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工業景觀設計的美學特征與設計手法研究

2022-10-25 03:41李笑寒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
建筑與文化 2022年10期
關鍵詞:景觀設計美學景觀

文/李笑寒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講 師 博士研究生

楊震宇 北京城市學院 副教授 博 士(通訊作者)

1 背景

后工業(Post-industrialization)是20 世紀70 年代美國學者貝爾①提出的關于社會發展階段的理論,社會主導產業由工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轉換為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即社會從生產商品轉換為生產知識與服務。這是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展至發達工業社會之后的前瞻性的論斷,并且隨著西方國家的社會發展,該理論被逐步驗證為一種被普遍認可的社會發展理論。

后工業不僅表現在生產與經濟方面,其在哲學與美學方面的變革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對工業社會美學價值觀的反動,后工業美學雜糅了存在主義、后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哲學領域的思想潮流,成為美學的先鋒。后工業美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后工業美學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線,藝術成為了自我指涉的構建,而非社會的鏡子,藝術創作的主題從宏大的敘事轉化為藝術家個體的自在游戲(貢布里希②,《藝術的故事》,2002);后工業美學強調了視覺的沖擊力,脫離了所指枷鎖的漂浮跳躍的能指(德里達③,《書寫與差異》,1966)成為藝術審美的主導潮流,電視、電影、影像與電子聲音所創造的令人目眩的符號代替了架上繪畫與古典音樂(本雅明④,1940);后工業美學還強調了時間的破碎化與邏各斯(Logos)的解體,即“一切堅固皆碎化為煙云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伯曼⑤引用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的論斷,1982)。當打破了一切傳統與禁忌之后,后工業美學成為當代社會文化藝術領域的“通用”準則。

后工業景觀原本指工業及工業活動停止后遺留下的工業遺跡,這些人類工業的痕跡隨著時間推移成為了自然景觀與人工景觀的混合體,后特指經過設計再造之后的工業遺跡景觀。后工業景觀設計誕生于20 世紀70 年代,是在后工業美學思潮影響下,同時伴隨工業社會實體工業的衰落進程中誕生的一種景觀設計類型。這一設計類型從傳統的景觀設計中繼承技術與營養,在設計手法與美學構建上則另辟蹊徑。

2 后工業景觀設計案例分析

2.1 西雅圖煤氣廠公園

西雅圖煤氣廠公園(Gasworks Park)是較早采用后工業景觀設計手法進行設計的案例,由美國景觀設計師理查德·哈克⑥設計。煤氣廠位于西雅圖著名的風景地聯合湖(Lake Union)畔,曾經是負責全市照明煤氣資源的重要企業,后隨著電氣、石化等新興能源的替代而停產。1970—1976 年,在煤氣廠遺留下的廠房及大量設備的土地上,一個新的公園從規劃方案逐步建設完成。這一時間點同后工業理論提出及后現代主義思潮的迸發高度重合,這既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設計師哈克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的變革及審美的轉變,他前瞻性地認為,前煤氣廠遺留的大型煤氣分解高爐,有著令人錯愕的體量與復雜結構,破敗而獨特,是具有重要歷史意味和審美價值的元素,于是在公園規劃當中刻意保留了這一組高爐。公園的整體設計風格依然采用了當時最為通用的疏林草地為主的自然風景式園林,因此這組巨大的銹跡斑斑的粗野高爐和修剪精致的緩坡草坪恰恰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恍如隔世。這種反差在今天依然讓人過目不忘,可以想象在70年代給社會大眾帶來的巨大震撼甚至是困惑。西雅圖煤氣廠公園是后工業景觀設計的早期經典。

2.2 杜伊斯堡鋼鐵廠景觀公園

杜伊斯堡鋼鐵廠景觀公園(Landschaftspark Duisburg-Nord)位于德國魯爾地區杜伊斯堡市的北郊,這個鋼鐵廠曾是20 世紀80 年代世界鋼鐵工業最新技術的代表,后因聯邦德國后工業化的轉型而主動停產廢止。1989 年,德國政府開展了整個魯爾工業地區轉型的振興規劃(IBA),鋼鐵廠公園是龐大規劃系統中的一部分。德國景觀設計師彼得·拉茨⑦對整個廠區進行了景觀規劃設計。同20 世紀70 年代的西雅圖煤氣廠相比較,后工業景觀的設計手法與設計邏輯更加成熟完善。

