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豆記

2022-10-21 12:12李丹崖
青春 2022年8期
關鍵詞:苦櫧青豆毛豆

李丹崖

紅豆生南國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從色澤上就可以看出來,表皮油赤赤,色中帶紫,光可照人。舉近來看,總讓人想起戲曲中的關公,那標志性的紅。關公是忠義的代表,紅豆小小的一粒,赤紅一點,如火球,似積攢著巨大的能量。猶記得少年時走夜路,家里人會事先準備一個小布袋,里面塞上一小把紅豆,據說,可以驅邪。

有一次在云南開一個筆會。在麗江的最后一天,將要與大家作別,踐行宴設在一處靠山的酒店里,佳肴嘗盡,上來一個木桶,裝著紅豆飯。原來,吃紅豆飯的習俗云南自古就有。不管怎么說,紅豆飯的吉祥寓意是大家公認的。

紅豆飯確實好吃,米吸納了紅豆的色澤,也吸納了紅豆特有的香氣,香之又香。在麗江那次,我吃了兩大碗,服務員在上紅豆飯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云南人一般是在依依惜別之際,才會上這道紅豆飯,這證明會常常思念大家。

那頓飯,賓主盡歡,因為紅豆飯。

紅豆有兩種,一種是赤小豆,在民間,諢名“紅豆”;另一種是王維詩中,“此物最相思”的那種,曰:相思豆。兩者是同名不同功用的東西。紅豆是美味,相思豆則有毒。千百年后,時至今日,人們已經把可以食用的赤小豆也當成了可以承載相思之物,真是實用主義加浪漫主義。

在吾鄉的一處私人博物館中,曾見到有人搜集的清朝的香囊,有一款香囊是道光年間的,香囊的頂端,有一小串黑黢黢的小顆粒,我伸手去摸,被店主制止了,他說,別摸!那東西一碰就碎了。問他何物,答曰:紅豆。不難想象,這只香囊一定是情人之間互訴衷腸的饋贈。

赤豆糊,也是一種讓人回味悠長的吃食。一次在省城的經濟廣播頻道做節目,結束時已近午夜,有點餓了,無處覓食。主持人看出我的心思,他說,戴著耳機就聽到我腸鳴陣陣。我頓時不好意思,他請我在大劇院門前吃了一碗赤豆糊。那紅豆的沙甜,桂花的馥郁,一碗綿稠,讓人好不暢快。那晚的節目,我們聊了什么,早已忘記,卻記得那碗赤豆糊的香。

提及紅豆,不忘舊時吾鄉的一種習俗。少年時,每到春節,正月十五前后,做外婆的都要給未成年的外甥做一種叫“小狗”的吃食,有別的地方也送“青蛙”,全部是用面來做。面,就是做饅頭的那種面,捏成小狗或青蛙的形狀,在眼睛處,一定要裝點兩枚紅豆。雪白的面食,因為這兩粒紅豆,立時畫龍點睛。送小狗或青蛙,都帶著濃濃的祝福和希冀在其中,目的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大紅大紫,名噪一方。

紅豆是古老的豆類,它也是中國最早開始種植和食用的豆類,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它晶瑩如珊瑚,一粒粒耀眼的紅自帶光環。舊時,祖父在四川做生意,常年不在家,我家籬笆院外常有紅豆在生長,祖母常用它穿上線,掛在耳垂上。

后來,待我成年,讀到“把酒祝東風,種出雙紅豆”,再想起祖母,不禁莞爾。

青豆腥鮮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毛豆成熟的季節到田間去,無須剝豆,單純是朝豆田的邊緣一站,就能聞到濃郁且清新的豆腥味。濃郁和清新并不矛盾,濃郁說的是密密匝匝的豆莢,毛茸茸的,在豆田里跟著綠浪此起彼伏,清新說的是豆子特有的一種新鮮感,隨著風吹,能第一時間滿溢你的鼻孔,是腥卻不讓人膩煩的一種氣息。

