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球能源供需形勢分析及中國能源電力保供策略

2022-11-05 03:46單葆國冀星沛許傳龍劉之琳
中國電力 2022年10期
關鍵詞:供需能源消費

單葆國,冀星沛,許傳龍,劉之琳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0 引言

2021 年以來,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能源電力短缺的局面,并呈現“由單一能源品種向多能源品種、由部分國家向局部區域進而向全球更大范圍”蔓延的特點[1-5],中國也出現了長時間、大范圍的能源電力短缺,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產生較大影響。2022 年年初的俄烏沖突使得全球能源供需緊張形勢進一步演變為能源危機。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當前乃至今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相關學者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文獻[6-7]指出電煤短缺疊加熱浪影響,是造成2021、2022年印度大范圍缺電的主要原因。文獻[8]指出天然氣進口受阻導致墨西哥電力供需緊張。文獻[9-18]研究了2021 年以來歐洲能源電力短缺困境,并指出造成歐洲本輪能源危機的原因不僅在于氣象變化、經濟復蘇、俄烏沖突等外部因素,急速的能源低碳轉型、激進的能源政策同樣值得反思。經過此次危機,歐盟應將核能和天然氣重新納入綠色能源范疇,建立多元化的國際能源合作格局。文獻[19]指出電力市場不健全、煤炭供應短缺、工業比重偏高是造成中國2021 年出現電荒的主要原因,為避免再次缺電,應加快向非化石能源轉變、深化電力批發市場和零售定價改革、發展區域電力市場。文獻[20]提出能源綠色轉型要以提高自主供給能力為基礎,統籌好能源安全保供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關系,發揮煤電“兜底、支撐、升級、備用”作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綜上,現有研究側重于對單一國家或區域、單一能源品種的短缺原因進行分析,對全球視角下能源電力短缺根源及應對措施的系統化研究尚不多見。

針對全球及中國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問題,本文首先系統分析了全球能源電力供需格局現狀及歷史演變趨勢;其次,剖析了2021 年全球能源電力供需短缺原因、俄烏沖突對全球能源格局的影響,展望了2022 年全球能源電力發展形勢;然后,分析了2021 年中國能源電力供需狀況并對2022 年能源電力供需形勢進行預測;最后,提出了中國保障能源電力安全的應對策略。

1 2020 年全球能源電力供需格局

1.1 全球經濟社會格局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世界銀行統計,全球經濟總量為84.9 萬億美元(現價),較2 0 1 9 年下降3.3%,創1960 年有統計以來最低增速。但從長期看,全球經濟穩步增長,1980—2020 年全球經濟年均增長2.9%,累計增長2.1 倍。其中,發展中國家增速較快,非經合組織(OECD)國家年均增長4.4%,為OECD國家的2 倍。

分區域看,北美、歐洲、亞太“三足鼎立”,2020 年,上述3 個地區占全球GDP 的比重分別達到27.8%、26.1%、36.1%,合計達到90.0%;從經濟格局演變趨勢看,發展中國家經濟比重逐步提高,1980—2020 年,亞太地區占全球GDP 的比重從17.9%上升至36.1%,提高18.2 個百分點;同期,歐洲比重大幅下降,從40.2%降至26.1%,下降14.1 個百分點,北美比重從29.2%降至27.8%,小幅下降1.4 個百分點,如圖1 所示,內側、外側餅圖分別為1980 年、2020 年按區域劃分的經濟比重。

圖1 1980、2020 年全球經濟格局對比Fig. 1 Global economic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細分國家看,2020 年,經濟總量排名前十國家中,中國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GDP 同比增長2.2%,占全球GDP 的比重達到17.3%;同期,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印度等經濟大國均陷入衰退,GDP 分別下降3.4%、4.5%、4.6%、9.3%、6.6%。從長期看,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日益顯著,1980—2020 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0%。

2020 年,全球總人口達到77.6 億,較2019 年增長1.0%。其中,亞太、非洲、歐洲人口合計占比超過80%。從長期看,全球人口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1980—2020 年,全球人口年均增速為1.4%,累計增長0.8 倍。其中,非OECD 國家人口較快增長,貢獻全球人口增量的89.4%。從人口格局演變趨勢看,1980—2020 年,亞太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歐洲、非洲占全球人口的比重“此消彼長”,如圖2 所示。

圖2 1980、2020 年全球人口格局對比Fig. 2 Global population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2020 年,全球人均GDP 為1.1 萬美元(現價)。其中,發達國家人均GDP 遠高于發展中國家,OECD 國家人均GDP 達到3.8 萬美元,是非OECD 國家的6 倍以上。同期,中國人均GDP 達到1.0 萬美元,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1.2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

