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據的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現狀分析

2022-10-14 08:15侯小紅郝杰駿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22年8期
關鍵詞:信度受訪者問卷

◆侯小紅 郝杰駿

(1.上海旅游高等??茖W校 上海 2 014002;2.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 201400)

1 研究意義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作出重要指示:“國家網絡安全工作要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睋?4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網民人數已達9.89億,學生網民成為網絡用戶的最大群體,在校大學生尤為顯著[1]。

網絡成為當前人們交往、工作、學習、娛樂的重要空間,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中國,也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1年2月3日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0.4%[2]。網絡在提供便捷的同時,也滋生了眾多安全問題。近年來,歡樂購詐騙、貧困助學詐騙、電信詐騙、釣魚 Wi-Fi 詐騙等網絡詐騙典型案例頻發,西方網絡意識形態滲透、暗網犯罪、國家級別的網絡間諜戰等各種各樣的網絡安全事件頻繁出現。從現實社會的傳統犯罪到各種新型的網絡犯罪,網絡空間安全形勢日益嚴峻,應對網絡空間安全事件面臨嚴峻挑戰。由于網絡空間的巨變,與相應的網絡技術的更新滯后,相關信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人才隊伍不夠健全,使得當前網絡空間受到巨大威脅,強化網絡安全保障體系與能力建設形勢緊迫。

對大學生而言,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有利于大學生開拓視野,積累課外知識;但一個糟糕的網絡環境則容易使得大學生落入網絡陷阱,不僅有可能會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背負上沉重的債務,還有可能銷毀一個人的理想信念和堅定意志,耽誤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大任?;谶@一現狀,高校應及時做好網絡安全教育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好大學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同時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與發展[3]。

2 大學生網絡安全現狀分析

2.1 調查對象及方法

為研究大學生日常防護意識和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的現狀,本研究設計出《大學生網絡安全調查研究》問卷,采用網絡在線調查方式,面向一定樣本范圍的大學生群體采集相關數據,展開調查。

問卷內容主要是三類,首先,基本信息狀況,圍繞“性別”、“答題來源地域”、“所在年級”等了解參與問卷的大學生基本情況。其次,設置多選題,通過風險認知、風險警覺、風險防備等具體測量項目,以測定個體網絡安全意識各個維度的具體表現和成熟程度。最后,為更全面了解高校學生對國家網絡安全的了解程度,問卷增加了國家網絡安全意識相關題目,完善問卷。共設計23題,收到有效調查問卷832份,下表為部分問題項目分析。

由表1可知,對于路邊一些掃描二維碼送小禮物的活動,75.29%的學生會考慮到信息安全問題不掃描,只有15.29%會為了小禮物掃描二維碼,也有9.41%的同學過度依賴手機安裝了殺毒軟件而放心掃描。受訪者常遇到的網絡安全問題占比較平均:55.29%為個人信息泄露,50.59%為網絡病毒侵擾,60%遭遇網絡詐騙(QQ或短信詐騙等),38.82%的受訪者有賬號被盜經歷。

表1 基于風險認知的項目占比分析

由表2可知,大部分受訪者都有較高的風險警覺性,在“你認為網絡上泄露個人隱私的主要渠道是?”題目中,74.12%的受訪者認為是通過搜索、瀏覽記錄的保留泄露的隱私,74.12%的受訪者覺得是組織、機構、開發商等保護不當泄露,也有75.29%的人認為是因為他人或商業組織有意侵犯,57.68%的受訪者是因為網絡服務器上傳原因導致的信息泄露。對于網絡安全問題屢禁不止的原因分析中,82.35%的受訪者認為是本人保護不當、自我保護意識差造成的,75.29%認為是網絡本身有漏洞,70.59%的受訪者認為是安全軟件不夠完善造成,60%的人認為黑客手段高超,防不勝防。

表2 基于風險警覺的項目占比分析

對于國家信息安全的培養,普遍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國家信息安全知識缺乏,國家信息安全意識淡薄,并且相關讀物及教材較少,或者學校不夠重視。

由表3可知,在對風險預防方面,90.59%的受訪者都會采用復雜密碼形式設立網站密碼,通過數字、字母、符號混用形式,但仍有34.71%和21.18%的受訪者采用生日及重要日期和單一的英文單詞來設置密碼,密碼安全度不高。在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時,45.88%的受訪者會根據網站情況,部分真實填寫個人信息。

表3 基于風險預防的項目占比分析

2.2 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研究為了確定調查問卷的可實施性及有效性,對問卷中的所有量表題通過SPSS軟件進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

2.2.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即可靠性分析,表示問卷信度的特點。是指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即測量數據的可靠程度。

如對于同一份問卷中的同一個問題,同一個被調查者連續3天重復回答該問題,每天的答案都不一致,則說明對于該問題調查結果的信度低。如果3天都選擇相同的答案或者差異較小的答案,則在排除系統誤差的條件下,說明調查結果的信度較高。

信度指標多以相關系數來表示,也就是用同一被測試樣本所得的兩組數據的相關系數作為測量一致性的指標,稱為信度系數。

Cronbach a 信度系數表是最常用的信度系數,公式如下:

