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術助力保密文化煥發新活力

2022-07-22 02:52雷晨曦丁銳王澤兵
軍工文化 2022年6期
關鍵詞:核工業中核科技館

雷晨曦 丁銳 王澤兵

俄烏戰爭是現實空間局部戰與網絡空間一體化信息戰的一次高度融合的戰爭,標志著人類戰爭形態與方式的重大轉變。近年來,一系列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新軍事變革的加速推進使信息化戰爭成為主要戰爭形態之一,而信息化戰爭的保密已由一種服務保障性工作上升為一種作戰形式。保密就是保生存、保勝利,軍事斗爭激烈殘酷,國家和社會生活領域同樣也面臨著信息安全保密的嚴峻挑戰,它深刻影響著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軍工集團涉密事項多、涉密程度高,保密工作是保障國家安全的生命線、高壓線,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保密文化更是肩負著更新信息化保密理念、普及信息化保密知識、傳授信息化保密技能的重要使命。為更好地傳承黨的紅色保密傳統和核工業保密文化基因,中核集團進一步創新保密工作方式,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對保密宣傳教育進行了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變革,釋放信息化手段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以新思路建立保密文化宣教新格局,打造有中核特色的保密工作新局面。

“VR+3D” 探索保密文旅新途徑

2021年5月10日,中核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保密局號召,大力開展“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保密宣傳教育作品征集評選”活動。集團各成員單位積極響應,廣大職工熱情參與,掀起了學習黨的保密史、創作保密作品的熱潮。短短一個多月,征集作品7類300余件。為進步擴大影響力,使活動成果最大化,集團保密辦群策群力,“云展覽”構想應運而生。經過作品梳理、展覽設計、線上測試和反復修改,“云展覽”很快正式上線運行。

“云展覽”采用全景VR+3D 模型+ 動效等技術,將書畫攝影、紀實作品、理念認識、公益宣傳片、文學作品、歷史物件、音樂歌曲7 個展區的文化作品通過3D 場景、2.5D 視圖、虛擬模型等多種形態進行融合呈現。每一個作品均可實現智能搜索,方便觀眾精準觸達。同時,在歷史物件展位將多個三維互動模型和場景形成串聯,使參展實物的微型材料展品和大型模型展品得以直觀呈現。展廳的設計也“暗藏玄機”,展廳以“黨旗紅”為主色調,“密”字結構分布,俯視展區,既是一個抽象的“密”字,又像是一個警鐘,寓意“保守秘密 警鐘長鳴”。集團保密辦還發起了線上投票活動,短短一個月,網絡訪問量278735 人次,累計作品投票142663 票。觀眾紛紛留言點贊,互動熱烈。

相比傳統線下展覽形式,“云展覽”更加靈動地將中核集團300 余件優秀作品變成了“移動的保密文庫”,以“貨架式”的新穎瀏覽形式在手機端呈現,更方便地向觀眾呈現了核工業建設時期核工業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保密故事,以及新時代中核保密人展現“‘核’鑄基石 ‘密’不可分”的先進事跡?!霸普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領略到保密文化資源在插上科技的翅膀后,將煥發出怎樣的青春異彩和文化價值。

新媒體聯動 占領保密宣教新陣地

數字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視頻在文化傳播方面的應用,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和傳統電視媒體逐漸取代了文字宣傳。借助數字媒體技術,一方面可以使保密文化內容的講授更加生動活潑、真實可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反復播放,且影像資料具有易儲存、易備份的特點,使保密文化傳播得到了長期保障。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講話精神,中核集團舉辦了“重溫黨的保密史,講好新時代中核保密故事”演講比賽,集團保密辦借助“兩微一抖”新媒體平臺進行保密活動宣傳、保密知識宣教等,比賽得到成員單位廣泛響應,共計200余名優秀選手積極參與,廣大職工參與保密故事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經過層層篩選,集團保密辦評選出12 組優秀作品參加決賽,決賽采用音、詩、畫結合的演繹形式,講述中核保密故事。一次活動,多次受益。比賽結束后,集團保密辦將決賽現場錄像以短視頻的形式上傳至微博、微視等短視頻平臺,以短視頻這種新形式的傳承實踐,打破了單純說教式宣傳,用年輕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講述新時代保密故事,沉浸式地講述中核人對保密工作極端重要的認同,以及一種濃濃的家國情懷,在核工業新生力量中引起了強烈共鳴。