受疫情影響,2020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為198 億t 標準煤,較上年降低4.3%,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相對降幅、有記錄以來最大絕對降幅。從長期看,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持續增長,1980—2020 年年均增速為1.7%,累計增長0.9 倍。

分結構看,全球能源消費仍以化石能源為主,2020 年,煤炭、石油、天然氣分別占全球能源消費的27%、29%、24%,合計約80%。從長期看,非化石能源比重持續提升,2020 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20.0%,較1980 提高5 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亞太已成為全球能源消費量最大的地區。2020 年,亞太地區一次能源消費約占全球的45%,總量較1980 年翻兩番,貢獻全球能源消費增量的70%。從全球能源消費格局演變趨勢看,1980—2020 年,歐洲能源消費比重從38%下降到19%;北美比重從29% 下降到18%。同期,中國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8%上升至25%,在世界各國中居首。如圖3 所示,內側、外側餅圖分別為1980 年、2020 年按區域劃分的能源消費比重。從細分能源品種看,2020 年,受全球燃煤發電量下降等因素影響,全球煤炭消費增長由正轉負,同比下降 4.3%。但從長期看,全球煤炭消費穩步增長,1980—2020 年,全球煤炭消費年均增長1.7%,累計增長1.1 倍。分區域看,受益于歐盟綠色經濟發展計劃,歐洲煤炭消費占全球煤炭消費的比重從46%到下降至不足10%;同期,北美煤炭消費比重從22%下降至6%,亞太煤炭消費比重從28%提升至80%,如圖4 所示。

圖3 1980、2020 年全球能源消費格局對比Fig. 3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圖4 1980、2020 年全球煤炭消費格局對比Fig. 4 Global coal consumption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煤炭進出口方面,2020 年,受煤炭消費下降影響,國際煤炭出口總量為12.9 億t,較上年下降10%。其中,印尼、澳大利亞是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國,占全球出口比重分別為32%、30%;中國為世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每年煤炭進口在3 億t 左右,約占國際煤炭進口總量的20%。

2020 年,全球石油消費達到58.2 億t 標煤,同比下降9.0%,除中國消費增長2%外,主要經濟體石油消費量均下降。從長期看,1980—2020年,全球石油消費平緩增長,年均增速為0.7%,累計增長31.3%。分區域看,亞太區域石油消費比重從18%升至46%,歐洲從39%降至17%,北美從32%降至21%。如圖5 所示,內側、外側餅圖分別為1980 年、2020 年按區域劃分的原油消費比重。

圖5 1980、2020 年全球原油消費格局對比Fig. 5 Global crude oil consumption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原油進出口方面,2020 年全球原油進口量接近24 億t,亞太區域進口量比重約52%;中東、歐洲、北美出口較多,其中,中東區域出口原油約9 億t,比重達到40%。

2020 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達到47.3 億t 標煤,同比下降1.5%。從長期看,1980—2020 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平穩增長,年均增速為2.5%,累計增長1.7 倍。其中,歐洲和北美消費量比重顯著下降,分別從46%、44%下降至30%、27%,亞太增長強勁,從5%增至22%,如圖6 所示。

圖6 1980、2020 年全球天然氣消費格局對比Fig. 6 Global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天然氣進出口方面,2020 年全球天然氣進口量超過1 萬億m3,歐洲、亞太比重分別約47%、34%;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約占全球的20%。

1.3 全球電力供需格局

2020 年,全球電力消費總量達到24.8 萬億kW·h,同比下降1.1%,為十年來首次下降。從長期看,全球電力消費增長快于能源消費增長,1980—2020 年,全球電力消費累計增長2.2 倍,年均增長3.0%,較同期能源消費增速高1.3 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亞太區域引領全球電力消費增長,1980—2020 年,亞太區域電力消費占全球的比重從17%升至50%,對全球電力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歐洲電力消費比重顯著下降,從41%下降至19%,如圖7 所示。中國于2011 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消費國。2020 年,中國電力消費7.5 萬億kW·h,占全球電力消費的30.1%。

圖7 1980、2020 年全球電力消費格局對比Fig. 7 Glob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attern between 1980 and 2020

2020 年,全球發電裝機達到77.5 億kW,其中新能源裝機比重達到1 8.7%。從長期看,2000—2020 年,全球發電裝機持續增長,年均增速為4.1%,較同期電力消費增速高1.1 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長24.5%,遠高于同期化石能源裝機增速。

