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助老視域下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

2022-10-11 06:30王勁鴻
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學習者課程體系老年人

王勁鴻

(北京市石景山區業余大學,北京 100043)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18.70%,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50%,較之2010年的統計結果分別提升了5.44和4.63個百分點,較之上一個十年增速明顯加快。從歷次普查人口金字塔圖形分析,近二十年來,圖形集中分布區域逐漸呈明顯的向上趨勢,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50—60歲人口占比居各年齡段中占比首位,這預示著未來10年我國退休人口占比將趨于更高。

鑒于上述情勢,在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智能化服務廣泛應用的大環境下,針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2020年11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同年12月1日,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辦也發布了《關于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旨在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動老齡社會信息無障礙建設,促進全社會推進適老化的改造和升級,提升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智慧助老”各項活動的開展中,成人職業教育院校、老年大學、社區教育團體以及社會培訓機構等單位無疑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責任。如何使老年人掌握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盡快融入現代信息社會,并穩步提高老年群體自身的信息素養,進而實現幫助老年群體樹立自主終身學習的理念,緊跟時代步伐,在改善退休生活質量和品質的同時亦能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是每一個從事老年教育的教育者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二、老年大學開展老年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的優勢

(一)老年大學為老年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優質的教學環境

自20世紀80年代第一所老年大學誕生以來,我國老年大學已發展近40年之久。據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發布的《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已約有老年大學7.6萬所,在校學員約1088.2萬人。在黨和國家、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老年大學這一載體,中國已經逐步構建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多學科、多功能、開放式的老年教育教學環境。

一方面,老年大學多有較為固定的教學場所,且經過長時間的建設與發展,教學設備相對完善,教學資源充足,具備有一定經驗的教學管理團隊和豐富的教師資源,這些都為老年信息素養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優質的教育環境和較高起點的教育基礎,便于老年信息素養教育的長期開展。

另一方面,老年大學的教育教學形式在長期的發展中早已廣泛深入人心,口碑與品牌效應使其成為老年人學習和受教育的首選模式。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的學員多數長年堅持學習,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且跨學科學習多門類課程的學員不在少數。一些成立較早,建設、發展時間較長,且在所屬地區有一定口碑的老年大學,其學員群體多數呈相對固定并穩步擴充的情勢,學員流失率較低。這些也都非常有利于老年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的開展。

(二)老年大學的教育教學模式更適用于信息素養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老年大學雖然是一種非學歷教育,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的態勢和終身學習理念的推廣,近十年來,黨和國家從各個層面加大了對老年教育的推動,社會各界也紛紛投入力量,使得老年大學逐漸走向科學化、正規化、體系化建設的道路,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教育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包括由校方按照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確定學習周期,根據這種模式包括的難易程度分班,并設計課程列表提供給學員,由學員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課程報名學習。對于有一定難度和需要較長時間學習的課程內容,學校通常會劃分成多個學習周期、多個課程,以便學員根據自身學習基礎選擇難易程度、起點不同的課程進行學習,并在學習完一個周期的課程后繼續學習程度較高的課程。學員的學習方式既有固定場所的集中面授輔導學習,也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基于網絡媒體和網絡通訊工具的可視化學習。這樣的教育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學習的持續性和延展性,更適用于信息素養教育這種知識內容不斷更新、需要長期持續學習的教學內容。

(三)老年大學課程體系的轉換性與遷移性較強,具有更高的教育價值

老年大學的課程體系中,不同課程的學習周期并不相同,有長有短,單次課的時長也僅在90—120分鐘之間。鑒于老年學習者在身體健康狀況、注意力集中的時長、接收理解新知識的速度、記憶能力等方面學習特征的特殊性,老年大學的授課方式通常以實踐為主、以講授為輔,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常采用任務驅動、目標驅動、團隊分工協作等方法。這使得老年大學的課程很容易分解成模塊化課程單元,這些課程單元既可以通過改造實現獨立教學,又可以基于不同的學習需求拆分重組為新的課程。這就為將老年大學的課程轉換、遷移至社區教育、繼續教育、專業培訓、網絡微課等領域奠定了基礎,使得老年大學的課程體系建設具有更高的教育價值。

三、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建設與實踐

筆者作為成人教育院校信息技術專業專職教師,多年積極參與老年大學課程授課及社區老年群體教育培訓,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與老年大學教育管理人員、教師進行廣泛的交流與研討,針對老年教育中信息素養課程體系建設、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等進行了實踐與研究。

(一)老年大學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習理論作為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要求教學的過程必須契合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和學習規律,才能幫助學習者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完成知識和能力的構建。老年大學學習者一般特征中最突出的應是年齡特征,據統計,目前老年大學超八成在校學員為70歲以下的老人,其中60至69歲學員占比最高,約為學員總數的一半。這部分老年人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較為充足,有一定的主動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意愿,大多能夠堅持保證每周一定的學習時長,且能夠持續參加長期的學習。雖然老年學習者因年齡的關系存在注意力不能持續長時間集中、記憶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減退、對高科技產品和新技術的學習有畏難情緒等問題,但相對其他年齡的學習者,老年大學的學習者對于自主選擇的課程的學習意愿和學習興趣更為強烈,且學習時間充裕,學習刻苦,尤其是55至65歲之間的學員,不愿與社會脫節,對于高新科學知識與技術的學習需求尤為突出。

