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應用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0]。因此,教師應用體驗式教學時還需要讓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分析學習中的優點和缺點,不斷提高學生執行能力,讓其不斷改正自己的優缺點。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教學活動,盡可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從而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新時期背景下教師很有必要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教師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沿襲落后的傳統。因此,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慶.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高考,2019(19).

[2]張強.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高中音樂課教學中的實踐意義[J].北方音樂,2018,38(3).

[3]范洪文.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9).

[4]程佳佳.高中音樂教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4).

[5]陳敏.高中音樂課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J].高中生學習,2018(1).

[6]張甜甜.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8(10).

[7]岑曉彤.高中音樂體驗式教學應用策略[J].信息周刊,2018(24).

[8]體驗式教學方法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1,23(4).

[9]萬莉娟.試析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

[10]楊正強.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037):30-30.

作者簡介:孟麗君(1984— ),漢族,江蘇邳州人,江蘇省邳州市土山高級中學,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高中音樂體驗式教學教學改革
分析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會計課中的應用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