是的,草木的腥,一般是伴隨著草木的鮮爽出現的,可謂“腥鮮”。

舊時的鄉村少年如我,在盛夏里,去豆田有兩個目的,一是去捉伏在豆田里的蟈蟈,另一個是到豆田里拔幾棵長得飽鼓的青豆嘗鮮。我去豆田是兩個目的都有,先去豆田里捉了蟈蟈,再掰下幾大把幾近成熟的豆莢,放在火中悶燒。什么是悶燒呢?先挖一個土坑,在里面燒一堆柴,火燒旺后迅速把豆莢扔進去,稍事把火堆掩著豆莢之后,迅速覆土,大概十分鐘左右,扒開火坑,青豆莢的香直溜溜地冒出來,那股香讓人垂涎。扒出青豆莢來吃,豆莢軟,剝開,青豆嫩,甚至可見盈盈冒著的熱氣,吃上幾粒,驚呼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當然,這只是一種比較野蠻的吃法。在皖北餐館中常見的吃法是鹽水毛豆。鹽水毛豆的做法很簡單,新鮮的毛豆莢,以一只莢為一個單位,在清水中洗凈了,放在鍋中煮,水中下入八角、香葉、花椒、蔥白、姜片、鹽等,煮沸十分鐘許,香氣撲鼻,放涼了,置于餐盤,絕對是炎炎夏日餐桌上的消暑王牌菜。當然,也有把新花生與毛豆同煮的,滋味也很特別。這是一份不需要太多廚藝的菜肴,做出來,又廣受好評。一盤鹽水毛豆,靜靜地享用,哪怕是不喝酒,佐上一杯綠茶也大好,清清爽爽的一個午間,就這樣被一盤鹽水毛豆成全。

在皖南,一般喜歡用毛豆來炒雞雜。新鮮的雞雜,剝開的毛豆,雞雜用鹽巴、料酒、蠔油腌制了,切上一些菱形的青紅椒片,與毛豆同炒,要稍稍放一些豆瓣醬進去,醬氣十足,滋味尤佳,且很能下飯。香腸蒸豆米這道菜,就是以青豆打底,上面是切了片的香腸,放在碗盞之中,蒸熟即可。香腸瑩潤透亮,青豆新鮮水靈,讓人大快朵頤。南方人一般稱毛豆為“毛豆米”,把蠶豆稱為“蠶豆米”,把芡實稱為“雞頭米”……這或許與南方人愛吃米有一些關系,也或許是南方人心思細膩溫婉,把個頭稍大一些的豆類或籽實多稱作“米”。

七月烹葵及菽。青豆亦可煮粥。古時,每逢立夏,人們都要做一鍋立夏粥,立夏粥就是把黃豆、黑豆、綠豆、紅豆、青豆放在一起煮成粥,一鍋子豆子在“開會”,真是壯觀。最有意思的是,黃豆與青豆同在,兩豆,一為歸倉老者,一為豆蔻少年,一起融合別的紅、黑、綠三豆,可謂活色生香。吃立夏粥,最好配上一碟小咸菜,舊時,有做八寶菜的,最能佐粥。所謂八寶菜,就是苴蓮、白蘿卜、茴子白、筍尖、中期黃瓜等一起腌制的醬菜,這其中,若是少了花生,亦可拿青豆補上。吃立夏粥,佐八寶菜,碗盞之間,赤橙黃綠青藍紫,那叫一個熱鬧!

