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業“兩超多強”格局已形成 提升競爭力,中小乳企扎堆IPO

2022-08-16 07:35李洪力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2年31期
關鍵詞:乳企乳業上市

李洪力

近日,麥趣爾、莊園牧場、均瑤健康、貝因美、皇氏集團等多家乳企相繼發布2022年半年報?!都t周刊》統計發現,就目前披露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多數上市乳企營收同比下滑,甚至部分企業出現業績預虧,只有少數企業取得增長。與業績相對應的是,年初至今,多數乳企公司的股價呈現出下滑趨勢。

盡管上市乳企業績增速放緩、股價低迷,但2022年依然有超過10家乳企在蒙牛、伊利兩大巨頭眼皮底下向資本市場發起了沖擊。7月5日,網紅乳企認養一頭??毓杉瘓F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認養一頭?!保╊A先披露招股書,擬在滬市主板掛牌上市。同月,四闖IPO的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菊樂股份”)也再次提交招股書。此外,包括君樂寶、宜品、溫氏乳業等在內的乳企也相繼啟動IPO方案。

多名業內人士對《紅周刊》表示,上半年乳企業績不振主要受原料漲價成本增加、消費疲軟、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投資者對乳業板塊投資熱情不高。至于地方乳企扎堆IPO這一情況,也是因競爭環境的加劇讓中小乳企抵御風險的能力不足,若能成功上市融資,不僅能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且也能提升公司抵御風險能力,當然,也不排除存在某些企業管理層有通過上市來套現離場的想法。

2022上半年,在疫情持續、人口出生率下跌,以及市場競爭激烈、消費不振的大背景下,很多上市乳企并未收獲理想的業績。據《紅周刊》統計,目前A股、港股已披露正式半年報或提前發布業績預告的12家上市乳企中,有兩家公司由盈轉虧,5家A股公司及3家港股公司出現凈利下滑,僅有2家公司實現了業績增長。

先從2家業績由盈轉虧的企業來看,因檢出“丙二醇”而深陷輿論旋渦的網紅奶企麥趣爾上半年出現了虧損。根據其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30億元~1.9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2500萬元~35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紅周刊》統計發現,2012年~2021年,麥趣爾合計實現利潤才1.25億元,這意味著僅今年上半年就將其前10年辛苦掙的凈利全部虧損殆盡。

麥趣爾將此次虧損的原因解釋為受丙二醇事件的影響。公告稱,公司已停止純牛奶生產,并下架、封存、召回純牛奶產品。

一鳴食品憑借“乳品+烘焙”的模式在浙江、江蘇等地的連鎖店遍地開花,但這家被譽為“鮮奶吧之王”也難逃虧損的命運。其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

一鳴食品將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解釋為,上半年直營門店數量同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受到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疫情影響,公司所在經營地區門店客流下降明顯,交通樞紐門店和學校類型門店客流嚴重下降,致使產品銷售情況受到較大不利影響,公司直營門店虧損增加明顯。

再從凈利下滑的企業來看,佳禾食品、均瑤健康、莊園牧場、三元股份、陽光乳業等5家A股上市公司凈利均出現了下滑。其中,莊園牧場凈利潤預計約800萬元~1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大降64.99%~51.87%;均瑤健康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在2791.27萬元~3085.09萬元之間,同比下滑61.01%~64.73%;三元股份預計凈利潤為8787萬元~9987萬元,同比減少31.54%~39.77%;陽光乳業預計2022年1~6月歸屬凈利潤盈利5400萬元~6100萬元,同比上年變動-10.46%~1.14%。

此外,港股上市的澳優、優然牧業等公司業績也難言樂觀。譬如,澳優公告顯示,上半年澳優收入約為33.5億元~35億元,同比減少18.0%~21.6%,凈利潤約為9500萬元~1.6億元,同比減少73.1%~84.0%;優然牧業預計中期純利約1.683億元~2.338億元,同比減少75%~82%……

