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檫樹大田播種育苗出苗率影響因子的分析

2022-10-08 12:00吳文生鄭宗著林振顯李上前
林業科技 2022年5期
關鍵詞:條播出苗率厚度

吳文生 鄭宗著 林振顯 李上前 王 韌

(1.福鼎后坪國有林場,福建 福鼎 355200;2.福鼎市林業局,福建 福鼎 355200)

檫樹(Sassafras tzumu)屬樟科檫木屬落葉大喬木,生長快,材質優良,樹姿美,用途廣,是我國南方主要的鄉土速生闊葉樹種和綠化樹種之一。檫樹的育苗繁殖主要以播種育苗為主,其種子具有休眠特性[1],種皮透氣性差和種子存在發芽抑制物是檫樹種子休眠的最初原因,通過層積貯藏處理,消除種子發芽抑制物和改善種皮透氣性,可提高檫樹種子育苗成功率[2,3]。但關于播種時間、播種方式、蓋土厚度、催芽方式等因子對播種育苗出苗率的影響報道甚少,為了提高檫樹播種育苗出苗率,本研究通過多次檫樹大田播種育苗試驗,分析4個因子對檫樹大田播種育苗出苗率的影響,旨在為檫樹種子育苗提供科學參考。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鼎市磻溪鎮仙蒲村,119°59′01″E,27°06′46″N,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3℃,月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出現在每年1、7月份,分別為4.9℃和25.3℃,絕對最低溫-8℃,絕對最高溫度36℃,全年無霜期270天,初霜一般11月上旬出現,終霜3月下旬;年平均日照1 806 h,年平均降雨量2 200 mm,5~6月的梅雨季節和8~9月的臺風雷雨季節是降雨量的高峰期;海拔420 m[4]。圃地土壤為沙壤土,前茬作物為水稻。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試驗種子統一于2019年7月中旬采自福鼎后坪國有林場檫樹良種繁育基地,采種當天進行去皮、脫臘和消毒處理,然后按種子和沙1∶3的體積比例均勻混合層積貯藏,貯藏期間定期翻堆消毒。

2.2 試驗方法

為了分析催芽方式、播種時間、播種方式、蓋土厚度四個主要因素對檫樹大田播種育苗出苗率的影響,采用L8(24)正交試驗設計,4個因子,每個因子各分2個水平,共設置8個試驗小區(表1)。2020年6月中旬幼苗基本出齊后,條播方式的每小區隨機抽取5條播種溝,撒播方式的每小區隨機抽取4個0.5 m×0.5 m樣方,進行成苗調查,計算各小區出苗率,并作反正弦平方根校正,進行方差分析。

表1 檫樹播種育苗正交試驗設計因子和水平

催芽方法 采用浸種催芽和層積催芽兩種方式。浸種催芽是用清水浸種1~2天后消毒,再采用“一開一涼”方式、每天定時用45℃溫水和清水交替淋1~2次并翻動,保溫(20~30℃)的催芽法,催芽至30%種子開裂時播種;層積催芽是把經過貯藏的種子清洗消毒后,與飽和含水量約為60%的濕沙(以手捏不出水、松手不散開為準)混合層積催芽,保持通風,溫度維持在0~10℃,30天后播種。

播種時間 冬播為2020年1月中旬,春播為2020年3月中旬。

播種方式 條播方式的各小區根據不同的蓋土厚度拉成相應的溝深,每條播種溝播相同的種子數量;撒播方式的各小區床面整平、整碎,每平方米播的種子數量相同。

蓋土 蓋黃心土,蓋土厚度相同,為2~3 cm和5~6 cm。

3 結果與分析

當年的6月中旬幼苗基本出齊后,條播方式的每小區隨機抽取5條播種溝,撒播方式的每小區隨機抽取4個0.5 m×0.5 m樣方,進行成苗調查,把調查數據換算成各小區出苗率,并作反正弦平方根校正,進行方差分析。

3.1 出苗率統計分析

據L8(24)正交試驗常規統計計算方式分析,其K值 結 果:KA2>KA1、KB2>KB1、KC1>KC2、KD2>KD1,A因子以A2為佳、B因子以B2為佳、C因子以C1為佳、D因子以D2為佳,最佳的水平組合是冬播、撒播、蓋土厚2~3 cm、層積催芽(A2B2C1D2);極差R值的分析表明,影響出苗率的主次順序為:播種時間→蓋土厚度→催芽方式→播種方式,播種時間的R值最顯著,播種方式、催芽方式R值較?。ū?)。因此4個因子綜合分析的結果最佳組合為A2B2C1D2。

表2 檫樹播種育苗出苗率統計分析

3.2 出苗率方差分析

檫樹種子經層積貯藏處理后播種,播種時間對育苗的出苗率影響達顯著差異水平,故冬播為好;播種方式、蓋土厚度和催芽方式3個因子對出苗率影響均不顯著(表3),因此在育苗時可以根據節省成本、便于操作和實際需要進行選擇。

表3 檫樹播種育苗試驗方差分析

4 結論與討論

通過檫樹播種育苗試驗分析結果表明:播種時間對出苗率影響顯著,以冬播(A2)為好,其他3個因子對出苗率影響均不顯著;播種時間、播種方式、蓋土厚度和催芽方式對檫樹播種育苗出苗率影響的順序為:播種時間→蓋土厚度→催芽方式→播種方式,最佳組合是冬播、撒播、蓋土厚2~3 cm、層積催芽(A2B2C1D2)。該結果與多年育苗的實際情況相符,冬季播種能顯著提高出苗率的原因之一是冬播有較長的出苗期,能有效打破檫樹種子的休眠期[2]。

鑒于蓋土厚度、催芽方式、播種方式對出苗率影響不顯著,但實踐操作是:條播比撒播多花拉溝的用工,但播種均勻,種子用量較少,間苗工省,有利于提高苗木質量和優質苗木的產量,采用條播(B1)較佳;蓋土厚2~3 cm雖然比蓋土厚5~6 cm節省蓋土用工,但冬季播種蓋土厚5~6 cm比較有利于保溫和防止鳥害;層積催芽比浸種催芽操作簡單,易于掌握,較為省工。

綜上分析,在檫樹播種育苗中,最佳的水平組合是冬播、條播、蓋土厚2~3 cm、層積催芽(A2B1C1D2),該組合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和合格苗率[5],且便于現實生產操作。

猜你喜歡
條播出苗率厚度
連作雜交晚稻精準條播長秧齡機插的生長及產量特性分析
大厚度填土場地勘察方法探討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與HRCT支氣管壁厚度的相關性
大厚度SA-516M Gr.485鋼立焊位熔化極氣體保護焊
潛江市2020年播種機裝備結構分析報告
早播條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種與種衣劑處理對花生出苗的影響
水稻不同播種方式直播應用技術研究
詩要有溫度,有厚度
水稻水條播旱管應用技術研究
谷子免間苗技術的土壤水分閾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