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西部高校大學生培養模式探究

2022-11-01 02:28劉鵬張子璇
大學 2022年7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育人德育

劉鵬,張子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 楊凌 712100)

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新時代貫徹立德樹人,黨和國家對高校發出了“三全育人”教育體制改革要求,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的本質是把一切有利于教育發展的因素積極且充分利用起來,將學校人才培養改革的創新和黨對工作的全面領導有機結合,將立德樹人作為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發展的根本任務,培養更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目前,高校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方面已做出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建設性的舉措。但從中國知網上的檢索數據來看,關于高?!叭恕贝髮W生培養模式的探索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部地區,如北京和江蘇等省份(圖1)。針對西部地區高校大學生“三全育人”培養模式的相關論文發表數量較少,潛在說明我國西部高校在大學生培養模式中“三全育人”元素融入相對較弱。

此外,西部地區高校受到區域經濟發展和地域特征等因素影響,其教育發展水平較東部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更應大力推進“三全育人”教育體制在西部高校的改革發展,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信,推動西部地區教育、人才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本文針對當前西部高校尤其是農林院校大學生培養面臨的問題,提出“三全育人”建設的舉措及意義,為西部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思路,穩定專業思想、強化人才培養、提升教學質量。

一、西部高校大學生培養模式的缺陷

(一)西部高校教育面臨的問題

西部高校為我國人才培養發揮重要作用,承擔著為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經濟發展的重任。但近幾十年,我國東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現象——東部強、西部弱,嚴重限制了西部高校生源質量、教育水平和經濟發展的提升。不難發現,教育不均衡是一個長期現象,且這種現象在東部經濟迅速發展的趨勢下兩者的差距將越來越大。首先,從西部高等教育財政支持來看,西部省份的教育直屬高校對中央財政撥款的依賴程度較高,財政撥款占支出預算平均比例超過40%。其次,西部高等教育結構不完善,從人才培養層次結構來看,高層次人才培養較欠缺。最后,受西部高校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等局限性影響,學生生源處于相對劣勢。鑒于西部高?!叭恕苯ㄔO研究數據的相對缺乏(見圖1),加強我國西部地區高校大學生“三全育人”培養,對提高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和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圖1 不同高?!叭恕贝髮W生培養論文發表情況

(二)應試教育思想占主導地位,缺乏創新精神

我國應試教育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家長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判其好壞,另一方面老師根據學生的成績來斷定其學習效果。在這種教育背景下篩選出的應試者通常存在“高分低能”現象,即進入社會后表現出不適應社會的需求。從各階段的教育分析可以發現,幼兒和九年制義務教育素質教育工程正在全面發展。但我國高等教育,尤其是西部高校高等教育的素質教育發展還不突出。高校獎學金評選制度,仍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判標準;學生學習評判標準仍以通過考試取得好成績為目標。不僅如此,考試也成為影響學生評選優干、繼續向更高學府深造的一項決定性因素。為了進一步推動國家教育的發展,應重新定位考試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重要性。

其次,現階段大學生教育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很難激發學生的真正興趣,培養的實際效果并不好。不僅如此,許多教師將實驗和公司實習作為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徑,這種想法具有一定意義但并沒有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目前,我國高校特別是西部高校,對大學生創新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課程安排還需進一步調整和規劃。許多高校課程的教導方式以理論為主,學生實際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沒有本質上的提升。學生的課后作業通常只是以單一書面形式呈現,機械性地回答固定的模板問題和解答書本上的內容,極大地限制了大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忽視德育

目前,我國大學課程教育以理論為主,缺乏與社會結合的渠道,對社會需求的把握不足。因而在課程設置上造成理論教學多,實踐教學少,絕大多數課程只能應用在理論層面上,在社會實踐中尚未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必修課多,選修課少,必修課的主要考核形式還是以考試為主,絕大多數的必修課沒有考慮其社會實踐性和適應性。專業設置也墨守成規,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調整,缺乏社會的適應性。這種情況在我國東部高校已得到改善,但在西部高校仍然嚴重。

西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高校開展德育教育的途徑是以傳統教學授課為主,授課形式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這種教學效果導致德育與時代發展步伐難以一致。高校開展德育的形式較少融入“創新意識”、時政熱點、最新的治國理念和社會風尚等。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高校德育方法仍舊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性較弱,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到了限制,德育的效果被極大降低。第二,大學生對道德等相關概念的認知存在差異,如道德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尤其是部分學生認知概念不清晰、道德相關的意志品質考驗性差,這也導致了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效果難以達成一致水平,總體水平有待提高。

二、“三全育人”培養模式新舉措

(一)搭建全方位協同育人有機聯動共同體,實現處處育人

面對現階段高校培養模式的弊端,我們應充分發揮“三全育人”的建設理念,發揮線上線下、課上課下、校園內外各自獨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統籌、協調搭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層面全方位協同育人共同體,著力實現育人目標協同、渠道協同之間相互聯動。加強利用社會利用信息化平臺如QQ、微信、微博等,加強傳播典型的實踐育人事跡;學校要學會創新貫通,將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融入學生社團、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不僅如此,高校還需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形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育人共同體。精心打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品項目和特色品牌,建立一批大學生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形成社會、基地與學校協同作用的育人體系,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自我提升、成長成才。

