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手共進擔當作為努力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教育學會

2022-07-22 02:52齊殿斌
軍工文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核工業學會人才

齊殿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p>

高層次科技人才是實現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核工業作為關系國家國防安全的戰略性高科技產業,培養一批高層次核科技領軍人才對國家安全和能源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作為核技術領域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平臺和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成立30年,特別是第六屆理事會以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近日,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理事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核工業分會會長王安民。

明確宗旨,積極作為,學會工作開創新局面

王安民表示,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自2019年第六屆理事會以來,提出了以“服務學會全體會員、引領核工業教育事業發展、加快核強國建設步伐”為宗旨的發展思路,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學會建設開創了新局面。

一是成功舉辦高端論壇及主題征文活動。舉辦了“由核工業大國到核工業強國:人才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核你一起,共創未來”高端論壇,開展了主題為“核工業人才教育培養探索”的征文活動等。

二是組建專家委員會,提高學會軟實力。專家委員會圍繞我國核工業人才培養、教育培訓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戰略分析、課題研究、學術研討、咨詢建議,提出建設性意見。

三是組建青年工作委員會,加強青年創新創效。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旨在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發現、培養和造就新時代高水平的核工業教育工作者和核工業創新發展的生力軍。

四是創新核工業培養平臺,助推核工業人才培養。主辦“核創新人才培養”培訓、“校企協同人才培養”培訓等。通過搭建校企協同人才培養平臺,不斷促進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協同育人。

五是搭建學會數字化平臺,提高服務會員水平。

注重調研,聚焦合作,學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王安民認為,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是核行業人才培養領域的研究和交流平臺,會員單位匯聚了核行業的主要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因此,必須依托會員單位開展工作,同時積極擴大學會的影響力,爭取更多的支持。

一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深耕會員服務機制。僅在2021年,王安民就帶領學會有關同志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北京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進行調研,探討在核工業人才教育培養方面的合作方式。

二是積極參加相關活動,展現學會形象,增強學會影響力。

王安民理事長受邀參加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21新時代繼續教育論壇核電數字化博士生論壇等活動,并做主旨演講,介紹核工業教育學會有關情況,加大了與有關學會、協會的交流合作。

三是深入探討“產教融合”,強化各項科研結果落地。學會請企業人員介紹科研需求以及人才需求,增加企業對高校學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引進力度。通過職業教育、聯合培養等方式,增強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科研事業的聯動性,強化各項科研結果落地。

四是主動為產業發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青年委員會發揮年輕人創新創效的作用,主動聯系高校、企業、科研院所,開發適合年輕人融入企業的課程。同時,利用青年高效運用新媒體以及數字化傳播的優勢,加大核科普工作的開展。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高端引領“核人才”培養

王安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培養特別是科技人才培養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教育學會在“核人才”培養方面有以下重要啟示:

要增強政治意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以更強的責任擔當、更高的專業水準、更優的服務水平高質量做好學會人才培養工作。

要堅持“產教融合”。通過舉辦年會、召開主題高峰論壇等,鼓勵高校教師、學生科研團隊參加活動,邀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蒞臨指導。構建高校、企業合作交流平臺,打通高校企業之間的屏障。

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拓展與核行業國際機構、國際知名院校、國際知名科研院所等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渠道;積極參加世界核協會、世界核大學相關活動,共同完成核能領域調研和報告。

要與相關單位密切配合。發掘核行業發展中最迫切、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調研重點,加強向兄弟學會和重點會員單位的調查研究。開展實地參訪調研工作,積極與學會理事單位溝通交流學會建設和未來發展的需求和建議。

要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學會成立專家委員會,圍繞我國核工業人才培養、教育培訓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戰略分析、課題研究、學術研討、咨詢建議,提出建設性意見。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創新開展生動活潑的青年活動,打造核工業青年專家庫。

要融入“兩彈一星”精神?!皟蓮椧恍恰本袷呛斯I寶貴的紅色資源,具有育人價值。學會與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將“兩彈一星”精神,融入“核人才”的培養教育之中,作為愛國奉獻精神教育的重要內容。

