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四翼”:學生體質健康的實踐研究

2022-10-11 08:20金國棟高春明
體育教學 2022年9期
關鍵詞:課間體質體育教師

文/金國棟 高春明 夏 冰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和《教育部關于印發〈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的通知》(教體藝〔2011〕2號)精神,學校從多方面實踐,旨在提高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賢明小學(以下簡稱“賢明小學”)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歷年杭州市富陽區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排名中發現,賢明小學一直處于中下游水平。對近三年的體質健康數據分析發現,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沒有明顯改善,一直趨于平穩。為了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學校采取了“一核四翼”措施,“一核”即巧抓學校頂層設計,“四翼”即體育教學、課間練習、校外鍛煉、檢測反饋“四條邊”。多管齊下,聯合體育教師、班主任、家長共同參與,逐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一、巧抓頂層設計 提升主觀意識

正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要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達成一致,在制度上完善保障。

(一)提高思想意識,服務學生體質

根據富陽區相關要求,體育工作中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學??己酥匾笜酥?,直接關系著學校的考核等級。因此賢明小學制定了本校體育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學校體育工作小組,明確了各成員具體職責。結合本?!百t達、明理、靈動、陽光”的校訓,進一步明確要培養陽光少年,發展學生體質。同時,從思想入手,定期為全體教師召開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布置會議,分析學生體質現狀,提出每階段具體工作要求,制定科學有效的鍛煉措施。持續向教師灌輸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考核要求,逐步提高和統一教師的思想認識,為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二)優化學校制度,調動師生熱情

1.優化教師考核制度

為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校領導班子優化了教師考核制度,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檢測納入考核,作為班主任和體育教師考核的一項指標,以捆綁的形式完善評價標準。

以“區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考核辦法”為例,全區共計45所小學,全區(分年級)排名前5名,獎勵5000元;前10名,獎勵4000元;前15名,同時按照質量提升的名次,分別給予2分、1.5分、1分的加分,相應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可分別獲得1.4分和0.6分、1.05分和0.45分,0.7分和0.3分的考核加分。同理,在全區后5名,扣考核分1.4分和0.6分;后10名,扣考核分1.05分和0.45分;后15名,扣考核分0.7分和0.3分。

筆者認為以全區學生體質測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通過捆綁式的獎勵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2.優化學生評價機制

為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除了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外,學校通過評選各類先進的評價機制來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以“賢明之童(即三好學生)評選方案”為例,評選每班總人數的15%,即40人中6人可以評為“賢明之童”?!百t明之童”須滿足以下兩個要求:(1)成績必須在全班前30%(12名)。(2)體質健康測試的各項成績需達到85分以上(一、二年級3項320分,三、四年級4項420分,五、六年級5項520分)或達到總分的85%,即一、二年級272分,三、四年級357分,五、六年級442分。每一項必須經過體育教師簽字,由教導處審核,方可有效。最后在休學典禮和《賢明力量》宣傳欄進行表彰。另外學校還設有“賢明之星(積極分子)”“賢明健將(運動之星)”“賢明速度(進步之星)”,每一項榮譽都有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

二、精抓體育教學 開足上好常態課

體育課堂是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陣地,要在體育課上有效落實學生的技能學習,從教學內容的編排上下功夫,帶著目標和要求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切實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努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技能,在平時的訓練中提升學生體能,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使學生的體質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得到不斷提高。

(一)明確教學內容,落實體育教學

根據區教研室的體育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制定了賢明小學體育必學內容,明確了各年級各學期的必學內容及具體規定,切實落實體育教學的各項常規工作。

以四年級體育教學為例,明確教學必須內容,一學年共60課時,其中身體基本活動共16課時,跑包括往返跑、折返跑,跳包括直線助跑摸高,投包括上步投擲;體操共5課時,技巧包括后滾翻、跪跳起,隊形包括齊步走、一(二)列橫隊成二(四)列橫隊,柔韌包括坐姿分腿體前屈、橫叉、縱叉;球類共39課時,足球包括腳內側運球、腳內側傳球,籃球包括行進間運球、傳球,排球包括自墊球。賢明小學為武術特色學校,因此學校還另外安排了6課時的武術教學。

學期末前一周,教導處對班級體育課落實情況進行抽測,每位體育教師進行抽簽包含抽測班級和測試內容,測試具體方法為:全班90%的學生能夠說出基本的動作方法(問卷選擇題的形式或者當場學生回答)和能夠基本正確地做出動作(現場測試),教學效果評價為滿分30分(與文化課等同);若75%~89%的學生達到以上標準,教學效果分為27分;若60%~74%的學生達到以上標準,教學效果分為23分;若60%以下的學生達到以上標準,教學效果分為18分。

(二)注重教學設計,增強學生體能

筆者努力從教學設計上下功夫,通過細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設計,增加練習的密度和強度,以此增強學生體能。

以一年級籃球拍球為例,在進行一年級籃球課拍球教學時,筆者發現純粹讓學生在原地拍球,時間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下降,注意力也隨之下降,同時學生的練習密度和強度普遍較低,看似人人都動起來了,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學生體能也沒有得到明顯提高。因此在進行籃球教學時,除了技術練習以外,筆者還加入了許多組合輔助練習。如原地快速運球10次接快速跑20米,其他未輪到的學生在原地拍球等待;原地快速運球10次接滑步10米;原地快速運球10次接立定跳遠6米;原地快速運球10次接后退跑。這樣的優化設計既訓練了拍球的基本功,又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帶球奔跑、跳躍的身體素質,讓學生人人都有事情做,從而不知不覺中提高體能。

