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理念的《建筑施工組織》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

2022-10-14 02:08高立翠
建筑與裝飾 2022年19期
關鍵詞:建筑施工環節理念

高立翠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3

引言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速發展,“互聯網+職業教育”成為高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新熱點。如今各職業院校都將互聯網技術融合到教育教學當中,引入了“MOOC平臺”、“雨課堂”、“超星平臺”等混合式教學[1]。

傳統課堂減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學生自主探索意識薄弱、合作意識不強、對知識的獲取途徑單一,限制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工程實踐能力也未能得到較好的培養,從而不能滿足建筑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而以“成果為導向”的OBE理念強調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之后能夠真正獲得相應的能力[2]。

在這一背景下,開展基于OBE理念的《建筑施工組織》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對于深化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課程的高質量發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1 《建筑施工組織》課程教學現狀

《建筑施工組織》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主要崗位是施工員,而施工員的核心能力“精識圖、懂工藝、會管理”,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方面的職業能力[3]。經過對《建筑施工組織》課程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教學形式單一,課堂較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基本是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上課參與感不強,教學效果一般。

教學資源單一,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課程課時呈不斷減少趨勢,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教學評價單一,主要還是以期末考核為主的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各環節的綜合表現,缺失了過程性評價的作用,僅僅依靠期末成績,無法判斷學生在學習成果上的達成度,單一的評價也不利于教學持續改進。

以上種種問題嚴重影響《建筑施工組織》課程的教學效果,如何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應該勤于思考、敢于嘗試、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本文基于OBE理念,以“建筑施工組織”課程為例,構建基于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知識、技能、協作、情感和價值等六維度能力目標。

2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2.1 教學目標制定

根據本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行業需求,基于OBE的教育理念,精準確定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①系統學習流水、網絡計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正確編制多層混合結構及框架結構房屋的施工進度計劃,能運用project軟件編制橫道計劃,能運用斑馬進度計劃軟件編制網絡計劃。②能夠從技術、經濟、安全、綠色施工角度,編制施工方案。③能利用BIM場布軟件進行施工現場平面布置與優化。④能夠利用線上線下資源自主學習,能夠緊跟行業發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⑤能夠闡述應遵守的職業規范,遵守職業倫理、承擔社會責任,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工匠精神。

2.2 構建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課程以學習通作為線上教學手段,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構建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模式分為三個階段:課前準備,課中強化和課后拓展,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流程圖

2.2.1 課前準備。學習通平臺方便師生交流互動,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自主學習任務單、微課、課件等多維度課前學習資源,學生線上完成課前任務及相關測試。教師及時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測試結果,總結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存在的典型問題制作成微視頻上傳至學習通平臺,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釋疑解惑。課前測試學習情況形成課前數據,根據課前數據,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形成精準教案。

2.2.2 課中實施。課中實施總體按照任務導入、任務實施、任務總結三個方面展開。在任務導入環節,通過案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引入學習任務。在任務實施環節,首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精講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內容。其次布置項目任務書,各小組采用“合作探究”、“頭腦風暴”等學習方法進行組內討論,確定最終方案后上傳至學習通平臺,小組代表匯報方案,根據教師點評結果修正完善方案并再次提交學習通平臺。最后從題庫選取典型題目(施工員崗位資格考試真題)作為隨堂測試題,通過手機投屏顯示學生答題情況、教師根據測試情況及時釋疑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任務總結環節,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本堂課內容,布置課后拓展作業。教師可選取歷年建造師考題作為課后拓展作業,也可要求學生借助思維導圖軟件總結所學內容。

2.2.3 課后拓展。課后拓展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延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換。利用建筑云課等相關專業網站,引導學生探究廣聯達BIM5D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也可選取歷年建造師考題進行相應拓展。有效的評價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及時查看學生提交的課后作業并及時給予反饋,根據課后作業完成情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后,學習通平臺發布下次課課前學習任務。

3 建立考核評價體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指出,“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一套全面、客觀的考核評價體系可以有效評價學生目標達成的程度[4],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習效果評價更要重視教學各環節的過程性評價,本文基于課前、課中、課后采集的精準數據來實施全面考核評價,評價方式采用隨堂測試、課堂表現、團隊學習等過程性評價和教學完成之后的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環節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環節,其中線上環節包括:線上資源學習完成度、線上討論、線上作業和線上測試。線下環節包括:簽到、課堂互動、團隊學習。過程性詳細考核指標及分值權重如表1所示。

表1 考核指標及分值權重

課程考試成績由過程性考核成績和綜合(期末)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

過程性考核成績:由任課老師根據線上完成度、線上討論、線上作業、線上測試、測試簽到、課堂互動和團隊學習等7個環節綜合評定(100分制),占總分的60%,綜合(期末)考核由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給任務進行評定(100分制),占總分40%。計算公式為:

其中:

Y—課程成績,滿分100分

X—按過程性考核評定成績,滿分100分

Z—綜合(期末)考核成績,滿分100分

4 課程目標達成情況分析

該門課程結束后,綜合前面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課程教學過程的基礎數據,根據平均分形成整個班級的六維能力雷達圖(如圖2所示),也可將個人成績與全班平均分作對比,直觀地評價該課程的目標達成情況。采用量化的標準評價課程改革是否達到培養學生學習、知識、技能、協作、情感和價值能力的目標,為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整改指明了方向。

圖2 六維能力雷達圖

5 結束語

本文在OBE理念指導下,以《建筑施工組織》課程為載體,構建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知識、技能、協作、情感和價值等六維度能力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評價的實施都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猜你喜歡
建筑施工環節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淺析建筑施工質量控制
方傳蕓舞蹈創新理念拾微
環保節能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建筑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與固化技術
建筑施工管理及綠色建筑施工管理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項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探究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統中最溫馨的環節 室內光線控制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