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學習型社群構建的研究

2022-11-04 19:21胡雪瑾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2年9期
關鍵詞: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

胡雪瑾

摘 ?要: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未來教育新趨勢,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可切實提高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率。大學生與網絡社群的關系日益密切,網絡社群具有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利用的優勢條件,為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構建線上學習型社區提供了堅實保障。線上學習型社群具有超時空性與開放性、人際關系的自主性與平等性,鑒于此,高校應積極通過做好初期階段工作、擴充社群成員與知識庫、優化學習型社群內容建設、構建持續反饋激勵的意義空間、推進學習型社群分類指導與管理機制、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社群健康發展的技術防控體系等策略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強化學習型社群建設,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注入新動能。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學習型社群

中圖分類號:H319.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6-0107-04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變革機遇,高校應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確保人才培養工作能夠順應教育改革潮流,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可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有效改進人才培養工作,高校應積極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學習型社群的組織特征,并以此為根基探究線上學習型社群構建策略,以破除高校傳統教育思維定式,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使學生以社群成員的身份在合作、信任、真誠的氛圍中學習,為學生收獲理想學習效果夯實基礎,為學生成長成才筑牢根基。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學習型社群構建意義

在信息化建設長足發展背景下,網絡與學習型社群之間的關系日漸緊密,兩者互為依托、相互滲透;網絡可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活動,打破了傳統教育與學習的時空限制。網絡為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高校需立足全民教育與終身學習的角度構建學習型社群,注重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始終圍繞提升學生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將推動學生主動學習、互動學習作為學習型社群構建基礎與動力,逐步形成能夠推動學生全面、持續發展的新型社群,將構建學習型社群作為強化學生學習力、推動學生產生凝聚力、激發學生創新力、提升學生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線上學習型社群是先進、有效、可持續提供組織動力的資源,深受社會各領域重視。線上學習型社群可為學生提供全新虛擬的學習環境,為教師提供基于大數據的網絡信息技術決策系統,在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個性化學習活動的基礎上為教師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提供重要平臺。教師可依托線上學習型社群詳細記錄學生學習情況,全面了解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情況,為學生推送個性化學習資源,協助學生打造個性化學習計劃[1]。除此之外,線上學習型社群可使學生在全新對話模式中與他人溝通交流,實現知識互動化與可視化,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學習型社群構建的緣起

(一)大學生與網絡社群的關系日益密切

早期網絡社群包括論壇、貼吧等,為學生在開放的系統中找到新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提供了支持。在移動互聯網發展時代,QQ、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使網絡社群真正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由聚合。學生可隨心所欲地建群、退群,學生同時處于多個網絡社群已成為常態。高校學院、班級、寢室等傳統組織也不再是滿足學生歸屬感的主要渠道,網絡社群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在網絡社群中,學生可與和自身價值觀念一致、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社群成員溝通交流,網絡社群中的交流更自由平等[2]。網絡社群已成為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主渠道,學習型社群則成為學生最需要的網絡社群。在思考網絡社群能否成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載體、能否依托網絡社群優勢實現人才培養目的等問題的過程中,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的想法應運而生。高校應積極依托網絡社群,將有相似學習需求的學生組織起來,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提供重要指導。

(二)網絡社群具有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利用的優勢條件

新時代網絡技術具有較強可操作性與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絡社群使用門檻與結群門檻。高校不僅應將網絡技術看作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支持,還應將混合式教學模式看作構建人才培養新環境的有效手段。網絡社群已成為構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聯系與溝通的新型校園組織形態,根據學生新媒體平臺使用習慣搭建學習型社群至關重要。新時代網絡社群種類繁多,功能完善,構建多樣化學習型社群可為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提供重要支持,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育人價值注入新動能。

網絡社群具有較強平等性與交互性,學生不僅可依托網絡社群獲取信息,還可依托網絡社群傳播信息,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可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混合式教學中,強化學生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能夠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學習活動,使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實效性。

三、線上學習型社群的組織特征

(一)超時空性與開放性

學生線上學習中的互動過程具有超時空性與開放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通常是面對面進行交流,這種交流方式極易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線上學習型社群可更好地突破物理空間對學生的限制,縮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可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隨時隨地開展交流,為教師與學生提供開放性較強的交流平臺[3]。在線上學習型社群中,任何社群用戶都可以相互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傳播速度。

