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規劃原理知識植入的教改探究
——以“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為例

2022-10-25 03:41劉淑虎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建筑與文化 2022年10期
關鍵詞:遺存原理規劃

文/劉淑虎 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黃靜馨 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黃龍英 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馬冬梅 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

引言

用中國思維解決中國問題已成為城鄉文化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文化自覺[1]?;诖藘r值觀,從蘊含中國思想、原理和方法的傳統規劃中汲取當代意義,成為城鄉規劃理論發展的新動向。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專業培養中彌補中國傳統規劃的知識缺口,使學生掌握中國傳統人居哲學、設計思維和規劃方法,成為城鄉規劃專業歷史類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針對這一趨勢,張曉榮等人(2012)通過在課程體系中導入人文精神,探索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方法[2];張秀芹等人(2014)在《中國城市建設史與規劃史》中植入地方建設史的相關內容,探索歷史教學的地域化方式[3];王凱等人(2016)以弘揚傳統文化精神為理念,嘗試在《中國建筑史》中培養學生的中國傳統創作觀[4];此外,還有院校從虛擬現實技術引入[5]、多學科視角[6]、建構主義理論[7]等方向,對歷史類課程教學進行了新探索。相關實踐表明,中國傳統規劃思維的課程植入,已受到部分院校重視,并多以“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建筑)史”為教改對象,探索適應新發展趨勢的教學新思路,但相關教改探索是以傳統規劃的局部內容植入為主旨,未形成系統化知識體系融入的方法。

結合相關教學經驗,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規劃的特殊性分析,圍繞“中國傳統規劃”知識,從教改理念、教改方法和教材供給等方面對“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進行教學改革,為學生樹立中國傳統規劃的設計思維提供路徑。

1 中國傳統規劃的特殊性

吳良鏞、王樹聲、武廷海等學者對中國傳統規劃的研究表明,中國傳統規劃自成體系,具有四大特征:首先,在營建理念方面,傳統規劃注重空間要素與人文精神的寓意關聯,形成以人文為文化坐標、以山水為地理坐標的聚落營建方法,具有“人文-空間”一體化的顯性特征[8];其次,在城市形制方面,圍繞人的需求呈現規則型和不規則型多樣并進的特征,幾乎每座城市都蘊含著優秀的規劃經驗;再次,在知識體系方面,主要涉及城市選址與布局、區域人地相稱、城鄉社會組織、陰陽數術和營造則例等五類[9],并依附于“治官”“治民”“治地”的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明顯的治國屬性;最后,在科學體系方面,依托“匠人+文人”的傳承模式自成體系,但在古代未形成專門的科學論著,相關營建原理是學者們基于歷史史志、文化典籍、遺址考察而發掘的研究成果,近年來才逐步成型[10]。

2“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的教改思路

中國傳統規劃蘊含了中國人居哲學和規劃思維,是最具本土特色的規劃理論[11],伴隨中國傳統規劃當代意義的持續發掘,其在現代城市規劃中的地位將被“喚醒”。因此,對中國傳統規劃的植入不應只局限于歷史知識的傳輸,更應著眼當代應用?;诖苏J知,“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的內容要首先從“營建歷史”向“營建原理”轉變,注重對五類知識涉及的營建思維、方法和技術進行解讀,并將其融入當代規劃內容中,以便實現“古為今用”的教學意義。其次,針對傳統規劃“人文-空間”一體化特征,在典型城市講授中應將傳統哲學思想、精神追求和美學原則納入教學內容,關注案例城市中人文理想與空間形式之間的互動關系,解析傳統營建法則及其蘊含的人文精神。最后,鑒于傳統規劃與社會治理的緊密聯系,應將案例城市的特征解讀與營建背景和營建歷程相關聯,利于認知傳統城市營造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而厘清傳統營建邏輯和思維。

基于上述研判,“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的教改思路為三點:第一,認知體系上要關注傳統人文精神,注重“人文-空間”一體化的認知方式;第二,教學內容要從“營建歷史”向“營建原理”轉變,并涵蓋傳統規劃涉及的五類知識體系;第三,將歷史城市的動態演化與靜態特征相結合,關注城市營建特征與社會背景和國家治理之間的關聯性。

3“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的教改內容

3.1 認知框架:思想主導,多維關聯

“天人合一”“象天法地”“因地制宜”等傳統哲學,成為古代協調人與人、人與地、城市與環境關系的主導思想,并在數千年的營造實踐中與聚落形式高度融合,積累了大尺度的空間軸線、凝聚人心的人文場所以及美學原則下的空間形態等規劃智慧。傳統人居哲學作為中國傳統規劃的思想內核,反映了傳統規劃的設計思維,如何以思想為主線認知“典型城市”特征成為“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教學調整的重點與難點。然而,由于傳統哲學與傳統城市營建體系的形成處于同軌演化之中,其思想內涵及其在城鄉營建中的指導角色具有階段化特征,使得不同時期城市特征具有差異化。因此,在圍繞思想主線下,應關注不同的歷史階段,并結合不同階段下的社會背景、規劃方法、營建特征和重要人物,形成“背景-思想-方法-特征-主體”五位一體的多維度認知框架(圖1),嘗試用系統化的框架認知“典型城市”,提升學生對傳統規劃理解的全面性。

