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路徑探析

2022-11-06 21:10劉軒儀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

【摘? 要】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鼓勵性政策支持裝備制造業發展。在新一輪的產業布局中,《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建議》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雖然是制造業第一大國,但我國制造業起步晚、發展時間短,這一特點制約著我國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裝備制造業是H市的傳統產業之一,雖然初步培育和聚集了一批產業骨干企業,形成了產業鏈式發展格局等優勢,但也存在產業上下游銜接不緊、公共服務體系和平臺建設滯后等問題。論文通過對H市新型裝備制造業的現狀與不足的分析,對我國相關城市推動新型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夯實城市產業支撐提出了發展和解決路徑。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布局;產業層次

【中圖分類號】F426?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8-0126-03

1 H市新型裝備制造業發展概況

1.1 發展現狀

裝備制造業是H市的傳統產業之一,“十三五”以來,H市大力推進特鋼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0年底,H市集聚規上企業361家,實現規上應稅企業開票587.6億元,同比增長6.8%,較“十二五”末增長54%,培育形成超億元企業97家、超10億元企業9家,產業規模居全市之首,但在全省各市中排名落后,主要板塊有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冶金及金屬制品。

1.2 發展優勢

①初步培育建成一批產業發展載體。培育形成國家火炬計劃金湖石油機械、儀表線纜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特色產業基地,經開區省級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淮安區精密機械科技產業園,盱眙鋼管軸承特色產業園等一批省級以上特色基地和園區。②初步培育集聚一批產業骨干企業。金象傳動設備、雙環齒輪裝備水平國內領先,漢邦科技液相色譜純化設備制造、金石集團井口采油(氣)樹生產規模全國最大,紅光儀表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臥龍電氣高效節能電機、長園和鷹服裝智能吊掛系統、紐泰格車用減震器等產品在細分行業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③初步培育形成產業鏈式發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領域取得較快發展,初步形成原材料—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整車—充電設施和汽車后市場這一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在黑(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裝備、儀表線纜以及基礎零部件等領域形成較強的集聚優勢,初步形成原材料—基礎零部件—整機和成套裝備這一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布局。

1.3 發展短板

①產業層次總體屬于低端,產業布局較為分散。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層次等級普遍不高,分布散、門類雜、聯系少、配套差、協作弱;產品結構以中低端的傳統機械加工和零部件制造為主,缺乏高端和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受下游市場波動、訂單減少的沖擊較大,抗風險能力弱;現有產業載體大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零散布局,產業集聚度、耦合度偏低,配套合作的產業生態尚未形成。②產業總體實力偏弱,缺乏支撐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項目。產品與智能化、綠色化、精密化等前沿趨勢結合較少,呈現低檔多、高檔少,粗放多、高精少,傳統多、智能化少,配套多、整機少的“四多四少”現象;產業鏈核心環節、關鍵環節缺失現象明顯,缺乏輻射帶動能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龍頭式、基地式大企業、大項目。③產業上下游銜接不緊,公共服務體系和平臺建設滯后。上游冶金制品以粗鋼、普鋼等原材料以及冶煉和壓延初加工產品為主,鏈條短,附加值低,與汽車、整機制造等聯系不緊密,銜接度不高,縱向延伸和橫向集聚不足;中下游企業多數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零部件制造環節,主要為外地配套,本地供應鏈嚴重脫節;金融擔保、技術研發、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體系和平臺建設較為滯后;三電等核心零部件、金屬表面處理、大型鑄鍛件以及汽車后市場服務、物流倉儲等關鍵環節缺失或較為薄弱。

2 發展路徑

2.1 產業圖譜

H市應以新型交通裝備、新型智能化裝備和高端基礎零部件即“兩新一高”領域特色產品為重點,“十四五”初期,優先發展重大項目建設進度較快、市場成熟度較高的公路裝備、鐵路裝備和高端專用裝備,以及配套的高端基礎零部件,加快發展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中后期,待獲取低空空域開發試點資格后,加快發展航空裝備產業,根據食品產業發展需要布局發展食品裝備。

2.2 發展重點

2.2.1 新型交通裝備

對于新型交通裝備來說,應重點發展公路裝備、鐵路裝備和航空裝備等特色產品。

①公路裝備

發展現狀:公路裝備作為優勢產業板塊之一,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但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和作用不強,核心零部件企業和配套部件企業較為缺失。

龍頭企業:理士電池、偉復能源、和興汽車、雙環齒輪、韓泰輪胎等一批骨干企業,比亞迪電動專用車、敏安電動乘用車共兩家整車企業,吉宏特汽車、翔龍特種車等4家改裝車企業,駿盛新能源等重點項目。

發展路徑:強化龍頭引領,對敏安乘用車、比亞迪專用車實行“一企一策”培育,加快推進實現量產,擴大產銷規模;強化骨干培育,推動改裝車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和項目加快做大盤強和投產達效;強化鏈式招商,圍繞產業鏈薄弱環節和缺失產品,積極招引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企業,以及座椅、內飾、整車玻璃、天窗總成、空調等配套企業;強化推廣應用,加快新能源充電車推廣應用,試點應用換電模式,完善充電設施,加強換電場站建設,籌建“電池銀行”,逐步構建綠色生態和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營體系,打造新的增長極。