分區域看,亞太區域以煤電為主,2020 年,亞太地區煤電裝機比重達到43%;北美以燃氣發電為主,裝機比重為42%;歐洲呈現電源多元化發展特點,氣電、水電、煤電、風電、太陽能、核電裝機比重分別為27.0%、19.5%、14.4%、13.6%、10.7%、9.9%,合計達到94.9%,如圖8 所示。

圖8 2020 年全球分區域電源裝機結構Fig. 8 Comparison of global regional generation structures in 2020

2020 年,全球發電量為25.6 萬億kW·h,同比下降0.8%。從長期看,2000—2020 年,全球發電量年均增長2.8%。分結構看,發電量結構持續優化。其中,煤電發電量比重“先升后降”,2010年左右升至峰值(約40%)后下降至2020 年的34.4%;燃油發電、水電、核電比重持續下降;氣電、新能源發電量比重穩步上升,分別從18.2%、0.2%上升至24.1%、9.5%,如圖9 所示。

圖9 2000—2020 年全球分品種發電量結構Fig. 9 The structure of global power production between 2000 and 2020

2 2021 年以來全球能源電力供需形勢

2.1 2021 年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21 年,全球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德爾塔、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先后擴散蔓延,形成多輪疫情高峰。截至2021 年底,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2.8 億人·次。分區域看,歐美疫情最為嚴重,歐洲、北美累計確診病例近1.6 億人·次,占比接近60%。

受益于國內疫情控制得當、國外疫苗加快接種,疊加上年低基數,2021 年全球經濟增速大幅反彈至5.8%。其中,中國GDP 增長8.1%,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27.2%,帶動全球貿易和經濟復蘇。如圖10 所示。

圖10 2020、2021 年全球經濟大國GDP 增速對比Fig. 10 Comparison of GDP growth ratio among top 10 economies between 2020 and 2021

2.2 2021 年全球能源供需形勢分析

受經濟復蘇拉動,2021 年全球能源消費明顯反彈,達到207 億t 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基本恢復至2019 年疫情前水平。分品種看,煤炭消費量與2019 年基本持平,石油消費量較2019 年下降約5%,電力、天然氣消費量較2019 年分別增長約3.5%、2%,如圖11 所示。

圖11 2019—2021 年全球分品種能源消費增長情況Fig. 11 Consumption growth of global major energy varieties between 2019 and 2021

分品種看,中國受環保督察、安全監管等因素影響煤炭供給趨緊[21],印尼疫情反復和自然災害導致煤炭出口減少[22]。石油方面,2021 年8 月颶風襲擊導致墨西哥灣近半產能關閉[23],10 月初OPEC+維持平緩增產計劃。天然氣方面,疫情導致2020 年以來全球幾乎無新增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獲批,地緣政治因素致使俄羅斯“北溪2 號”天然氣項目推遲投運,歐洲天然氣庫存降至歷史低位。風光及來水方面,2021 年歐洲北海夏秋季風力不佳,英國7—9 月風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5%。巴西2021 年遭遇嚴重干旱,9 月份水電蓄水量較2020 年同期減少近6 成。

能源電力價格全面大幅上漲,工業生產和民生遭受嚴重沖擊。煤炭方面,2021 年10 月中旬紐卡斯爾動力煤價格突破250 美元/t,打破2008 年歷史紀錄,是2020 年同期的4.7 倍,如圖12 所示;石油方面,10 月下旬布倫特原油突破85 美元/桶,是2020 年同期的2.1 倍,如圖13 所示;天然氣方面,10 月初歐洲TTF 天然氣價格突破110 歐元/(MW·h),是2020 年同期的7.5 倍;電力方面,歐洲各國電價較一年前普遍飆升,德國、法國批發電價在10 月上旬最高達184、190 歐元/(MW·h),均為2020 年平均價格的6 倍左右。高企的能源價格迫使歐洲許多工業企業削減產量,甚至暫時關閉工廠,居民能源消費支出大幅增加,歐洲眾多家庭陷入“能源貧困”。

圖12 2020、2021 年紐卡斯爾動力煤價格Fig. 12 The price of Newcastle Coal between 2020 and 2021

圖13 2020、2021 年布倫特原油結算價格Fig. 13 The price of Brent oil between 2020 and 2021

2.3 2021 年全球能源電力短缺原因分析

造成2021 年下半年全球能源電力供需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突發偶然因素??傮w來看,全球能源電力短缺是在能源轉型大背景下,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導致能源電力供需失衡的結果。2020 年,全球經濟萎縮、能源供應和需求出現了劇烈波動,世界各國采取了各種措施應對疫情和促進經濟綠色復蘇。2021 年,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帶動能源電力需求快速增長,但能源供應不足從而導致供需失衡。

