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教學下的大學生內在動機和參與度探析

2022-07-24 12:13秦佳良陳陽陽
大學教育 2022年5期
關鍵詞:參與度在線教學

秦佳良 陳陽陽

[摘 要]在線教學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在線教學環境下,了解哪些因素可以促進學生的內在動機有助于將其從權宜之計變成融合式教學。文章在自我決定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上海高校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采集研究數據,然后進行結構方程回歸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進行在線教學時,滿足學生的勝任感、自主感和關系感可以增強其內在動機,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參與度呈正相關,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參與度都能積極影響其技能開發和感知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內在動機;參與度;在線教學;自我決定理論

[中圖分類號] C961;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5-0005-05

2020年初,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處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狀態之中,在線教學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做出了巨大貢獻[1]。不少人認為在線教學是疫情之下的應急之舉和臨時模式,但其實“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促進了信息技術和教育的結合,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教學模式。戰疫之下,全國教育機構實行的在線教學更是對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前期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檢驗,因為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明確要求,“強化信息技術運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雖然已有研究證實了使用在線教學的好處,但Wouters等進行的元分析表明,在線教學并不比傳統的教學指導更具激勵性[2]。崔允漷等提出“在線”易、“在學”難,動機是關鍵[3]。因此,有必要了解在缺少和老師的面對面互動之后,在線教學環境下的學生內在動機和參與度到底情況如何。自我決定理論已被用于分析各種情境下的個體動機,如游戲化課程和在線電子游戲等[4]。但是,目前還沒有學者在在線教學情境中應用這一理論,并將其應用于教學探討中。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本文以上海高校本科生為例,探討了在在線教學環境下影響學生的內在動機因素、內在動機對學生參與度的影響以及兩者帶來的結果。

一、理論基礎和假設提出

(一)在線教學

目前,學術界對在線教學尚無統一的定義。Coomey等通過對近百份在線學習研究報告進行分析,提出了在線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有對話的發生、向學習者提供直接參與的機會、給學習者提供支持、對學習過程加以控制[5]。王萱等將在線教學界定為大學生基于各類在線平臺、智能終端和數字化資源開展的在線課堂學習與自主學習[6]。姜卉等認為在線教學具有獨立性(學習過程中沒有教師的連續關注和同伴的參與)、自主性(自我導向的學習)和新環境(依托終端、平臺、工具和資源開展學習)等特點[7]。毛軍權認為在線教學有四個發展動向:無邊界教育從理想變成現實、催生教育教學新理論、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管理扁平化[8]。

在線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它適用于具有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背景的學生。在線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學習體驗[9]。開展在線教學有助于學生開發一系列技能和能力,這些技能和能力在現實生活以及現代教育系統中都非常有價值。通過在線學習,學生會獲得很大的認知收獲,尤其是在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方面[10]。通過在線學習后,學生優柔寡斷的程度會降低[11]。此外,開展在線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決策,并與增強學生職業準備度以及發展學生的創業行為積極相關[4]。

盡管人們對在線教學具有哪些優勢達成了廣泛共識,但高校的在線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困難。Doyle等的研究表明,開展在線教學會在學生中引起焦慮和沮喪,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這可能是由在線教學的距離感和緊迫性造成的[12]。存在理念沖突和一些學生的缺席使這種負面影響加大。對于一些大學而言,在線教學軟件昂貴且難以統一,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回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并應對學生的挫敗感。另外,如果學生認為教學不是面對面開展的,他們可能不會認真對待在線教學或失去學習動力[9]。

(二)研究假設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一種研究人類動機的理論,動機包括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由于自己的興趣和活動本身的樂趣而從事活動的動機,而外在動機是指為獲得活動所能帶來的另外結果而從事活動的動機[13]。當具有內在動機時,人們進行活動是為了獲得由活動本身帶來的積極感覺。他們表現出好奇、探索新穎的興趣并努力應對挑戰,也有更多的興趣,從而獲得更好的績效。內在動機也與改善心理健康狀況或優化學習成果有關。特別是在教育學方面,最積極的教育成果是純粹出于內在動機的成果[14]。由于內在動機非常重要,因此分析哪些因素會促進個體內在動機的出現或增強至關重要。認知評估理論提出滿足勝任感、自主感和關系感這三個心理需求會促進內在動機的增強,而減少這些需求的情境會破壞內在動機[13]。

