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烹”慢“調” 提升文言文翻譯水平

2022-10-16 04:24冷芳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8期

冷芳

摘要 文言翻譯是高三語文備考的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一直存在耗時較多、收效甚微的困局,學生復習得辛苦,老師指導得艱難。以“回歸教材”、“以趣激勵”、“針對訓練”三措施加強學生文言翻譯備考,可以切實增強文言文復習實效,提升學生文言文翻譯水平。

關鍵詞 文言文翻譯 提升水平 回歸教材 以趣激勵 針對訓練

文言文因為離學生的生活環境久遠,一直因其語言的晦澀難懂不受學生的喜歡。學生坦言最害怕做文言翻譯題,翻譯時別說達到“雅”的高度,連起碼的“信”都難保證。在繁忙的高三語文備考中,文言翻譯備考自然成了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備考耗時、勞而無功。統計本校2021屆高三(3)班五次語文考試的成績,發現8分的文言翻譯平均得分為3.8分;參加2021年高考文言文翻譯閱卷,發現全省文言文的翻譯也不太理想,兩小題平均分加起來不到5分。為此,我以“新課程、新高考”為背景,著眼培養學生的文言翻譯素養,從“回歸教材、以趣激勵、針對訓練”三個策略人手,真正讓學生備考有興趣,能力有提升,考試有收獲。

一、基礎篇:回歸教材

1.熟讀課內文言文,形成文言“語感”

文言文翻譯的備考經常讓高三老師頭疼。有老師坦言,講完文言文翻譯的“留”“刪”“補”“調”“換”“貫”六字原則,就不知道怎樣開展了,經常在復習中東抓一下,西講一下,勞而無功;有些老師基于高考選文大多來自“二十四史”的情況,于是從中選擇一些文段來讓學生翻譯,試圖押到類似的題。我認為,“萬變不離其宗”,高三文言文翻譯備考還是要緊扣高一和高二的教材,因為高考考的雖然是課外文言文,但文言知識點來自課內,備考中只有幫助學生夯實了基礎,才能提升他們遷移知識的能力。所以高三上學期的早讀我這樣規劃:引導學生熟讀高一、高二的課內文言文,一篇篇讀,一課課過關,要求背誦的篇目爛熟于胸,沒要求背誦的篇目也要熟讀成誦。隨著學生熟讀成誦的篇目的增加,學生才會對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特殊句式有一定的感覺,這就是我們說的“文言語感”。夯實好這個基礎,才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復習。這就好比蓋房子,根基建筑牢固了,上面才可以蓋高樓。熟讀成誦是提高文言文翻譯水平的根本途徑。

2.制作知識卡,夯實文言文知識系統

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用知識卡片的形式積累課內的文言知識點。小組內的學生進行合理分工,有的整合課文中的文言實詞、虛詞,有的摘抄課內的文言句式,而后用知識卡片的形式在組內進行成果展示。老師則把最近五年高考語文全國卷出現的高頻文言實詞整合出來,印發給學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在平時的備考復習中注重培養學生歸類整理積累的習慣。文言文的復習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奢望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只有有了一定的基礎、一定的儲備,才能水到渠成地提升文言翻譯水平。

如一學生整理出《勸學》的文言知識卡片:

二、堅持篇:以“趣”激發學習內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自己的勞動和成就?!睂W生為什么做文言文翻譯題吃力,反復訓練不見成效?關鍵是文言素養沒有上來,復習的“火候”還不到,不能持之以恒去讀去背去做。那么,怎樣調動學生學習文言知識的內驅力,就需要一線老師在教學時多點激發,文言復習課要善于將游戲帶入課堂,課后多點激發學生自主復習的激情,助力學生文言翻譯能力的提升。

1.課堂多點方法激“趣”

我曾經在文言文教學與復習備考中做過多方面“激趣”嘗試,效果不錯。比如在上文言文翻譯課的時候,設計了如下環節:老師給學生講了翻譯的“六字”方針后,讓學生自己做考官,命題給同桌做,命題者評分,答題者可以核對評分是否有誤。這樣,讓學生在命題、答題、評分實踐中感受文言文翻譯抓“采分點,字字落實”的原則,在看似輕松有趣,實則緊張競爭的氛圍中增強文言翻譯能力。例如,我曾選取《三國志·關羽傳》的一個片段,要求學生從中選出一個反映高考文言文翻譯命題規律的句子,過把“考官”的癮,再把自己命制的題目給同桌做,有學生找到“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這個句子,設置的采分點是“禽”和“拜”各1分,大意2分,這個題命制得不錯,考查了通假字“禽”以及文言實詞“拜”的用法。第二個環節是同桌交換做題,然后是第三環節,命題者、答題者交換打分。命題、答題、評分三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把老師講的翻譯的命題規律以及翻譯的原則都能很好地落實了。

