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歷史活化科技檔案探析

2022-10-21 07:04毛雙惠
蘭臺內外 2022年1期
關鍵詞:檔案管理科學科技

文/毛雙惠

著名歷史學家唐納德·里奇認為,“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的方式收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毙聲r代,隨著網絡與新媒體的融合與發展,現代口述歷史在中國蓬勃發展,已從史學研究向檔案學、社會學等多學科領域發展,成果內容更加豐富、成果呈現形式更加多樣,呈多元化發展格局??谑鰵v史在檔案學領域被用來挖掘歷史記錄以彌足傳統檔案資料的不足,在社會學領域被用來積累社會資料以做深度的文化闡釋。這給長期以來重保管輕利用的科技檔案管理帶來發展機遇:口述歷史是活化科技檔案的臍帶,使其與科學研究、科學文化、科學傳播之間緊密相連。因此,探索研究運用口述歷史方法活化科技檔案的表現、方式及路徑對創新科技檔案管理方式、充分發揮科技檔案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1 口述歷史活化科技檔案的表現

1.1 助力科技檔案與科學文化建設的融合

科技檔案是科技人員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匯聚的智慧成果,蘊藏了豐富的科學文化價值,但是挖掘開發利用不夠。而口述歷史以其訪談動機的多樣性和訪談主體的多元化,為科技檔案中科學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是檔案工作者積極研究科技檔案記錄的空白和不足,針對性地開展口述訪談,收集歷史人物及重大事件的細節記錄,豐富科技檔案內容和形式;二是科技人員可通過口述訪談對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進行文化闡釋,如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情懷、科學精神等,使科技檔案超越靜態的圖表、圖紙文件成為血肉豐滿的活態歷史畫幅,從而為科學文化建設夯實特色檔案資源基礎。

1.2 助力科技檔案與科學傳播工作融合

運用口述歷史方法開發利用科技檔案信息,正是檔案宣傳和科學傳播的題中之意。在新媒體時代,公眾參與已成為口述歷史的基本特征,口述訪談的對象已從社會精英拓展到普通群體,口述訪談編研成果能通過大眾媒體呈現給社會大眾,有助于科技檔案信息、科學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傳播。一是檔案是真實的歷史記錄,具有憑證作用,以科技檔案為支撐的科學傳播能增強公眾對科技信息的信任度,提升科學傳播的社會效果;二是口述歷史具有鮮活、生動的特點,符合公眾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能給公眾一種易于親近的真實感,進而增加科學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1.3 助力科技檔案與科技歷史研究融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左玉河研究員指出,“口述歷史的主要任務,就是挖掘、采集、保存、整理口述者的歷史記憶,在探尋記憶之真的過程中無限逼近歷史之真?!痹L談者從口述者大腦中提取的記憶碎片構成還原歷史真實的基礎。訪談對象的多元化使訪談者更注重對同一歷史事件的經歷者和見證者群體進行訪談,而作為歷史共同體的眾多口述者呈現的個體記憶往往存在差異性。訪談者在研究這種個體記憶差異產生的過程中,必須借助科技檔案與文獻互相印證、去偽存真,才能探究歷史真相。例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通過口述訪談、查找檔案文獻,歷時五年完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志》的編撰,記錄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1928年至2010年的發展歷程,為后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

2 在科技領域系統地開展口述歷史的必要性

2.1 搶救性地開展口述歷史是新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

“科學家是科學文化形態和風尚的引領者和實踐者,科學家的科技活動始終是科學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礎?!彪m然科學家在科技活動中形成了豐富的科技檔案,但是科技檔案是宏觀的、靜態的,更多的科技活動細節都儲存在他們的記憶中,而個體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身體情況的變化而變得模糊甚至消失。因此,搶救科技史料,服務科學文化建設,已成為科技界的共識。早在2009年“當代中國科學口述歷史學術研討會”上,樊洪業研究員呼吁,“搶救史料,時不我待”,“把口述史的工作抓緊些吧,留下那些隨時都可能逝去的珍貴記憶!”當務之急是對經歷、見證過重要歷史事件及對科學研究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老科學家進行搶救性的口述訪談。

2.2 有組織地開展口述歷史是歷史文化工作的現實需要

隨著科學研究事業的飛躍發展和科學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科研單位愈加重視編史修志工作。樊洪業研究員在2016年接受訪談時指出,與黨史、革命史、教育史相比,科學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力度相差甚遠。有組織地開展口述歷史工作才能確??谑鰵v料的收集工作順利進行,以積累新穎、真實、全面、豐富的口述史料儲備:一是可獲得必要的經費支持,避免因經費不足而使工作停滯不前;二是各部門可互相協作、全方位搜集信息,篩選重要訪談對象,分出輕重緩急,避免錯失良機;三是可組建工作團隊,用專業的知識、實踐能力和敏銳的職業判斷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凝練訪談主題、制定訪談計劃,避免重復訪談給口述者帶來不便,提高訪談成果質量。