對于乳企今年上半年業績普遍下滑情況,某券商分析師對《紅周刊》表示,一是牧草價格上漲,成本端上行;二是需求端消費疲軟,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沒有顯著上漲,導致消費低迷,打折促銷的力度明顯高于去年,導致毛利率降低;三是,市場競爭加劇,同質化問題嚴重,導致產品銷量下滑。

“在各方資本繼續投入和加持下,行業供給繼續增加,供給平衡被打破,供給過剩,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必斀浽u論員王赤坤對《紅周刊》表示,乳業的行業紅利期已過,躺贏時代不復存在,市場占有率不再是共同增長而是此消彼長,企業只能挖空心思拼運營,與友商拼價格、拼投資、拼創新、拼投入,諸如總總,造成了整體成本的上升。

2022年,對于上市乳企來說可謂是遇上了“水逆”之年,乳業股年初至今平均下跌近20%。據Choice數據,截至8月10日,在A股上市的30家乳企中,有27家公司年內出現下跌,僅有3家實現上漲。

具體來看,在下跌的27只股票中,品渥食品、熊貓乳品兩只股票跌幅超過了40%,李子園、新乳業、妙可藍多、燕塘乳業等5只股票跌幅超過30%,一鳴食品、西部牧業、維維股份、三元股份等8只股票跌幅超過20%,伊利股份、均瑤健康、麥趣爾、光明乳業等8只股票跌幅超過10%,其余4家跌幅在10%以內。

對于乳企股價的整體下行,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專題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對《紅周刊》表示,消費大類的主要行業,業績增速都出現了一定的壓力,原因主要是疫情的反復,對于消費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導致業績承壓,進而反映在股價上。

在股價上漲的公司中,陽光乳業、皇氏集團年內股價漲幅均超過了75%,前者陽光乳業是5月20日剛上市的新股,上市初期的連續漲停讓其股價表現驚人。而后者皇氏集團股價的上漲很可能與其接連不斷放出利好消息有關:2022年1月22日,皇氏集團宣布引入君樂寶為公司戰投,緊接著股價大漲;4月27日,皇氏集團披露一季報凈利同比暴增1387.7%;5月16日,公司又披露“航天菌種”將被利用到公司產品之中;6月14日,皇氏集團涉足光伏產業消息不脛而走;8月3日,又放出未來5年推動建設10個萬頭牧場的消息。

不管怎樣,A股乳企市值兩極分化現象是較為嚴重的。剔除溫氏股份等相關概念股不算,A股市場中,市值超過千億的僅有伊利股份一家,其以2301億元市值成為A股乳企當之無愧的霸主,而妙可藍多、光明乳業則分別以188億元、166億元的市值位列第二梯隊,新乳業以接近百億的市值位列第三梯隊,剩下的乳企市值均未超過百億。

港股乳企年內股價表現與A股如出一轍?!都t周刊》選取了8家港股上市的主要乳企,截至8月10日,除了龍騰國際控股、雅士利國際上漲外,澳優、蒙牛乳業、優然牧業等6家公司股價均出現10%~40%下跌。市值上,蒙牛乳業以1357億港元的市值成為港股乳企“霸主”,中國飛鶴以623億港元位居第二,其余6家市值均為超過百億港元。

對于當前上市乳企股價年內普遍承壓情況,楊暢卻認為,隨著疫情逐步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部分疫情管控措施的剛性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未來消費向上修復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乳制品作為剛性需求,在經濟向上修復的過程中,行業景氣度將會很快得到恢復?!?/p>

與上市乳企股價表現不佳相反,年內中小區域型乳企上市的熱情卻是依然高漲。據統計,除了陽光乳業已經在今年5月成功登陸深交所外,還有13家乳企也相繼啟動上市計劃。

除了君樂寶、菊樂股份、認養一頭牛在7月份披露上市計劃外,今年1月,已在新三板掛牌的內蒙古騎士乳業正式宣布轉板北交所;黑龍江老牌乳企完達山乳業已完成IPO會計服務和法律服務招標采購,并于2022年1月完成6.6%股權的掛牌轉讓,以“優化股權結構”。有分析認為,此舉就是為了推動完達山盡快上市。

