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教學實施形成性評價芻論

2022-10-17 02:19黨愛良
成才之路 2022年30期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綜合素養學習能力

黨愛良

摘要:形成性評價指的是通過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搜集并使用反饋信息,以調整和改進教師的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評價方式,它是一種強調“促學功能”的過程性評價,具有發展性、過程性、反饋性、開放性、多元性等基本特征。實施形成性評價,能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文章從形成性評價的目的、語文教學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作用、語文教學實施形成性評價的策略三方面,對形成性評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形成性評價;學習能力;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0-0133-04

課堂教學評價對促進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新課程改革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衡量學生學習水平、學習成果時,要改變單一的評價形式。語文學科教學要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就要對形成性評價的實踐方案進行優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法,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形成性評價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從形成性評價的目的、語文教學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作用、語文教學實施形成性評價的策略三方面,對形成性評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進行論述。

語文教學中應用形成性評價,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以及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運用。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教師和學生之間日常交流與互動情況,均可作為形成性評價的指標。形成性評價具有動態化特征,通過跟蹤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評價。因此,學生出現的學習不足、知識的薄弱環節均可反映出來,這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從而對教學方案、教學計劃進行改進和完善。

語文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對于優化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關鍵性作用。在形成性評價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總結教學經驗,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還可以在形成性評價中了解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加以改進與完善,也可以通過分析學情,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在形成性評價的應用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反饋,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從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方案和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1.發揮形成性評價的功能

形成性評價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顯著的優勢,其反饋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對學生能起到有效的帶動作用、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實施形成性評價,充分發揮其功能,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利用形成性評價的反饋功能,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能促使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案;利用形成性評價的激勵功能,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利用形成性評價的導向功能,能為學生的學習指引方向,讓學生的學習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為了更好地發揮形成性評價的功能和作用,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學習,閱讀、探討、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在思維碰撞中,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將生活體驗作為關鍵環節,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觀、學習觀,構建起生活與語文教學之間的橋梁。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以分析作者情感、講解課文內容為主,而要以加強學生語言訓練,完善課堂評價指標為主,將形成性評價的功能和作用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值得注意的是,在體現形成性評價的功能和作用時,教師要對獎懲機制進行弱化,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學習成果,多運用積極評價。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入到合作探究學習中,結合語文課堂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表現突出和態度積極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以發揮其帶頭作用。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存在個體差異。例如,有些學生能夠復述課文,并將自己的情感和體會融入其中,有些學生只能完成基礎知識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制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開展分層教學,以更好地實施形成性評價。

2.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

在實施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要做到以生為本,教師不僅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還要轉變自己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以使形成性評價得到有效實施。

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計劃、教學方案,保證語文課堂教學的形成性評價是圍繞學生展開和實施的,以打造高效、優質的語文課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態度變化和情感變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確立立體化的教育目標、育人目標,不再把知識教育作為唯一的教育目標。要整合不同的教育要素,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增強語文技能的過程中,培養興趣愛好,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熏陶,在獲取知識、收獲情感、提高學習實效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為未來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教師要利用形成性評價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問題導向、任務驅動的作用下,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優化課后作業評價

在課后作業的形成性評價中,教師應突出評價的跟蹤功能,進一步完善形成性評價指標,深化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掌握和運用。在長期的跟蹤評價中,教師要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態度、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幫助學生進行改進。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努力成為知識的探究者、驗證者,還要及時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并予以糾正,改正學生馬虎、不認真完成作業的不良習慣,端正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提高作業完成質量。

在課后作業環節,教師將形成性評價的跟蹤性功能利用起來,使課后作業成為形成性評價的切入點,能反映出學生對語文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并對作業中存在的錯誤及時進行改正。在課后作業中實施形成性評價,不僅能使課后作業完成得更好,還能培養學生認真完成課后作業的良好習慣。此外,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與家長建立聯系,營造家校共育的教育環境,系統、全面地評價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情況。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往往局限在學校內,與家長建立聯系,能擴大評價范圍,使形成性評價更全面、更準確。建立家校合作機制,能及時反饋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和學習情況,這可以作為形成性評價的參考。為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教師可利用微信、QQ等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家校合作機制的建立,能使形成性評價更加立體化、系統化,能使形成性評價內容更具體、更細節化。

4.實施調查問卷評價活動

在學生群體中組織和實施問卷評價的實踐活動,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思維活躍,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期,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教師可以利用下發調查問卷的評價方式,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狀態的了解和掌握,以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提高調查問卷評價的精準性、科學性,教師要站在多個角度,精心設計調查問卷評價內容。問卷內容可包括學生的認知能力、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思想品德素養、人際交往能力、價值觀等。教師可將實際案例引入問卷的設計中,以考查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能力、政治素養。實際案例的引入,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答卷的積極性,還能降低學生對調查問卷內容的理解難度,使調查問卷更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調查問卷可側重調查和研究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在設計相關調查問卷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個體性特征有所了解,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到基本掌握。為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將學習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問題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具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內容,能提高形成性評價的可行性、可信度。要建立長效調查問卷評價機制,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生活狀態和成長現狀,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有效性,實現預期評價目標,以此推動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實施問卷調查評價活動建立起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評價的主體,能更好地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

