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振興助力城市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2022-10-29 13:07徐榮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產業振興產業發展高質量發展

摘 要:堅持在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推進產業振興,有助于推動新舊動能的持續轉化,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加快產業深度融合,推動中國經濟朝著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方向發展。浙江省江山市產業振興存在發展不均衡、現代產業體系不健全、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因此,要堅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制度創新,完善配套設施,營造高質量、高水平的城鄉產業發展環境,為東部地區及浙江省山區26縣產業發展提供助力,使其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浙江省;高質量發展;產業振興;產業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和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我國社會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問題尤為突出,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及城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根本路徑。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推動產業振興、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鞏固發展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是推動城鄉深度融合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加快城鄉生產要素流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然舉措,對實現共同富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及社會大局穩定具有現實意義。

一、產業振興助力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一)產業資源豐富

浙江省江山市產業資源可劃分為自然資源、經濟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可分為礦產資源和土地資源。江山市礦產資源豐富,受地形的影響,原煤、石煤、石灰石等分布廣泛,當地的礦種有20多種,其中原煤儲量多達500萬噸,石煤儲量在1億噸左右,石灰石也有廣泛的分布,主要以市域北部地區最為集中,且儲量較大。江山市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全市土地面積為2019.48平方千米,分別占全?。懙兀?、全衢州市土地總面積的2.02%和22.86%,有平坂和溪間谷地、崗地、低丘、高丘、低山、中山等多種地貌類型,其中崗地和丘陵山地共占總面積的88.8%,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71.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部為河谷地帶,整體為不對稱的凹狀。大面積的山地為林業及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地貌的立體分層也為多種經營奠定了基礎。

經濟資源以農業資源為主,如水稻、獼猴桃、綠牡丹等。其中,江山市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獼猴桃銷售集散中心。人文資源主要有名人故居、自然景區兩類,打造了幸福大陳、書香清漾、秀美耕讀、古韻潯里、七彩保安、醉美碗窯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古村落,推出了世遺江郎風采線、仙霞古道風情線、古鎮養生風韻線等6條鄉村旅游示范帶,無不散發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不斷向游客訴說江山市的過去,展示江山市的內在,展望江山市的未來。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清漾毛氏故居、江郎山、仙霞關等。浙江江山市產業資源種類豐富,地理空間分布相對分散,產業資源重組及挖掘空間大,能最大限度地推動產業發展,為全域產業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地理位置優越

地理位置對產業振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關系到“走出去,引進來,留得住”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浙江省江山市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和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擔負著浙江省全力打造“一地三區”、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縣、奮力爭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排頭兵的重要使命。江山市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打造了省級經濟開發區,即以江山經濟開發區為主,以賀村、四都和峽口鄉鎮功能區為輔的“一主三副”工業大平臺,緊鄰浙閩贛三省交界處,促進省級產業深度融合。同時,依托“一主三副”工業平臺,創新運營模式,同步打造特色新興產業,推動城鄉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此外,江山市分別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獲得浙江省山區26縣發展實績考核第一名,為助力產業振興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產業融合基礎好

產業融合是產業振興對傳統產業模式進行升級改造,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要更好地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讓人民群眾在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獲得幸福感、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幸福感是促進產業振興的根本動力和最終目標。浙江省江山市主要依托“一主三副”工業平臺,地理位置優越,處于浙閩贛三省交界處,產業振興具有較大的發展基礎和廣闊的市場潛力。此外,江山市近年來在重點培育以門業產業和裝備制造產業、健康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為主的“1+3+2”產業體系,聚力打造時尚門業智能家居、智慧能源裝備兩大重點產業鏈。從此可以看出,江山市產業振興仍處于積極謀劃與探索的過程中,融合機制尚未健全,發展潛力大,可塑性強,為助力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二、產業振興助力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面臨的

問題及挑戰

(一)區域發展不均衡

浙江省江山市在2019年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同時分別在2019—2021年連續3年奪得浙江省山區26縣發展實績考核第一名,整體經濟實力不斷提高,發展潛力較大。但不可忽視的是,江山市全域內經濟發展不均衡,中西部差異較大。例如,位于江山市西部的新塘邊鎮的企業數量達50多家,但其產業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聯系,未形成一個全面發展、整體協同、良性循環的產業發展體系。與之相對的是位于江山市西南部的峽口鎮,其支柱產業為門業、農業、旅游業等。不同鄉鎮之間的財政收入存在差距,財政收入高的鄉鎮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為產業振興提供了更好的條件,而財政收入較少的鄉鎮,產業振興缺乏動力支持,停滯不前,形成惡性循環。

