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財務角度剖析“校園貸”

2022-09-03 16:09周衛紅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2年8期
關鍵詞:校園貸借款小張

周衛紅 王 軒

一、引言

網貸的全稱為網絡借貸,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即P2P 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個體網絡借貸是指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個體和個體之間的直接借貸;網絡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由于網貸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手段,和傳統貸款相比,網貸環節少、速度快,但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而且央行和銀監會并未嚴格通過法律法規指導和規范網貸。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絡貸款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俗話說:“騙子不可怕,就怕騙子有文化”,校園貸就是利用了資金借貸中利息的構成及計算方法的特性以及法律不完善的漏洞來坑蒙誘騙那些心智不堅的在校大學生。

案例:大學生小張,家里條件不富裕,但對最新蘋果手機十分癡迷,大概需要8000 元左右,經過咨詢,在下載了一個校園貸的APP,向對方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家長及班主任等信息后,很快簽訂了借款合同,對方將8000 元現款打到了他的銀行賬戶里,終于擁有了一部最新蘋果手機,其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而隨后發生的事讓他始料不及,被告知違約后因為無法及時還款,又不得不下載了多個貸款APP,以新貸還舊貸。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他總共貸款幾十次,家人為幫他還錢不僅把房子賣了,還四處向親戚借錢,然而還了十幾萬還有好幾萬,全家人陷入了困境之中。小張同學為什么最后還不起了呢?這需要從貸款資金的性質說起。

二、校園貸的資金屬性及構成

貸款的償還額主要由借款本金、利息和其他費用三部分構成。正常借貸中,其他費用主要是手續費等,一般所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償還部分主要由借款本金和利息構成?!靶@貸”大多屬于等額還本付息的貸款,而且是按復利計息,即俗稱的“利滾利”,到期償還額叫做復利終值。

終值又稱本利和、將來值,是現在一定量的貨幣折算到未來某一時點所對應的金額,即一定量的資金在若干期以后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亦可稱為到期值,通常記作F。復利終值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其中:P為本金;i 為利率,n 為期數。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復利終值F 是一個幾何增長函數,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本金、利率和期數。其數值隨著利率的提高和期數的增加而迅速變大。特別是期數n 影響最大,如果期數n 足夠大,一筆很小的資金會變成一個天文數字,如上圖所示。而在非法校園貸中,人為的抬高利率i,縮短計息周期,使n 變大,就會推高償還金額。下面我們對貸款償還額逐項進行解析。

第一部分,借款總額與借款凈額

借款額有名義與實際之分,小張同學借到的部分叫借款總額,也就是名義借款額(賬面金額),實際拿到的資金叫借款凈額,也就是實際可以支取的部分:

借款凈額=借款總額-籌資費用

籌資費用就是借款的手續費,用公式表示為:

籌資費用=原始借款額×籌資費用率

籌資費用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即每100 元要支付的手續費,主要包括信用調查、審批等環節所發生的費用。如圖所示,實際借款額與借款費用成反向關系。

校園貸一般手續費都很高,這意味著借款人拿到手的錢要比所借的金額要少,加之有的貸款有提現額度的規定,即借款也不是一次性全部支取,而是要分次支取,每次只能按一定比例提取現金,例如:提現額度為50%,借款100 元,第一次可以提現的只有50 元。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期間有違約,剩余部分就無法支取,學生一般沒有穩定收入來源,違約發生的概率較高。還有,有的貸款還要預先扣除利息,因此實際拿到手的錢要比借款總額要少的多,有時連一半都不到,但仍要按借款總額償還本金及支付利息。

第二部分,利率與利息

利息是因使用資金而支付的使用費。

利息=借款總額×利率

利率是在一個借貸周期內形成的利息額與本金的比率,通常記作i,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根據計算單位(時間)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之分。其中年利率通常以%表示,即每100 元資金使用一年應支付的利息額,其他利率是在年利率的基礎上換算而來的。常見的如各銀行顯示板公布的存款和貸款利率。

我國法律規定在貸款中年利率最高不得高于36%。對于高于36%的部分借款人有權要求出借人返還,對于低于36%但是高于24%的部分,人民法院持中立態度,還款人如果有支付意愿,人民法院不予以阻止,對于低于24%的部分,人民法院應予以保護。