(1)全球經濟總體復蘇,帶動能源需求持續恢復。2020 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一次能源消費、電力消費均由升轉降。2021 年以來,發達經濟體疫苗大規模接種,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歐美國家于二季度逐步放開疫情防控措施,延續寬松貨幣和財政擴張政策,經濟加速復蘇;中國繼續擔當全球經濟增長引擎;印度解除封鎖后經濟加快恢復。全年看,預計全球經濟、一次能源需求、用電量增速均將反彈至6%左右。

(2)化石能源投資持續疲軟,供給能力短期內難以恢復。2017—2019 年,全球化石能源投資保持低位,2020 年,受疫情沖擊大幅下降。據IEA 統計,2021 年,盡管全球石油和天然氣投資較2020 年增長了10%,但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煤炭供應鏈投資約1 050 億美元,恢復到2019 年的水平。

(3)可再生能源發電受資源間歇性影響出力不佳,傳統能源發電裝機減退對系統保供能力產生沖擊。受2021 年氣候異常影響,歐盟國家、英國、巴西、挪威等多國出現可再生能源出力大幅下降問題。此外,近年來,歐洲多國激進減退煤電、核電,疊加發電用煤用氣短缺,造成能源電力供給能力不足,不得不限電。

(4)歐美大肆超發貨幣,引發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為應對疫情沖擊,各國普遍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和寬松貨幣政策。從資產負債表看,美聯儲總資產從2019 年末的4.2 萬億美元升至2021 年末的8.8 萬億美元,增幅超100%;歐盟央行總資產從4.3 萬億美元增至8.6 萬億美元,增幅近一倍。伴隨經濟復蘇,海量超發貨幣流入國際市場,推動大宗商品價格水漲船高。

2.4 俄烏沖突對全球能源格局的影響

2022 年,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能源供需緊張形勢進一步加劇,并演變為全球能源危機。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原油和凝析油出口國,僅次于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2022 年4 月,歐盟決定對俄羅斯實施煤炭禁運,并于8 月份生效;5 月,歐盟宣布對俄羅斯天然氣實行禁運[24]。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2020 年,在歐盟27 國中,塞浦路斯、拉脫維亞、丹麥等8 個國家對俄煤炭依存度超過50%,如圖14 所示;愛沙尼亞、立陶宛、芬蘭等10 個國家對俄石油依存度超過50%,如圖15 所示;匈牙利、拉脫維亞、斯洛伐克等7 個國家對俄天然氣依存度超過50%,如圖16 所示。歐盟經濟大國中,德國對俄羅斯煤炭、石油、天然氣的依存度分別達到21%、37%、46%,意大利對俄依存度分別達到53%、19%、41%,法國對俄依存度均在20%左右。

圖14 2020 年歐盟27 國對俄羅斯煤炭依存度Fig. 14 Coal reliance on Russia imports of 27 countries in European Union

圖15 2020 年歐盟各國對俄羅斯石油依存度Fig. 15 Oil reliance on Russia imports of 27 countries in European Union

圖16 2020 年歐盟各國對俄羅斯天然氣依存度Fig. 16 Natural gas reliance on Russia imports of 27 countries in European Union

俄烏沖突助推國際能源價格高位震蕩。煤價方面,2022 年5 月20 日,紐卡斯爾動力煤現貨價格達到436 美元/t,較年初價格(175 美元/t)上漲超過1 倍,至7 月底,動力煤現貨價格仍保持在420 美元/t 左右。天然氣價格方面,3 月7 日歐洲TTF 天然氣價格首次突破200 歐元/(MW·h),之后總體震蕩下行,至6 月下降至80 歐元/(MW·h)左右,后快速上升,至7 月底,歐洲TTF 天然氣價格再次達到200 歐元/(MW·h)左右,較年初上漲近2 倍。石油價格方面,3 月8 日,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突破每桶130 美元,創8 年以來新高,至7 月底仍保持在110 美元/桶左右。

歐洲各國調整能源發展戰略,尋求擺脫對俄能源依賴。2022 年3 月8 日,歐盟發布《能源獨立行動》,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減少2/3 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在2030 年前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長期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短期放緩退煤步伐。歐洲《能源獨立行動》提出,加速發展太陽能發電和風電,2030 年發電量較目前增加3 倍;德國擬在2035 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同時,歐盟提出現階段可以暫緩退煤,降低對天然氣依賴。調整核電定位。歐盟近期通過補充授權法案,將滿足特定條件的核電和天然氣歸為可持續投資的“過渡”能源。法國近期宣布2050 年前新建6~14 座核電站;波蘭將在2026 年建設第1 座核電站。

