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創新

2022-10-29 13:07梁昊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融合創新中國傳統文化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是中華民族堅毅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能夠體現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不僅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且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F代環境藝術設計是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賦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不竭的創新力和生命力。為了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設計者要深刻理解并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吸收和融合,在符合現代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創新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一般資助性項目“符號學視角下中原‘福文化的當代設計表達(2022-ZZJH-469)”階段性成果。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和獨特的文化標識,至今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鮮活的創造力。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是中華民族堅毅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善于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苯陙?,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開始大量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創新了藝術理念,而且豐富了藝術風格。但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民族特色、能夠體現傳統審美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還比較少,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在此背景下,應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并將其作為重要設計元素,使其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不竭的創新力和生命力。能夠體現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不僅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且也讓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及精神的總稱,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它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呈現,諸如文字、音樂、詩詞、服飾、瓷器、建筑等等。2018年8月21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痹O計者應借助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載體,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使其更具有時代特色。只有讓中國傳統文化真正地“活起來”“傳下去”,其才能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中國傳統文化只有植根于人的內心,才能更好地滋養人們的文化自信。

藝術設計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進行表達和呈現,都寄托著設計者的情感,有著深遠的設計意義。因此,藝術設計本身既是一種文化載體,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創造活動,具有傳承文化的重要功能和使命。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將文化底蘊和生活實際進行提煉與再加工,最終實現自我表現的過程。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也越來越關注所處的空間環境,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在我國逐漸發展起來?,F代環境藝術設計通過作品傳達設計者的理念,無論是城鎮化建設中的環境藝術設計,還是城市規劃設計和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性元素納入其中,不僅能反映出一定的地域人文特色,而且能展現出設計者深厚的文化素養。無論采用什么樣的表現形式,其最終就是一種文化的展示。環境藝術代表的不僅是藝術本身,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根基。設計者將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及其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不僅能夠增強作品本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促進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創新和發展,而且能夠使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傳承和弘揚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提高人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對城市歷史街區的改造,既展現了城市建設的文化脈搏,又對傳統的工藝美術、繪畫、建筑等藝術形式進行了傳承和創新。

二、中國傳統文化賦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不竭的

創新力和生命力

真正優秀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都體現出一定的情感??v觀古今中外,擁有持久生命力的環境藝術作品都是帶有民族特征、體現民族文化、引發觀者情感共鳴的藝術作品。設計者在深刻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其融入作品,并通過突出其中的藝術符號來表達情感,而這種情感最終升華為一種民族情感。被國際公認的中國風格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佳作,都是在立足傳統、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

優質美好的人居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理念、審美標準都在不斷變化,對于環境藝術的要求逐漸提高,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動力。從長遠發展來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支撐整個藝術設計的靈魂,既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又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力。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并將其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別具一格的藝術韻味,不僅種類繁多、寓意豐富,而且富有浪漫氣息,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大多來源于人們豐富的想象,即便是對現實事物進行描繪,也會經過創意加工,從而將豐富的美感與和諧圓滿的美好意境充分展現出來,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設計者在對現實事物進行描繪的過程中,將浪漫的藝術和厚重的文化相結合,可充分展現出豐富的美感與和諧圓滿的美好意境。正如人們所熟知的具有辟邪或吉祥寓意的玄武和朱雀,都是通過簡潔大方、線條明快的物體造型,凸顯出獨具匠心的韻律美。在造型設計方面,無論是我國的傳統園林藝術還是傳統建筑藝術,長期以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愛,根源在于其呈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蘊和獨特的民族風格,例如傳統園林設計就將飛檐斗拱、亮瓦高墻、鳥獸裝飾、花園假山等要素組合在了一起,別具一格。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完美結合在一起,契合了當代人的審美旨趣和價值理念,不僅能讓現代環境藝術作品彰顯出強大的藝術魅力,促進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大大提高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將人形的“京”字、中國印等多種傳統文化元素與漢語拼音“Beijing”、數字“2008”巧妙結合在一起,不僅簡潔生動,而且具有民族特色,再次向全世界巧妙地展示了中國古老漢字文化的獨特氣息。沒有傳統文化底蘊作為支撐、缺乏文化內涵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其感染力和生命力注定難以持久。