勝任感是個體渴望在與環境互動中感到有效,體驗到對自己所處環境能夠掌控和發展能力的感覺,這與挑戰的需求和產生預期結果的能力有關。在行動過程中有助于增強勝任感的社會情境因素可以增強該行動的內在動機。增強內在動機也需要個人體驗到自主感。自主需求是個體在進行一項活動時渴望擁有自主選擇的自由,這與自我組織經驗并按照自我意識行事的愿望有關。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對內在動機的出現與增強也很重要。關系感是個體渴望與他人產生聯系,成為一個群體的成員,體驗到(被)熱愛和(被)關懷的感覺[15]。在學習環境中,關系感是指學生在課堂上的歸屬感以及師生之間的關系質量。在線教學環境中,關系感是指學生之間的關系質量。

在學習環境下進行的研究已通過實證檢驗了勝任感、自主感及關系感的滿足和學習者內在動機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當滿足其基本心理需求時,學習者會表現出更強的內在動機[15]。自我決定理論已被用于解釋在線學習的動機。羅文豪等發現,開展在線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習者增強勝任感、自主感和關系感,這三者是促使在線學習者增強內在動機的主要貢獻者[16]?;诖?,本文假設如果在線教學滿足了學生的這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它們就會促進內在動機的出現或增強。

H1:在線教學滿足學生的勝任感、自主感、關系感與其內在動機呈正相關。

參與度的概念已經在許多學科中得到了關注,特別是和技術中介的學習情境有關。參與度是指學生為表現良好并取得預期效果而付出的努力的質量。屈廖健等將參與度描述為包括認知維度、情感維度和行為維度的多維概念[17]。認知參與是指學生在理解所學內容方面的努力;情感參與是指學生對學習經歷的感受,如有興趣、享受或者無聊、沮喪;行為參與包括學業成功所需的行為,如積極出勤。內在動機對學生的參與度有積極影響[17]。王媛等發現興趣與參與度三個維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18]。在線教學能滿足學習者這三個基本心理需求也被發現可以提高其學習參與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進行在線教學時,學生內在動機與參與度呈正相關。

相關教育研究表明,支持內在心理需求有助于更深入、更內在學習的開展[19]。具有內在動機的學生表現出更多的創造力、更有可能堅持執行任務、保留更多的知識并表現出更佳的成就感和學習成績[20]。在在線教學環境中,學習者的內在動機也已被證明會積極影響參與學習的持續性[9]。Buckley等的研究表明,在在線教學中,具有內在動機的學生對稅收制度的認識水平會有所提高[21]。另外,參與度是學生學習、成績和記憶力的有力預測指標[17]。王媛等分析了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參與度對重要教育成果如學術成就、滿意度和學習持續性等的影響[18]。因此,本文認為在進行在線教學時,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參與度會積極影響其技能開發和感知學習。

H3:進行在線教學時,學生的內在動機與技能開發、感知學習呈正相關。

H4:進行在線教學時,學生的參與度與技能開發、感知學習呈正相關。

綜合上述理論假設可得出本文的研究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勝任感

(CO)][自主感

(AU)][關系感

( RE)][Hla][H1b][Hlc][內在動機

(IM) ][H3a][H2][H3b][參與度

(EN )][技能開發

(SD)][H4a][H4b][感知學習

(PL)]

圖1 概念模型

二、研究設計

(一)數據采集

本文通過教師社會關系和問卷星平臺,對上海市內30所高校的大學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在進行正式的問卷調查前,對某高校的60名學生進行了預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對調查問卷進行了調整,以保證調查問卷可以被正確理解。正式的問卷調查數據采集的時間是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即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數據采集對象是該學期參加過在線教學的大學生。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0份,回收問卷1860份,剔除不合格問卷321份(如漏填、所有題項回答一樣等),有效問卷有153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6.95%。

