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實現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

2022-07-22 22:55譚瑞松
軍工文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航空工業原創航空

譚瑞松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就是堅定承接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棒”,是航空工業集團的初心與使命所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重要指示,是對國有企業如何發揮科技創新“領頭羊”作用的再部署、再加壓、再推進。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穩定的“頂梁柱”與“壓艙石”,是推動國家重大戰略落地的主力軍,打造并成為原創技術策源地,歸根結底是由國有企業的性質和地位所決定的。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集團)從事的航空工業,屬于國家戰略高科技領域,正處在由大到強的關鍵發展期,根本就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就是堅定承接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棒”,是航空工業集團的初心與使命所系。

新中國航空工業走過7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跟蹤仿制到自主創新,航空預先研究不斷取得新突破,體系能力不斷實現新躍升,形成了滿足裝備需要的關鍵基礎能力。航空裝備實現“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從陸基到?;?、從有人到無人、從中小型到大型、從跟蹤發展到自主研制、從單項突破到體系化發展”的重大跨越。但與世界航空強國相比,我們在引領未來發展的技術儲備、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問題就是導向,差距就是動力,激勵著我們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樹牢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決心與信心。

做好頂層謀劃,綱舉目張,形成全行業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2021年初,航空工業集團黨組研究出臺《關于踐行集團戰略加快構建新時代航空強國“領先創新力”的決定》。這是一份推進和提升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頂層規劃,是航空工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行動綱領,從構建新時代航空科技創新體系、完善航空科技創新機制、發布航空科技創新力指數、筑牢跨代航空裝備核心技術、努力掌握自主創新技術等14個方面,制訂了30條推進計劃,即“創新決定30條”。

“創新決定30條”發布之后,航空工業集團將其作為重要專項工作部署推進。實施“創新決定30條”后,智航院、鯤鵬軟件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氣動聲學、飛機精細化強度設計與制造聯合技術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迅速完成組建整合并投入運行,全行業科技創新步伐調整到同一個節拍,科技創新力量匯聚到同一個方向。

聚焦源頭活水,秉軸持鈞,全面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如何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關系航空強國戰略實施。航空工業集團深入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提供一流航空武器裝備的目標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理念,系統構建新時代航空工業人才發展體系,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建設航空工業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助力打造航空原創技術策源地。

實施專項引才政策。通過“千名博士引進工程”、大型校園宣講會和國內外各種渠道,重點引進高校優秀畢業生和高層次人才,將優秀畢業生納入“育鷹計劃”由集團總部直接管理。體系化推進人才培育。打通員工立體式職級成長通道,形成縱向打通、橫向貫通、職業生涯全覆蓋的崗位職級體系,實施管理人才“墩苗計劃”、技術人才“英才工程”、技能人才“新八級工”。大膽選拔使用年輕人才。要求新組建的型號領導人員中,配置50歲以下型號總師、2~3名40歲以下副總師、1~2名35歲以下總師助理,集團公司青年技術技能骨干達到近4000人??茖W精準評價人才。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分類評價的有關精神,堅持以創新為導向,研究出臺《人才分類評價實施辦法》區分不同人員類別,開展精準評價。構建薪酬激勵體系。以增強企業活力、提升企業效率為重點,系統構建新時代航空工業“1+2+N”薪酬激勵體系,實現了主業領域、重點單位激勵機制全覆蓋,有效激發了人才活力。

健全轉化機制,春風化雨,讓科技創新轉化為現

實生產力實施科技創新,完成技術攻關,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既能創新,更能用好才是關鍵。真正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轉化為推動行業發展的硬實力,才是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應有之義,也是檢驗“策源地”成色的“試金石”。

在推動科技創新,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這條路上,航空工業集團同時扮演著出題者、攻關者、應用者、引領者等多重角色,在加強航空工業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同時,加速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當好現代產業鏈的“鏈長”;構建航空科技創新體系,將新技術成功應用到新裝備的研發制造。同時,積極推進航空技術成果向國民經濟領域轉化。響應國家疫情防控之急需,利用航空技術研制的全自動口罩機;服務于國家應急救災的“翼龍”系列無人機;助力冬奧健兒奪金的航空風洞技術與裝備;通過技術轉化,與成都、沈陽、西安、南昌等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共同打造的航空制造業集聚平臺等,這些源自航空領域的技術創新實踐,已經成為助力國民經濟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堅持正確導向,久久為功,蓄積科技創新的不竭動力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沉渣泛起,航空技術已經被一些國家列為嚴禁對中國輸出的技術領域。在這樣的形勢下,更加考驗我們推動科技創新,打造原創技術的信心、決心和耐心。

實踐證明,黨領導下的航空隊伍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既能打攻堅戰,也能打持久戰。實現科技創新,打造原創技術,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堅持正確導向,戰術上重視,求真務實;戰略上藐視,不畏挫折,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心無旁騖、專心專注,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惟其如此,才能積寸土而成高臺,筑起我們自己的原創技術策源地。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航空科技已經成為強國博弈主戰場的當下,航空工業集團將持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凝聚全行業科技創新力量,強化航空科技國家戰略力量,構建航空產業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為保障國家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而不懈奮斗,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猜你喜歡
航空工業原創航空
2021年本刊原創題(二)
2021年本刊原創題(一)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攝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完形填空原創專練
航空漫畫
原創地帶
航空郵票:航空體育--滑翔
航空報國歲月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