(二)提高高校全方位育人機制建設,有效改善德育現狀

高校的體制機制改革,應從頂層開始改變育人體制。通過一步步的體制改變,逐步推動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觀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學校要創新德育手段:一是從學校層面改變傳統的德育手段。增設德育教育課程,從心理健康和素質本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素質拓展教育課程、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等。對于宣傳形式,還可進行網絡知識競賽、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推送等,使德育手段豐富多樣化。二是要在教師層面上創新德育手段。將課本上生硬的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轉化成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形式。如改變傳統的授課形式,在授課過程中積極與各種時事新聞相結合,與信息時代學生關注的話題點相呼應,用“情景重現”和“課堂辯論”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可讓專業課教師兼職擔任班主任或輔導員,實現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思政素質的全面提高。校園內的文化宣傳也要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學校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承擔者,在校期間應積極開展學生課下業余活動,適當提高思想道德活動方面的比例。如在文藝晚會中加入有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演講比賽中要運用具有鮮明特色且飽含正面教育意義的鮮明主題。相信,只有在構建德育為先的良好環境中,才能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立足學校特色,加強校企合作

高校應把培養“專注勤懇、思維縝密、踏實苦干”的精神作為學生學習期間“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按照學生的不同年級段,定期定批地組織學生到校企合作實訓基地適當進行參觀和自主實踐,通過現場觀摩或自主動手提高學生對知識和企業文化的了解,為今后實習工作的開展以及公司入職做鋪墊。企業應與學校積極配合,來提升學生的能力。對于實習生不僅僅要定期召開相關暢談會,還需進一步了解實習生的思想動態,形成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思想溝通疏導小組,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各方面難題,在一定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創新點播,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學校應立足學校的長處,培養學生的能力。如農林類院校,應利用自身優勢并以農業為出發點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理工類院??赏ㄟ^培養工程類技術手段來幫助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三全育人”的意義

(一)推動現有教育模式的改善

“三全育人”的意義首先體現在教育教學思維方法的轉變,教育學生思維方法從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對于學生的教育要綜合性地反思思考,考慮多種思維角度,綜合考量,“立起來”思考問題。校內每一位在職人員都要參與學生教育模式這一工作中,進一步增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溝通渠道,形成統一的育人觀念和目標追求,同時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工作體系,推動體系的完善和提升,實現校內人人擔責、人人負責。在形成完整的育人工作體系后,要從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著手推動教育工作的開展,豐富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通過與當今時代的信息源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大學生三觀的養成,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新型管理理念,形成濃厚的“三全育人”工作氛圍。從教學體系、方式和手段的創新等方面與當今時代主題相呼應,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系統性與整體性,使整個教育內容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二)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發展,這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所肩負的重任。對于大學生來說,“三全育人”的綜合改革是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加積極正確的政治思想,同時具備更好的適應能力,不斷推動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致力于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大學生。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思想方面進行引領,在長期變化和創新過程中,不斷地規范和影響校園中大學生的基本思維模式、自身態度看法以及習慣,推動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使其能夠在當今社會中找到合適自己的,能夠實現自生價值的施展點;二是在人格方面協助塑造,校園推動自身強有力的特點幫助了大學生塑造完整人格。校園在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去追求真善美,培養了大學生積極向上、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的個人品質,激發了大學生對崇高理想的向往。結合適當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手段和方法,增強了大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塑造他們美好心靈與優秀的個人品質;三是在道德方面的約束,校園作為一種無形的道德規范,能夠讓大學生正視自己。使大學生自我負責,進行自我教育和管理,進行自我道德思想和行為的約束,建立符合社會要求的價值觀念。

(三)時代意義

深化“三個全面教育”綜合改革,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是我們不斷落實“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重要后續,也為“三全育人”的綜合改革提供了行動和思想指南。不僅如此,深化“三全教育”綜合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路徑。立德樹人的根本問題圍繞是“培養誰、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叭娼逃笔菆猿种袊厣鐣髁x教育發展道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方法論?!叭笔且粋€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有機聯系的科學內在整體,最終目的歸根結底是落實立德樹人。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同樣是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助力點??v觀歷史長河,育人一直是大學的本質功能。中國的教育是以育人為出發點培養基本素質全面發展的有用青年,進一步為建設我國西部地區以及為西部地區的經濟和教育發展儲備人才。

四、結語

“三全育人”是推動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是落實新時代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任務。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應試教育主導、德育教育缺失等培養模式的缺陷,亟需探索和發展“三全育人”的新培養模式,以推動現有教育模式的改善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相比于東南沿海,西部地區教育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弱,更應大力推進“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從而為西部地區培育和儲備人才,推動教育和經濟的持久高效發展。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