今年3月,中國第五大奶牛牧場運營商澳亞集團招股書在港交所披露,擬將募資用于擴張牧場群等;6月,羊奶粉企業宜品乳業召開了IPO戰略研討會,此外,還有花花牛、越秀輝山、溫氏乳業等企業也都在沖刺IPO的路上。

實際上,這并不是乳企的第一波上市熱潮,在此前的2021年,李子園、優然牧業就分別登陸了A股和港股,而在2020年,科拓生物、均瑤健康、品渥食品、熊貓乳品、一鳴食品為代表的眾多乳制品上下游企業也扎堆登陸資本市場。

雖然如此,但相比之下,今年高達14家乳企扎堆上市的現象在乳業歷史上還是較為罕見的。乳業分析師宋亮對《紅周刊》表示,由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生產、新業務投放等都會面臨資金短缺問題,上市不但可以讓部分乳企通過融資來緩解流動性風險,同時也可以通過上市優化原有股東結構和股權關系,建立起一種激勵機制,實現企業管理層的高效運作。當然,還有一些企業上市的重要原因是管理層為實現變現、讓企業有更好的估值,以便套利走人。

“成本上升、競爭加劇,都需要乳企具有更多的資源投入,進行研發和創新,特別是區域型乳企實力相對較弱,上市融資就是必然的選擇?!睆V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對《紅周刊》表示,另外,疫情時期非上市乳企相比已上市乳企抵御風險能力有明顯不足,若能上市,對提升乳企特別是區域性乳企的競爭力是具有正面效果的。

“得奶源者得天下”早已成為行業共識?!都t周刊》梳理相關公司的招股書發現,在目前沖擊IPO的乳企中,IPO的募資除了主要用于投建生產基地、擴充產能、營銷網絡建設及補充資金外,還紛紛加碼上游奶源建設。譬如,騎士乳業擬募集資金約2.61億元,用于子公司奶牛養殖項目;認養一頭牛擬募集資金18.51億元,其中,9.77億元用于海勃日戈智慧牧場建設項目;菊樂股份擬募集資金13.63億元,其中3.39億元用于古浪縣菊樂牧業奶牛養殖項目。

這一現象顯然與近年來奶源爭奪戰不謀而合。據了解,蒙牛將現代牧業、中國圣牧等原奶企業收入旗下,伊利則將賽科星、中地乳業納入囊中。2019年7月,新希望乳業出資7.09億元入股現代牧業,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北京三元收購首農畜牧46.37%的股權;2020年8月,新希望乳業宣布斥資17億元收購寧夏寰美乳業股權;同年9月,飛鶴耗資26.4億元拿下了東北地區的原生態牧業。

宋亮表示,過去十年間,國內散養戶和中小牧場相繼退出,與之伴隨的是中國奶牛存欄數量的急劇下降?!按笕槠笸ㄟ^并購的方式獲得奶源,能夠進一步保證奶源的質量和數量,并有效降低成本,正在沖擊IPO的中小乳企則通過布局下游牧場,如果能順利上市,不僅能夠更好地整合其他牧場,還可以在下游乳企合作中掌握更多話語權?!?/p>

上市可以快速籌集資金壯大規模,但這條路并不好走。截至目前,年內14家擬上市的乳企,僅有陽光乳業一家能夠成功上市,還有幾家乳企在上市途中多次受挫。

譬如,被譽為“IPO釘子戶”的菊樂股份早在2017年就向證監會遞交招股書,但因分公司出納挪用公司巨額資金收到證監會警示函,在2018年3月撤回材料,IPO審查遭終止。2019年7月,該公司第二次開啟IPO征程,但隨后因出納挪用資金事件、貨幣資金披露不實等問題遭中國證監會出具警示函而再次終止。2020年6月11日,菊樂股份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更新版本的招股書,擬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同樣未能如愿。

