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素分析

2022-08-13 02:09齊書環趙繼朋
中國燒傷創瘍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股骨頸分型傾角

齊書環 趙繼朋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 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所致, 主要表現為髖部劇烈疼痛、 下肢畸形、 患肢活動受限等。 目前, 臨床常采用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股骨頸骨折, 雖可復位骨折斷端,促進骨折斷端愈合[1], 但術后易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并發癥[2], 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而且其二次手術還可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及心理負擔[3]。 因此, 了解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相關危險因素, 及時予以針對性預防及治療,對減少術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 本研究筆者對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 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82 例行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治療的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 經X 線、CT 等檢查, 符合《成人股骨頸骨折診治指南》[4]中單側股骨頸骨折的診斷標準; 均首次行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治療; 術后隨訪2 年以上; 病歷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 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 合并有全身多處骨折; 合并有認知功能障礙; 既往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 本研究經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2 方法

2.1 資料收集與分組

收集并統計患者性別、 年齡、 發病至就診時間、 術前是否制動牽引、 骨折Garden 分型(CT 檢查結果顯示骨小梁呈稀疏狀為Ⅰ型; 骨小梁呈星芒狀為Ⅱ型; 股骨頭塌陷, 骨形態異常為Ⅲ型; 關節腔狹窄, 股骨頭明顯變形為Ⅳ型)[5]、 股骨頭后傾角是否>15°、 是否合并高血壓[6]、 是否合并糖尿?。?]等資料, 并根據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2年內是否出現股骨頭壞死將患者分為股骨頭壞死組與非股骨頭壞死組。

2.2 股骨頭壞死診斷標準

同時滿足下列任意3 項即可診斷為股骨頭壞死[8]: (1) 髖關節疼痛, 且可放射至同側臀部或膝關節; 髖關節出現脫位或半脫位, 活動受限伴痛性跛行。 (2) 腹股溝區壓痛, 托馬斯征及“4” 字試驗陽性。 (3) X 線檢查顯示股骨頭內骨密度及骨小梁結構改變, 髖臼與股骨頭間隙消失, 髖關節間隙狹窄。 (4) CT 檢查顯示股骨頭塌陷, 內有“囊性變” 及“新月征” 等表現。 (5) MRI 檢查顯示T1W1 呈帶狀低信號, T2W1 呈“雙線征”。

2.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 表示, 組間兩兩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百分比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 均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單因素分析

術后隨訪2 年, 82 例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患者出現股骨頭壞死者10 例, 設為股骨頭壞死組; 未出現股骨頭壞死者72 例, 設為非股骨頭壞死組。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 股骨頭壞死組Garden分型為Ⅲ~Ⅳ型、 股骨頭后傾角>15°、 合并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明顯高于非股骨頭壞死組(P均<0.05), 而性別、 年齡、 發病至就診時間、術前是否制動牽引情況與非股骨頭壞死組無明顯差異(P均>0.05), 詳見表1。

表1 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單因素分析Table 1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for femoral head necrosis following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3.2 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多因素分析

以股骨頭壞死為因變量, Garden 分型(Ⅰ~Ⅱ型=0、 Ⅲ~Ⅳ型=1)、 股骨頭后傾角>15° (是=1、否=0)、 合并高血壓(是=1、 否=0)、 合并糖尿?。ㄊ牵?、 否=0) 為自變量, 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 Garden 分型為Ⅲ~Ⅳ型、 股骨頭后傾角>15°、 合并高血壓及糖尿病是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 詳見表2。

表2 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Table 2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femoral head necrosis following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4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指股骨頭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 常發生于老年骨質疏松所致的骨強度下降人群, 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由于股骨頸解剖結構及血運特殊, 術后易發生股骨頭缺血缺氧而引發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并發癥。 劉冰川等[9]的研究發現, 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高達15.93%, 與本研究中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發生率12.20%的結果相似, 因此, 探尋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影響因素十分必要。

本研究通過分析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發生股骨頭壞死與未發生股骨頭壞死患者的性別、 年齡、 發病至就診時間等相關資料發現, 股骨頭壞死組Garden 分型為Ⅲ~Ⅳ型、 股骨頭后傾角>15°、合并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明顯高于非股骨頭壞死組, 進一步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Garden 分型為Ⅲ~Ⅳ型、 股骨頭后傾角>15°、 合并高血壓及糖尿病是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發生股骨頭壞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分析其原因可能為Garden 分型為Ⅲ~Ⅳ型的患者骨折移位程度較大,斷端復位及血管重建相對困難, 且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極易損傷股骨頭周圍血管, 增加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生風險[10]; 股骨頭后傾角>15°時, 多伴隨股骨頸后外側壁粉碎性骨折,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更嚴重, 骨折復位更困難[11-12], 故術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風險更高; 高血壓患者機體微血管收縮?舒張調節機制紊亂, 易造成毛細血管前阻力增大、 微循環血管支減少, 繼而造成股骨頭缺血缺氧壞死[13];糖尿病患者的長期高血糖狀態易損害血管內皮細胞, 導致血管收縮、 舒張功能障礙[14], 且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較高, 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 易發生血栓而阻塞血管, 破壞股骨頸骨折部位血供, 導致股骨頭壞死[15]。 因此, 針對股骨頸骨折Garden分型為Ⅲ~Ⅳ型以及股骨頭后傾角>15°的患者建議行股骨頭置換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以避免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因股骨頭壞死而再次手術; 同時,應加強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術前及術后血壓及血糖管理。

綜上所述, Garden 分型為Ⅲ~Ⅳ型、 股骨頭后傾角>15°、 合并高血壓及糖尿病是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發生股骨頭壞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臨床應正確識別股骨頸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高危人群, 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以避免股骨頭壞死的發生。

猜你喜歡
股骨頸分型傾角
乘用車四輪定位參數設計
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例手術室細節護理應用效果觀察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舒適護理用于股骨頸骨折病人中的效果評價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與氨基糖苷類藥敏分型對比研究
系列長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軸傾角的改邪歸正
CT三維及X線在股骨轉子間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汽車行駛性能中車輪的重要影響
復雜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