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問題式學習的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以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學為例

2022-07-22 06:35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830054劉鴻巖
中學教學參考 2022年10期
關鍵詞:梭梭自然保護區研學

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830054)劉鴻巖

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 830054)

新疆研學旅行研究中心( 830054) 馬 倩

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2017 年版)》將地理教學目標由傳統的三維目標轉變為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明確提出了人地協調觀這一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教師重視問題式教學,依托情境設計問題,整合相關教學內容。落實立德樹人是地理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保護、自然災害部分內容的地位有所提高。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的“問題研究”欄目以“何時‘藍天’常在”為主題,讓學生從認識大氣污染及其危害,到了解我國近些年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原因,再到了解發達國家大氣污染及治理案例并思考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對大氣污染問題進行探究。教育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等文件中指出,以研學旅行等為代表的綜合實踐活動是中小學教育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以各地實際情況為基礎,在堅持教育性原則的前提下,建立安全保障機制,體現地方特色,有效地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讓學生近距離接觸自然和社會,加深對個人、社會與自然間關系的認識。

筆者在借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以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研學地點,嘗試進行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一、問題式學習的基本內涵

問題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 稱PBL)以建構主義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和情境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源于北美一些大學醫學院的教師針對傳統醫學課程設置而進行的教學改革[1],于1980年第一次被系統地闡述出來。美國學者巴羅斯等人在《問題式學習——一種醫學教育方式》中較為詳細地闡述了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的教育思想和活動結構。隨著該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到建筑學、經濟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其理論和操作方式得到了有效的補充、發展和完善。在問題式學習中,學生處于一種與原有認知有所沖突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搜集資料,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獲得真知,因此該學習模式具有典型的問題性、探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特征。在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來源于真實的生活情境,答案不唯一固定。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承擔的是促進者的角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學情分析,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與課程目標之間的距離、反思自己的觀點是否準確和恰當、反思小組合作學習情況,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

二、基于問題式學習的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案例

本次研學旅行以問題式學習為基礎,以高中二年級學生為研學主體,以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研學地點,所涉及的內容分為一條主線、五大探究主題(見圖1),研學活動為期一天。

圖1 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學結構示意圖

(一)探索問題來源,確定研學地點

近年,支付寶這一網上支付平臺悄然興起,不少使用支付寶的網民會互相詢問“你收能量了嗎”“你種了幾棵樹”,并以“種了一棵梭梭樹”為榮。本次研學活動以“一起種梭梭”為主線,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了解梭梭樹的生長條件,梭梭樹與其他荒漠植被的關系,梭梭樹的價值、現狀、保護措施等,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保護自然、愛護環境。

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的艾比湖盆地,處于烏蘇、精河、托里三個市縣的交會處,是綠洲和荒漠的過渡地帶,是一個以荒漠生態系統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物種具有典型性、珍稀性和豐富性等特征。保護區內分布有國內生長最好最集中、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梭梭林,同時也有白梭梭、肉蓯蓉、胡楊、沙拐棗等野生植物,以及黑鸛、大天鵝等國家保護動物,是中國干旱荒漠區不多見的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區[2]。因此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分適合作為本次研學旅行活動的研學地點。

(二)聚焦地理現象,明確研學目標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 年版)》指出要“結合實例,說明設立自然保護區對生態安全的意義”。針對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學活動,筆者結合保護區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上述課標要求,同時參考課標的其他相關內容要求,參照研學旅行課程標準,從價值認同、實踐內化、身心健康和責任擔當[3]四個方面制訂研學目標。

1.價值認同

欣賞梭梭林等荒漠植被的美景,了解黨和國家在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方面的政策、規章以及自治區在自然保護區建設、保護、治理上所作的努力,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2.實踐內化

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了解以梭梭樹為代表的荒漠植被生長的艱辛,能從其生長條件、價值、現狀、保護措施等方面綜合思考,運用無人機、“形色”APP 等現代工具,結合所學的植被、土壤、自然災害等相關知識,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地理實踐能力。

3.身心健康

在廣闊的研學區內,在欣賞荒漠化美景的同時,放松自我,緩解學習壓力,更好地理解生態文明的實質,更加積極地參與梭梭樹的保護工作,更加熱情地投入保護區的建設,鍛煉自我保護和野外生存能力,養成更加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更好地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4.責任擔當

在實地調查和走訪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到梭梭林等植被的價值和現狀,能夠從主人翁的角度思考梭梭林的未來,牢固樹立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觀念和努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理想,能夠更好地與同伴團結協作,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設計研學任務,優化課程實施

結合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際情況,筆者圍繞“一起種梭梭”這一主線,從梭梭林等植被生存發展現狀入手,針對每一個探究主題提出一個情境問題并設計相應的研學任務(詳見表1),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表1 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學情境問題及任務

續表

(四)制訂評價標準,進行研學評價

科學高效的評價方式可以對學生的發展起到激勵促進的作用。研學評價不僅應關注學生的研學結果,也應關注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表現;不僅應注重教師評價,也應注重學生自評、組內成員互評;不僅應關注學生研學知識的獲得,也應注重學生研學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提升。筆者結合本次研學活動的研學目標和研學任務,制訂了研學評價標準(見表2),以便師生共同針對學生的研學表現進行評價。

表2 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研學評價表

續表

為了促使學生更加長期有效地踐行環保理念,樹立終身環保觀念,學會珍惜愛護野生動植物,筆者建議增加附加性評價。本次研學活動結束后,以研學小組為單位開展組間監督、組內合作,根據學生日常低碳健康行為進行加分,在期末給予優勝組和優勝個人一定的獎勵。

研學旅行是一種以“研”為核心、“學”為目標、“旅”為載體、“行”為實踐的綜合實踐活動,在研學過程中切忌“游而不學”。本次研學活動設計有兩大亮點。一是緊緊圍繞和落實課程標準中的課程實施建議。盡管筆者設計的問題還略顯稚嫩,但本次研學活動設計以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為依托,采用“主題問題+探究情境+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設計,學生的研學任務、目標十分明確。二是研學活動結束后,在以往的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基礎上,增加了附加性評價,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節能環保,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更好地愛護自然、保護環境。

猜你喜歡
梭梭自然保護區研學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梭梭的建筑課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學旅行 實現實踐育人
與生命賽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研學之旅
錢塘江源頭新建江山仙霞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