豇豆蹦跳

豇豆是一種“賤賤”的豆類?!百v”,是鄉下人對莊稼的產量特別多的一種形容,有一些“凡爾賽”的意思。

舊時在鄉下田間,每到夏日,就能看到滿棵的豇豆。豇豆這種豆類有意思,一般是兩根豆莢擠在一起生長,不落單,兩個豆莢之間,緊緊相鄰,勻稱且短,卻籽粒飽滿。豆子尚且嫩的時候,剝開來看,籽粒呈炫炫的花色,那感覺,像是京劇臉譜。

七八月份,豇豆的豆莢鼓脹脹的,沒幾天,豆莢干了,整個豆莢貼在豆子上。再過一周左右,烈日下,就可以聽見豇豆的豆莢炸裂的聲音,啪——啪——啪啪啪——一個豆莢接著一個豆莢,這是豇豆收獲的最好時節,再不收,豇豆就全部調皮地跳到田里,喂鳥、螻蛄和螞蟻了。小時候,跟著父母到田間去拔草,累了,就摘一根黃瓜,用溪水洗凈了,在豇豆田間聽豆莢炸裂的聲音,那感覺,像是田間放的一串串鞭炮。

豇豆好吃,關鍵在于它的香味很馥郁。普通的豆子一般都有豆腥味,豇豆沒有,它最宜煮粥。豇豆與米一起下了鍋,一通煮,煮到開了花,濃稠酣暢,配以小咸菜來吃,呼呼嚕嚕地喝粥,豇豆沙沙的,吃起來很過癮。豇豆煮出來的粥,呈赤紅色,很是誘人,為此,我曾敲開過成熟的豇豆,發現里面并無紅色,雪白一片,真不知道那些赤紅色是誰給它的。

若是偏巧遇到豇豆似熟非熟的時節,那當然是仲夏,從豆莢里把豇豆剝出來,洗凈了,與發好的面一起揉搓,豇豆粒裹進面中,做成拳頭大小的饅頭,上鍋來蒸,直至饅頭發起來,松軟得很,豇豆的香氣飄散得滿屋子都是。這便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豇豆饅頭。普通的饅頭誰稀罕呢?豇豆饅頭就不同了,好比是衣裝上貼了勛章,價值感立馬就提升了。

當然,豇豆做成豆沙包,亦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只是做成豆沙的過程較為復雜,需要煮熟了用石臼來搗,搗成豆泥方可?,F在,除了早餐店,尋常人家少有那份耐心了。

雨夜煮蠶豆

如我一樣的皖北少年,沒日沒夜地瘋玩,總覺得時間好不經用,總希望天黑得慢一些,亮得快一些,這樣就多了很多時光可以去找玩伴們玩。那時候的皖北鄉村,談不上有什么玩具,隔河看柳的時候,擰一管柳笛;蘆葦蔥綠的時候,把嫩嫩的葦葉放在口唇之間,舌尖抵著就是一管別樣的口琴;竹子用篾刀打了孔,也能做成一種簧狀的樂器?,F在想來,每個鄉間少年都是手藝人。

有一年夏日,實在是多雨,天氣預報里總是“淫雨霏霏,連月不開”,母親穿著雨靴,從地里拔了些蠶豆回來,也不用洗,就扔在院子里淋。暴雨把整棵蠶豆淋得愈加青綠,蠶豆莢上毛茸茸的東西都結著水珠的時候,天色暗下來,母親把蠶豆拿到屋子里來,先摘豆莢,然后剝豆。

蠶豆很飽滿,易剝,不像黃豆,蠶豆個大,剝起來很有成就感,不多時就是一碗。我和母親剝了三大搪瓷碗的時候,終于剝完,用清水洗了洗。籽粒飽滿的蠶豆在碗內“叫囂”著自己的健美身軀。

通常情況下,饞嘴的孩子會催娘做飯。

我燒土灶,用衰草引火,不多時,水就在鍋內沸成一朵花。母親在水中加上一勺鹽,兩勺油,這樣做可以確保煮出來的蠶豆色澤鮮嫩,然后把蠶豆放到沸水中,加入香葉、八角、茴香之類的作料,也會在征求我的意見后,放上一些火紅的朝天椒。我通常是不吃辣椒的,這一次,我同意了,我覺得紅辣椒放在蠶豆中,格外好看。