(二)人際關系的自主性與平等性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的交流對象極易被社會條件限制,如因等級結構無法與之交流。在線上學習型社群中,社群用戶的身份信息極易被忽視,社群用戶的等級結構被模糊,可使學生與其他學生、教師處于平等地位開展交流活動。并且,在線上學習型社群中,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需求選擇是否參與到討論活動中,還可自主選擇交流的對象,或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與實際需求參與到其他學習型社群中??梢?,線上學習型社群可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覺能動性,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四、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學習型社群構建策略

(一)做好初期階段工作

在線上學習型社群構建初期,相關管理人員應詳細制定學習型社群短期運營計劃與長期運營方案;還應立足學習型社群建立目標與未來發展方向分析學習型社群定位,以此為根基明晰學習型社群分享內容與面向用戶[4]。在挖掘學習型社群用戶時,管理人員首先應從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優秀的學生群體中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群體中挖掘高質量種子用戶。高校應積極將社會企業管理者發展為學習型社群用戶;依托社團招新的方式對線上學習型社群進行推廣。

學習型社群管理人員應注重完善社群規則,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習型社群建設。在學習型社群初步建設工作完成后,管理人員應及時開展學習型社群知識庫建立工作,在黃金時段將學習資料推動給學生。在此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及時整理社群中分享的各類學習資料,對其進行分類,并設立關鍵詞推送,確保學生在學習型社群中能夠快速獲取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使學生直觀感受到學習型社群的價值,切實強化學生對學習型社群的忠誠度。

(二)擴充社群成員與知識庫

在做好學習型社群初期階段工作后,高校應開始擴充社群成員與知識庫。在社群成員擴充方面,高校應引導管理人員鼓勵學習型社群老成員邀請新成員,并對成功邀請到新成員的老成員給予物質獎勵。在學習型社群成員管理方面,管理人員可依托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成員進行標簽細分,實現精細化管理。在學習型社群成員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后,管理人員應根據成員興趣愛好與專業進行精準分流。在學習型社群成員分工方面,管理人員應從成員中劃分出核心人員、活躍成員與專業大咖,并明確各角色職責,為其切實盡到自己的職責夯實基礎。如,核心人員應成為能夠領導社群成員精神發展的精神領袖,負責定期在學習型社群內輸出高質量內容;活躍成員應成為在社群內貢獻活躍度與話題內容的中堅力量,增加學習型社群內容產出;專業大咖應成為社群成員的榜樣與宣傳主體,定期在學習型社群內分享專業知識、學習資源與干貨,強化學習型社群吸引力。間斷性的優質內容輸出無法確保學習型社群流量的穩定性,直接影響學習型社群黏性,無法積累忠實用戶。高校應重視知識庫擴充工作,引導管理人員在學習型社群內持續輸出優質資源,確保學習型社群知識庫內容穩定增加。此外,管理人員應明確學習型社群課程輸出與知識分享的時間段,并注重對社群內容分享的內容進行分類與永久保存。

(三)優化學習型社群內容建設

高校應致力于將學習型社群發展為學生獲取、交換、分享信息的重要載體,將如何使學習型社群的內容從海量網絡社群中脫穎而出作為研究的重要課題,提高學習型社群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在依托學習型社群獲取信息的同時樂于將學習型社群分享給他人。優化學習型社群內容建設的關鍵在于強化學習型社群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的關聯度與契合度。在生產學習型社群內容之前,高校應充分了解各類型學習型社群成員的實際需求,并以此為根基策劃內容選題,開展主題設計工作,確保學習型社群內容能夠滿足學生實際需求,使學生真正認可、接受學習型社群內容。在進行主題設計時,高校應將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網絡流行元素等融入其中,使學習型社群內容主題既能發揮育人作用,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5]。高校還應注重依托學習型社群,及時回應學生對社會熱點話題與校園熱點事件的關切,通過權威性的解讀消除學生認知誤區,有效引導網絡輿論,避免網絡留言與極端情緒在學習型社群中傳播。除此之外,高校應轉換話語表達方式,結合網絡語境特點與學生在學習型社群中的表達交流習慣調整話語方式,根據學生話語方式呈現教育內容,在確保學習型社群內容呈現方式更符合網絡社群情境的基礎上,提高學習型社群對學生的吸引力,推動學生踴躍參與到學習型社群中,積極依托學習型社群獲取學習資源。