2.5 2022 年全球發展形勢展望

地緣政治擾亂全球經濟復蘇節奏和能源供需格局。俄烏沖突爆發及對俄羅斯全面制裁,推動全球能源、糧食和工業金屬價格上漲,影響消費需求;同時,與俄、烏聯系密切的經濟體將面臨貿易、供應鏈和金融中斷等問題,對歐洲經濟的影響首當其沖。企業信心下降和不確定性上升導致金融環境趨緊,并可能刺激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出。若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或將造成全球經濟重大風險。

俄烏沖突使原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復蘇態勢承受了更大的下行壓力,通脹高企迫使多國加快貨幣收緊進程,進一步抑制經濟復蘇,2022 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明顯放緩。6 月份,世界銀行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1.2 個百分點至2.9%;7 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0.4 個百分點至3.2%。

能源消費預測方面,受全球經濟復蘇下行壓力增大影響,預計2022 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同步放緩,預計增速約2%,較2021 年下降約3.0 個百分點。能源供給方面,能源出口貿易受限疊加投資不足、極端天氣等影響,全球化石能源供應短缺風險凸顯。

分品種看:煤炭需求逆勢增長,供給持續偏緊;預計中國煤炭需求增長約2%,達約30 億t 標準煤,為經濟穩增長發揮基礎支撐作用;歐盟多國受天然氣緊缺而轉向煤炭,但俄羅斯出口受限、印尼自身需求明顯增長,全球煤炭供給持續偏緊、價格維持高位。石油需求溫和增長,增產預期難以兌現,供需延續偏緊態勢;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全球石油需求復蘇進程受阻,預計全年增長約3%,總體規模與2019 年基本相當;受地緣政治、通貨膨脹、國家利益等因素影響,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意愿偏弱,國際油價仍將高位波動。天然氣供需緊張形勢將進一步加??;受美國、中國等國家天然氣需求穩步增長帶動,預計2022 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上升至4.1 萬億m3,同比增速回落至2%;供應側,受俄烏沖突影響,俄羅斯對歐洲國家持續減供或斷供的風險依然存在,主要天然氣生產國增長能力有限,全球天然氣供需緊張形勢持續惡化。

3 2021 年以來中國能源電力供需形勢

3.1 2021 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21 年,中國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防疫成果持續鞏固,死亡人數遠低于英美發達國家,每百萬人口死亡病例顯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保障了群眾生命安全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021 年,中國GDP 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性增長;人均GDP 達到12 551 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 水平。分季度看,4 個季度GDP 分別增長18.3%、7.9%、4.9%、4.0%,下行壓力逐步突顯。

從“三駕馬車”看,2021 年投資、消費分別增長4.9%、12.5%,兩年平均增長3.9%,分別低于2019 年1.5、4.1 個百分點;出口增速高達21.2%,兩年平均增長12.3%,高于2019 年7.3 個百分點。

3.2 2021 年中國電煤供需情況

2021 年,中國能源供需緊張形勢突出表現為因電煤短缺引發的電力供需緊張問題。

煤炭市場供需緊張,動力煤價格劇烈波動,呈現“M”形走勢。按時間看,大致可劃分為保供穩價期、短缺漲價期、保供落價期3 個階段:(1)2021 年1 月至3 月中旬,電煤價格先漲后跌。(2)2021 年3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電煤價格持續“非理性”上漲。(3)2021 年10 月中下旬至12 月,在政府、企業等各方努力下,電煤價格大幅回落。

2021 年中國煤炭供需緊張的原因如下。

(1)煤炭產量增長不及預期導致供需錯配。受環保、政策調控、煤炭行業反腐整頓等因素影響,2021 年3—9 月,全國原煤產量同比下降0.8%,且各月均基本維持零或負增長;同期,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9.9%,較原煤產量增速高10.7 個百分點,如圖17 所示。全年看,中國火力發電量增速為9.8%,較同期原煤產量增速(4.7%)高1 倍。

圖17 2021 年中國逐月原煤產量增速及火力發電量增速Fig. 17 Comparison of monthly coal production growth rates and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growth rates in 2020