在校園貸中,給出的利率一般都是分期利率,即月利率或周利率,例如假設給小張的貸款利率是一周1 個點,即一周的利率為1%,如果我們把它折合成年利率來看,設i 為分期利率,則一年有52 周,則換算成年利率公式如下:

年利率=(1+i)-1=(1+1%)-1=67.77%

那么按國家規定的最高利率來衡量,則為

這顯然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問題是在校園貸中,學生是弱勢群體,很少有人選擇法律途徑。

第三部分,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指正常費用以外的費用,校園貸中其他費用主要是違約費用,包括罰息、服務費、違約金、滯納金、催收費等名目,這些費用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因為帶有懲罰性質,一般都很高,且按天復利計算。學生一般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一旦貸款,違約發生概率很高,校園貸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收割貸款者。

據調查大部分非法校園貸的違約費用項目繁多,數額巨大,會遠遠高于貸款本息,且同時收取,更重要的是這一部分一般在貸款之初不會告知貸款者,反而經常是以“無抵押”“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門檻、低成本先進行欺騙誘導,而借款后卻是按以下步驟操作,使得借款人逐步陷入圈套,而且越陷越深:

第一步,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甚至裸照,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為以后的非法催收打下伏筆;

第二步,單方肆意認定違約,制造“逾期陷阱”。借款后很多同學莫名其妙的就被告知違約了,貸款平臺一般會收取逾期金額10%-30%的違約金,同時伴隨而來有罰息、滯納金、服務費、催收費等巨額費用;

第三步,通過“轉單平賬”惡意壘高借款金。當了解到借貸人還款能力有限,不能及時足額償還貸款時,借款方通常會提供另一家貸款平臺,誘導以新的貸款償還舊的貸款,由于貸款人資信已經出現問題,新的貸款費率更高,需要從新平臺借入更多的錢償還舊借款,這樣如此反復就落入“連環貸”的陷阱,貸款額成倍增加。

案例分析:如前例,小張同學在某平臺貸款10000元,籌資費用20%,預先扣除,免利息,時間為一周。如果逾期,違約金為逾期金額的30%,其他費用從貸款第一天算起,按逾期金額計算:罰息為1%/天,滯納金0.5%/天,服務費1%/天。

從合同條款來看,其他費用符合復利終值的概念,結合前述復利終值的計算方法,我們來計算分析小張同學的還款金額:

(1)小張實際拿到的資金=10000-10000×20%=8000(元)

如果小張在貸款一周后按時還款,只需支付2000元的籌資費用,但這個成本仍然很高。

(2)如果逾期一周,欠貸款平臺金額為:

本金:10000(元)

罰息:10000×[(1+1%)-1]=10000×14.95%=1459.74(元)

滯 納 金:10000 ×[(1+0.5%)-1]=10000 ×7.23%=723.21(元)

服務費:10000×[(1+1%)-1]=10000×14.95=1459.74(元)

違約金:(10000+1459.74+723.21+1459.74)×30%=4092.81(元)

合計還款額:10000+1495.74+723.21+1495.74+4092.81=17735.50(元)

通過計算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僅逾期一周,小張所欠金額是實際使用金的2.2 倍(17735.5÷8000)。

(3)如果小張仍然無力還款,平臺會要求小張打一張金額為17735.5 元的欠款憑條,并向小張推薦第二家網貸平臺借款。由于小張已經出現違約,第二家的的費用會更高。若假設第二家平臺和第一家借款條件相同,由于籌資費用要預先扣除,小張向第二家平臺借入的本金為:

17735.5÷(1-20%)=22169.37(元)

(4)如果小張再次不能按時還款,逾期一周,則欠貸款平臺金額為:

本金:22169.37 元

罰息:22169.37×[(1+1%)-1]=22169.37×14.95%=3313.75(元)

滯納金:22169.37×[(1+0.5%)-1]=22169.37×7.23%=1603.31(元)

服務費:22169.37×[(1+1%)-1]=22169.37×14.95%=3313.75(元)

違約金:(22169.37+3313.75+1603.31+3313.74)×30%=9120.5(元)

合計還款額: 22169.37+3313.75+1603.31+3313.75+9120.5=39520.68(元)