(二)變量測量

變量都采用多指標測量,測量指標來源于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實證研究,或是根據相關文獻改進而得。變量指標采用七級李克特量表打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本研究在對在線教學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之后,結合本文研究并借鑒張春虎[13]的研究來衡量學生的勝任感(CO)、自主感(AU)和關系感(RE);借鑒孫凱等[9]的情境動機量表衡量學生的內在動機(IM);借鑒屈廖健等[17]的研究對學生的參與度(EN)進行了評估,包括認知參與(EN-C)、情感參與(EN-E)和行為參與(EN-B)三個維度;參照Loon等[10]的研究來衡量技能開發(SD),感知學習(PL)的測量改編自張琳捷等[22]的研究。其具體變量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測量的信度和效度

[變量或

維度 度量指標 因子

載荷 Cronbach’s α AVE 勝任感

(CO) 我覺得自己能勝任在線教學 0.793 0.838 0.828 我覺得自己在在線教學中非常有能力 0.840 我覺得自己在在線教學中有效率 0.843 自主感

(AU) 我在在線教學中體會到自由 0.725 0.874 0.869 在線教學給我提供了有趣的選擇 0.853 我能在在線教學中發現有有趣的事情可做 0.802 關系感

(RE) 我發現與同學的關系令人愉快 0.844 0.797 0.810 我發現與同學的關系很重要 0.848 我覺得與我的同學很親密 0.883 內在動機

(IM) 我認為在線教學是有趣的 0.768 0.759 0.835 我認為在線教學是令人愉快的 0.802 我認為在線教學能帶來快樂 0.749 參與度(EN) 在線教學時: 0.793 0.792 認知參與

(EN-C) 我試圖將其與正在學的專業知識聯系起來 0.823 0.767 0.783 我試圖使所有決策匹配且有意義 0.781 我嘗試將正在學習的知識與已知知識聯系起來 0.776 情感參與

(EN-E) 我感覺很好 0.785 0.785 0.849 我感到有興趣 0.840 我很開心 0.892 我感到融入進來了 0.769 行為參與

(EN-B) 我努力表現出色 0.849 0.830 0.912 我參加小組討論 0.887 我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解 0.748 技能開發

(SD) 我可以做出決策 0.757 0.845 0.798 我可以在壓力下學習 0.858 我可以進行團隊協作 0.769 我可以將理論聯系實踐 0.880 我可以適應新的情景 0.739 感知學習

(PL)

在線教學促使我整合專業知識 0.832 0.868 0.844 在線教學促使我達到學習目標 0.857 在線教學促使我掌握學習內容 0.740 ]

三、實證分析與結果

(一)信度和效度檢驗

本文通過AMOS和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變量內部結構進行檢驗。從表1可以看出,指標因子載荷都大于0.7或者同一變量下某一指標因子載荷大于0.5,其他指標因子載荷都很高,說明指標信度可以接受,能進行下一步分析。所有變量的Cronbach’s α都大于0.7,說明量表信度水平很高。同時所有變量的平均方差提?。ˋVE)都大于0.5,所有變量都滿足聚斂效度。從表2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和區分效度可以看出,所有變量間的相關系數都小于變量自身AVE的平方根,變量之間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

表2 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和區分效度

[ 均值 方差 1 2 3 4 5 6 7 CO 5.387 1.038 0.909 AU 5.398 1.175 0.840** 0.932 RE 6.165 0.907 0.693** 0.629*** 0.900 IM 5.518 1.271 0.618*** 0.776** 0.569** 0.914 EN 5.763 1.009 0.703* 0.786** 0.358** 0.672* 0.890 SD 5.653 1.187 0.569** 0.762** 0.582*** 0.476** 0.573*** 0.893 PL 5.376 1.046 0.338** 0.537** 0.665* 0.578** 0.227** 0.569* 0.919 ]

