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主體、深融合”的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教學探索

2022-09-29 02:13吳良芹阮殿旭
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產教機電產業鏈

吳良芹 阮殿旭

(沙洲職業工學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引言

2019 年10 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1]。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高職教育如何適應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發展需求,如何創新“產教融合”人才培育模式來提高專業人才培育質量,是各高職院校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2]

1 產教融合是高職機電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機電專業是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該專業涉及到電子信息技術、機械制造技術、電子控制技術、智能制造等學科,高職需要與地方產業鏈開展緊密合作來加強機電專業的建設,校企聯合建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職教學新模式,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加強實踐鍛煉來提高學生創新能力。[3]

在建設“中國智造”的過程中,高職是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產教融合對高職院校提高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4]。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全面展開,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已成為“中國智造”實現的關鍵,高職院校要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強化產教融合,通過整合教學資源、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式讓高職成為跨區域、跨學科和跨行業的新型人才培養載體[5]。目前,各地制造業已開始快速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為適應這種轉型升級,高職院校要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高職“專業群”與地方企業“產業群”的資源高效對接,通過校企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密切合作來培養適應智能化需求的新型機電人才。

2 高職機電專業產教融合現狀

機電專業是“中國制造2025”計劃和國家“十四五”規劃得以實現的技術支撐之一,盡管不少高職院校在人才培育方案、教學改革和實驗實訓等方面不斷對標智能制造,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機電專業的定位不準,未能實現校企間的深度產教融合,也未能在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方式、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等方面加以重視,嚴重限制了機電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各地高職院校雖然也在不斷進行專業調研和教學改革,期望通過加強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來改善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現狀,但是由于專業建設未能對標產業鏈的實際需求,導致機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實際需求脫節,制約了高職機電專業與地方產業鏈的對接。雖然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高職院校的投入,但由于部分高職院校不了解行業需求,專業教學環節跟地方產業鏈要求脫節,使得機電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較為落后,甚至部分高職實訓基地采用淘汰或者損壞的設備進行實踐教學;加上“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利益”無法迅速看到,不少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熱情不高,最終導致現有的機電專業實訓基地難以滿足學生對先進技術的需求。

另外,機電專業急需一支“上得課堂、下得廠房”的“雙棲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的很多青年教師來自高校應屆畢業生,未能通過企業的生產鍛煉,操作能力欠缺,加之高職現有教學設備老化難以與產業鏈對接,使得不少機電專業的教師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動手能力匱乏。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為培養“雙棲型”師資隊伍各顯神通,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原因,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師資隊伍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3 機電專業產教融合的實踐教學對策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高職機電專業應結合地區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制定專業實踐環節教學計劃,探尋適合地方產業鏈發展需求的產教融合模式,提升機電專業實踐教學水平,努力構建高職機電專業“雙主體、深融合”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3.1 明確產教融合主體責任

為了培養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機電人才,機電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必須把學校與企業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校企合作”明確高職院校和相關企業的主體責任。高職院校要根據屬地產業鏈特色來優化專業建設標準和專業課程設置,借助產教融合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的多元化,以政策來推動構建校企協同育人的合作共同體,營造高職可持續發展的產教融合人才培育生態鏈;高職院校還需要以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需求為導向,讓專業建設緊密對接地方產業鏈布局,發揮企業在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營造高職專業人才培育實踐教學的產業生態鏈,努力建設以產業生態鏈和高職人才培育生態鏈為主體的“雙主體、深融合”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如圖1。

圖1 “雙主體、深融合”育人模式

在機電專業人才培育過程中,可以通過強化雙主體責任,強化產教深度融合模式,全力構建“雙主體、深融合”的產業學院,通過“校企合作”把高職院校培養與企業內部培養密切結合,校企聯合采用“引培結合、產教并進”方式進行師資隊伍的培育;讓行業企業的“工匠”能夠全程參與機電專業的實踐教學;鼓勵高職院校中缺少實踐操作經驗的青年教師到企業去掛職鍛煉,讓年輕教師在崗位掛職期間了解并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最終通過不斷鍛煉來提高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例如沙洲職業工學院機電專業時常請企業導師走進課堂給學生講解崗位操作要領,并帶領學生進行必要的現場實踐練習;機電專業的很多實踐課程也搬到了企業生產現場。在企業導師和學校教師團隊的帶領下,學生進入到企業一線進行崗位體驗,不僅能讓學生學到真實的崗位技能,也能幫助教師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和現場教學能力。

