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隔離層對鹽堿地冬棗生長的影響*

2022-10-08 12:00劉國利孔雨光王因花
林業科技 2022年5期
關鍵詞:冬棗生長量蘆葦

劉國利 孔雨光 王因花 梁 牧

(1.無棣縣小泊頭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無棣 251911;2.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院,山東 濟南 250014;3.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4;4.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財務管理處,山東 濟南 250101)

我國鹽堿地廣泛分布,遍布全國23個省份[1],因含鹽量較高,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重度鹽堿地區植物甚至不能生存,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山東省鹽堿地主要集中在魯北和黃河入???,在可利用耕地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如何改造、修復和利用鹽堿地成為了一大課題。為此,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2,3],栽植樹木是改造利用鹽堿地的有效措施,除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外,樹木栽植技術對鹽堿地造林保存率也有重要的影響。而排鹽、隔鹽則是鹽堿地造林工作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4,5]。在傳統的鹽堿地冬棗栽植模式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修筑臺田、全面客土、淋洗等[6,7]。近年來,隔鹽措施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實踐中。隔鹽層脫鹽作用明顯,可顯著降低土壤鹽分,但對土壤水分沒有明顯的影響[8]。在鹽漬土中,深層土壤中的鹽分隨著土壤水分的蒸發上行而聚集在表層。如果能阻斷潛水上升的路徑,就可控制鹽分在表層聚集[9]。在地下鋪設隔離層可破壞土壤毛管的連續性,阻斷水鹽上移通道,從而達到降低土壤表層鹽分聚集的目的[10]。為此本研究采用4種不同的材料作為隔離層,研究其對冬棗生長量的影響,以期為當地鹽堿地冬棗發展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置在濱州市無棣縣小泊頭鎮。土壤主要為潮土、鹽土、濱海鹽化潮土[11],土壤鹽堿化程度高,鹽漬化土壤面積廣[12],主要木本植物為檉柳(Tamarix chinensis)、杜梨(Pyrus betulifolia)、棗樹(Ziziphus jujuba)、白蠟(Fraxinus chinensis)等。

1.2 試驗材料

分別采用石子、蘆葦、玉米秸稈、地膜作為隔鹽材料,以根徑4 cm的冬棗裸根苗為試驗材料。每株保留5條以上的側根,1.2 m處截干,保留4~5個分枝,枝長35~50 cm。

1.3 試驗方法

1.3.1 栽植穴設置

2017年按照株行距3 m×4 m的密度挖栽植穴,規格100 cm×100 cm×100 cm。每處理10株,重復3次。

1.3.2 客土

選用含鹽量在0.1%左右的肥沃熟化土壤作為客土。

1.3.3 隔鹽處理

石子隔鹽、蘆葦隔鹽及玉米秸稈隔鹽處理采用外側長寬高為80 cm,內側長寬高為70 cm的栽植筐,在夾層內分別放置石子、蘆葦、玉米秸稈,用以阻斷土壤毛管;地膜隔鹽處理則是在栽植坑底部及四壁鋪設塑料膜,并在底部打上淋堿孔,然后鋪上40 cm厚的客土,苗木根系周圍全部用客土填埋后踏實,栽植后澆足淡水。

1.4 數據分析

栽植后,連續統計3年各處理定植穴鹽分含量,新生棗頭增長量、二次枝抽生數量、二次枝生長量、新生葉片數量、根徑增長量,采用Excel與SPSS20.0進行數據分析與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隔鹽材料對定植穴鹽分的影響

四種隔鹽材料在第一年隔鹽效果均較好(表1),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效果降低,但4種隔鹽材料的定植穴平均鹽度均低于對照,其中蘆葦鹽度最低,效果最好,其余材料鹽度順序為地膜<石子<秸稈<對照。

表1 不同隔鹽材料對定植穴鹽分的影響%

2.2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新生棗頭增長量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蘆葦處理冬棗的新生棗頭平均增長量為0.75 m,與其他處理下的棗頭增長量之間差異顯著,隔鹽效果最好,其次為石子隔鹽和秸稈隔鹽,對照新生棗頭增長量最小,為0.28 m。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處理間冬棗新生棗頭增長量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表2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新生棗頭生長量的影響m

