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2022-10-16 04:24談科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提問技巧現代文初中語文

談科

摘要 問題是搭建師生對話的橋梁,是教師用于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的主要手段?,F代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現代文教學中,如何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和題目、文章的層次和內容、情感和主旨等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充分融入到文本閱讀過程中,從而獲得理解和體驗,這是值得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現代文 閱讀教學 提問技巧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旨在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作品的內涵,體會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和表達的觀點。反觀現代文閱讀教學現狀,以教師講解為主是常態,學生較為被動,導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夠透徹。借助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目的就是要讓現代文閱讀從教師講解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以學生為本,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融入到文本閱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現代文閱讀教實效。

一、緊扣背景和題目,以問題啟發學生自主學習

不同的文章所形成的時代背景不同,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對作品的背景了解必不可少。在教學中結合背景和題目,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對現代文知識的了解,可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氨尘爸R的引入不是簡單地將背景知識點在教學中羅列,而是要讓背景知識在課堂中活起來?!盵1]否則,教師向學生直接講解,不僅課堂氛圍枯燥,也不利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1.緊扣背景提問

任何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必然有著時代的印記,承載著作者的情感。如在《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中,雖然學生通過初讀知道了課文是按賞花、想花和憶花的層次展開的,但當問及學生“作者想通過紫藤蘿瀑布抒發怎樣的情感”時,學生卻不知如何回答。在分析“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的句子時,學生只是從景物描寫的角度回答文章描述了紫藤蘿瀑布之美,對作者從中領悟到人生意義缺乏深刻的感悟。如此,本文的教學也就停留在了“賞花”上。要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透過紫藤蘿瀑布所要抒發的情感,還得讓學生了解宗璞的人生經歷。為此,在本文的教學中先借助課件呈現紫藤蘿瀑布的照片,用問題“你覺得紫藤蘿美嗎”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紫藤蘿的美,接著追問“你們知道宗璞先生在寫該文的時經歷了什么嗎?”此時,學生急欲想知道作者的經歷,由此引入背景,讓學生初步了解作者透過紫藤蘿所抒發的生命感悟,為課文內涵的理解奠定基礎。

2.緊扣題目提問

課文的題目是作品的靈魂所在,題目中往往包含著豐富到信息。在初中語文現代文教學中,不少教師習慣了直接告知學生課文的題目含義,布置任務讓學生閱讀。缺少師生共同“解題”環節。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結合課文題目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初讀,可讓學生更好地感知作品,為深入閱讀奠定基礎。

以《昆明的雨》為例,利用課件呈現雨中的昆明,問“這是哪里?”(昆明)“昆明的雨給你的感受是什么?”(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初步了解作者的基礎上追問“昆明的雨給了作者太多的回憶,作者只是懷念昆明的雨嗎?還有什么景、事或人呢?”(雨季的仙人掌、各類菌子、楊梅、賣楊梅的苗族女孩)如此,結合題目利用問題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昆明的雨的特點,對課文所寫主要內容有了初步感知,抓住主要景、事和人深入閱讀。

再以《藤野先生》的教學為例,課文所寫之人是藤野先生,故在教學中可先設問“藤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以此問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并了解藤野先生(如藤野先生的外貌: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在此基礎上追問“‘我’和藤野先生之間發生了哪些事?”(如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了解女人裹腳等)

在語文教學中,不少教師對作品的創作背景關注不夠,多是課堂中借助課件簡單介紹。其實,在現代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去了解背景,更有利于學生對整個作品的把握。如《老王》的教學中,借助課件引導學生了解“文化大革命”的時代背景后設問:“如果你生活在那樣的時代,你會怎么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我”對老王的關心和幫助以及老王對“我”的付出,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同時,要結合課文的題目,引導學生抓住關鍵信息,閱讀并獲得對作品的整體感知。

二、圍繞層次和內容,以問題促進學生整體感知

在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中,不少學生因沒有把握課文的層次,閱讀中抓不住重點?!熬€索將人、事、物、情感等穿連起來,使文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盵2]作者的行文必然會按照一定的線索或邏輯展開的,故在閱讀時要引導學生抓住層次,整體把握作品。

1.緊扣線索提問

以《藤野先生》為例,結合題目提問并引導學生初步閱讀,初步了解藤野先生。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那么,“作者回憶的是一段怎樣的人生經歷?”(日本留學)“你能找出文中地點轉換的詞語嗎?”(東京、仙臺、離開東京)“按照地點的轉換可以將課文分為幾部分?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況主要內容?!保|京所見所感、仙臺求醫、離開仙臺)結合空間變化,圍繞作者的情感變化,以問題引導學生劃分層次,整體把握作品,有助于學生理解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情感。又如《背影》是以“背影”為線索來串聯故事的,故可設問“文中幾次提到了‘背影’?重點是哪一次?”“課文圍繞背影寫了‘我’和父親之間的哪些事?”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想背影、看背影、別背影、思背影”四次對父親背影的描寫,其中“看背影”是重點,抓住文眼“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圍繞“背影”讀課文,劃分層次,為理解“父子情深”奠定基礎。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抓住線索理清課文的層次,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層次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整個作品,為理解作品的內涵奠定基礎。

