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E教學環在《護理學基礎》實訓課程中的應用

2022-07-18 07:49顏麗霞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腔鏡教學效果

顏麗霞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4)

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構造精密、材質特殊、價格昂貴的腔鏡器械在醫院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但腔鏡器械直接接觸人體無菌組織,如消毒防護不當,極易導致醫院感染[1‐2]。為使學生與臨床護理工作無縫接軌,根據臨床新進展,我們在《護理學基礎》醫院感染防控章節導入腔鏡消毒防護內容,并采用5E 教學環教學。5E教學環是一種協同方式組織和順序化學生潛在學習經歷的建構主義探究式教學模式[3]?,F總結匯報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我校19級護理專業兩個班學生,已具備醫院感染消毒防護理論知識,在年齡、平時成績均無統計差異。其中一個班采取常規教學方法,一個班采取5E教學環教學。

1.2 教學方法

1.2.1 常規實訓課程教學

①播放臨床操作視頻;②教師示范操作流程;③學生模擬操作練習;④教師糾錯點評。

1.2.2 5E教學環教學設計與實施

Engagement(引入)、Exploration(探究)、Ex‐planation(解釋)、Elaboration(遷移)與Evaluation(評價)是5E 教學環的5 個重要環節[4‐5]。醫院感染防控結合臨床腔鏡消毒維護內容進行5 個環節2 個學時的教學設計,詳見表1。

表1 腔鏡消毒維護5E教學環教學方案

步驟 探究 解釋 遷移 評價課堂活動 目標 方法 課時通過之前創設的問題情境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學生:根據自己查閱資料交流討論,動手動腦,修正、重組原有知識結構。1.學生了解腔鏡清洗消毒或保養維護的原則或原理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思路,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教師輔導10分鐘初步構建新知識點學生:發言或上臺展示他們的觀點或技能。教師:隨后,對腔鏡保養維護或清洗消毒知識進行詳細闡述或操作演示。教師:根據臨床腔鏡清洗消毒或保養維護問題設置任務,激發應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操作練習,完成任務。1.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2.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3.評價整個學習過程1.學生熟悉腔鏡清洗消毒或保養維護的專業理論知識與??萍寄懿僮?.學生構建自己合理正確的表達CBL教學法、教師操作演示、講授30分鐘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能力通過全面的評價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小組討論、分組練習、過程考核自評、教師的點評40分鐘10分鐘

1.3 評價方法

對不同教學方法的兩組學生理論知識、技能操作和教學效果評價進行比較。

1.3.1 理論知識

課程結束后利用職教云考試平臺,測試學生內鏡消毒劑、滅菌劑的選擇、內鏡從業人員職業防護、內鏡感染控制與保養維護注意事項,試題總分100分。

1.3.2 技能操作考核

應用腔鏡清洗消毒操作評分表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考核。

1.3.3 教學效果評價

兩組學生課程結束后,采用無記名問卷星調查教學效果。評價內容如下:課程教學是否有助于提高求知欲、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理論知識應用能力。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分析。對兩組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作為判定有統計學意義的依據。

2.結果

2.1 考核成績

課程結束后,進行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考核,5E教學環組學生成績為(186.05±2.69),常規教學組為(177.38±3.09),兩組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與操作成績比較

2.2 教學效果評價

5E教學環教學班級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與常規教學組教學效果評價比較,P<0.01,見表3。

表3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的比較

3討論

《護理學基礎》是高職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本教學團隊堅持護理工作崗位與護理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突出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動手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實訓課程緊密聯系臨床護理新進展,使學生下臨床即能動手。但大部分還是采取播放視頻,教師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參與度不高。5E教學環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引入、探究、解釋、遷移與評價五個環節,串聯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條理清晰,易于理解知識點[6]。本次《護理學基礎》應用“5E 教學環”,學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為(92.84±1.63)分,技能操作成績為(93.21±1.71)分,明顯優于常規教學組學生成績,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達到了預期效果。5E教學環教學過程中,通過腔鏡消毒防護不嚴導致院內感染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途徑,學會自我解決問題;通過操作演練,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通過講授和糾錯,促進學生對腔鏡等腔鏡保養維護與感染控制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知識的靈活應用是護士處理臨床護理工作的必備能力,也是護士的核心素養[7‐8]。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5E 教學環教學組學生在是否提高分析問題能力、是否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是否提高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方面的教學效果積極評價,明顯優于常規教學組學生,p<0.01。這可能與5E教學環各個環節設置的任務和教學方法有關。學生為完成探究環節設置的任務,需要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解釋環節的展示與教師講解,促使其推斷與反思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掌握情況;遷移環節的新任務,可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能力。

5E教學環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動手操作結合教師講解,形成系統的腔鏡消毒維護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操作,促進其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5E教學環在《護理學基礎》醫院感染防控實訓課程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可為高職護理實訓課程提供借鑒。但受教學課程、時間和樣本量的影響,本研究仍有待完善。今后可在5E 教學環教學中增加課時、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求知欲,拓展培訓途徑和管理機制等方面開展研究。

猜你喜歡
護理學基礎腔鏡教學效果
機器人在輔助泌尿外科腔鏡手術中的應用體會
GDFT聯合小劑量甲氧明在胸腹聯合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干預在婦科腔鏡手術護理中的作用探討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護理學基礎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探究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一節中職《護理學基礎》優質課的生成
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在原發性甲亢外科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