(2)進口煤炭減少加劇供需緊張局面。中國煤炭主要進口自印尼、澳洲和俄羅斯3 國,合計比重超過80%。受政治因素影響,2021 年,中國自澳洲煤炭進口量僅為1 171 萬t,較2020 年下降85%;2021 年以來,印尼動力煤價格隨國際煤價明顯上漲,進口煤價格優勢大幅減弱,制約企業進口積極性。

(3)中長期合同覆蓋面不足導致煤價“壓艙石”作用難以有效發揮。2021 年,中國電煤中長期合同量只占到中國電煤消費的60%左右,電廠需要在市場上購買大量現貨,進一步推高煤炭價格上漲。

(4)煤電企業虧損嚴重制約發電積極性。受煤炭價格快速上漲影響,煤電機組“越發越虧”,煤電企業面臨“成本高企、營收難增”雙重壓力,企業經營積極性受到打擊,保供能力受到影響。

3.3 2021 年中國電力供需形勢

2021 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實現兩位數增長,達到8.3 萬億kW·h,比上年增長10.3%,2020—2021 年用電量年均增速6.7%,較2019 年同期上升2.3 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4%。

全國發電量達到8.4 萬億kW·h,比上年增長9.8%。分結構看,火電仍然是中國發電的主力電源,占總發電量的67.4%,新能源占總發電量的比重首次超過10%,達到11.7%,對發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0%。

截至2021 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3.8 億kW,比上年增長7.9%。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2 億k W,首次突破10 億kW,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47.0%,較上年提高2.3 個百分點,首次超過煤電裝機比重(46.7%)。

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部分地區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緊張。年初,受經濟復蘇、極端寒潮天氣等因素影響,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江西等省電力供需緊張。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偏緊,廣東、廣西、云南、湖南、貴州等多地高峰時段出現有序用電,其中,河南受特大洪澇災害影響全省18 個地區全部實施有序用電。9 月受電煤供應緊張影響,煤電出力受阻容量大幅上升,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可用天數跌至歷史新低,疊加部分地區來水不足導致水電出力下降、新能源高峰時段出力不足等因素,中國部分區域出現長時間、大面積有序用電情況,最大缺口超過5 000 萬kW,電力供需緊張形勢波及東北、西北等傳統送端區域。

在此形勢下,國家出臺一系列能源保供政策,多措并舉釋放煤炭產能。煤炭企業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全力增加電煤供給;發電企業多渠道增加電煤儲備,加強機組運行管理,減少非計劃停機、受阻情況,力爭機組應并盡并、應發盡發;電網企業從供需兩側全力保障電力供應。其中,供應側做好發電機組并網服務,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靈活開展跨區跨省電力互濟;需求側加大需求側管理力度,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有序用電工作,倡導全社會節能提效。在煤炭、發電及電網企業的協同努力下,電煤庫存逐步回升,火電發電能力有所恢復,電力供需矛盾逐步緩解。至11 月初,除個別省份、局部時段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采取有序用電措施外,其他地區有序用電規模接近清零。

3.4 2022 年中國能源供需形勢展望

2021 年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指出,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的三重壓力,應堅持“穩中求進、穩字當頭”政策總基調,強調政策積極、靠前發力。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經濟實現了企穩回升。4 月11 日,李克強總理指出國內外環境有些超預期變化、警惕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5 月25 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扎實推動穩經濟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上半年,中國GDP 同比增長2.5%。其中,第一、二季度分別4.8%、0.4%。7 月28 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當前,俄烏沖突持續演化,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供應鏈恢復、貿易等影響不確定性很大[25];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動態清零難度更大。盡管穩增長政策有望推動下半年經濟恢復性增長,但實現全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難度很大。

國家能源局《2022 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今年能源領域將以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為首要任務。預計2022 年,原油產量將重回2 億t,天然氣產量持續穩步上升。煤炭市場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態勢。其中,需求方面,預計電煤消費穩步增長、工業用煤緩慢增長,全年煤炭需求將保持小幅增加,增速回落;供應方面,受煤炭產能充分釋放帶動,2022 年上半年中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1.0%,高于同期火力發電量增速14.9 個百分點;進口方面,印尼已于2022 年2 月解除出口禁令,自2021 年10 月起,中國已部分恢復澳洲煤炭進口。

綜合考慮電源投產及退役計劃,預計2022 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7 億kW,比上年增長52.8%,創歷史新高。其中,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 463 萬、5 743 萬、364 萬、6 719 萬、10 607 萬、1 0 4 1 萬k W,新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1.7 億kW,占新增裝機的64.3%,如圖18 所示。

圖18 2022 年中國新增電源裝機預測Fig. 18 Prediction of added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in 2022