2.課后多“法”調動復習激情

文言文復習確實有些枯燥,學生難得有熱情主動去課后復習。為此,教師應想辦法調動學生自覺復習的激情,諸如接力競賽式成果展示、搶答式展示復習效果、有獎式明星評選等,都能收到積極的效果。在復習文言句式的時候,我把學生分成四大組,每一個小組負責一種句式的歸納整合,給學生兩周的時間準備,然后進行成果的展示。學生通過做PPT展示自己認為重要的課內文言句式以及做過的試題中的這類句子,有些學生還準備了搶答環節,通過設置搶答題調動其他同學參與的激情。整節課學生沉浸課堂,參與的熱情很高,然后我要每個同學都投票,選擇整個活動中準備最充分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復習的興趣很濃,一掃高考備考的沉悶乏味。平時我也善于把握課前的5分鐘,把120個文言實詞和18個??嘉难蕴撛~分配下去,每天有一位學生負責落實兩個文言實詞。有些學生通過出題的方式考查同學,有些學生分享自己的“串詞義”記憶的方法。比如有一個學生分享他記憶“愛”的方法,“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以“愛護”,“喜愛”就會把東西“隱蔽、躲藏”起來。不同的“小老師”,不同的出題方式,不同的記憶秘訣的分享,讓每節課的開頭都保持一種新鮮感,枯燥的文言句式、實詞和虛詞的復習也就變得趣味盎然。文言句式、實詞和虛詞落實了,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實踐篇:針對性的題目訓練

1.真題的“挖空”練習

有了前面的積累與儲備,我們便可通過做題來練兵。做題即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是否形成的捷徑;也是學生的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高三最不缺的是做題訓練,但怎樣讓學生練得有效,就需要教師多思考。從最近十年的高考文言文來看,除了今年考了《通鑒紀事本末》的文言文,之前都是考人物傳記材料,體現了選文“穩中有變”的特點。我結合本校的實情,把最近五年的全國卷的一、二、三卷的文段編輯成冊,采用挖空練習的形式再訓練學生,通過做挖空練習積累文言字詞句,并讓學生感受高考文言翻譯真題的難度,讓備考有方向。我也注意翻譯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結合文段后的第1題,找到打開閱讀文言文段的“鑰匙”,這題是選擇不正確的一項,錯誤很小,學生通讀題目后再理解文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完后我要學生結合譯文自己再次核對答案,整理歸納翻譯錯誤的字詞句,真正做到舉一反三。

2.每日的文白翻譯互訓

在平時的復習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把文言文翻譯為白話文,也可反過來把白話文翻譯為文言文。白話文翻譯為文言文的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文言單音節詞和雙音節的翻譯互換,加深對文言詞的理解,而且能推動文言句式的理解深入。要求同桌間每天進行“文”“白”對譯互訓,文言命題文段由學生自己從書中找,不要太長,一定要包含文言實詞和句式的考查。先是每個同學獨立命制好翻譯題,然后同桌間互相交換做題,最后由命題者評分,命題者與答題者互相督促,共同研討翻譯答案,使評分結果獲得雙方認可。比如甲同學從《燭之武退秦師》中抽出句子命題,寫出譯文“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同桌乙同學便在句子下寫出對應的原文“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這里“以其無禮于晉”“貳于楚”都是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以其于晉無禮”“于楚貳”。甲同學寫出譯文“晉國軍隊駐扎在函陵,秦國軍隊駐扎在汜河的南岸,”同桌乙同學便寫出對應的文言句子“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在這里,“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軍”,文言句子為一個省略句,省略了“于”。第二天再由乙同學命題,甲同學做題。如此,同桌之間堅持文白翻譯互訓,互相交換命題、做題,共同研討翻譯答案,互相評分,日積月累,雙方的文言語感便都增強了,采分意識也隨之增強,翻譯能力必然能得到提升。

高三語文復習備考繁復緊張,文言文翻譯難度又大,如何在備考中調動學生的復習激情,提升學生文言翻譯水平,是每一位高三語文教師必須做好的課題。實踐證明,提升文言翻譯水平,“厚積薄發”是能力的基礎,“多管齊下”是激發學生內驅力的途徑,“有的放矢”是訓練提升的關鍵。做到了這些,文言文教學自然能烹飪出“色香味”俱全的文言翻譯大餐,助力學生文言翻譯水平的提升。

[作者通聯:廣東清遠市清新區第一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