三、常抓課間練習 拓展課堂學練

體育課旨在解決學生“怎么學”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各種運動技能,知道其方法。而大課間則需要解決“怎么做”的問題,通過將在體育課中習得的技能實際運用到大課間的訓練中來,有效落實學生的體育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豐富課間內容,增加活動興趣

多樣的體育運動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學校將大課間活動內容進行了調整和改良,由較為單一轉變為多種形式。在原來的體操、跳繩、冬季晨跑活動項目基礎上,加入了武術操、足球、坐位體前屈、折返跑、籃球、游戲等項目,讓學生愛上大課間活動(表1)。

(二)合理設置目標,提高鍛煉密度

合理的目標設置,既要符合學生的運動規律,又要讓學生朝著預設目標充分地動起來,增強學生的體能。筆者的設計遵循“動靜結合、循序漸進、科學合理”的原則,全程通過音樂引領并結合體育教師的指揮,再加上班主任的有效管理,讓學生真正行動起來。

以足球繞桿為例,目標設置參考值:第一學期初對學生足球繞桿進行一次測試,作為基數成績。根據對基礎數據的分析,同時結合全區的匯總數據,對不同年段設定了一個目標值:二年級9.5秒、三年級8.5秒、四年級8秒、五年級7.5秒,要求不漏桿,不碰桿。每班學生分為8組,每組5人,過4個標志桿(全部是8個)進行練習,增加練習密度(圖1)。班主任及時記錄,未達到既定目標的學生需跑一趟12米往返跑,到達的學生在原地進行左右撥球。設置目標可以讓學生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四、緊抓校外鍛煉 促進家校合作

學校的體育教學教會學生鍛煉的方法,引導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主動進行家庭體育鍛煉。為了讓學生在家能夠主動鍛煉,根據實際情況學校設計了簡單易行的鍛煉內容,同時加強家校聯系,緊密聯動家長,做到相互督促,為學生的健康而共同努力。

(一)制定家庭作業,按段分類活動

在遵循學生運動規律的基礎上,考慮在家鍛煉的可操作性,體育組教師通過充分研判,根據不同年段制定了相應的體育鍛煉家庭作業(表2)。

(二)加強家校聯系,督促學生鍛煉

學生在家體育鍛煉離不開班主任的督促、體育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配合,針對家庭鍛煉,為了有效監督和及時反饋體育鍛煉的效果,學校通過釘釘軟件布置家庭作業,收集家庭鍛煉的信息,學??偨Y后再反饋給家長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體育教師對鍛煉的情況進行指導,班主任進行評價,二者之間可以雙向互動,從而有針對性地讓學生結合自身素質加強鍛煉,提升體質健康水平。

五、牢抓監測反饋 注重多元評價

體育課是解決學生“怎么學”的問題,讓他們了解基本技能。大課間活動是解決學生“怎么做”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將體育課中學到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施展。最后的效果呈現需要一套完整的監測反饋系統對學生的體質狀況進行分析反饋。

(一)以活動觀體質,關注平時動態

每月利用大課間活動,分時段分年級對學生體質健康進行測試,以9月份數據作為基礎數據,同時以全區體質測試成績作為參考。

1.數據分析。體育組負責匯總分析,包括學生個體平均分(具體分值)、項目總平均分、班級總平均分、班級(單項)排名,一一羅列,梳理好薄弱項目和偏弱學生數據。

2.查找原因。針對數據,召開班主任會議進行分析,查找具體原因:是技術不到位、指導不到位、鍛煉不到位,還是監督不到位等。

3.確立方案。根據前期梳理出的各種原因對薄弱項目、偏弱學生進行重點指導幫扶,由體育教師做好分組并加強指導,同時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鍛煉方案。由班主任在大課間、戶外活動課對偏弱學生,重點監督其練習,做好記錄,實時關注學生情況。

4.評價反饋。各班設置體質健康排行榜,對于體質健康總分進步10分以上和總分前10名的學生予以公示表揚,作為期末評選各類先進的依據。

(二)落實期末檢測,實時反饋信息

為了能夠更好地抓牢學生的體質,筆者制定了期末檢查反饋方案,檢查體育課的上課內容和學生的體質情況。

期末教導處會隨機抽取體育教師所教的某一個班進行必學內容的檢查,查看平時的體育課是否全部落實到位,學生是否學會體育教學內容,如果90%的學生都了解并會做體育必學內容的動作,則達標;如果75%~89%學生掌握以上要求,則教學效果分為27分;若60%~74%學生掌握、教學效果分為23分;60%以下學生掌握,教學效果分為18分。此外,教導處還會隨機抽取體育教師所教的一個班進行體質健康項目測試,若80%的學生達到良好,則達標;如果20%以上的學生沒有達到良好,則教學效果分扣1分。

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見效的,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在學校需要領導層重視,班主任監督管理,體育教師項目落實,三方形成合力;校內保證學生的鍛煉時間和鍛煉效率,保質保量落實鍛煉。在家中需要延續鍛煉的好習慣,相信經過這樣的層層推進,就能提高學生和家長的體育鍛煉意識,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讓祖國未來的花朵茁壯成長。

猜你喜歡
課間體質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在線教學行為的實證分析
健康中國2030導向下體育教師健康素養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職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配置結構與優化
兼加體質
課間10分鐘
課間10分鐘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快樂課間
課間10分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