(二)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體系建設

2021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 “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一節中提出:“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實施智慧助老行動。聚焦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融入智慧社會的需求和困難,依托老年大學(學校、學習點)、老年科技大學、社區科普大學、養老服務機構等,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p>

上述這部分內容為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的建設明確了基本要求,即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是:提升老年人信息素養,提高老年人信息社會適應能力,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解決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的困難。針對該目標內容,筆者針對本校老年大學學員情況及學習需求設計了表1所示的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體系。

表1 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體系結構

上述課程體系結構將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按照五個維度進行了劃分,設計了一系列的課程,按照認知—識別—應用—提高—控制的層次,以從淺入深、由知到行,進而實現知行合一的模式幫助老年大學學員逐步提高對信息知識的理解,培養其信息應用實踐能力及信息素養。該課程體系結構符合全國老齡辦《關于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中重點強調的“充分發揮老年大學在智能技術培訓中的重要作用”“ 引導老年人正確認識網絡信息和智能技術”,以及“加強智能技術運用和防騙知識的科普宣傳”等行動內容,體現了在智慧助老視域下開展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建設的可行性。然而鑒于該課程體系是筆者針對本校老年大學學員情況及其學習需求所設,不同地區不同的老年大學,可針對學員情況進行調研,并在進行學習者特征分析后,根據學習需要對課程進行增減。

(三)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教學與實踐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作為教育技術學的核心內容,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亦是幫助學習者完成有效的學習過程,進而達成學習目標的關鍵性因素。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設計應尊重老年學員的學習特征,從適用性角度出發,以尋找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開展教學與實踐活動。筆者基于表1所示課程體系分三個步驟設計課程的教學與實踐活動,具體步驟與實施方案如下:

1.基于課程教學目標預設主題,圍繞主題開展教學與實踐活動

鑒于老年大學學員學習特征的特殊性,以及老年信息素養教育應以解決老年人實際生活需要、便利衣食住行等日?;顒訛槭滓繕说幕疽?,以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是老年信息素養課程教學設計的關鍵,故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適用于老年大學這類課程的教學。筆者將課程教學目標分割轉換為學員知識目標與實踐能力目標,并根據這些目標預設場景和主題,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解決問題為學員的學習目標開展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如“智能交通及旅游出行”一節就可以預設“冬奧過后場館一日游”和“我想去拉薩(地點學員可以根據喜好修改)”的主題,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2.通過對主題的解決路徑分析,設定教學實踐活動方案

預設場景與主題后,可通過引導學員分析解決路徑的方式將相關的信息知識逐一教授給學員,也可引導學員應用已知的信息技術手段查找相關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待確定解決方案后,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完成對預設主題的實現。如針對 “冬奧過后場館一日游”這一預設主題,就可以分析成“看哪些場館→位置都在哪兒→路線怎么選→是否需要提前預約→如何進行預約……”的解決路徑。在路徑的分析過程中,可以根據學員的信息應用基礎縮短、簡化路徑,或是增加復雜路徑,如添加“出行方式選擇”“費用比較”“就餐時間地點選擇”“最佳線路規劃”等內容,以實現針對不同教學對象的分層次高效教學。確定解決路徑后,就可以根據路徑的設定開展對應的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教學活動了。如“看哪些場館”就包括網絡信息檢索、信息檢索方法、信息有效性識別等教學與實踐內容。

3.設計有相同/相似實踐環節的多個主題,通過復盤強化實踐能力

老年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面臨著因記憶力減退而存在的“一學就會,會了就忘”的困境,尤其是面對信息技術應用操作過程復雜、步驟繁多的情況,更是容易忘記。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通過重復的操作來強化記憶,通過不斷的練習來熟練掌握實踐技能。然而老年大學的學員常常因感覺時不我待而不愿意花時間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重復練習相同的內容?;谶@種矛盾,筆者通過將知識點和實踐活動重組、重構的方式設計了多個有相同/相似實踐環節但內容不同的主題,或在課堂上通過過程復盤來強化知識點和重點實踐操作,或以布置課下練習的方式,通過線下課堂指導學生完成復盤強化訓練,以實現使學員真正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

四、關于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延展性應用的思考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共列出了7個大項20個小項的重要任務,展現了黨和國家解決我國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與日益凸顯的老齡群體“數字鴻溝”問題的堅定決心。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僅僅依靠老年大學辦學機構實現全面的老齡群體信息素養教育顯然是不夠的。社區教育團體、社會教育培訓機構、成人高等院校、職業教育機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與數字化課程建設公益團體與企業、大眾學習工具產品開發企業等社會各界都應為智慧助老行動貢獻一份力量。在整個行動中,如何發揮優勢課程資源的效用,避免資源重復建設和信息無效增量,將會是教育各界未來重點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通過將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轉換和遷移,將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延展推廣至社區老年教育講座、老年教育公共大課堂、老年學歷教育公共課堂、老年開放大學在線課堂等領域,或是將其他領域的優質課程資源引入老年大學信息素養課程體系,是可行的。同時,這也將會成為老年教育未來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

猜你喜歡
學習者課程體系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體系建設思考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構建優質學前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青年干部要當好新思想的學習者、宣講者、踐行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