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600號”的心理援助與人文關愛

2022-08-26 15:04整理白蘆
至愛 2022年8期
關鍵詞:醫務人員心理健康上海

整理|白蘆

“600號男神”——讓我們陪著魔都走出至暗

“猝不及防,被奧密克戎毒株無情橫掃之后,上海,我深愛的城市,將用比較長的時間來舔舐、療愈自己的傷口……”

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文字、動人的聲音,這段8分鐘的人文科普誦讀,由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精心策劃,邀請“600號男神”——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醫師謝斌親筆撰寫,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青年教師、上海市朗誦協會會員田原傾情朗讀,4月22日通過“健康上海行動”科普平臺——上海健康科普資源庫和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推送給全體市民,讓我們一起陪著上海,走出至暗。

疫情以來,上海無數醫務人員堅守至今,2500萬上海市民也服從疫情管控措施,堅持在各自家中或崗位上,就這樣陪伴著上海,與她同呼吸、共命運。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呈下降趨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在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彤的提議下,邀請“600號男神”謝斌親筆撰寫療愈心靈的感悟美文。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謝斌一直致力于防疫心理科普,多次在新聞發布會上貢獻“療心金句”,此次更是連夜撰文,從一位醫務工作者、一位心理專家、更是一位普通上海市民的視角出發,向所有市民傾情呼吁:

“魔都的這個暗夜還沒有過去,似乎有點長,但長夜終有盡頭。相信魔幻般的災疫過去之后,這座城市一定會獲得心靈的涅槃重生……”

同時,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邀請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青年教師、上海市朗誦協會會員田原,在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王蘇指導下進行全文朗誦并錄制音頻,攜手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爍淵藝術、喜馬拉雅、長三角公共衛生網絡電臺聯合推出,讓溫暖人心的話語在每一位市民的耳畔響起,讓春風化雨的聲音給每一位市民帶來最真切、最貼近、最細密的心靈撫慰,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座城市經過疫情后會更富同理心,更加謹慎、謙卑和堅強,讓我們一起走出至暗時刻,重新擁抱如常的生活、如常的陽光。

附音頻全文:

陪著我的魔都,走出至暗

猝不及防,被奧密克戎毒株無情橫掃之后,上海,我深愛的城市,將用比較長的時間來舔舐、療愈自己的傷口。

疫情以來,上海無數的醫務人員堅守至今,“600號”,包括徐匯和閔行兩院區的同仁奮戰一線,夜以繼日,甚至不眠不休。2500萬上海人也服從疫情管控措施,堅持在各自家中或崗位上,許多已長達一個多月。我們就這樣陪伴著魔都,與她同呼吸,共命運。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突發狀況需要處置,每天都有不愿聽到的消息反復刺激神經,心情也一直坐著“過山車”,真切體會到什么叫“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醫學研究告訴我們,在逆境中,樂觀、自律、英雄主義等積極情緒是難以持久的,而消極情緒卻靠自身就能不斷累積。正如馬克·吐溫所言:“朋友有來有去,仇人有增無減?!?/p>

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大腦有一個共同的機制,就是對于消極和威脅的經歷,會有更多的重視、關注和更多的能量。就像文藝作品中,悲劇總更加刻骨銘心?,F實世界里每一個突發的情況,無論是應急還是次生的,只要在網絡世界里被“注視”到,基本都與負面有關,有的還被添加了一些不良情緒。

轉發這類信息以及伴隨的吐槽、宣泄等,都是緩解自身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的常用方式。而積極、正面的事物,往往會被大腦按照“背景音樂”來處理,覺得理所應當。同樣,我們個人的奉獻、犧牲、感動、幸?!ǔR惨驗殡y以引起他人“注視”,而成不了社交媒體上的“信息”。

在普遍的現實困境和負面信息、負面情緒裹挾之下,我們通常會經歷心理上的“海嘯”或者“踩踏”:不由自主地往悲觀、恐懼、憤怒等情緒深淵隨波逐流而去。

但是,經歷過慘烈的踩踏等災難的人都知道,事后重回故地,會有一種近乎荒謬的物是人非的驚詫:事件當時的一切,竟是如此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魔都的這個暗夜還沒有過去,似乎有點長,但長夜終有盡頭。相信魔幻般的災疫過去之后,這座城市一定會獲得心靈的涅槃重生,“在打怪中升級”。