注:對角線為各變量AVE的平方根,***、**、*分別代表顯著性水平為0.01、0.1、0.5。下同。

(二)研究結果

本文運用AMOS軟件進行結構方程假設檢驗,整體模型顯示出良好的擬合度(c2/df=4.096,GFI=0.986,CFI=0.974,TLI=0.975,RMSEA=0.029),表示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路徑系數檢驗。圖2為結構方程模型回歸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進行在線教學時,滿足勝任感(β1a=0.427,p < 0.1)和自主感(β1b=0.733,p < 0.1)對學生內在動機產生了積極而顯著的影響,驗證了H1a和H1b。然而,與假設相反,關系感的滿足對學生內在動機沒有顯著影響(β1c=0.264),因此,不支持H1c。正如在H2中提出的那樣,內在動機對學生參與度有積極影響(β2=0.487,p < 0.1),因此H2得到驗證。結果還表明,在線教學時的學生內在動機對其技能開發(β3a=0.409,p < 0.1)和感知學習(β3b=0.713,p < 0.01)產生積極且顯著的影響,從而支持了H3a和H3b。學生參與度對他們的技能開發(β4a=0.341,p < 0.5)和感知學習(β4b=0.418,p < 0.01)都有積極顯著的影響,因此,也支持了H4a和H4b。

四、討論與結論

在線教學可以說從思想、理念、內容、方法、技術、標準、評價、范式等方面全方位地影響著高校的人才培養。在線教學若要保證學生“在學習、真學習”,讓學生有正確的學習動機是關鍵[3]。增強學生外在動機的辦法相對容易(如使用排名、表揚等激勵措施),但增強學生內在動機似乎是一項更難完成的任務。由于增強內在動機的行為要比增強外在動機的行為更為可取,因此分析哪些因素在學生參與在線教學時可以促進內在動機的出現或增強對高等教育教學很重要。

總體而言,本研究可作為引導學生增強內在動機、提高參與度、促進技能開發并增強學習效果的工具。本研究發現,如果學生認為自己在在線教學中滿足了對能力和自主性的需求,那么他們會更有內在動機去學習。這與之前在其他情境中的研究一致,Przybylski等的研究也證實了能力和自主性的體驗是獲得在線游戲樂趣和動機的主要貢獻者[23]。但是,本研究沒發現滿足關系感對學生內在動機產生積極影響。從每種變量的平均值和方差可以找到相關解釋,在這三個心理需求中,關系感具有最大的平均值和最小的方差。這表明,在在線教學中的小組作業等讓學生覺得相互之間的關系非常親密,并認為他們之間的關系對滿意度影響很大。因此,所有個體似乎對關系感需求的滿意度都相似,學生在在線教學中的內在動機的差異取決于勝任感和自主感。同時,本研究結果證實,內在動機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在線教學中的參與度;內在動機和參與度都可以促進學生開發技能,如團隊決策和協作的能力;它們還加強了與專業有關的感知學習,如了解了不同專業知識的整合問題。

本研究有兩個理論貢獻:其一,盡管有大量研究已經分析了不同環境中需求滿足對內在動機的影響,但都沒有在在線教學的情境下分析這種關系。本研究借鑒自我決定理論,為如何在高校在線教學中促進學生增強內在動機、提高參與度以及加強技能開發和感知學習的關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二,盡管先前的研究強調了參與度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但尚未根據其多維性質(認知、情感和行為)對參與度進行分析,所使用的量度比較簡單,并未反映出參與度的高低。本研究通過探索在線教學情境下參與度的所有維度,豐富了前人的研究。

本研究對教學管理的啟示在于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如何開展在線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以及提高參與度和學習能力等。在開展在線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產生內在動機,要滿足他們對勝任感、自主感和關系感的需求。最好可以通過增強學生學習的勝任感來促進其內在動機的出現或增強。在線學習中的反饋機制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勝任感也很重要,因為它們會告訴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如何。影響學生學習勝任感的其他因素包括學習的難度和復雜性等。除勝任感外,學生也必須從在線教學中體驗到自主感即對學習行為具有選擇權。由內在動機引發的活動是人們遵循內在興趣而自發進行的活動。因此,自主感對于內在動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與興趣、創造力和學習行為相關?;谠诰€教學的情境應該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在進行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可能限制學生選擇的約束。因此,在在線教學情境中增強學生自主性可以在策略選擇、行動順序和結構獎勵等方面提高靈活性。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進。其一,本研究重點關注的是學生的內在動機,今后可以結合外在動機一起研究,以充分了解學生參與在線教學的動機及其對大學教學的影響。其二,除了可以用李克特量表來測量學生的參與度,也可以用定性措施進行測量。今后可以通過對個人行為的觀察,利用訪談甚至生理傳感器等對參與度進行定性測量。其三,由于問卷調查是匿名的,因此,本研究無法將學生的回答與學生績效的客觀衡量指標(如學生成績)聯系起來。今后還需要完善客觀評估學生績效的指標,以進一步探索學生在參與在線教學時的內在動機和參與度是否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績效。其四,由于本研究的問卷調查采集到的是截面靜態數據,后續研究還應該關注學生個體在長期參與在線教學中的動機和參與度的動態變化。