灶下火舌嘶嘶,鍋中咕嘟作響,不多時,蠶豆的香就溜出來了。蠶豆的香很是特別,香氣中帶著沙沙的氣息,就好像是吃蠶豆的那種沙感,經由鼻腔嗅到,和口感竟然出奇一致。

煮出來的蠶豆要稍稍放涼一些再吃,熱的蠶豆有一種臭臭的氣息,這味道唯有蠶豆有,放涼一些,怪味就不見了。吃蠶豆的時候,可以連同蠶豆的外皮一起,也可以輕輕咬開蠶豆的皮,用力一擠,蠶豆內的豆沙都一股腦兒入口,很是過癮。

少年時,常在課本上讀到魯迅先生的很多作品,“茴香豆”是作品中的“熟臉兒”,一開始尚不知茴香豆是什么豆,后來方知,就是母親所煮的這種加入了茴香的蠶豆。吃茴香豆后,最宜喝那種茶葉末兒。舊時,鄉人家里唯有在春節的時候才會買茶葉,喝到夏天,已經是茶葉末兒了,黑乎乎的粉,卻舍不得扔掉,可以用來吃炭火茶。吃完了蠶豆,大人們會從灶下拿出來一塊燒得火紅的木炭,放在大瓷碗內,將萎未萎,然后撒上茶葉末兒,上面倒扣上一只小碗,迅速把開水沖進去,小碗在大碗內咕咚作響兩三下,旋即扣緊,茶的香氣沖碗而出,很是勁道。這樣吃的茶,有獨特的干香,也能迅速去除口腔內蠶豆的豆腥味,可謂一物降一物。

我至今記得,那些雨夜,窗外濃墨一般的夜幕,香氣盈盈的蠶豆,還有嘴角邊干香的茶葉末兒的滋味,把漫長的雨夜裝扮得有了趣味。

前不久,我還把雨夜吃蠶豆的回憶說給母親聽,一旁的父親說:“蠶豆能健脾除濕,雨夜吃蠶豆是對的?!?/p>

父親是位老中醫,這話可信。

豌豆“飽鼓”

在吾鄉皖北,凡形容果實飽滿的樣子,一律統稱為“飽鼓”???,那豆子飽鼓了!——那豆子的籽粒飽滿,快要熟了;看,那女人的肚子多飽鼓!——那女人快要生產了。

豌豆什么時候飽鼓呢?少年時在鄉村,我有一個明顯的感覺,當村子里處處可聞布谷鳥的聲音——咕咕咕咕,咕咕咕咕,那聲調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布谷聲聲里,豌豆就熟了。聽老輩人講,其實,布谷鳥的叫聲就是“豌豆飽鼓”。仔細一聽,還真是這么個意思。

我開始懷疑,那些地上成熟的豌豆,是上輩子布谷鳥留下的夢囈;亦或許,那豌豆與布谷鳥,上輩子是有緣無分的情人,這輩子才會拼命地喊著另一個人的名字。

這么說,豌豆是有故事的豌豆。

布谷鳥遍地叫的時候,豌豆籽粒正飽滿。從田間摘上一小籃子豌豆莢回來,用水洗凈了,上鍋來蒸,水沸十分鐘許,關火,把豌豆莢拿出來,稍事放涼,即可享用。吃豌豆莢,我們一般是捏著一根豆莢放在嘴里,牙關微微合著,只一拉,豆莢中的豌豆悉數被擠壓在口腔中,大嚼之,味道鮮爽,豆香四溢,這才是來自這個夏日最完美的味道。

豌豆,可下鍋直接煮粥,或者是與黃瓜丁、胡蘿卜丁、雞丁同炒,稍稍放一些甜醬,一盤子軟紅翠綠,看起來就活色生香,滋味甚佳。

當然,成熟以后的豌豆,曬干了,亦有別樣吃法。豌豆糕,就是其中一種,且很具地方風味。干豌豆洗凈了,在水中煮三滾兒,撈出來泡水一個時辰,而后在石臼中搗成瓣兒狀,與豌豆粉、白砂糖、桂花一起煮熟,做成豌豆糕,在四方的碗盞之中儲存,放入冰箱冷藏。炎炎夏日,吃的時候,就拿出來切上一塊,鮮爽無比,最能解暑。