5.注重形成性評價的導向與激勵作用

相對于其他而言,青少年學生對于評價的激勵敏感性更強,相關評價傾向能夠顯著強化基礎導向作用,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其基礎導向,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激勵作用,反饋到教學流程中,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形成性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教師可創設配樂朗讀情境,并在學生成功朗讀后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從而擺脫不敢朗讀的尷尬局面,提高朗讀能力。在激勵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恰當、符合實際的評價,避免評價內容過于空洞。

6.從個體差異出發落實形成性評價

學生在課堂中雖然以團體形式接受教育,但其本質上仍然屬于具有獨立性格特征的個體,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語文學習興趣也各有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實施單一的評價方式,就會導致學生接受程度較差,影響教學效果。為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教師應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探索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方式,確保學生的差異能夠得到充分重視,進一步增強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效果。例如,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將橫向比較評價與縱向比較評價相結合,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在語文學習中的長處與短處。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多元化這一實際情況,教師要分別采用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方法,還要不斷創新評價方法。例如,有些學生對評價接受程度高,能夠快速地將其轉化為學習動力,教師可采用直接評價的方式,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些學生對評價接受程度低,不能快速將其轉化為學習動力,教師可采用間接評價的方式,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7.革新評價主體設置方式

傳統評價主體設置方式較為單一,往往會導致學生發展受到阻礙。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形成性評價要吸取傳統評價的教訓,革新評價主體設置方式,使其向多元化發展,實現個體培養目標。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參與到個體評價流程中,利用相互評價、自我評價、滲透評價,使學生獲得充足的輔助信息,幫助學生認清自身的學習狀態,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此外,教師可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融入形成性評價體系,促使學生進行有效互動,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成長,使所學習的語文知識能夠融會貫通,取得理想的評價效果。

8.強化評價情感反饋

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結合學生對評價內容的態度,創造性地規劃相關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并強化形成性評價所具有的目標特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情感曲線,對形成性評價進行靈活調整,使其符合正向引導目標,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使學生在探索語文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探究心理。教師還應當結合形成性評價反饋,對教學流程進行調整,使學生提出的正確建議能夠得到落實,正當訴求得到滿足,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這樣,能有效強化形成性評價的課堂作用,能充分發揮其引導價值,能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得到樂趣,得到情感的滿足,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為后續進一步學習夯實基礎。此外,教師應當對各種形成性評價方式進行橫向對比,對教學效益較高的方式進行記錄與整合處理,使語文課堂教學能夠快速應用這種評價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深化學生語文學習體驗。

9.建立科學的成長檔案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需要的時間較長。為盡可能提高教學評價效果,教師應當以總結階段評價細則為目標,建立學生個體成長檔案,將形成性評價內容、進步情況、發展趨勢整合至檔案中。通過此類措施,能夠為后續教學評價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有利于強化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特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對于各項評價的反饋,對成長檔案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能夠貼合學生實際情況,為后續判斷評價方式提供參考。同時,教師還應當采用多元化評價手段,并在成長檔案中記錄應用方式與反饋細節,豐富信息內容,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作用。在結合成長檔案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平衡教學工作與評價活動,同時還應當重視學生對于形成性評價的態度,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教師通過建立成長檔案,能夠了解學生的個體學習情況,以便在后續的形成性評價過程中掌握執行要點,充分激發其學習興趣與探究心理,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評價氛圍與環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填寫成長檔案,同時結合檔案信息對形成性評價體系進行科學調整,使其能夠迎合語文教學發展,強化評價作用,為語文教學提供助力,促進語文教學發展。

綜上所述,實施形成性評價,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語文課堂教學要積極實施形成性評價,以充分發揮其助學作用。在實施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優化課后作業評價,實施調查問卷評價,注重形成性評價的導向與激勵作用,從個體差異出發落實形成性評價,革新評價主體設置方式,強化評價情感反饋,建立科學的成長檔案,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發展性評價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淺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2(02).

[2]張益涵.“臻美育人”思想指引下的詩書畫校本課程評價途徑[J].試題與研究,2022(02).

[3]王凡.巧用課堂評價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教師博覽,2021(36).

[4]李艷新.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探究[J].課外語文,2021(36).

[5]劉軍.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解析與建議[J].天津教育, 2021(13).

[6]彭恬靜.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有效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04).

[7]任睿.構建“四位一體”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新模式[J].小學教學, 2021(02).

[8]申曉暉.互動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20(12).

[9]林越操.小學生語文學習形成性評價策略探討[J].黑河教育,2017(06).

Discuss on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Dang Ailiang

(Xiyu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Formative evaluation refers to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at adjusts and improves teachers’ teaching by effectively collecting and u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then promotes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t is a process evaluation that emphasizes the "learning promotion function", and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process, feedback, openness, diversity, etc.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can promote students’ individual growth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urpos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the rol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strategies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formativeassessment;learningability; comprehensivecompetence

猜你喜歡
形成性評價綜合素養學習能力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學業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中藥分析綜合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思路與實踐
“童詩”也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