(四)構建持續反饋激勵的意義空間

構建持續評價反饋激勵的意義空間是構建學習型社群的關鍵,可幫助社群成員了解自身學習階段與實際學習情況,為社群成員制定學習計劃提供重要參考,并調動社群成員學習積極性。持續反饋激勵應包括外部沖突目標的反饋與內部沖突目標的反饋。外部沖突目標的反饋即將社群成員依托學習型社群的學習成果向外輸出,獲得社群外部成員的反饋,使社群成員接受社群外部成員的評價與激勵;高??赏ㄟ^設置投票鏈接的方式設置反饋情境,由學習型社群外部的成員通過投票給予社群成員肯定,強化學習型社群成員學習動機。內部沖突目標的反饋即通過社群成員群內學習活動的參與度與群內活躍度對社群成員進行評級,根據社群成員在群內的發言次數與簽到次數計算積分,并將其在群內進行公示,向社群成員提供清晰、及時的反饋,為社群成員制定學習計劃提供重要參考。

(五)推進學習型社群分類指導與管理機制

首先,對學習型社群進行分類。學習型社群種類多樣,高校在構建學習型社群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習型社群進行分類管理,根據學習型社群構建標準、性質功能對其進行分類,并根據學習型社群特點、社群成員構成、輿論情況對學習型社群進行分類指導,制定針對性較強的監管制度,強化學習型社群指導工作與監管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為理清工作思路夯實基礎[6]。其次,詳細落實學生指導工作。高校應注重提升學生網絡素養,定期開展網絡素養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網絡社群興起背景、發展歷程、形態變化、對人學習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為學生準確分辨、詳細認識學習型社群夯實基礎,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型社群中與他人順利開展溝通交流活動,提高學生應對學習型社群輿論生態的能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型社群成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六)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社群健康發展的技術防控體系

高校應積極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軟、硬件系統,維護校園信息安全與系統穩定,把控網絡信息來源,依托防火墻等技術手段過濾不良信息。高校還應依托過濾性軟件對校園內學習型社群進行掃描,對不符合信息安全規定的學習型社群內容進行刪除與限制,并對學習型社群進行不間斷的監控,及時檢測學習型社群內出現的不良信息與敏感內容,對其進行屏蔽與處理,營造清朗的學習型社群空間。高校還應時刻關注學習型社群內是否出現惡意誹謗他人的信息,在對該類信息進行刪除的基礎上追查信息來源,對不良信息傳播者進行查處與追責,并對產生不良影響的信息進行分類,做好分析與處理工作,真正做到溯本清源。在此過程中,高校應不斷完善網絡信息實時監測與跟蹤系統,與專業信息技術公司開展深度合作,確保網絡信息實時監測與跟蹤系統安全穩定,為高校第一時間發現學習型社群中信息出現的問題提供技術保障[7]。高校還應注重依托信息挖掘技術與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習型社群中的信息進行深入挖掘、統計與分析,精準鎖定不良信息的源頭,并采取針對性較強的預防工作與封堵手段,在合適的時間主動出擊,將危害社群成員的信息阻擋在學習型社群外,為學習型社群沿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夯實基礎。

五、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可向學生定期推送個性化學習資源,為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活動提供新的支持,是提升混合式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所以,高校應積極構建線上學習型社群,深度利用信息技術,有效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無法開展學習活動、不方便學習”的問題,并幫助教師及時、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階段與學習情況,為教師協助學生學習、制定教學方案提供重要參考,切實優化混合式教學,確保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能夠收獲理想學習效果,多維度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 高俊,王新新. 網絡社群成員的共睦態體驗對潛水意向的影響研究[J]. 南開管理評論,2022,25(02):179-192.

[2] 陶鳳. 聚合與共鳴: 青年網絡社群建構困境與路徑[J]. 新聞愛好者,2021(06):36-39.

[3] 張彥華. 網絡社群聲譽激勵機制對公共決策的影響及治理[J]. 社會科學輯刊,2020(06):88-97.

[4] 劉娜,嵇金星,毛薦其,等. 發明者網絡社群系統識別、結構動態及對創新績效的影響——網絡位置的雙重調節作用[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21,38(03):11-20.

[5] 孫國強,賈昌進,吉迎東. 網絡社群系統識別、結構特征及位置關系研究——以電子信息材料聯合專利網絡為例[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37(22):9-17.

[6] 張長亮,李竟彤,郭宇. 網絡社群用戶信息共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情報科學,2020,38(02):39-46+87.

[7] 張長亮,王晰巍,王晨曉. 網絡社群用戶持續信息共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情報資料工作,2019,40(03):53-62.

(薦稿人:劉強,寧波財經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淳潔)

猜你喜歡
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
拉夏貝爾公司的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沖突
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淺談O2O對傳統零售業的影響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建構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評估
非法集資已進入“線上”時代
痛則思變:年貨季,高端禮盒“線上”銷售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