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1 萬億kW·h,同比增長2.9%。其中,受二季度經濟下行影響,第一、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0%、0.9%??紤]到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等因素,預計下半年用電增速將明顯反彈,2022 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平穩增長,達到8.6 萬億~8.8 萬億kW·h,比上年增長4%~6%,增速較2020—2021 年年均增速回落0.7~2.7 個百分點。

迎峰度夏期間,中國區域性高溫熱浪事件頻發。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評估,6 月1 日—8 月15 日,中國區域性高溫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 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受此影響,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出現電力缺口,其中川渝地區疊加來水偏枯等因素,供需形勢最為緊張。

綜合電力供應和需求2 方面因素,預計迎峰度冬期間全國電力供需平衡偏緊,部分地區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緊張。其中東北電網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余,其他電網區域均存在不同程度電力短缺。

4 中國保障能源電力安全的應對策略

2021 年以來,世界多個國家和區域出現了能源電力短缺的局面,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電力保供問題愈發凸顯。因此,應立足于中國發展階段和國情實際,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以保障安全為前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4.1 對中國能源電力保供的幾個認識

(1)應統籌謀劃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銜接。以煤炭為主體的化石能源依然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基石,傳統能源發電仍是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主體,在國家層面,近中期降碳不等于不發展化石能源。為應對能源電力供需緊張,歐洲多國重啟已關停的煤電、油電等化石能源發電,發展中國家應堅持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安排煤電退出節奏。中國現有的11 億kW 煤電機組多處于“青壯年”時期,必須用好用足這一巨大的存量資源,充分發揮煤電保電力、保電量、保調節的“三?!倍档妆U献饔?。

(2)應更好發揮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新能源出力“靠天吃飯”,在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中,一旦出現長時間、大規模新能源出力不足,將給電力可靠供應帶來風險,應加大、加快新型儲能、抽蓄的發展,充分發揮“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儲能+調相機”等技術優勢,引導用能、儲能與新能源峰谷供需匹配,提高新能源在能源電力保供中的地位作用。

(3)應對能源緊缺需要市場與行政手段兩手并用。一方面,歐美國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能源電力市場,供給側成本上升能夠及時向消費側傳導,推動高耗能等行業主動減產停產,通過供需調整實現市場再平衡;另一方面,歐美國家也通過補貼、限價、減稅等措施,保護弱勢群體和中小企業。

(4)應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著力推動能源電力供需預警與應急體系建設。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近期出現多起因極端氣候導致的能源電力供需短缺事件,應充分予以重視,健全能源電力供需預警與應急保障體系,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5)應立足國情走出中國自己的能源安全保供之路。歐洲過度依賴天然氣,且進口渠道較為單一,在國際天然氣供應緊缺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能源電力供應安全受制于人。中國應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4.2 中國能源電力保供策略

反思近兩年全球能源電力短缺的深層次原因,統籌謀劃能源發展與安全、轉型與保供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要按照國家“雙碳”工作的部署以及能源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從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制及國際合作等五個方面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確保能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4.2.1 推動電源發展多元化

大力發展新能源?!笆奈濉?,中東部以能源轉型和提升本地保障能力為重要方向,加快新能源發展;西部重點建設沙漠/戈壁/荒漠區域大型光伏基地項目。中遠期,風電開發重心重回西部北部區域,海上風電逐步向遠海拓展。

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發揮保電力、保電量、保調節的“三?!倍档妆U献饔??!笆奈濉?,優化新增一批煤電,在負荷中心區域就地就近安排一定規模,發揮支撐作用,加快煤電CCUS 改造。中遠期,統籌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與電煤消費比重,繼續發揮煤電在電力供應中的托底保障作用。

因地制宜開發水電,重點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笆奈濉?,重點推進西南水電開發,積極推進金沙江等流域梯級水電建設。中遠期,水電開發逐步由中下游向上游延伸,重點推進西藏水電開發。

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快沿海核電建設。在采用中國和國際最新核安全標準、確保萬無一失的前提下,推動沿海區域核電的開工建設。遠期,隨著沿海核電站址資源開發完畢,綜合考慮安全、環境、社會穩定的前提下,考慮適時啟動內陸核電開發。

高度重視靈活性資源開發,統籌抽水蓄能與新型儲能發展?!笆奈濉?,考慮抽水蓄能技術相對成熟、單位投資成本低、壽命長等優勢,華北、華東區域在站址資源滿足要求的條件下應優先開發;推動新型儲能步入規?;l展階段,積極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行。中遠期,持續開發抽水蓄能電站,推動新型儲能設施全面市場化發展,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