3.2 強化綜合實訓基地建設

在智能制造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機電專業相關的產業鏈和生產模式產生了巨大轉變,社會對掌握機器人、智能制造等新型技術的高端人才需求較大。產業鏈和生產技術的快速轉變,需要高職實訓場地建設能夠與產業鏈實際需求緊密相扣,但部分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未能與地方產業鏈實際需求掛鉤,最終的實訓效果難以達到企業要求,從而導致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熱情不高[5]。為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各級政府出臺了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政策,希望政策明確學校和企業在產教融合過程中雙方的主體責任和地位,促進校企雙方協同發展職業教育。

2019 年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1+X”證書制度進行了明確規定:校企雙方可以共同規劃并建設適合現代智能技術的機電專業實訓平臺,借助實訓平臺來打造校企合作利益共同體[6]。實訓項目參照產業鏈涉及的相關崗位實際工作環境,借助真實的實習場景來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技能、培養職業素養,使得學生在畢業時能夠獲得“X”項的技能證書;機電專業校企合作實訓平臺除了滿足高職在校生的實踐教學之外,還可以實現對行業企業的員工進行技能培訓,全力實現實訓基地的校企共享。為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校企合作的實訓平臺,校企雙方可以邀請行業協會作為第三方來實施監督職能,行業企業協會通過對產教融合各環節進行監督和評價,以評價督促校企雙方提升平臺的運行管理效果,最終借助外力幫助打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育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中國智造”已經在全國各地快速掀起熱潮,智能制造已經深入人心。為適應這一變革,高職院校也在時刻關注智能技術的發展,通過引進和培育師資隊伍、購買先進的教學設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創新教學模式讓機電專業的建設能夠與時代同步。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必須掌握與時代同步的職業技能,只有教師擁有了與地方產業鏈相匹配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在教學時賦予學生跟上時代步伐的能力,學生畢業后也才能迅速融入行業企業。為此,高職院校應把企業里的能工巧匠以企業導師形式融入到機電專業教學團隊中,借助社會力量來加快建設能力超強的“雙師”型教學團隊。高職院??梢酝ㄟ^激勵機制和完善的評價機制來加強機電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強化產學研結合,從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努力促進高職院校的教科研與產業鏈無縫對接,以此促進校企合作,加強校企間的產教融合。

3.4 強化教學質量評估

為提高人才培育的質量,機電專業各環節教學需要與地方產業鏈需求相匹配,按照產業鏈實際需求制定機電專業各環節的教學評價體系,整個教學評價體系需要滿足對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把控等諸多環節進行全面評價。需要參考產業鏈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學規章制度和考核評價標準,在制定評價標準的過程中需要解決如何構建機電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如何規范各環節的實踐教學文件、如何建設符合產業鏈崗位要求的實訓基地、如何借助專業實踐教學評價來督促和激勵學生完成學業等問題。

經過多年實踐,沙洲職業工學院與沙鋼集團等地方骨干企業聯合成立企業學院,雙方共同努力形成穩定的合作機制,把“雙主體、深融合”作為雙方合作的指導方針,校企合作共建和共管實訓基地、共育和共培人才師資、共融和共享校企文化。校企雙方圍繞產業鏈人才需求,校企共同探討并制訂機電專業(群)的人才培養方案,將企業的先進技術、現代管理制度和工藝流程等引入高職院校,共建真實生產型教學實訓實踐基地。機電專業與沙鋼集團聯合成立了沙鋼學院和企業訂單班,沙鋼學院和企業訂單班全方位遵循“雙主體、深融合”的原則:明確校企雙方的主體責任,訂單班的教學內容由校企雙方共同商定,實訓項目、技能操作規范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等層面成績評定實施以企業為主、學院輔助的評價體系。2020 年9 月沙鋼學院訂單班的近80 名機電專業學生進入沙鋼集團參加了實踐學習,至2021 年6 月這批學生已經順利完成學業,并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部分學生也成為了沙鋼集團的正式員工;學院派出的指導教師在企業教學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提升了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目前,沙鋼學院已成為沙洲職業工學院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雙主體、深融合”的機電專業教學平臺,該平臺讓企業擁有穩定的機電專業人才儲備和培育基地,也讓學生擁有了成為合格的機電專業智慧型技能型人才的學習平臺,最終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和“十四五”規劃的全面啟動,“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不斷邁進,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得以迅速發展,地方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速度加快。高職院校需要順應智能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機制;借助政策明確行業企業和高職院校雙方的主體責任,激發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熱情;校企雙方通過整合資源來加強機電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促進校企雙方共同打造“雙主體、深融合”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體,讓“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成為培養優秀機電人才的推手,為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猜你喜歡
產教機電產業鏈
筑牢產業鏈安全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簡述機電自動化在工程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高速公路站級機電維護管理模式創新探討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機械制造過程中機電自動化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