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路徑

2022-10-16 04:24李海燕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寫作教學新課標高中語文

李海燕

摘要 不論是在考試還是在日常學習中,作文的教學和學習都具有著學習時間長、任務量大、涉及面廣泛的特點。結合新課標對高中作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切實從學生角度出發,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水平,不僅是對高中語文老師提出的新挑戰,也是時代對高中生語文素養和寫作素養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語文 寫作教學

新課標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審題立意、篩選素材、構建文章結構、進行有效的語言表達和修改文章的能力。高中語文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增強和學生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積極閱讀優秀作文,廣泛收集閱讀素材,循序漸進提升語文寫作素養,逐漸增強對寫作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作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擴充素材資源

高中語文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廣泛收集寫作素材,增強對優秀作文的了解能夠拓展學生的寫作方向,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使學生的作文素材更加新穎,使其內容不至于陳詞濫調,能夠更好地符合當下熱點討論話題,展現學生的思考深度,增強作文的表現力和情感表達。那么,怎樣幫助學生有效收集高中寫作素材呢?其實作文素材的來源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記錄下令自己感動的事件,積極思索各種社會現象背后蘊含的哲理,在不斷的觀察和強化練習中,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學生在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資源庫時,要有意識的收集名言警句、人物事跡、熱點話題、優秀作文、名家名篇等類型的素材,豐富自己看待問題的視角,積極學習優秀作品的表達技巧,對所接觸的不同類型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和觀點進行解讀與分析,挖掘其背后蘊含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最后學生要積極整合所收集的作文素材,定期對作文素材進行復習和整理,使其內化成自己可以靈活運用的背景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寫出語言凝練、內容深刻的作文。

以統編高中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家鄉文化生活為例。這一單元的內容圍繞著家鄉這個主題。家鄉與每個學生息息相關,家鄉是一個人生活成長的地方,有許多難以割舍的記憶。以“手捧鄉土,守望文化”為主題,學生可以收集的素材有詩歌“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獨特的傳統節日和傳統習俗等,還可以收集名家名篇例如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魯迅的《故鄉》、余秋雨的《鄉關何處》等,這些優美的作文素材,不僅能夠讓學生領悟到語言的優美和情感的深刻,還能夠通過這些素材豐富自己的生活見識,理解其背后的人文情感和哲學原理,從而將寫作表達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二、創設寫作教學情景

新課標下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圍繞學生構建高效的作文教學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和興趣,增強學生在作文教學課堂上的專注度和好奇心。以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單元學習任務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四大作文話題:1.勞動的崇高與美麗。2勞動的價值與意義。3無私奉獻、銳意進取、勇于創造。4.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之后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關勞動者的圖片和視頻,內容包含有無私奉獻的山村小學教師;不辭辛勞、救死扶傷的醫生;認真工作,清潔城市的保潔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勞作的農民,等等,引導學生去了解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平凡的勞動者,讓學生明白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辛勞值得我們關注,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許多動人的事跡反映了人間的真善美,是人民大眾對美好的事物共同的追求,這些堅守在崗位上的平凡的人們,同樣值得我們的尊敬和推崇。在創設這樣一個寫作情境之后,學生的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的學習小組,互相交流討論觀看視頻后的想法以及自己收集的相關素材,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開展情境作文教學,讓不同性格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溝通交流中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觀點,不斷充實自己的素材,為提升作文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優化寫作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應當結合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設置,學生的寫作能力各不相同,在進行寫作訓練時,高中語文教師要在統一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還應當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作文練習,在不同的年級對作文寫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將作文練習的類型由敘事類逐步轉向議論類。高一高二時,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積累素材開拓視野,增強學生的敘述表達能力,掌握多種表達方式和修辭技巧,重點進行寫入寫事的訓練,學習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寫事件的起伏波動。高二的寫作逐漸轉向議論文寫作,鼓勵學生圍繞主題論點進行素材的收集和觀點的闡述,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觀看辯論類節目例如《奇葩說》《非正式會談》《最強辯手》等,豐富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將課堂內外有機結合,每觀看完一期節目,可以圍繞其中自己最感興趣的論點進行議論文練習,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既不能一勞永逸,也不能臨時突擊,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應當逐漸加大難度,在高一高二時打好寫作基礎,有了大量的文學輸入,才能夠進行寫作輸出,只有閱讀大量的優秀作文和名家名篇,不斷深刻思想,豐富內容,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夠下筆如有神。

四、完善寫作反饋體系

寫完一篇作文并不是作文練習的結束,在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之后,教師應當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反饋和建議,從而提高作文練習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作文批改往往只有寥寥數語,缺乏對學生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評價,對學生寫作的評價不僅只著眼于最后的一篇作文,還應當對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寫作習慣、收集素材的方式等都進行建議與改善,幫助學生從源頭上改進寫作習慣,提升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評價也不應當只局限于教師,同學之間也可以互相進行閱讀和評價,從多個角度對一篇作文進行打磨和完善。其中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應當從結構、素材、立意、語言運用、表達方式等多個角度提出評價,為學生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向學生提出具體的可以替換的例子,避免學生在修改時仍感到十分茫然。同學之間的評價則更加符合學生一貫的思維習慣,在閱讀其他同學的作文時,學生往往能夠更加敏銳的發現其他同學在作文寫作過程中的優點,從而加以學習和模仿,當看到其他同學作文描述中不夠精確和優美的地方時,也能夠為其他的同學提出建議,極大的減少自己在作文中犯同樣錯誤的概率,同學互相批改的方式拉近了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夠促進學生在互相學習的氛圍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教師還應當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階段性測試,許多學生在作文訓練的一開始寫作素材較少,再也不斷豐富寫作素材和閱讀優秀作文的過程中,逐漸增長了自己的寫作知識,也學習了更多的寫作技巧,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新的作文練習,讓學生對兩次練習的作文進行對比分析,找到自己提升的方面和優點,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寫作基礎的基礎之上為學生制定科學的寫作教學計劃,帶領學生設計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技巧,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和評價,從而更高效地開展作文教學活動,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

[作者通聯:江蘇蘇州新草橋中學]

猜你喜歡
寫作教學新課標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架設作文橋梁,探尋寫作源泉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