我們可以看到,第二家平臺累計的還款金額是第一家平臺的2.23(39520.68÷17735.50)倍,與第一家平臺2.2 倍大致相同。這意味著欠款金額每2 周就要翻一番,如此循環,小張就在這個陷阱越陷越深。由此可見在校園貸中,很多條款并沒有逾越法律規定的最高限額,但后果卻是非常嚴重的。而且根據有關媒體報道,這些貸款平臺的幕后老板指向同一個人,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系列化的操作。

第四步,暴力催款。很多校園網貸平臺普遍存在不文明的催收手段,比如“關系催收”。學生借款時被要求填寫數名同學、朋友或親屬的真實聯系方式,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平臺就會把其逾期信息告知該學生的關系圈,嚴重干擾和傷害借款學生。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采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等非法手段進行暴力討債,有的學生不敢告訴家人,選擇自殺,釀成各種慘案。

三、總結及建議

大學生尚處于成長階段,對社會缺乏足夠的認識,容易受到各種不良消費習慣的誘惑,也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重點是缺乏專業知識和風險意識,對于未來應還金額沒有明確的認知,而且承擔貸款的能力較低,一旦發生違約且欠款越來越多無法償還時,就會自暴自棄或者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要防范甚至杜絕非法校園貸,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于大學生個人來說

在學校和老師的正面引導下,首先要加強自律意識的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消費觀,量入為出,理性消費,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不要盲目攀比進行所謂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等,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要比就比學習成績、工作業績、綜合素質;其次樹立勞動光榮、自力更生的意識,若生活困難,可以通過兼職、勤工儉學獲取收入或申請國家補助,目前各院校都有勤工儉學的相關政策,通過宣傳讓學生了解國家及學校的相關助學政策并享受到優惠,感受到到國家發展壯大的前景,激發學生愛國強國的決心和動力;同時通過專業課程學習具備一定的金融和風險意識,并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展視野,多了解校園貸的危害,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只會掉陷阱,而且對自己每個行為帶來的后果要有清晰的認識,明確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2.國家政策層面

網貸是互聯網時代的新興產物和新業態,自2007年國內首家P2P 網絡借貸平臺在上海成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為給互聯網金融創新留有發展余地和空間,我國制定了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非法校園貸正是鉆了監管政策的空子,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大學校園為目標,通過互聯網發放消費性貸款,誘導大學生過度消費、超前消費,致使部分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出現校園貸欺詐、高利貸甚至暴力催收等問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為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切實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2017 年5 月27 日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 年3 月教育部聯合銀保監會等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政策方面規定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尤其是禁止小額貸款公司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并監督檢查和排查整改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對存量業務要制定明確整改計劃;從法律方面嚴厲打擊,要求對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中涉及違法犯罪的加大查處力度,增加違法成本;最重要的是要求各級政府建立幫扶救助工作機制并不斷完善,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住宿費和基本生活費等基礎資金需求,以及應付臨時性、突發事件的緊急性資金需求,從源頭截斷非法校園貸;

3.在學校層面

各高校具有學生管理的主體責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工作,(1)建立日常監管機制并使之形成常態化管理措施進行防范,如加強日常監管,通過學生會、班委會等密切關注學生異常消費行為,及時糾正和教育;加強宣傳進行實時預警,經常性通過校園網、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向學生發布非法校園貸真實案例信息,宣傳國家監督管理政策,讓廣大學生了解非法校園貸的危害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加強外部聯系進行聯防聯控,發現問題主動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及警方精確打擊各類非法校園貸活動,維護學生權益;(2)廣泛開展并強化金融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如針對經濟類專業的學生開設金融類課程,其他專業的學生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學習金融專業知識,了解金融及金融風險的原理,讓大學生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從而樹立并提高大學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識,自發抵制非法校園貸;(3)為響應李克強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學校要主動對接銀行業金融機構暢通正規校園信貸服務渠道,配合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手續便捷、利率合理、風險可控的金融產品等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滿足大學生上學、考證培訓、創業等合理的信貸需求,即用“良幣”驅逐“劣幣”,凈化校園金融市場環境。

猜你喜歡
校園貸借款小張
今天忙不忙
妻子的借款該如何認定債務關系呢
巧妙的奉承
從眾心理對大學生“校園貸”的影響淺析
厘清“校園貸”潛在風險:大學生當心跌入人生陷阱
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大二學生被“校園貸”奪命
誰逗誰
今天忙不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