2.2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二次枝抽生數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蘆葦隔鹽處理下冬棗的新生二次枝數量最多,平均二次枝數量達65.0條;其次為地膜隔鹽處理,平均枝條數量為57.4條;對照的新生枝條數量最少,僅為35.7條。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處理的新生枝條數量與對照新生枝條數量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其中以蘆葦處理效果最好。

表3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二次枝抽生數量的影響條

2.3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二次枝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蘆葦隔鹽處理下冬棗的新生二次枝生長量最大,平均每株二次枝長度達96.9 cm;其次為石子隔鹽處理,平均二次枝長度為92.5 cm;對照的二次枝生長量最小,僅為40.8 cm。方差分析表明,除地膜隔鹽方式下的二次枝生長量與對照無顯著差異外,其他處理的新生二次枝枝條生長量與對照間的差異較大,但蘆葦隔鹽、石子隔鹽及秸稈隔鹽這3種方式下的二次枝平均生長量差異不明顯。

表4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新生二次枝生長量的影響cm

2.4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新生葉片數量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蘆葦隔鹽處理下冬棗的新生葉片數量最多,平均每株葉片數量達442.7片;其次為秸稈隔鹽處理,平均葉片數量為402.2片;對照新生葉片數量最少,為221.8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處理的新生葉片數量與對照差異顯著,其中以蘆葦處理效果最好,但4個不同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表5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新生葉片數量的影響

2.5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根徑增長量的影響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根徑增長量的影響差異非常顯著(表6),在4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中,蘆葦隔鹽效果最好,冬棗的平均根徑增長量為0.61 cm,與其他處理下的根徑增長量之間差異顯著,其次為石子隔鹽和秸稈隔鹽,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地膜隔鹽效果較差,對照最小,僅為0.23 cm,不同處理間冬棗根徑增長量的差異極顯著。

表6 不同隔鹽材料對冬棗根徑增長量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隔離材料的物理性質不同,隔鹽效果也會不同。有研究以沸石、陶粒、蛭石、海泡石絨和河砂為隔鹽層,通過室內土柱模擬實驗,研究了這幾種材料的降鹽效果,結果表明這5種材料對水分的蒸發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尤以沸石的效果最佳[13]。季永華等采用“隔鹽+蓋草”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成活保存率[14]。隔離層的設置可有效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并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電導率[15,16],還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總孔隙度,這種結構上的改變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17],適宜的隔離材料還可改善植物的光合特性[18]。孫凱寧等研究了砂礫、復合有機物以及砂礫+復合有機物料層3種隔離層的隔鹽效果,結果表明,砂礫+復合有機物料層的隔鹽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鹽離子含量,而單獨以砂礫或復合有機物料層為隔離材料的隔鹽效果不明顯[19];棉花秸稈隔離層能夠顯著降低濱海灘涂土壤鹽分,抑制冬季返鹽,有利地促進植物生長[20];生物炭對土壤返鹽的抑制效果明顯優于礫石層[5]。

本研究結果表明,蘆葦的隔鹽效果最好,在該處理下,冬棗的新生棗頭生長量、新生二次枝數量、新生二次枝生長量以及新生葉片數量和根徑生長量均為最大,尤其是新生棗頭生長量和根徑生長量,與其他處理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且在后期的生長過程中生長勢最為旺盛。以石子與玉米秸稈為隔離層的效果差異不大,而地膜隔鹽試驗中,由于地膜對土壤的透水透氣性均有一定的影響,使得冬棗的生長受到限制,生長量與其他處理相比均較小,尤其是新生棗頭生長量和根徑生長量,明顯小于其他3種隔離層上的生長量。但幾種處理與對照之間的差異都達到了顯著水平,說明隔離層的設置可有效促進冬棗生長。而以蘆葦作為隔離層,既可取得理想效果,經濟成本也相對較低,可以在鹽堿地冬棗種植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冬棗生長量蘆葦
湘北綠桐I號生長規律初步研究
石磨豆腐
日本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分析
黃檗家系幼齡期生長對光照強度的響應
蘆葦
冬棗深加工 延伸產業鏈
一種鋸齒狀冬棗采摘裝置
蘆葦
看啊,蘆葦
優質冬棗周年管理工作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