她會更富同理心。在傳統面對面接觸的社交日漸式微、個性和個人利益越發彰顯、網絡互動趨向冷酷甚至極端化的時候,魔都這波疫情中的舉國增援和鄰里互助,使我們對愛心、關懷、同情……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和實踐。許多人從此將更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場看待事物,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感受。本身充滿人文氣息的魔都,希望也能因此迎來一波傳世佳作,以彌補社交媒體信息傳播的不足,并為后人留下警醒和紀念。

她會更加謹慎和謙卑。以工商立市的魔都,血液里流淌著冒險、競爭和追求卓越的基因。被這波疫情正面“教訓”之后,人們在對待自然環境、對待傳染病等威脅、對待繁華富足與生存需求等問題上,將更少麻痹大意和輕敵思維,也將更多從生存、健康等維度,高標準思考和打造這座城市。

她會更有韌性,更加堅強??嚯y讓社會進步。經歷忙亂、恐慌、無助、無望、焦躁、羞愧等一系列折磨,這座卸下“優等生”包袱的城市一定會重新出發,織牢防范和抵御災害侵襲的網絡,強化人力和技術支撐的骨架,更加細密地守護好她的雅致與煙火氣。她也將迎來創傷后更加從容、平和、靈性的心理儲備,在新的考驗中再拿“高分”。

等到上海這波疫情結束后,我想,我會去心心念念的徐匯濱江,找一個人聲嘈雜的地方,安靜地坐一下午,看波光粼粼的江水流淌,看船只穿梭。如常的魔都,也會這樣回來。

用“心”守“滬”,齊心抗疫

5月6日,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發出心理健康提示,提醒全社會關注心理健康,了解預警信號,學會自助與求助,共同守護我們所有人的身心健康。

草長鶯飛的春天正在疫情下悄無聲息地離去。一個多月來,許多人在禁足中體驗著消極、悲傷等負面情緒的逐步累積。

生命中的各種情緒,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四季輪回一樣,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面對壓力、不確定、隔離等不良環境或應激反應時,適度的負面情緒是自我保護和適應的一種機制,有助于減少進一步的身心傷害。

但是,過度或者持續過久的情緒、行為問題,則會有害健康。我們都知道,當自己或他人出現“高出常態”的癥狀表現,比如興奮沖動、言行紊亂、焦慮煩躁等時,需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但許多“低于常態”的心理現象,比如情緒低落、疲勞、悲觀絕望等,卻很容易被忽視或者低估。其實后者的危害性,很多時候并不比前者小,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由于這些癥狀本質上源于疾病,而通過正確的診斷和規范的治療,絕大多數都能獲得顯著的療效,因此早期識別、盡早干預尤為重要。

阻礙我們及時尋求幫助的主要因素,一是缺乏相關科學知識,認識不到這些異?,F象屬于需要干預的疾??;二是不了解或者不信任專業幫助的資源與途徑;三是對精神心理問題存在“病恥感”,不愿或者不敢求助。

即便存在較多或較高的風險,也可通過提升某些方面,來保護我們免受或減少心理問題困擾。包括:

1.有尋求專業精神或心理健康幫助,乃至接受必要的藥物等治療的意愿;

2.與家人、朋友、社區和社會機構保持緊密聯系;

3.遠離加重心理危機的環境,比如屏蔽過載的負面信息、主動轉移注意力、遠離成癮物質、移除可能致命的物件、避免獨處等;

4.掌握較豐富的生活技能,比如面對逆境的心理韌性、解決問題和適應變化的技巧;

5.具備較強的自尊心,生活中的目的感或意義感較強;

6.有較強的個人信仰,精神和物質生活豐富,興趣愛好廣泛。

除了“精神分裂癥”等重型精神病以外,疫情下多數“低于常態”的心理行為問題源自于孤獨和絕望。我們對抗這些感覺的最有力工具,就是與他人建立和保持聯系,以及以健康的方式疏泄和處理我們的壓力。當尋求幫助的行為增加時,消極、失控等風險通常就會降低。