(二)發展環境約束性強

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是實現產業振興的必要條件。目前,浙江省江山市全域產業發展不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是在信息化平臺建設方面都不夠完善,仍有待加強,不利于為產業振興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例如,產業鏈發展培育不強,新興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融合深度不足,生產數字化、服務信息化、產品智能化等領域的推進動力不足。同時,產業承載力水平提升、發展空間壯大是實現產業振興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江山市產業綜合承載能力較弱,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城鎮功能配套不完善,格局空間分布不精細。無疑,這些限制性因素給產業振興帶來許多發展障礙,導致其產業發展目標與現實情況相沖突。

(三)高層次人才匱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币虼?,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產業發展、產業振興、產業融合離不開人才引進和培養。2020年江山市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區域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同時,大學以上學歷占總人口比重較小,而當前江山市中高層、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不利于推動產業振興及產業發展。此外,新興產業缺少源源不斷的內在發展動力,形成了目前人才“留不住,不進來,走出去”的現狀。

三、產業振興助力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原則和路徑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浙江省委應深入貫徹落實《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實施“一縣一策”“一縣一業”“一業一企”的發展方案,引導山區26縣因地制宜培育1—2個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資源產業,讓產業實現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發展,積極提高產業的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配套設施,精準劃分空間格局。同時,浙江省江山市應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特色產業,集聚各類要素,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讓經濟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此外,必須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的優秀產業做強做大,讓其成為產業振興的重要出發點,真正打牢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真正實現產業有特色、企業經濟好、居民好就業、政府有稅收、社會有保障,從而助力地區產業振興,促進經濟循環發展。

(二)協調多方主體

推動產業實現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程,不能簡單地認為單靠一個主體責任方就能實現,而要讓市場、政府統籌,共同推進,要把“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相結合。政府要在宏觀層面上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快生產要素流動,完善各要素發展相關配套,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在推動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最具活力的生產要素,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力量。因此,要發揮社會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為產業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讓江山市人民在精神和物質上獲得雙重幸福感和滿足感。

(三)綠色引領,創新驅動

馬克思認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則應在碳達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和有序實現我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向綠色低碳轉型,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在這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中,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堅持主體責任的原則,在推動產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過程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讓創新發展、綠色引領成為產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從而推動我國經濟從外延式擴張上升為內涵式發展,讓人民在創新發展中共享發展成果。

(四)勤勞致富,弘揚城市精神

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币虼?,首先要鼓勵勤勞致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提升發展能力創造更加公平的機會,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其次,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讓其通過自身勞動提高生活質量,豐富精神世界,體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從而真正獲得精神物質上的雙重富裕。再次,要大力弘揚“崇學、務實、包容、創新”的江山精神,積極踐行重學、樂學、崇學的學習精神,倡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科學發展,腳踏實地,干在實處,注重效率,講求實效。最后,要進一步樹立大氣、寬容、合作理念,打造開放包容的區域形象,繼續深化解放思想,敢于沖破習慣思維,敢于開拓追趕精神,咬定目標不動搖,抓住機遇不放松,堅持發展不停步,創先爭優,奮力跨越,從而為產業振興助力江山市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

四、結語

在堅持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推動產業振興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經濟建設不斷向高級形態邁進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從變革產業發展模式入手,結合地區特點及特色產業挖掘新興產業的內在發展動力,將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相銜接,推動產業實現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發展。同時,要將有效資源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創新、互聯網信息平臺維護與升級,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遵循主體責任的原則,弘揚城市精神,創新產業振興的思路、理念、對策,促使產業朝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相統一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曉明.新時代鄉村產業振興的戰略取向、實踐問題與應對[J].西部論壇,2020(6):38-47.

[2]叢培斌.共同富裕背景下鄉村旅游開發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廣德市為例[J].中國商論,2022(8):163-165.

作者簡介:

徐榮,中國計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猜你喜歡
產業振興產業發展高質量發展
“兩南”臨夏定西脫貧攻堅與城鎮化建設中產業興旺和特色小鎮建設研究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鄉村振興戰略下江蘇特色小鎮建設問題研究
產業振興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