2022年7月1日,菊樂股份轉戰深交所主板,在最新提交的招股書中,菊樂食品稱,原分公司出納挪用資金事項為員工以侵占資產為目的所進行的舞弊行為,該公司發現問題后已報警處理,且在事后已及時追回全部挪用資金,未造成財產損失。菊樂股份能否成功上岸,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完達山亦是如此,近20年來一直都在沖擊IPO,但均以失敗告終。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完達山首次傳出上市消息,并在此后3年里完成第一次上市輔導。2003年,完達山完成過會,即將邁入A股大門時,卻因董事長撤換導致無法報送材料而致IPO擱淺。2007年,完達山再次沖刺A股的計劃傳出,但突如其來的三聚氰胺事件,讓市場蒙上陰影,完達山上市又受挫。此后,又傳出多個負面消息,上市再次擱置。

2019年,完達山提出了“雙百億”的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實現收入100億、上市后市值超100億的目標,之后公司再一次鎖定上市進程。完達山乳業董事長王貴曾在2021年4月舉行的上市推進會上提出,推進完達山上市是提升管理能力、規范治理行為的必經過程,力爭實現2022年上市目標。就目前推進的進度看,完達山20年IPO夢能否如愿,難度仍不小。

而欲成“羊奶第一股”的紅星美羚更是在今年5月直接夢碎資本市場。根據深交所5月6日公告,2018年12月,紅星美羚實控人王寶印協調供應商黃某某等7人向經銷商殷某某等8人提供1400萬元借款,并使用財務人員個人賬戶作為中轉,經銷商將該借款用于采購紅星美羚產品。深交所方面對管理層居間協調借款的商業邏輯、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是否實現真實銷售等表示質疑。也是基于上述事宜存疑等,深交所終止了對紅星美羚的IPO審核。

紅星美羚上市之路是頗為坎坷的。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紅星美羚曾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6月,公司正式申請創業板上市,歷時4年多的IPO之旅夢碎后,紅星美羚更是發布《公開信》講述自己的坎坷歷程。其在《公開信》中表示,僅在會審核期間,公司就經歷了2次現場檢查、10余次問詢回復、8次財務數據更新、6次收入專項核查、3次IT審計,“沒想到企業上市竟然比唐僧取經還難?!?/p>

宋亮認為,無論是網紅乳企還是區域乳企,上市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目前中國乳業市場已經處于階段性飽和的狀況下,伊利、蒙牛等龍頭企業綜合優勢太明顯,乳業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升。大浪淘沙,即使上市也不能解決產能落后、企業管理效率低下的老問題,那些缺乏創新的中小乳企將逐步被淘汰出局。

東吳證券研報也顯示,2021年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分別以25.8%、22.8%的市占率位列行業前兩位,而光明乳業、君樂寶、飛鶴、三元、新乳業的市場占有率均在個位數,雙寡頭格局穩固,馬太效應明顯。

在王赤坤看來,目前,整個乳企行業處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中后期,行業將到達完全成熟階段,供給企業數量迅速增加;消費需求不再增加;市場飽和,市場規模不再擴大,市場處于存量階段;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雙寡頭競爭格局明朗。等未來達到成熟階段后,行業發展紅利消失,大家只能在有限的存量市場下拼殺。

未來智庫報告認為,目前,中國乳品行業已經形成以伊利股份與蒙牛乳業為全國性乳企代表的兩超多強的競爭局面。區域性乳企主要包括光明乳業、新乳業等,地方性乳業主要包括燕塘乳業、天潤乳業、完達山乳業等。從集中度來看,中國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競爭優勢明顯。部分經營不善的小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靠攏。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乳企乳業上市
20.59萬元起售,飛凡R7正式上市
10.59萬元起售,一汽奔騰2022款B70及T55誠意上市
14.18萬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論區域性乳企產品供應的經驗借鑒
書法欣賞:天下乳業是一家
基于微分博弈的乳制品供應鏈質量協調機制分析
乳企價格戰:牛奶重回一元時代,一邊缺奶一邊產能過剩
乳企價格戰:一邊缺奶,一邊產能過剩
天資乳業 保持新鮮,每一天
產品創新為乳業增添新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