簡單且有效的自助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作息,尤其是保障睡眠;

2.規律運動,尤其是各種有氧運動,比如在家跳劉畊宏健身操;

3.培養興趣愛好,比如學習烹飪、種植、樂器等,把每一天安排充實,讓自己“忙起來”;

4.學習松弛訓練技術,比如瑜伽、冥想、正念等;

5.音樂也能通過安全和創造性的表達來傳遞感受、提供安慰,有助于應對絕望情緒;

6.將信任的專業機構、心理熱線等資源儲存到自己手機、電腦上,一旦有需要可以隨時求助,比如:“上海市心理熱線”是962525,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急診咨詢電話為34773079。

本市16個區都有精神衛生中心。市、區整合的“互聯網醫院醫聯體平臺”正逐步完善并開展線上服務。大家也可以向市區兩級的專業機構求助。

作為親屬、朋友、同事、鄰居,也需要對處于心理健康高風險中的人保持關注。一是了解前述預警信號、風險因素、專業資源信息;二是主動保持聯系,提供心理支持,協助解決沖突和問題,必要時做好安全陪伴;三是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協助或者安排去專業機構接受評估和治療,一旦明確了診斷,還要協助患者管理藥物,定時按醫囑服藥和隨訪。

“美麗人生從心開始”疫情下醫務人員心理關愛課程

疫情下,沖鋒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與病毒作斗爭。巨大的應激和工作壓力可能使很多醫護人員處于危機中心,身心均面臨巨大挑戰。據統計,近一半的抗疫醫護人員會出現抑郁、焦慮情緒,超過三分之一的醫護人員會出現失眠癥狀,超過三分之二的醫護人員會出現心理困擾。此時,不僅醫護人員需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全社會都需要關心和關愛這些“可愛的人”。5月30日至6月10日,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辦為期兩周的“美麗人生從心開始——疫情下醫務人員心理關愛課程”,引導醫務人員關注心理健康,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技巧,提升心理健康素養。

本次系列課程共分為10講,每次培訓1個主題,邀請全國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領銜學科最多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著名專家領銜講解。內容不僅涵蓋心理學的科普知識、心理危機的自助和他助途徑等內容,更結合了正念等心理治療的沉浸式體驗。課程采用線上傳播形式,力求在覆蓋本市醫務工作者的同時,能夠給全國的醫務人員送去“心靈關愛”。課程內容包括:醫務人員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疫情下也要保持好心情;危機下的應激相關障礙篩查和風險評估;醫務人員如何幫助更多的老年朋友;持續工作下,如何避免耗竭;家有“神獸”上網課,鞭長莫及怎么辦;你不可不知的正念與情緒;疫情下你的睡眠還好嗎;疫情下如何提升“心理韌性”;醫務人員的心理自助技巧。

兩周的培訓,線上累計參與人數近200萬,最高單次參與人數為22.4萬。課程不僅得到了醫務人員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民眾的積極參與,平均每場提問數量在30—50個。大家比較聚焦的還是在于疫情影響下的情緒、睡眠、作息等問題,也包含如何更好地調整自身的狀態,在工作和生活中達到平衡狀態。醫務人員對于培訓評價較高,大家覺得這次培訓很及時,每場主題都反映了疫情下與心理和身體相關的突出問題。講座內容豐富,涵蓋面廣,專家講解科學易懂,還有沉浸式體驗。不少同道提出,希望以后經常舉辦類似的線上學習,打造每個人的美麗人生。

心理健康是人民全面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務人員的職業心理健康促進,關系到全民心理健康體系的建設?!懊利惾松鷱男拈_始”,疫情下醫務人員心理關愛課程在大上?!氨Pl戰”的關鍵時期開展,具有重要意義。課程希望通過心理抗疫形式,在幫助醫務人員走出“情緒霧霾”,促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社會氛圍形成的同時,更好地傳遞“白求恩精神”,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猜你喜歡
醫務人員心理健康上海
如何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執行率
福建:通過全國首個關于尊醫重衛的決議
中央出臺措施進一步關愛醫務人員
切實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歡樂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務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