2.緊扣內容提問

抓住線索梳理課文的層次,把握作者的行文脈絡,這是閱讀現代文的基礎。與此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展開探究。以《社戲》為例,作者抓住“看社戲”這一線索寫了七件事(隨母歸省、釣魚放牛、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六一送豆),文章詳略得當,其間還有“三次波折”(叫不到船、不準和別人去、外祖母要擔心),也有“三次轉機”(八叔的船回來了、小伙伴與“我”同行、雙喜寫包票),在對內容的探究中,要圍繞上述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如結合雙喜的言行對雙喜性格特點的分析。在看戲遇到波折時,雙喜是如何做的?(大悟似的提議)表現了雙喜怎樣的特點?(聰明)外祖母表現很擔心孩子們的安危時,雙喜又是怎樣做的?(打包票)表現了雙喜怎樣的特點?(反應靈敏、善解人意)又如看戲回來雙喜將“我”送回家,且說“都回來了!”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了雙喜怎樣的特點?(有始有終)在教學中,結合內容(人、事、物、景)以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展開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總結,更勝于直接講解。

三、抓住情感和主旨,以問題引導學生體會揣摩

“文以載道”,文學作品是作者借助語言文字抒發情感、表達觀點的?!皩W生是否能夠在閱讀中調動自己的思想情感去體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成為能否保證閱讀質效的關鍵因素?!盵3]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體會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和表達的觀點。如《紫藤蘿瀑布》中,宗璞先生通過對紫藤蘿的描寫,表達對生命的美好和永恒的向往,化悲為喜。

1.抓住關鍵句子提問,體會情感

以《背影》為例,文章開篇即寫到“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文中四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在面對父親的背影時,“我”“淚很快地流下來”,是什么原因讓“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通過對課文的層次和內容的分析,學生對“四次背影”有了深入體會,借助問題啟發學生交流,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我”對父親的感情。首先,“我”對父親是充滿無限感激的,因為父親去送“我”,年事已高,且行動不便,還非得穿過鐵道去買橘子。其次,原來“我”是不理解父親的,尤其是面對父親不厭其煩的嘮叨,但后來“我”理解了父親對“我”的憐愛之情,正是因為他的“迂”才讓“我”更好地體會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親子之心。其三,看著父親蹣跚的背影,聯想到家庭的重壓,但父親還得勉力支撐,“我”對父親的艱難生活有了更多的同情以及未來生活的擔憂。最后,是對自己的言行的悔恨,面對父親的關心,“我”不但不領情,反而是埋怨和嫌棄,但當父親艱難地為“我”買橘子的背影涌現在眼前時,內疚、悔恨讓淚水再也無法止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落淚”和“背影”展開交流,教師適當補充,體會“父子情深”。

2.關注關鍵句子提問,領會主旨

在現代文閱讀中,不少學生雖然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但對作者透過具體事件或景物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并不能較好地理解。如《老王》的文末寫到“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可設問“誰是幸運的人?誰是不幸者?為什么作者要說是.-隗怍’?”首先,作者是幸運的,也是善良的,他照顧老王的生意,坐老王的車。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他給了錢。作者還關心老王的生活,幫助老王改造三輪車,連作者的女兒知道老王也夜盲癥,就送給了老王大瓶的魚肝油。老王雖然是不幸的,畢竟在那個時代,他的生活是窘迫的,但老王卻是善良的。老王給“我”車費減半、受了人家的好處隨時記得。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冷漠的,甚至是相互都不敢多說幾句話的,本文正是通過“我”和老王之間的交往,展現了人性的光輝。尤其是在那樣特殊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更顯得難能可貴。教學中結合背景及“我”和老王的交往過程,結合文末最后一句話展開交流活動,突出主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準確把握教育發展的方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始終樹立學生主體意識,要以問題為抓手,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題目、層次、情感等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展開探究,摒棄“講授式”的教學,這樣才能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其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劉薇.初中語文教學中背景知識的引入藝術[J].新校園(中旬).201 5,(04):126.

[2].田秀珍.記敘的線索——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寫作指導[J].學生之友(最作文).201 5,(04):27-29.

[3].楊柳.初中語文引導學生深化閱讀思想情感體驗[J].第二課堂(D).2 021,(03):75-76.

[作者通聯:江蘇江陰市新橋中學]

猜你喜歡
提問技巧現代文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專項訓練 現代文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讓概括思維成為解答現代文閱讀題的“利器”
新聞記者采訪的提問藝術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技巧
高考現代文閱讀應關注的幾點
現代文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