2.3 規范地開展口述歷史工作是檔案資源建設的客觀要求

《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到,鼓勵開展口述歷史檔案的建檔工作,以豐富和優化檔案、推進檔案資源建設??谑鰵v史工作中會形成大量的口述歷史記錄,有訪談錄音錄像、文字研究報告,還有口述歷史紀錄片。只有以規范的形式和流程開展口述歷史工作,才能確??谑鰵v史工作過程中形成的文件資料真實、完整、準確有效,真正發揮“存史、資治和促進學術研究”的作用。樊洪業研究員指出,口述歷史要符合史學規范,譬如對有歧義的陳述給予必要的說明等。左玉河研究員指出,口述歷史應注意規范化操作,遵守道德規范、學術規范和法律規范,以免出現嚴重的學術失范和法律糾紛。

3 口述歷史活化科技檔案的路徑

3.1 把口述歷史納入科技檔案管理部門職責,為持續開展口述科技史提供組織保障

口述歷史是一項需要長期深入開展的工作。明確口述歷史的歸口管理部門和工作責任,使其組織上有計劃、有規范、有總結。而且,依托組織進行口述訪談可極大地調動訪談對象的積極性,有效協調各種關系,使口述歷史工作與單位的日??蒲泻凸芾砘顒尤诤掀饋???萍紮n案管理部門負責口述歷史工作具有明顯的優勢。檔案館(室)的主要職能是存史資政、為民育人。調查發現,不僅各級檔案館已把口述歷史工作列入其工作職責,而且各級政府機構也把口述歷史作為一項工作歸口檔案管理部門負責。此外,科技檔案管理部門具有豐富的科技檔案資源基礎、高素質的工作隊伍和精良的技術設備,這些都能為口述歷史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保障。

3.2 強化部門協作,統籌科技信息資源

科技檔案管理部門應加強與科研項目、成果管理部門的溝通協作,準確了解重大科研項目動態,特別是科技成果產出情況,及時對相關科技人員、事件開展口述訪談,豐富項目檔案資源,為科學文化建設和科學傳播工作積累素材。同時,科技檔案管理部門應加強與文化、宣傳部門的溝通協作,為科學文化建設和科學傳播工作提供全面、準確的科技檔案資源,同時,也要及時將在科學文化建設和科學傳播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及音視頻資料收集歸檔。

3.3 深入宣傳口述歷史,獲得更多科技人員與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參與

一是利用新媒體技術,多維度展示口述歷史成果。在研究所網站和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開辟口述歷史專欄,定期推送可公開的口述訪談視頻、訪談記錄和編研成果,使科技人員對口述歷史產生認同感,從而支持并積極參與其中,最終為口述歷史的發展貢獻科技人員的熱情和力量。二是制作口述紀錄片,開展與地方學校和電視臺的深入合作,通過口述歷史工作把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家精神帶入公眾視野,充分發揮其在教育和宣傳等領域中的作用,促進科技與教育、文化的融合,從而為口述歷史工作爭取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參與。

3.4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口述專業素養和能力

口述歷史的核心是口述訪談。訪談者的知識層次決定了其與口述者的互動水平,“互動水平低,會影響史料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因此,訪談者應深入研習近現代科學史,熟悉重要機構變革、事件脈絡、學科發展和人物關系,進而從多角度積累史學知識。同時,訪談者還應針對口述者,廣泛查閱檔案資料,全面了解口述者的經歷,不僅要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還要充分準備訪談資料,以便在訪談時靈活應變、充分挖掘和及時捕捉有價值的信息,提升口述訪談成果質量。

綜上所述,科技檔案工作者應轉變觀念、重新定位,積極帶頭開展口述歷史工作,把科技檔案工作開展到科學研究活動中去,把檔案館(室)建成科學文化寶地,在搞活科技檔案工作的同時,充分挖掘檔案的科學文化價值,以鼓舞新時代科技工作者傳承、踐行老一輩科學家精神,提升自身人文素養,為實現科技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檔案管理科學科技
關于企業檔案管理體制改革的探討
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探析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新農村建設形勢下衛生院檔案管理工作探討
科技助我來看云
檔案管理現代化中檔案管理原理的運用分析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