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基質米櫧容器育苗的苗木質量研究

2022-07-25 04:28李鵬程
林業勘察設計 2022年1期
關鍵詞:泥炭土苗高生物量

李鵬程

(三明市梅列區陳大國有林場,365000)

米櫧(Castanopsiscarlesii)是中亞熱帶鄉土闊葉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較強的生態功能[1-2]。試驗已經證明米櫧在馬尾松成林下可以更新造林。馬尾松林下生長環境有著光照強度較低、生長空間狹窄、種間競爭激烈等特點,林下更新的造林樹種處于劣勢。如何利用短暫的、大小不一的林隙進行更新造林,在關注樹種耐蔭性的前提下,提高苗木質量是重要基礎。傳統培育的米櫧苗木主根發達,須根較少[1,3],在移栽過程中容易造成根系受損,影響造林效果。容器育苗具有移栽時根系損傷少,能夠通過空氣切根等措施改善根系結構、緩苗期短等優勢?;|選擇是容器育苗的關鍵技術之一,既要減輕本身容重,又能提供足夠營養物質,以改善并保證根系結構,提高苗木質量。我國林木容器育苗以往多見于松樹、桉樹等少量樹種[4-5]。近幾年在珍貴樹種容器育苗上有一些嘗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6-9]。有關米櫧容器育苗少見詳細報道,尤其是培育適應林下特定生長環境更新造林的米櫧容器育苗基質研究尚屬空白。本試驗針對林下生長環境的特點,進行不同基質的米櫧容器苗培育試驗,分析其苗木質量,試圖為培育高質量米櫧容器苗提供經濟、高效、合理的基質配比,并總結可供借鑒的技術措施。

1 材料與方法

米櫧容器育苗試驗設在三明市梅列區陳大國有林場場部。種子采自本場人工促進的米櫧林。種子經凈種后濕沙貯藏,于翌年春季移至規格4.8 cm×10 cm的無紡布容器內。試驗基質設4個配比處理。A處理:V(泥炭土)︰V(杉皮屑)︰V(黃心土)=6︰2︰2;B處理: V(泥炭土)︰V(珍珠巖)︰V(蛭石)=4︰4︰2;C處理:V(泥炭土)︰V(珍珠巖)︰V(杉皮屑)︰V(黃心土)=4︰4︰1︰1;D處理:V(泥炭土)︰V(杉皮屑)︰V(珍珠巖)︰V(蛭石)=3︰3︰2︰2。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設3次重復,每小區60株。

種子胚根長至3~4 cm時,小心取出,用手指掐去約1/3根尖后,移植到不同基質的容器內,再填滿基質,壓實并及時噴水。5月初開始搭蓋透光度50%的蔭棚,9月中旬統一揭去蔭棚。在整個育苗過程中,各處理每隔10 d噴施1次廣譜性殺菌劑。統一時間噴水,水量一致,保持容器基質濕潤。育苗期間追施2次磷酸二氫鉀1 000倍葉面肥,其余育苗管理措施與常規容器育苗相同。

在苗木停止生長后調查成苗率,測定苗高、地徑。各處理隨機抽取10株進行根系和生物量測定。主要測定主根長、側根數,計算高徑比。從根莖部分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稱取鮮重后,置于80 ℃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出含水率和生物量,計算地上部分生物量與地下部分生物量之比,即根冠比。側根數和根冠比分別經X-1/2和反正弦數據轉換后,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苗木總體質量采取隸屬函數進行綜合評價[12],采用成苗率、苗高、地徑、高徑比、總生物量、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側根數和含水率等8個指標。

隸屬函數值R=(Xi-Ximin)/(Ximax-Ximin)

式中Xi為i指標測定值;Ximax、Ximin分別為各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基質成苗率

不同基質米櫧容器苗成苗率都比較高,達91.7%~92.9%;不同基質成苗率間沒有顯著差異,表明試驗選用的基質對米櫧成苗率沒有明顯影響(表1)。值得指出的是,從成苗率指標分析,米櫧種子催芽后在移植過程中采取的切根處理措施并沒有明顯降低苗木成活率,因此切根時間和切根強度是可行的。切根對于主根發達、側須根較少的米櫧苗木根系結構的改善、提高米櫧造林效果有重要影響。