主動作為,扎實推進,為“核人才”培養作出新貢獻

在回答記者關于“作為理事會主要負責人,未來在學會建設和發展中,您有哪些思考、規劃和展望?”時,王安民表示,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人才強國戰略目標明確、措施有力。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非常有意義,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他說,隨著國家核工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大量高端人才。而核領域往往比較敏感,國際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很難引進,必須立足于國內培養選拔。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唯一的涉核教育學會,要為各涉核的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等搭建一個平臺,實現“核人才”培養的產學研用相結合。

面對國家“核人才”特別是“高端核人才”的重大需求,學會應該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現有會員單位特別是各高校的作用,做好源頭培養“核人才”的工作。同時研究現有“存量”人才“家底”,研究如何讓“存量”人才發揮更大作用的問題。

二是深入了解掌握“核人才”“需求側”的情況。通過深入調查走訪,搞清楚哪些領域更需要“核人才”,哪些單位更需要“核人才”,哪些“核人才”是更急需的等。

三是深入了解掌握“核人才”“供給側”的情況。學會將在調研的基礎上起草這方面的專題報告送交教育部,提出了一些學科建設的建議,希望以此推動“核人才”“供給側”問題的解決。

四是推動“核人才”培養產學研用相結合。包括高校派教授對企業進行專業輔導;企業有經驗的高端人才到高校做兼職教師;高校學生到企業實習見習;高校到企業建實習基地等。

五是更好發揮教育學會的平臺作用。學會準備建立一個核專業畢業生就業指導委員會,指導高校涉核專業學生畢業就業的問題,包括幫助高校涉核專業學生畢業后與企業對接。

王安民表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培養人才的工作非常有意義。而核工業是“大國重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培養“核人才”,功在當今、利在千秋,更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新的形勢下,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教育學會,為核工業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記者手記: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記者面前的王安民理事長,一臉微笑,親和謙遜,熱情健談,思路清晰。與記者交流近兩個小時,話題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如何整合人才培養資源,搭建人才培養平臺”“如何打造讓各類人才輩出并競相發揮作用的新局面”……這無疑與他的工作經歷和個人情懷息息相關。

1962年,王安民出生在陜西省藍田縣。這里歷史悠久,文化豐厚;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大學畢業后,王安民曾經在家鄉藍田工作8年,在西安市委組織部工作5年,1996年,調到中央組織部工作了14年。2004年6月,他主動請求,代表中組部援藏,出任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直至2007年8月返回中組部工作。這期間,他為西藏引進和培養了數千名急需的各類人才。他表示:“援藏三年多的經歷讓我更深切地了解了基層,了解了西藏,加深了對基層的認識和人民群眾的感情,受益匪淺,終生難忘?!?009年年底,根據工作需要,經組織選派,王安民到“央企一號”——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主任,一干就是11年。2015年,出任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理事長。2020年2月,被任命為集團公司副總經濟師,同時繼續擔任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理事長,兼任中國人才研究會核工業分會會長。

古語有言:“世有伯樂,后有千里馬?!庇腥藢⒔逃?、組織、人力資源部門的人譽為“伯樂”,因為他們肩負著發現、考察、舉薦人才的使命,也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王安民就是這樣一位“伯樂式”的人物。

參加工作近40年,從地方縣市到中央機關,從西藏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到中央重要骨干企業,再到教育社團組織,王安民有30多年從事組織人事、干部人才工作。在各級黨委、黨組的領導下,王安民和同事們“發現”“培養”“考察”“舉薦”“引進”“使用”的各類優秀人才不計其數,其中許多人才相繼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或成長為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對此,他覺得“特別幸運,十分欣慰,也非常有成就感”。

有道是:“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奔词钦f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培養人才。王安民正是在一個需要人才輩出的偉大時代,幸運地以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從事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的工作并且做出了可喜的成績。

談起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在執掌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為培養“核人才”而操勞忙碌,他感覺“很值得、很充實、很有意義,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情懷”。

“人才培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告別王安民理事長,走在林蔭道上,一縷清風吹來,飄過陣陣花香,沁人心脾;綠葉叢中露出紫紅色的果實,讓人驚喜。記者相信,王安民及其率領的中國核工業教育學會,傾心澆灌的“核人才”之花必將盛開在祖國大地,并結出累累碩果!

(作者單位:《中華英才》雜志)

猜你喜歡
核工業學會人才
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理論框架的構建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
中核集團發布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學會分享
毛遂自薦
賀核工業60周年
學會分享
學會尊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