發展其他清潔能源,兼顧清潔電量供應與靈活性資源補短板?!笆奈濉?,為保障電力供應和調節能力,在華北、華東負荷中心規劃布局一批燃氣發電機組;結合氣源情況,穩步推進西南區域氣電建設。建立健全生物質資源收集、加工轉化體系,就地就近利用生物質發電。

4.2.2 推動終端用能多元化

推進化石能源清潔消費利用,大力發展終端綜合能源?;茉辞鍧嵪M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分散能源供應風險。擴大綜合能源在終端的集成使用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滿足用戶用能的多元化需求。

結合現階段的電力供應保障條件,高效有序推進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工業領域優先在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中有序推廣電鍋爐、電窯爐等技術。建筑及居民領域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推廣熱泵、蓄熱電鍋爐等高效電采暖技術。交通領域逐步推廣電動汽車和電動重卡技術,并加強充換電網絡建設。

堅持分類因地施策,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直接利用。通過熱交換泵或地熱蒸汽泵等地熱能技術實現建筑高效供暖/供冷;通過生物質碳化、熱解及化學轉化等手段,轉化為居民供暖及工業生產所需的燃料;通過太陽能熱收集技術用于居民日常供暖。

強化需求側管理,充分挖掘節能與電力需求側資源價值。需求側管理可以緩解電力供需緊張形勢,降低能源電力成本,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4.2.3 多措并舉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加快推動能源技術革命。緊密圍繞國家能源發展重大需求和能源技術革命重大趨勢,圍繞先進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綠色高效化石能源開發利用、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等關鍵技術,開展集中攻關、示范試驗和應用推廣。

優化能源行業技術標準。進一步加強能源標準化頂層設計,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大力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堅持能源標準化與技術創新、工程示范一體化推進,以高標準支撐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

著力完善科技創新保障體系。健全能源科技創新協同機制,建立跨領域、跨學科的創新聯合體,形成協同攻關合力;完善能源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立健全以國家、地方、企業、高校為骨干、梯次銜接的能源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加速能源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支持圍繞能源前沿新興交叉領域開展產教融合試點,滿足跨學科專業人才供給。

4.2.4 健全能源安全保供的體制機制

優化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和完善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有機銜接的電力市場體系。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創新有利于非化石能源發電消納的電力調度和交易機制,推動非化石能源發電有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整合分散需求響應資源,引導用戶優化儲用電模式,釋放居民、一般工商業用電負荷的彈性。引導支持儲能設施、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提升系統靈活性。

建立健全能源電力供需預警機制與應急保障體系。貫徹政府主導、行業共擔、社會參與的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理念,建立電力企業與燃料供應企業、管輸企業的信息共享與應急聯動機制,健全能源電力供需全環節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能力,提升一二次能源綜合平衡全景分析能力,完善極端情況、突發事件下能源電力供應應急預案和協同調控機制。

4.2.5 開拓能源合作共贏新局面

充分利用國際市場提升國內能源安全。堅持維護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共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穩步擴大“朋友圈”,深入推進與主要能源資源生產國的務實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合作。充分發揮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鞏固和拓展與相關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對接,建成一批綠色能源合作項目。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吸引和引導外資投入清潔低碳能源產業領域;加強綠色電力認證國際合作,倡議建立國際綠色電力證書體系,積極引導和參與綠色電力證書核發、計量、交易等國際標準研究制定。

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體系,不斷提升能源領域話語權影響力。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加強與主要能源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下講好中國能源故事。

5 結語

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以及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全球能源供需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能源電力供需緊張形勢會在較長時間內存在,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1)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方向不會變化,但也不會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盡管在短期內世界各國對化石能源的需求有所上升,但從中長期來看,大力發展新能源仍然是能源轉型的發展方向。

(2)俄烏沖突對世界能源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世界各國能源政策將更加重視能源獨立,通過加快發展清潔能源來減少對化石能源進口的依賴。

(3)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大,能源電力需求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同時也面臨著能源電力保供與實現“雙碳目標”的巨大壓力。

(4)中國應立足“富煤貧油少氣” 的基本國情,統籌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發展,健全能源電力供需預警與應急保障體系,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開放、合作、共贏新局面,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走出一條供需兩側多元化發展的能源電力安全保供之路。

猜你喜歡
供需能源消費
國際能源署:今年清潔能源投資將再創新高
基于交通大數據的LNG供需預測
消費低迷供需博弈 全國豬價大致穩定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供需略微寬松 價格波動縮窄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油價上漲的供需驅動力能否持續
40年消費流變
新消費ABC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