拉茨在設計中首先強調了工業遺留物的景觀意義,從審美的角度充分尊重并強調這些工業文明的遺物。整座鋼鐵廠幾乎被毫發無傷地按原貌保存下來,似乎隨時可以再次投入鋼鐵生產。冶煉高爐和復雜的管線網絡成為公園景觀的核心特征。同時,新的使用功能被賦予這些設施之中,比如5 號高爐被用作可以攀爬的觀景塔,高空設備檢修用通道被改造成為空中的漫步道,鋼鐵外殼的煤氣儲存罐被改造成室內潛水訓練中心等,這些改變都力求不破壞工業設施的風貌。改造后的公園所擁有的新結構和原有歷史層面既清晰明了又整體統一。

其次,設計尊重自然界自我修復的過程,設計后的公園并未“煥然一新”,自然的腳步仍在走進工業廢墟之中,自然衍生出的白樺林仍在不斷擴張,荒草在公園里自由地生長,灌木從中鐵軌上散落的生銹鐵水運輸“魚雷車”也任其自生自滅,展示人類痕跡的緩慢衰退進程。設計師在一處鐵礦石料倉中螺旋形狀地擺放了一堆白樺樹樹干,樹干未作任何防腐處理,在日曬雨淋中逐年腐敗坍塌并被荒草所湮沒,這正是設計的初始目的——展示并見證大自然的“生老病死”。

景觀設計同時強調了豐富的游覽體驗和景觀空間層次:由高架鐵軌改造的空中步道系統營建出了公園的頂層,連接了公園內部的各主要景點,同時為游人提供了從空中觀看公園和整個杜伊斯堡北部壯麗工業風景的空中觀景平臺。公園的第二個景觀層是由散布在園中的橋梁和人行路組成的步行道系統,這些步道采用廢棄材料再利用鋪砌,形式靈活多變,連接了公園的各景點。第三層是水景觀層,包括以前工業生產的廢水排放渠、冷卻槽和沉淀池,雨水經過這一系統得到回收和利用,形成豐富的水景觀系統。第四層是功能各異的使用區和獨特的料倉花園體系,在這一層面上游客可以充分體驗獨特的工業景觀。以上四個景觀層次既相對獨立,也可以經過道路和階梯進行豎向上的銜接,豐富了整個公園的景觀空間元素。

3 后工業景觀設計的美學設計手法

通過以上西雅圖煤氣廠公園及杜伊斯堡鋼鐵廠景觀公園案例的分析,可以總結出后工業景觀設計具有以下普遍性的美學設計手法:

3.1 衰敗的審美取向

大工業的生產,開掘各類礦產資源,通過大型體量的廠房設備進行提煉與加工形成工業材料與產品,在大地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并產生大量的剩余物甚至是污染物。當工業活動停止,工業建筑和設施設備被棄置荒廢,經過多年后,自然重新占領這些空間,形成了獨特的廢墟景觀。德國攝影師伯納德、希拉夫婦⑧首先捕捉并呈現了這種圖景,他們在20 世紀70—80 年代聯邦德國的各處工業區中游走拍攝,記錄了大量珍貴的工業之后的影像,這些作品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廣泛的共鳴。后工業攝影通過強調形式、光線、圖案與色彩來表現人類工業活動的痕跡,這是一種關于衰敗的美學,完全不表現宏大歷史或鮮活的人類存在,畫面中只有荒蕪與空寂。

在后工業景觀設計當中,充分肯定和繼承了后工業攝影的審美取向,工業遺址現場的風貌是最應保護與忠實呈現的?!断滤獱枒椪隆分忻鞔_指出,工業遺存景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科技及審美價值(TICCIH,2003),例如破敗的高爐、車間與長滿荒草的鐵路,是后工業景觀設計的核心要素(圖1)。設計即應對工業設施設備進行完整的保留,這種完整性的保留,既是美學審美的需求,更是對工業流程和工業技術歷史信息的保護,具有科技考古學意義上的價值。如十分必要需要進行拆除,則應在判定需拆除部分的景觀價值和工業歷史技術價值之后方可進行。殘破的工業現場是具有重要審美價值的,這種價值依賴于景觀設計改造過程中的原真性,即尊重場地現狀,原始、真實地展現場地的工業風貌。設計當中人為的修飾、翻新,使其看上去更“美”的企圖是錯誤的。

