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研究

2022-11-06 04:24王元

【摘? 要】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工具。隨著大數據經濟的發展,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有助于創新審計工作模式,節約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論文以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價值為切入點,闡述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內部審計所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促進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應用的對策,以此構建內部審計全覆蓋體系,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內部審計;財務風險

【中圖分類號】TP311.1;F239.4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8-0113-03

1 引言

大數據時代,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已滲透到企業全部經營活動中,實踐證明對數據的合理利用能夠有效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內部審計是企業防范財務風險、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推動大數據技術與內部審計工作深度融合是構建高質量內部審計工作體系、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的必然要求。因此,為了推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文章立足于工作實踐詳細闡述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具體應用策略,以此為今后實踐工作提供經驗參照。

2 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價值

內部審計服務于組織發展,并為組織創造價值增值。實踐證明在大數據背景下,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內部審計中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2.1 有助于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企業傳統的內部審計主要是基于查賬糾錯思想,圍繞財務報表選取適量數據進行對比與分析,以此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財務問題。雖然此種內部審計模式能夠達到精準量化的審計目標,但是其難以全面反映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所有問題。但是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則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數據呈現海量化存在、關聯性比較強、結構多元化的特征,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能夠有效解決數據“價值”性的問題,并且結合企業經營活動準確確定有“價值”的數據,實現數據信息的高效化。因此,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內部審計中既能瞄準內部審計的重點,又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難題,促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

2.2 有助于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

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是構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規避企業財務風險的必然舉措。傳統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監督職能、內控職能以及經濟效益評價職能。但是隨著業財融合系統的實施,內部審計職能不再局限于財務領域的各項活動,將內部審計控制融入企業經營全過程業務中是必然要求。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內部審計中能夠擴大審計的覆蓋面,精準識別風險點,依靠數據的精準推送實現對各項業務的實時監督,最終實現內部審計全覆蓋。例如,傳統的內部審計主要采取抽樣審計的方式,而引用大數據技術后實現了內部審計由關注審計樣本向全樣本的轉變。

2.3 有助于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模式轉變

傳統內部審計主要反映過去,側重事后監督,而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內部審計中能夠不斷優化內部審計工作模式,促使內部審計工作由事后監督向全過程監督轉變、由反映過去向預測未來轉變。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將多源數據進行關聯整合,產生新的審計分析視角,這樣有助于企業借助廣泛的數據資源,使審計工作全面介入經營環節,探尋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便于企業作出動態化的決策,增強企業風險防范能力,增強內部審計的戰略性與前瞻性,實現內部審計增值保值的內在本質要求。

3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內部審計所存在的問題

3.1 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有待提高

一是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不高,尤其是應用大數據審計平臺的技能不高,導致內部審計全覆蓋目標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大數據技術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專業的內部審計知識,而且還要具備嫻熟的大數據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內部審計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大數據專業培養,未能掌握大數據內部審計工作技能,導致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應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工作時仍然按照傳統人工收集資料的模式,未能有效運用大數據海量分析功能,制約內部審計工作效率。二是企業內部審計從業人員大數據思維意識淡薄。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關鍵就是要求內部審計人員要樹立大數據思維意識,但是受傳統思維的限制,內部審計從業人員缺乏大數據思維意識,并未意識到大數據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忽視應用大數據技術。例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搜集相關信息時,并未應用大數據系統,導致搜集的信息較為片面。

3.2 內部審計信息系統不完善

通過分析雖然部分企業建立了內部審計信息系統,但是已經構建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性能不完善,尤其是財務與內部審計相脫節問題較為突出。例如,大部分企業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但是內部審計尚未利用該數據平臺開展審計工作。其主要是由于企業整體信息化建設存在條塊分割的狀態,財務核算與業務管理職能相分離,導致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系統難以與財務共享中心實現深度融合。二是內部審計數據搜集與處理難度比較大,影響內部審計全覆蓋。大數據應用需要數據作為支撐,但是目前企業構建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存在數據搜集難度大的問題。例如,內部審計信息系統要求企業各部門實現信息共享,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基于部門職能、實際業務運行等諸多因素的考慮,企業業務部門不愿意向審計部門開放數據收集權限,這樣導致內部審計部門難以及時、精準搜集到相關信息。另外,由于企業財務信息與內部審計系統的兼容性問題導致在相關數據處理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影響內部審計工作效率。

3.3 內部審計成本增加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不僅為企業帶來便利的工作條件,而且還產生諸多信息數據。數據是企業內部審計的基礎,煩瑣的數據信息無疑會增加企業內部審計的難度。為了提升企業數據信息的處理效率,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整體質量,企業需要根據大數據辦公模式的要求采購大量的傳感器、存儲設備以及計算機設備等,以此助力于企業內部審計“數字化”發展。由此可見,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增加了企業在內部審計方面的費用支出,尤其是企業增加了采購內部審計相關設備的經費。另外,內部審計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系統維護、維修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例如,企業需要定期對內部審計信息系統進行升級維護,而這些費用是企業必須要支付的,因此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內部審計的成本,導致部分企業開展大數據內部審計的積極性不高。

3.4 審計質量風險控制難度較大

提升內部審計質量是發揮內部審計增值效能的必要手段,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大數據內部審計能夠實現對海量審計信息的自動處理,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整體效率;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增加內部審計質量風險控制難度,容易導致企業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因受大數據技術自身風險漏洞而發生內部審計信息外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故障而導致相關材料丟失等不確定性風險。例如,與傳統內部審計相比,在線內部審計成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形式。在線內部審計依賴于對數據的深度采集與挖掘,但是如果在線審計搜集的數據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或者部分企業為了私利會篡改相關財務數據,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內部審計結果的質量。

4 促進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應用的對策

針對大數據技術在內部審計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為此促進大數據內部審計體系建設,企業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4.1 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