3.2 內容構架:原理組織,縱橫擴充

圍繞“認知框架”和傳統規劃涉及的五類知識,以原理化的內容組織為目標對“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進行調整。首先,在內容結構中,應將傳統規劃涉及的五類知識與五位一體的認知框架相結合,形成“背景-思想-方法-特征-主體”五大內容體系;并依據歷史演進,構建“中國古代城鄉規劃知識奠基時期(先秦)”→“中國古代城鄉規劃知識成型時期(秦漢至隋唐)”→“中國古代城鄉規劃知識轉型時期(宋元明清)”三階段內容體系。其次,在“典型城市”的遴選中,通過橫縱兩方面擴充不同形制、性質、職能的城市案例,改變以“都城”為主導的案例局限,便于學生理解傳統城市空間演化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最后,加入專題化內容,如市場、里坊、宮殿等重要功能的演化過程;城市體系與國家治理方式之間的演化過程;城市營建技術的演化過程等,形成與歷史階段對應的內容體系。內容構架本意是達成由“建設史”向“規劃原理”轉變的課程目標,以提供知識體系支撐。

3.3 方法調適:課堂解析,考察升華

中國傳統營建智慧內涵豐富,依托眾多歷史遺存保存至今。授課方式除課堂講授之外,應將現場考察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納入教學方法中。限于歷史遺存的完整性,現有遺存很難與“典型城市”特征對應,因此,應從“典型城市”中功能、選址、格局、軸線、景觀等相關性出發,對歷史遺存和山水格局進行片段化選擇,使其與授課內容關聯。此外,傳統城市營建注重對空間意境的追求,而意境體驗更需現實場所的支撐,便于真切理解空間意境的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現場考察中歷史遺存的敘述組織,可以直觀感受傳統規劃中人工與自然融合、人文與物質關聯、大尺度軸線組織等傳統營建智慧,帶來“沉浸式”教學體驗,利于學生對傳統營建思維的深度理解,進而樹立傳統規劃的設計觀。

4“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的教改支撐

在傳統規劃原理植入“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的過程中,涉及教材來源、基地選擇和教學課時等諸多內容調整,若沒有充分的現實支撐,教學調整很難變為現實?;诔B化的教學開展,提出以下三點保障對策。

4.1 教材來源

目前還沒有與“傳統規劃原理”直接相關的教材,這成為制約中國傳統規劃原理融入專業培養體系的核心原因。近年來,關于中國傳統規劃原理的相關著作不斷涌現,總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專著,如《中國傳統人居史》(吳良鏞,2014)系統闡述中國古代人居發展的主要特征與演進規律,梳理了傳統城市營建的邏輯、流程和理念,為教改提供了城市思想方面的理論支撐;《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全18 卷)》(王樹聲,2016)從古代史志中系統整理了中國歷史城市的歷史圖文和營建特征,內容基本覆蓋了全國縣市,這為多元類型的典型城市選擇提供了條件;《規畫:中國空間規劃與人居營建》(武廷海,2021)系統闡述了中國傳統規劃方法和技術,并形成“規畫”六法,為教改提供了規劃方法;此外,《城市規劃》期刊自2017 年推出專門介紹傳統城市規劃方法的“傳承與創新”專欄,系統闡述了中國傳統規劃的方法。另一類為學術論文,揭示傳統營建的三種模式(宋詩萌,2021)[12],并對傳統方位[13]、圖式[14]、“山-城”關系[15]進行專項釋義。此兩類研究成果豐碩,若進行整合,可以形成支撐傳統原理講授的內容。

4.2 基地來源

現場考察是授課方法改革的重要內容,其中,歷史遺存構成的基地考察更是提供“沉浸式”教學體驗的主要途徑。因此,結合各地的歷史文化遺存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提出三種實踐基地類型。第一類為院校鄰近區域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國自古重視對歷史文化的保護,當代更通過“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名目等方式為歷史保護提供制度保障,幾乎每個縣市都分布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對其進行甄別,形成與原理相關的歷史敘述片段;第二類為各縣市的“歷史博物館”和“城市規劃館”,這些室內展示場所普遍重視城市文化展示,設置有城市歷史的模型、影視和文物等內容,與室外歷史文化遺存片段相結合,可形成具有敘述組織的傳統營城場景;第三類是虛擬現實實驗室,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具備了通過CAD 與3DMAX 建模展現空間場景的能力,若對史志年鑒中典型城市進行建模復原,可實現與現實場景相同的認知體驗。

4.3 課時來源

目前在專業培養計劃中,“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授課普遍限定在16 ~20 課時之間,其中課堂授課占用了很大部分,現場認知的時間嚴重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三點對策。第一,歷史類實踐課程較多,可以通過整合《建筑測繪》《城市認知實習》和《建筑史實習》等實踐課程,以課程群的方式形成傳統規劃思維的培養機制,將傳統營建智慧的認知內容植入其中,有利于在實現課程目標的同時,延展實踐性課程的價值;第二,以課程作業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對三類實踐基地的調查,完成認知報告;第三,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遺存,普遍已成為開放性的旅游勝地,學生可通過組織假期旅游活動,自主考察歷史片段,如此不僅能彌補教學課時的限制,還能夠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從專業視角審視空間的意識。

結語

身處中華復興的歷史階段,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已成為文化自覺;在城鄉規劃專業培養體系中融入中國優秀規劃傳統已經成為趨勢。然而,在現有教學培養體系中植入傳統規劃原理,涉及教學理念、內容組織和教學方法的調適,同時需要從教材供給、課時保障和認知基地遴選等方面提供保障,以進行教學的系統化調整。研究通過對相關研究著作、歷史類課程和歷史遺存片段的整合,形成原理教學與歷史考察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傳統規劃思維和設計觀,探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人才的培養路徑。

猜你喜歡
遺存原理規劃
工業遺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時光與鮮花
“城中村”改造與規劃的思考
基于包絡解調原理的低轉速滾動軸承故障診斷
我們的規劃與設計,正從新出發!
濟南張馬屯遺址出土動物遺存研究
基于電力系統備自投實現功能原理概述
規劃·樣本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浙江安吉漢代土墩遺存
祖暅原理的推廣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