[ 參 考 文 獻 ]

[1] 駱賢鳳,馬維娜,姚育紅.“停課不停學”背景下大學英語在線教學實踐研究:問題、措施與效果[J].外語電化教學,2020(3):30-35,5.

[2] WOUTERS P, van NIMWEGEN C, van OOSTENDORP H,et al.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serious gam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3(2):249-265.

[3] 崔允漷,余文森,郭元祥,等.在線教學的探索與反思(筆談)[J].教育科學,2020(3):1-24.

[4] SEPEHR S , HEAD M .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in video gameplay satisfaction[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8(4):407-421.

[5] COOMEY M, STEPHENSON J. Online learning: it is all about dialogue, involvement, support and control: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J].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Pedagogies for New Technologies, 2001:37-52.

[6] 王萱,楊浩,崔永鵬,等.“戰疫”期間大學生的在線學習認同度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20(7):105-112.

[7] 姜卉,姜莉杰,于瑞利.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模式構建[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0(3):85-88.

[8] 毛軍權.在線教學的未來發展:動向、反思與行動[J].中國電化教育,2020(8):27-32.

[9] 孫凱,左美云,孔棟.游戲化有用嗎:教育領域實證研究的比較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6(11):85-92.

[10] LOON M , EVANS J , KERRIDGE C . Learning with a st?

rategic management simulation game: a case stud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15(3):227-236.

[11] WILLIAM J, WELLINGTON D B.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 marketing simulation game: experience on perceived indecisiveness[J]. Simulation & Gam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Design & Research, 2017(1):56-80.

[12] DOYLE D, BROWN F W . Using a business simulation to teach applied skills:the benefits and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student teams from multiple countries[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0(6):330-336.

[13] 張春虎.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工作動機研究脈絡及未來走向[J].心理科學進展,2019(8):1489-1506.

[14] 高潔.外部動機與在線學習投入的關系:自我決定理論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6(10):64-69.

[15] 吳紅斌,郭建如,程化琴,等.什么樣的學生選擇醫科:基于全國學生調查數據的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18(6):105-112.

[16] 羅文豪,孫雨晴,馮蛟.游戲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理論分析與實踐反思[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1):6-13,59.

[17] 屈廖健,孫靚.研究型大學本科生課程學習參與度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9(1):113-124.

[18] 王媛,周作宇.學生參與度的類型與特征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8(12):38-50.

[19] 何麗玲.自我決定理論下翻轉課堂的有效設計和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7(18):95-97.

[20] 王靖,崔鑫.深度學習動機、策略與高階思維能力關系模型構建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8(6):41-52.

[21] BUCKLEY P, DOYLE E.Gamification and student motivation[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6(6):1162-1175.

[22] 張琳捷,羅雯,劉博,等.學習云空間中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學習自適應模型及其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0(2):83-90.

[23] PRZYBYLSKI A, RIGBY C,RYAN R. A motivational? mo?

del of video game engagement[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10(2):154-166.

[責任編輯:龐丹丹]

猜你喜歡
參與度在線教學
在線教學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的應用
如何提升幼兒區域活動的參與度
“上課時間太長,下課時間太短”的啟示
淺談基于Web試題庫系統的設計
淺談基于Web在線教學系統設計
互聯網+教育微網站的設計與應用
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探討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混合教學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