內部審計隊伍建設是支撐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目標的基本要素,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從傳統內部審計模式跨越到大數據審計,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企業強化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一是企業要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內部審計人員應用大數據技術的能力。大數據審計不僅要求內部審計要掌握專業的審計知識,而且還要精通大數據技術,并且能夠在工作中熟練應用大數據技術。為此,企業要發揮在崗培訓的優勢,聘請內部審計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開展專職培訓,重點講解內部審計與大數據技術深度融合的技能,以此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例如,基于金稅四期系統的實施,國有企業要定期組織內部審計人員學習金稅四期系統的操作技能知識,讓內部審計人員掌握金稅四期系統與內部審計工作的結合點,以此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二是要加強宣傳,轉變內部審計人員思維方式,樹立大數據思維意識。審計工作的本質就是根據因果關系收集審計證據,從而追溯和發現問題。大數據技術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強調相關關系的利用,而在大數據技術背景下,內部審計人員獲得的因果關系證據的難度比較大,因此需要內部審計人員要及時轉變工作思維,樹立大數據意識,以此滿足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例如,為了增強內部審計人員大數據思維意識,企業要組織內部審計人員深入國內一流企業開展對標學習,學習一流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經驗。通過警示教育了解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樹立大數據思維對促進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意義。

4.2 構建完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

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是大數據應用于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載體。內部審計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審計作業系統、審計分析系統、審計管理系統以及審計監測系統等。在大數據技術環境下,企業要構建完善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實現財務共享中心與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銜接。內部審計信息系統的建設必須要滿足企業業財融合的要求,尤其是要不斷優化內部審計信息系統軟件功能,確保內部審計系統處于持續、動態的運行狀況,提升與企業財務信息系統的兼容性。獲取數據資源是大數據審計的基礎,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企業內部審計體系就是要構建全口徑、大集中的審計數據庫,強化對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具體措施企業要精準分析內部審計數據資源,全面摸清內部審計數據庫信息的來源渠道、信息類型以及信息價值等基本情況,并且深入研究現金流、業務流程以及市場營銷等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以此作為內部審計數據庫建設的基本要素,為建設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提供硬件支撐。

4.3 著力降低內部審計成本

降低企業內部審計成本不僅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大數據技術在內部審計應用的關鍵手段。著力降低企業內部審計成本是確保大數據應用持續的必然保障,首先,企業要借助內部審計操作平臺轉變內部審計模式,實現審計資源共享,降低內部審計成本。長期以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深入項目現場進行審計監督,此過程中會產生諸多非內部審計業務費用。因此企業可以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依托內部審計操作平臺構建非現場審計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等信息手段對企業各類財務數據、業務數據進行橫向對比,通過對海量信息的自動篩選及時發現違規風險事項,消除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以此降低企業成本支出。其次,企業要加強與國家審計機關的協同運作,強化審計結果協同運用,以此減少內部審計資源投入成本。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協同運作是構建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必然要求,企業要依托大數據技術積極推進與國家審計部門的協同作業效能,對照國家審計結論深入分析企業缺陷問題,以此簡化內部審計操作流程,實現內部審計資源整合利用。最后,加強對內部審計設備的維護力度,采取外包模式,降低在內部審計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硬件投入。

4.4 強化內部審計風控管理

風控管理是推動大數據應用于企業內部審計的有力保障,強化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管理,首先,企業要加大對內部審計信息平臺的建設力度,助推大數據審計系統轉型升級。實踐證明,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內部審計會產生諸多風險因素,為了避免企業數據被竊取、丟失等風險,企業要強化對內部審計信息系統的更新與維護,采取有效舉措防范網絡風險。數據是大數據內部審計的核心要素,企業要著力提升數據安全管理,尤其是要強化對原始數據的檢驗,論證大數據內部審計數據是否輸入完整、信息是否及時有效,對于驗證結果不一致的則要查找原始憑證,以此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其次,運用網絡計劃技術規范內部審計流程,明確內部審計關鍵點。網絡計劃技術就是通過制作網絡圖對內部審計計劃進行優化,通過對關鍵線路的控制實現對內部審計項目進度的控制。例如,企業要通過網絡圖確定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進度,按照“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原則,將內部審計工作細化到具體崗位,以此降低人為失誤造成的內部審計風險。最后,制定完善的內部審計風險預警體系。內部審計預警體系包括風險數據收集、風險識別評估、風險預警以及跟追反饋。通過內部審計風險預警體系實現對內部審計風險的集約化管控。

5 結語

總之,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大數據技術開拓了新的內部審計模式,提升了內部審計的精準化與高效化,實現了內部審計全覆蓋。面對大數據技術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的諸多影響,企業需要立足于自身建設情況,積極應對大數據技術挑戰,采取針對性的舉措構建大數據內部審計體系,以此推動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于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何孟磷.略談大數據在企業內部審計中應用[J].中國農業會計,2021(11):89-90.

【2】井潔琳.新時期企業內部審計與大數據的融合發展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1(02):72-74.

【3】李春艷.新形勢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22(19):145-147.

【4】劉春麗.大數據技術在鐵路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分析[J].鐵道運輸與經濟,2022(05):86-90+137.

【5】柳樾.數字經濟時代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21(04):156-158.

【6】張金莉.大數據環境下國有企業數字化審計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22.

【7】王欣桐.新能源企業利用大數據內部審計技術創新探析[J].上海商業,2022(01):58-59.

【8】樊振杰,付帥.大數據背景下內部審計的工作創新促進企業增值[J].商業經濟,2020(08):143-145.

【9】趙宇.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策略[J].投資與創業,2022(15):84-86+137.

【作者簡介】王元(1981-),男,新疆博樂人,會計師,從事大數據智能審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