上海寶山鐵合金廠位于寶山傳統工業區,停產后改造成為景觀公園,景觀設計尊重并凸顯出了廢棄之后的工廠所特有的蕭素氣質,保留了大量的混凝土框架建筑和主要工業設備。原廠一組40 米高的用于生產中降低污染排放的粉塵積塵凈化塔被特意保留,塔身所有的銹跡和塵埃都未被清理,除塵塔旁設計了大面積矩形景觀靜水池,用于映襯塔影與天光。水池周邊還種植了大面積的蘆葦,夏季時郁郁蔥蔥,冬季時則衰敗枯萎,突出了除塵塔的歷史滄桑感,成為公園的景觀地標。新的景觀設施也重視與原有場地風貌的統一性。一組高架輸送帶的框架被保留,形成景觀廊架,廊架下方地面采用質樸松散的灰色碎石鋪襯,形成新的景觀步道。道路兩側采用鋼筋網編織成的石籠擋墻,石籠內部填充了打碎后的磚塊、混凝土塊等再利用建筑垃圾材料,營造了一條在工業遺址中穿越的景觀游覽線路,形成廢墟感強烈的景觀空間印象。

與之相反,廣東某造船廠所改造的公園中,大量的工業設施被涂刷了靚麗的紅、黃、藍三原色,并藝術化地新建了一條遺址上本不存在的精致的種滿野草鋪滿白色卵石的鐵路。曾經的工廠遺址變成了靚麗的“工業主題公園”,由于該案例在我國建設較早,帶動了一批后續的設計項目走入了“裝飾與翻新”的歧途。

3.2 解構

解構(Deconstruction)的概念產生于20 世紀60 年代,由德里達在海德格爾⑨的理論基礎上提出,從《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語言的構成出發,在文本與閱讀之間創造裂隙,這一誕生于哲學的概念后逐步拓展為藝術設計手法。解構設計手法強調對固有關系與邏輯的否定:采取碎化、拼貼、疊加、重組,強調單體及局部本身,反對總體統一而創造出支離破碎和不確定感。

曾經的大工業生產,采用高效而組織嚴密的流水線進行,分工明確、邏輯清晰,是人類社會發達技術與工具理性的鮮活例證。這一邏輯支撐了現代主義的產生與繁榮,而工業之后,則見證了這一宏大場景的轟然倒下,時代轉身之后,留下的一片荒蕪與寂寥。后工業景觀設計之中,強化了時間片段的破碎性,新的景觀材料與手法與場地遺留的歷史信息互相疊加,形成多個時間片段的并峙。部分工業設施或工業零件因歷史或設計的意圖而被凸顯出來,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場地地標,這些地標物脫離了原有生產流程與生產線的束縛,形成獨立的個體性的景觀要素,其工業生產上的邏輯已經喪失,而獲得自由的景觀審美意義。

位于意大利都靈的由鋼鐵和汽車制造廠遺址改造成的多拉公園(Parco Dora),由彼得·拉茨事務所主持設計,設計師捕捉住了這一場地的最初印象,對前維塔利鋼鐵廠大廳的巨大橙黃色鋼結構立柱進行了景觀闡釋,在屋頂的外層和大部分墻面被拆除后,30 米高的鋼柱看起來像一片穿越時空的“未來主義叢林”(圖2),一條新設計的空中廊道穿梭在這些巨柱之間,引導游人近距離觀賞體驗不同高度的空間感受,這一區域成了公園迷人而充滿活力的中心。大廳仍有屋頂的部分被規劃成為一個有遮蔽的多功能活動空間,各類半室內文化活動在這里上演。地面層設計了簡潔的線條狀綠化,茂盛的植被和公共生活占據了這個人工環境,巨大的混凝土塔成為戶外當代藝術展的展墻,混凝土建筑的地基正在變成夢幻般的游樂場。