三、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基礎上的創新發展

創新是一切事物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對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而言,創新不僅是其寶貴的“靈魂”,而且是其永遠追求的理想目標。除了在造型方面要與現代人的行為習慣和審美習慣相契合外,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還需要通過作品傳遞一定的價值理念和文化偏好。設計者在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應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為載體,發揮創造性思維,運用創意理念,有智慧地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提煉,將其巧妙地、合理地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使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深刻理解并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設計需要靈感,而靈感大多來源于深厚的文化積淀。任何設計意圖和設計思路都要反映一定的文化內容,因為只有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富有韻味的意象,才能有效地實現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基本功能。中國傳統文化除了能夠提供很多藝術素材之外,還有很多深刻的文化理念可應用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能否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取決于其是否對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系統性認知和深厚的積淀。因此,設計者要系統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特別是中國古典建筑文化和園林文化等相關內容,從中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并充分挖掘其中的設計素材和設計資源。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現代價值的藝術元素有機地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能夠為設計者提供不竭的靈感源泉。

(二)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吸收和融合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許許多多的藝術元素。從總體來看,這些藝術元素是指經過長時間積淀而形成的固定的文化表現形式和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和體現。例如中國傳統色彩、傳統圖案、傳統藝術形式等,都是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又如龍、虎、鳳、喜鵲、鴛鴦等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元素,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設計、景觀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領域,有助于營造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在一定程度上為現代設計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藝術作品的表現力和影響力。再如融入中國古代神話中“二龍戲珠”意象的珠海橫琴總部大樓的設計方案,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寓意,實現了建筑物本身力量感與權威感的完美平衡。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必須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深刻領悟其中蘊藏的美感,通過大膽的構思、巧妙的創意將其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從而賦予作品獨特的韻味和無窮的魅力,使傳統文化元素煥發出新的光彩。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豐富多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相結合,不是將二者進行機械疊加,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實現合理應用。設計者不僅要選用與設計主題和設計內容相契合、符合受眾審美需求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而且要對這些元素進行挖掘和提煉,進行古為今用的再加工。設計者不僅要根據設計需求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展示,而且要運用現代設計手段將這些元素與其所蘊含的文化意象相對接、相糅合,從而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真正設計出既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又具有現代氣息的作品,以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這樣不僅能使我國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的生機和巨大的潛力,而且能推動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進一步發展。例如,北京的一些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就靈活運用了北京胡同等傳統地域文化元素。又如,上海金茂大廈的“塔形”設計巧妙地融入中國傳統建筑風格,使傳統文化元素的魅力得到全面激發,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在符合現代設計要求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發展

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相結合,不僅會給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帶來無窮的發展動力和無限的發展潛能,而且會給人們帶來全新的美學享受和視覺沖擊,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既秉承藝術創新精神,又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設計者不僅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與獨特的眼光,而且要善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創作靈感,設計出既具有現代風格又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作品。為了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首先,設計者要善于捕捉中國傳統文化的閃光點,從中選擇一些獨具內涵且更貼近作品設計意圖、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傳統文化元素,激發創作靈感,并對其進行提煉和再創作。在此過程中,設計者要運用現代的設計技法,將許多有意義、有內涵的傳統文化元素選擇性地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從而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新的內涵。其次,設計者要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風格和理念巧妙地結合,從而創新出一些獨特的藝術元素。這種獨特的藝術元素是以本土文化為根基發展起來的,能淋漓盡致地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實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和諧統一。例如,蘇州博物館的造型設計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相碰撞而產生的藝術杰作,堪稱現代與傳統完美結合的典范,美輪美奐,令人驚嘆。

四、結語

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人們的審美標準也越來越高,對空間環境品質的追求日益凸顯。要想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擁有更為長久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靈感。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環境藝術設計,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使其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另一方面能使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更高的藝術品位,逐步擺脫同質化的困境,促進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勇.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J].時尚設計與工程,2022(1):27-30.

[2]陳星穎.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與應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3):53-54.

[3]周小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大觀,2021(4):75-76.

[4]范玉潔.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評論,2019(1):185-189.

作者簡介:

梁昊,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融合創新中國傳統文化
小學“優課”教學模式的多元分析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