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傳播應倡導“短、實、新”

2022-07-22 02:52計嘯
軍工文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現場感新聞報道受眾

計嘯

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關鍵是“說短話、說實話、說新話、說受眾愛聽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就進一步改進文風,提出三點要求,即求短、求實、求新。

全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越來越快捷化、精準化、多元化,這些對全媒體傳播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媒體只有積極、主動地適應、應對傳播方式的轉型,才能更好地吸引、留住受眾,提高全媒體傳播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而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堅持“短、實、新”的工作原則,是推動全媒體時代新聞報道轉型的有效嘗試。

所謂短,就是力求簡短精煉、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就是說凝練的文章,要字字珠璣,寫起來難度更大。而“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新聞才是受眾喜歡的好新聞。

新聞報道提倡“短”就是要求新聞報道要選準主題,突出重點,傳達上級最主要的精神,說出受眾最關心的問題,做到有節制地“擴展”,力求觀點鮮明、言盡義止、詳略得當。短是新聞的規律。因為,媒體需要密集信息,讀者需要密集新聞,時代需要密集節奏,長了人不愛見。

在傳統媒體方面,要力求用簡潔的文字傳達最大的信息量。一是要抓住主線,砍掉枝蔓;二是用事實說話,不說廢話;三是一針見血,有的放矢;四是白描手法,忌用文藝;五是倒金字塔,寫緊要事。

在新媒體方面,力求突出“短”與“快”的特點。一是新聞標題立足“短”,簡明扼要,突出重點;二是新聞語言,力求明快、干凈利索;三是新聞版面,力求簡潔、一目了然。新聞短視頻原則上不超過3分鐘,微記錄及敘事類短視頻時長控制在5分鐘之內。

當然,“短”不是省略,切忌新八股。一味求短,某種程度上是落入新的“八股”——讀者、觀眾和聽眾明明想讀、想看、想聽,報道卻提供得很少甚至根本就缺席。所以說,求“短”,是“尊重新聞規律”。報長報短、怎么報,應視內容而定,而非一刀切。

所謂實,就是實實在在、直奔主題、實話實說。要多用事例、數據來佐證觀點,增強文稿的說服力和邏輯性。居高臨下說官話、打官腔,雖邏輯嚴謹,卻言之無物,讀者白費功夫,壓根吸收不到啥“營養”;有的夸大其詞地敘說“成就經驗”,有的刻意拔高塑造“先進典型”,不但不能使受眾入耳、入眼、入腦和入心,而且會損害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增強新聞報道的可讀性、貼近性、感染力,要做到:一是內容要實。實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有喜報喜,有憂報憂;不違背新聞用事實說話的基本原則,避免講大道理、戴高帽子。二是語言平實。用質樸的語言,深入淺出,解疑釋惑,觸及靈魂。三是品質要實。要有思想、有觀點、有分析、有結論。四是情感要實。要用事實說話,有現場感;用典型說話,能說服人;用真情說話,能打動人。

在傳統媒體方面,要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倡導“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落實“走轉改”。會議報道,要緊緊圍繞會議主題,挖掘受眾關注的更有價值的信息。深度報道,要增加現場感和可讀性,多角度多方位地選取能夠展現新聞主題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增強新聞的份量和效果。

在新媒體方面,要主題突出,條理清晰,用事實說話,用圖片說話,用視頻說話?,F場采訪、人物采訪等新聞產品要突出主要人物和新聞事件的進程。圖片清晰、大氣、有力。短視頻要用好畫面語言、配音、音效,盡可能以“短”取勝,以“短”動人。

所謂新,就是要有特色、有新意,不拘泥范式。有時候形式一變往往令人耳目一新。求新既體現在謀篇布局上,也體現在遣詞造句上。鄭板橋有句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靶隆笔切侣剛鞑サ陌l展方向。文風新了,才能感染人。

“新”是新聞的特色,包含五層意思:一是標題新。標題要鮮亮、明快。二是用語新。用語要生動、到位。三是導語新。導語要耳目一新、魅力無窮。四是內容新。要抓“活魚”,抓最新、最重要的,即帶傾向性的、剛冒頭的、受眾共同關心的問題。重發現,要吃透上頭的、了解下頭的、抓住中間的。五是角度新。從新角度觀察事物,用新穎的形式報道,可以正面接觸,直入主題;可以側面切入,引入主題;可以逆向探源,導出主題;可以由近及遠,深入主題;可以設問引出,破解主題。

在傳統媒體方面,新聞稿件力求做到求新求異,靈活選用新聞體裁,多采寫現場感強的新聞特寫、現場素描、口述新聞等。形式上讓新聞更新穎,在新聞采寫中可以同時拍攝照片、制作短視頻,增強更多的現場感和新穎感。

在新媒體方面,在標題制作上,多用時尚語言、網絡語言。在技術呈現上,綜合運用海報、短視頻、VR等新媒體手段,靈活利用投票、評論、話題等互動形式,提高受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感。短視頻要用好音樂、特效等手段,提高傳播效果和影響力。

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關鍵是“說短話、說實話、說新話、說受眾愛聽的話”。善于從受眾語言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更鮮活的事例展示時代風采,力避“長空假”,踐行“短實新”,讓受眾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全媒體傳播在新時代才會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中航文化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猜你喜歡
現場感新聞報道受眾
淺析利用新媒體技術改進企業工會新聞報道工作
AR技術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運用研究
中國時政新聞報道中委婉語的語篇功能
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受眾觀的演變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創新思路探究
寫出新聞的現場感
論網絡傳播中受眾的逆反心理
曲藝受眾分析
淺論電視新聞特寫的關鍵要素
電視新聞報道如何擺脫平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