表1 不同基質容器苗生長狀況

2.2 不同基質容器苗高徑生長

苗木高徑生長是評價容器苗質量的重要指標。不同基質容器苗高徑生長存在差異(表1)。苗高最大為A處理,其次是C處理。A、C處理比B處理苗高分別增加13.1%和9.8%,比D處理苗高分別增加19.2%和15.8%。地徑大小與苗高生長狀況一致,A、C處理比B處理地徑分別增加20.8%和12.5%,比D處理分別增加31.8%和22.7%。苗高與地徑呈正相關。經差異顯著性分析,A處理與B處理、D處理間苗高、地徑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明A處理苗高、地徑均高于B處理、D處理,說明采用V(泥炭土)︰V(杉皮屑)︰V(黃心土)=6︰2︰2的基質配比適合米櫧容器苗高徑生長。C處理與D處理苗高存在顯著差異、與B處理苗高未達到顯著差異;C處理與D處理地徑間存在顯著差異,與B處理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但C處理地徑大于B處理。一方面泥炭土占比較高,其營養全面,有機質和氮、磷、鉀營養成分比較全面;另一方面黃心土的加入使得基質粘性增強,適宜米櫧長期生長發育的土壤性質,容重適中。B處理泥炭土和珍珠巖比例都較高,疏松通氣,但持水力下降。

從高徑比指標分析,A處理最小,苗木較高且粗壯,但各處理兩兩間高徑比不存在顯著差異。

2.3 不同基質根系生長狀況

容器苗質量與根系生長狀況有著密切相關。一般認為,造林后苗木是否成活主要取決于根系吸收能力,即能不能快速恢復吸收能力以補償地上部分的蒸騰失水[13]。不同基質苗木根系生長狀況存在差異,各處理主根均較長,大多能夠穿透底部。胚根切根后,主根稍彎曲又向下延伸,呈二叉狀且較粗壯,仍然有明顯優勢,反映了米櫧主根較發達的生物學特性,胚根切根對主根的影響有限。無紡布主要成分是黏膠纖維,米櫧根系容易穿透,可以通過空氣切根再次調整根系。從側根數量看,A、C處理側根數量明顯多于B、D處理,A、C處理基質有利于側根的形成與生長(表1)。A、C處理與B、D處理側根數量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它處理間未達到顯著差異,說明A、C處理基質配比有利于側根的形成與生長。這與B處理、D處理采用較多珍珠巖、蛭石基質有關。珍珠巖、蛭石疏松透氣,易漏水漏肥,影響了根系生長和根團形成,而泥炭土、黃心土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使得經空氣切根后的根系能夠誘導萌發出更多的側根,對于喜肥沃濕潤的米櫧而言,A、C處理基質配比比較適合。

2.4 不同基質生物量組成

容器苗木生物量是反映苗木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米櫧全株苗木生物量A、C處理與B處理比分別增加13.3%和4.4%,與D處理比分別增加18.2%和8.8%(表1)。經差異顯著性分析,A處理與B、D處理全株生物量間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其它處理未達到顯著水平,說明米櫧苗木在A處理的基質中苗木的生物量積累量大。從地下與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分析,A處理的比值最大,A、C處理與B、D處理根冠比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它處理間未達到顯著差異。A處理根冠比最大,顯然有利于增強根系吸水能力,以補償苗木地上部分蒸騰引起的水分虧缺。

2.5 不同基質容器苗木質量的綜合評價

苗木質量的高低與單一指標有關系,但單一指標僅僅反映苗木質量的某一部分、某一側面,要反映苗木總體質量,需要采用多指標綜合指數來全面綜合反映,以體現各部分之間的協調和平衡能力。隸屬函數常用來對苗木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從不同處理主要指標隸屬函數值的轉化結果和排序可知,米櫧容器苗木最好的是A處理,其次是C處理,其基質配比為V(泥炭土)︰V(杉皮屑)︰V(黃心土)=6︰2︰2或V(泥炭土)︰V(珍珠巖)︰V(杉皮屑)︰V(黃心土)=4︰4︰1︰1。

表2 不同基質容器苗隸屬函數值及綜合評價

3 小結

為了提高米櫧造林效果,培育優質容器苗是重要基礎,而容器育苗中選擇基質是關鍵。本次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基質培育的米櫧苗木質量存在差異。在試驗的4種基質配比中,A處理和C處理的苗高、地徑、側根數量及全株苗木生物量均表現較好,多數指標顯著優于B、D處理。A處理高徑比最小,根冠比最大。

采用隸屬函數綜合指數評價4種處理的苗木質量次序為A處理>C處理>B處理>D處理。建議米櫧容器育苗基質選擇V(泥炭土)︰V(杉皮屑)︰V(黃心土)=6︰2︰2或V(泥炭土)︰V(珍珠巖)︰V(杉皮屑)︰V(黃心土)=4︰4︰1︰1。

是否還有其它更優的基質配及還有待于在后續試驗中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泥炭土苗高生物量
超高含水率泥炭土的固化機理及強度特性
基于高分遙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計算
超高含水率泥炭土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
基于變異性分析的滇池泥炭土的小范圍空間分布規律及物理力學性質
福建將樂杉木生物量相容性模型分析
幼年茶樹如何定型修剪
輪牧能有效促進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穩定性
不同NPK組合對芳樟油料林生物量的影響及聚類分析
隧道洞口泥炭土地基固化研究現狀
烤煙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對煙株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