除了通過短視頻個性表達,集團保密辦還與北京衛視《密事解碼》欄目合作,用影、音、畫的豐富形式和精彩紛呈的講述方式將核工業保密工作與黨的事業相生相伴的歷史畫卷鋪展開來。節目播出當天,集團保密辦向全集團下發觀看學習的通知,讓17萬核工業人接受了一場生動、有意義、有特色的黨性教育和保密文化教育。后續節目視頻也被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多個視頻平臺轉載,受到了廣大年輕群體的喜愛。與《密事解碼》欄目組的合作,將保密文化與電視媒介、網絡平臺有機結合,將傳統與流行有機結合,挖掘老一輩核工業人背后的保密故事,以現代人更喜聞樂見的方式學習、宣揚保密精神與文化。

無論是短視頻的傳播形式,還是與電視媒體的結合,都從不同層面印證了保密文化的傳播在與新媒體技術的結合中煥發出了勃勃生機。通過這些新穎的形式,保密文化的趣味性明顯提升,將教室、會議室的保密教學,帶到了公交、地鐵上,用碎片化的時間實現保密文化對職工生活的滲透,讓更多人學到了看似神秘的保密知識。

物聯網賦能 激發保密故事新動能

我國核工業自1955 年創建以來,涌現出了無數“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感人事跡,核科技館作為中國核工業印證發展歷程、體現精神價值的重要窗口,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保密宣傳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已經成為科技館新興的發展趨勢,核科技館通過引入物聯網技術,對科技館中的數字化設備進行操控,根據實際展覽內容需要,適時播放圖像、音樂及燈光等,同時,核科技館還提供設備接入、設備管理、監控運維、處理分析等物聯網構建能力,使得多個應用系統數據能夠互聯互通,為核科技館的展廳提供實時有效的數據支撐平臺。為了使“老生常談”的保密故事變得有趣多樣,館內的錢三強、王淦昌陳列復原室展區利用物聯網技術,智能化控制聲、光、電、展示大屏等設備,用圖片、文字、視頻、實景模擬等形式更加生動的再現了核工業創業之初,兩位先生隱姓埋名,不僅從公眾的視野里消失,而且在本可有所作為的業界也銷聲匿跡的保密故事。此外,觀眾還可以自己觸摸、操作展示屏,展示屏通過物聯網數據平臺的智能分析技術“理解”觀眾的行為,使展廳內的展品隨觀眾的行為“動”起來,觀眾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曾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為了國家秘密安全堅守陣地、守口如瓶,更加全方位地詮釋了老一輩科學家執著追求、以身許國的保密精神。參觀過該展區的觀眾均表示,這種場景化、動感化、交互式的動態展示方式使保密故事的宣教更加富有感染性、吸引力和滲透力,讓觀眾更喜歡接受、容易接受、樂于接受。

物聯網技術實現核科技館中物與物,物與人,人與環境之間泛在的互聯和感知,改變了傳統保密文化展廳中展品、觀眾與管理人員相互分隔的狀態,實現了對展廳、展品及訪客的信息采集、分析及智能化處理,讓保密文化傳播更加可靠,更好地實現了核科技館中保密文化資源共享,在寓教于樂中宣傳和凸顯核工業人以身許國、甘于奉獻的精神底色,在寓學于趣中詮釋和踐行中核集團“‘核’鑄基石 ‘密’不可分”的保密文化理念。

文化是推動企業發展最根本、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保密文化是信息時代軍工集團必須擁有的軟實力。在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新媒體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等領域,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保密文化迭代傳播的革新,保密文化的每一次華麗轉身都是創新的推手和高新技術的力量。用科技助推保密文化的宣教和多元發展,對軍工集團以正確的保密思想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保密行為規范塑造人,以科學的保密方法手段武裝人,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者單位: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

猜你喜歡
核工業中核科技館
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理論框架的構建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
中核集團發布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館
中核集團否認與“華宇”有染新新貸竟還敢拿“中核集團”虛假宣傳
中核集團與天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科技館驚魂之旅
科技館驚魂之旅
中核集團獲2016“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