本調查問卷的信度系數在0.81,屬于高信度,表明本問卷量表信度較好。

2.2.2 效度分析

效度,即有效性,是衡量綜合評價體系是否能夠準確反映評價目的和要求。是指測量工具能夠測出其所要測量的特征的正確性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測量結果越能顯示其所要測量的特征。本調查問卷使用KMO和Bartlett’s檢驗,選用最大方差法,得出結果表明,KMO值大于0.7,說明本問卷所設置的問題項目之間關聯性良好。

2.3 調查結果與分析

運用SPSS對題目量表進行測試,得出統計結果。

從統計看,高校學生普遍網絡安全風險防范意識較高,但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應用較差,主要表現在對風險和危險因素的鑒別力不強,敏感度不高。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社會經驗較少,很容易受到網絡欺詐和不良信息的影響。

學生有一定的網絡安全知識,但缺乏實踐案例和實戰操作,許多學生應對網絡危機問題時能力不足,對相應法律法規也了解甚少。

就當前高校的網絡安全教育來看,還存在一定不足,教育體系還有待完善;就課堂組織的形式來看,并沒有單獨設置一個專門的課程。當今,網絡安全教育的主體是明確的,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多樣化、信息化教育方法的運用,拓寬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獲取途徑。

3 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措施

綜上可見,當前存在的關鍵問題在于大學生自我防范的自覺性與學校教育引導的缺失;宏觀方面,在于對網絡詐騙這一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和懲罰力度的法律支撐相對薄弱。因此,需要進一步樹立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的整體觀念,遵循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理論與實踐、社會與高校、家庭與大學生主體相結合,共同發力,建設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洪流。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網絡管理

想要防止大學生不受網絡詐騙的侵害,則必須要加強對網絡環境的治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強監管并且完善立法工作,對現有法律法規作出改進;將西安市與網絡相結合,切斷網絡不安全因素轉向現實的橋梁,讓犯罪分子不再有可乘之機[4]。

在學校教育中,高校需將大學生網絡安全法律意識納入教學體系,使大學生了解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將意識層面提升到“知法”,明確網絡使用的權利與義務,遇到網絡侵權時,能夠利用法律維權,進而將意識層面提升到“守法”“用法”;

(2)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完善網絡安全教育體系

為了更好提升大學生的網絡風險防范意識,高校還要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教育體系,提高教學活動、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核心性內容的建設。

高校亟須將網絡安全認知以及網絡安全的防范、法律、責任、自我教育等方面的意識的培養作為核心性內容納入教學內容體系[5]。要將其科學內涵、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充實到網絡安全教學內容體系,讓大學生意識到網絡安全問題的嚴峻性,關乎自身個人素養的提升與網絡社會的風清氣正,使大學生明確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功能定位,避免陷入網絡安全淡化的認識誤區,形成正確的網絡安全認知。

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感知,教師要加強引導,對大學生進行預防網絡犯罪與防范不良信息方面的教育,全面培養大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同時要警示當代大學生不要在自媒體平臺上隨意泄露個人重要信息,要學會鑒別網絡社會中的言論信息;其次,需要全面培養大學生自覺維護網絡安全的責任意識。不參與網絡暴力,不隨意轉載、評論未經證實的網絡信息,不對網絡侵權置若罔聞,規范自身的網絡行為,不破壞網絡秩序[6]。

(3)加強學生自覺性,提升網絡風險防范意識

大學生相比較中小學生有著很大的不同,其身處的環境不同,面臨的事物也有著天壤之別。大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多,面臨的環境雜,因此,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變成了避免網絡詐騙的不二法寶[7]。要時常關注詐騙信息,了解相關詐騙手段,在腦海里建立起一套完備的防御體系。加強學習,加強自我約束,遠離誘惑,消除貪小便宜的心理,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輕信他人,并且做好宣傳工作,在學生團體中傳播正能量,共建網絡詐騙防線。

高校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樹榜樣等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示范,促進其在面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時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在正面引導方面,不僅要講明大道理,促進大學生牢固樹立維護網絡信息安全的意識,還要通過典型案例和人物從正反兩方面對大學生開展引導和教育,提升其維護網絡信息安全的自覺性、警惕心和責任感。在自我保護層面,要使大學生認識到提升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和能力不僅是對自身的保護,也是對集體、社會、國家信息安全的保護。全面提升大學生識別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維護網絡信息安全的能力。

4 結語

當前,網絡環境日益復雜,網絡安全形勢日趨嚴峻,高校網絡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我國網絡安全正在面臨著外憂內患的雙重考驗。大學生作為網絡社會的主力軍,承載著前所未有的維護網絡安全的責任與使命,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也深切關系到國家安全以及網絡空間的健康發展。

因此,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的培育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作,需要在整體和諧、協同發力的策略下,不斷完善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培育的體系和內容。作為高校教育者要充分認識大學生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證國家安全、校園安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信度受訪者問卷
今天,你休閑了嗎?
關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幾件小事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認識亞健康
大學生積極自我量表初步編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計算機輔助英語測試研究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墨子論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