我曾問過做豌豆糕的手藝人,為什么不干脆用豌豆粉來做呢?她的回答是:用豌豆的瓣兒,人咀嚼起來,才能感知豌豆果實飽滿的顆粒感,這能帶來咀嚼的快感;另外,豌豆瓣兒粒??梢?,黃騰騰的一片,看起來也能激發我們的食欲。

現在很多餐館把豌豆糕切成條塊狀壘在一起上桌,似一塊塊金條,有貴氣,有香氣,作為涼菜出現,瞬間就能喚醒您的味蕾。

寫下這些的時候,恰逢仲夏,此刻,鄉間的布谷鳥又該滿地如雨了。

苦櫧豆腐

去景德鎮,在我看來,要么看瓷,要么就是吃苦櫧豆腐了??鄼绞鞘裁?,一種樹,每到初冬時節,會結一種苦櫧子,這是一種類似毛栗的果實,我的家鄉也稱之為“櫧豆子”。櫧豆子經過烈日的暴曬,果殼會炸開,炸開以后取出里面的果實,確切說是果肉,浸泡一天以后,研磨,加水在濾網下過濾,把過濾好的苦櫧粉的水加熱煮,再放涼凝固,去除多余的水分,即可做成類似于涼粉狀的苦櫧豆腐??鄼蕉垢б豢搭愃茮龇?,卻比涼粉更粗糙一些,近聞,有淡淡的苦櫧香,可以炒食,味道絕佳。

第一次去景德鎮,朋友在一家餐館里招待我,點了這道菜,端上來,讓我猜,一頭霧水,舉箸來食,味道黏中帶著香,佐以醋和辣椒油來吃,堪稱酣暢,味厚而醇,又有天然的植物香氛,吃起來,似遙遠的時光中穿越過來的吃食,后來才知道這就是苦櫧豆腐。

我曾親自操刀,做過苦櫧豆腐:苦櫧豆腐切成塊,再切好肉末、蒜末、蔥花、干辣椒、雪菜,備好佐料,起鍋燒油,烹炒肉末,下入蒜末、雪菜、醬油,炒香,再放辣椒,放入苦櫧豆腐翻炒,最后放入蔥花,稍事翻炒出鍋,味道大好,可以配著米飯來吃,直接吃也很好??鄼蕉垢淅弊?,越吃越香,吃得大汗淋漓,回宿舍沖個澡,泡上一杯叫不上名的綠茶來喝,大爽。

據說,當年在景德鎮燒窯的老窯工最擅長做這道菜。瓷器的坯子做好,青花勾勒好,入窯了,火生起來,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就搗鼓一些吃食,苦櫧豆腐就這樣慢慢誕生了。

苦櫧豆腐的樣子實在不敢恭維,看起來黑褐色,或者黑黢黢的,不如炒涼粉那樣油亮有光澤??鄼蕉垢酿つ?,讓它的顏值大打折扣,但吃起來卻是真正好,這次去問了好幾家,都說疫情原因,封了村子,上不了山里采苦櫧子,苦櫧豆腐自然是做不出來的,我只好帶著遺憾離開景德鎮,心里念著的仍是苦櫧豆腐的香。

這樣的遺憾也好,總比把一件食物吃膩歪了要好。

猜你喜歡
苦櫧青豆毛豆
苦櫧子
苦櫧豆腐
苦櫧樹下的快樂年華
毛豆飄香秋來到
毛豆姐姐的信
麥嘜套餐
摘毛豆
青豆的神奇功效
青豆姑娘是個吃貨
進了“洗衣機”的小青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