比利時恩客由煤礦改造成的城市廣場,地面鋪裝材料采用了大面積的黑色粗糲碎石,與昔日煤炭產業相呼應。一批造型獨特的白鐵座椅被有節奏感地固定在廣場的特定區域,如同當年井下開掘煤礦的礦工鏟。設計師利用煤礦保留下來的一組18 世紀鑄鐵材料礦井提升井架及一組19 世紀鋼鐵材料為特征的井架作為廣場的主景。新的廣場成為市民休閑和舉辦文化集會活動的場地,配合現代的紅、黃多色泛光照明設計,使18 世紀、19 世紀的煤炭工業結構與21 世紀的市民文化產生并置、沖突與對話。

3.3 隱喻

隱喻的目的,是與大眾進行交流或引導,暗示某種歷史的、文化的、技術的回憶或發展方向,通過具象隱喻、抽象隱喻、后現代隱喻及裝飾隱喻等手法,強調多元與差異性。隱喻表達了與大眾溝通的觀點,希冀觀眾對隱喻意義的解讀與再創造。

工業之后的場地,廠房與設備帶著技術與歷史的烙印,成為時間的復雜載體。后工業景觀設計,通過符號的提取、裝飾語言的模仿或再現,隱喻出宏大歷史篇章及其散落的記憶片段。同時,通過對工業設備的非復原功能性再利用,充滿游戲與反諷意味,引起大眾的關注與解讀,啟發而非界定多元復雜的文化聯想。

魯爾的關稅同盟煤礦與焦化廠,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中的工業遺產地。在景觀設計中,結合焦化廠龐大的煉焦爐群興建了一座摩天輪,高大的摩天輪如同工業齒輪緩慢運行于積滿灰塵的舊設備之中,隱喻了昔日的鋼鐵與煤炭工業盛況(圖3)。大眾乘坐摩天輪可穿過精密復雜的焦化高爐內部,如同當年傳送帶上的煤炭原料一般感受到機械的震撼與人的渺小,然后逐步上升,以獨特的視角從空中重新審視曾經穿越的黑暗閉塞的工業機器并眺望整個工業區,之后再下降高度重回地面。多重的視角造成了多重的空間與心理感受,這一具有魔幻現實主義趣味的游樂設施既是對曾經崇高工業的致敬或反諷,也旨在引發不同人群的解讀。一部以魯爾工業為主題的后現代舞劇以焦化高爐為演出舞臺,人數眾多的舞蹈演員通過音樂、燈光與肢體舞蹈再現與抽象演繹了魯爾產業工人昔日的榮譽與彷徨,渺小的個體演員與巨大體量的工業設備形成強烈反差,他/她們在高爐之上紛飛跳躍、時隱時現,如同工業時代德國產業工人們的命運,令人印象深刻并唏噓嘆息。

結語

后工業景觀設計作為一種景觀設計類型,與后工業社會及后工業美學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后工業景觀設計采用了后工業美學觀點與設計手法,以工業遺址為設計對象,通過系統的設計營建,突出衰敗的審美取向,采用解構、隱喻等設計手法,營造了氣質獨特并啟發大眾復雜文化聯想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注釋:

①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美國社會學家,1973年出版《后工業社會的來臨》,提出后工業社會概念。

②貢布里希(E.H.Gombrich),英國藝術史學家,著有《藝術的故事》。

③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法國哲學家,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

④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德國學者、作家、哲學家。

⑤馬歇爾·伯曼(Marshall Berman),美國學者,現代性理論主要代表人。

⑥理查德·哈克(Richard Haag),美國景觀設計師。⑦彼得·拉茨(Peter Latz),德國景觀設計師,后工業景觀設計代表人。

⑧伯納德、希拉(Bernd、Hilla Becher),德國攝影師,著名的后工業攝影師。

⑨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德國哲學家。存在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猜你喜歡
景觀設計美學景觀
盤中的意式美學
景觀別墅
景觀軟裝在地產景觀的應用及市場前景
垂直綠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外婆的美學
《景觀平面圖》
純白美學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