②鐵路裝備

發展現狀:基本空白,淮鋼特鋼鐵路彈條、扣件等軌道交通系列產品年產值不足3億元。

龍頭企業:淮鋼特鋼、惠民交通。

發展路徑:強化龍頭帶動,對淮鋼特鋼實行“一企一策”培育,鼓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拓展車軸、轍叉、扣件等鐵路裝備生產用鋼市場;強化骨干培育,推動惠民交通、銘遠軌道等關鍵零部件企業和項目加快做大盤強和投產達效;強化項目招引,依托高鐵快運產業發展,積極爭取鐵科院、中鐵四局、省鐵路集團等在H市合資設立鐵路軌道部件生產企業,爭取國鐵集團布局裝卸搬運裝備等制造產業。

③航空裝備

發展現狀:基本空白。

發展路徑:抓住國家發展大飛機和民用飛機、逐步開放低空空域,以及淮安機場升級和金湖、洪澤建設民用通用機場的機遇,依托經開區和漣水縣兩個空港產業園的載體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航空產業龍頭項目,逐步形成多噸位、多型號配套、系列化發展的直升機、小型輕型民用飛機、民用無人機產業格局,打造蘇北航空產業基地。

2.2.2 新型智能化裝備

對于新型智能化裝備來說,應重點發展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高端專用裝備等特色產品。

①機器人

發展現狀:基本空白,有個別在建組裝機器人項目,上海交大蘇北研究院有一定的研發實力。

發展路徑:強化龍頭招引,瞄準行業龍頭,大力引進和培育機器人整機制造企業,以及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圍繞整機制造企業需求,積極招引配套企業。強化特色培育,重點發展焊接、噴涂、上下料、搬運、碼垛、組裝拆卸等功能性工業機器人;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等領域特種機器人;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

②高端數控機床

發展現狀:已培育引進一批數控機床整機企業和項目,但總體規模較小、實力較弱,整機企業帶動能力不強。

發展路徑:強化龍頭招引,瞄準行業龍頭,大力引進和培育臥式、3C行業用高速鉆攻、雙面臥式柔性加工中心等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數控機床、集成制造系統;強化技術攻關,加快并聯機床、五軸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等高檔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強化指導幫扶,推動現有數控車銑磨鏜、鉆攻中心、高速加工中心等金屬切削、切割、成型和特種加工類數控機床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努力實現產品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智能化;強化鏈式招商,圍繞整機制造企業,招引中游核心零部件和基礎件項目;強化供需對接,切實發揮各類行業協會和商會的組織作用,逐步提升數控機床產品的本地化率。

③高端專用裝備

發展現狀:已培育引進一批重點企業和項目,但布局零散,不成體系;金湖縣石油裝備和儀表線纜產業特色較為明顯,形成一定集聚度;農機裝備龍頭企業清拖長期停產,面臨破產清算,其余企業規模較小。

龍頭企業:漢邦科技、金石機械、紅光儀表、施塔德電梯、大量科技等。

發展路徑:強化品牌建設,推動細分行業優勢企業加強研發和核心技術攻關,培育一批具有特色與區域影響力的產品品牌;強化特色培育,重點發展鉆井采油裝備,積極開發水下和海底井口裝置等石油鉆采高尖端產品,培育發展海洋石油裝備;強化鏈式招商,瞄準行業龍頭,大力招引石油裝備、智能測控和農(漁)機裝備等相關領域整機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強化產業配套,圍繞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需要,布局發展食品裝備。

2.2.3 高端基礎零部件

發展現狀:高端基礎零部件作為優勢產業板塊之一,在鋼管、減速機、電機、齒輪、軸承、液密封件等領域集聚了一大批規模企業,但產業層次較低,高端產品較少,小而全、小而散現象較為突出。

龍頭企業:威靈電機、雙環齒輪、臥龍電氣、金象傳動、愛吉斯海珠、躍馬輪轂等企業,南高齒高速齒輪等重點項目。

發展路徑:強化規劃布局,依托淮鋼特鋼和天淮鋼管等重要產品,以及港口集團水運、倉儲、物流配送等優勢,以清浦工業園為主體規劃建設西南裝備制造產業園,實施鋼材延伸項目,建設專業交易市場,大力招引中下游零部件及整機裝備制造企業進駐;強化鏈式招商,大力招引大型軸承、精密齒輪及傳動裝置、電機以及高端液氣密件企業;強化以商引商,鼓勵基礎件制造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積極招引帶動終端產品項目落戶;強化骨干培育,推動威靈電機、臥龍電氣等骨干企業加大新品開發和技術改造力度,不斷擴大產銷規模;強化品牌建設,重點發展高端鋼管、高端軸承、精密齒輪、電機、減速機、液氣密件、輪轂等特色產品。

3 解決路徑

H市應深入實施存量企業培育、重點項目推進、高端項目招引、創新能力提升、市場品牌創建這五大工程,推動新型裝備制造產業加快轉型發展。

3.1 存量企業培育工程

建立一批初具規?;A、工藝設備先進、市場前景廣闊的重點培育企業庫,打造“3311”產業發展梯隊;對淮鋼特鋼和敏安、和興汽車、比亞迪實業、天淮鋼管、理士電池等重點企業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加強掛鉤聯系和重點幫扶,培育形成一批百億和五十億企業;以雙環齒輪、神舟車業、新威盛能源、海華機械、愛吉斯海珠、施塔德電梯等產業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高成長型企業為重點,加強調研幫辦,制定提升方案,推動加快擴大規模,形成一批十億元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科技型初創企業、新竣工項目為重點,大力實施創新孵化,新增一批億元企業和規上企業。

3.2 重點項目推進工程

加強對在建項目、簽約項目和在手信息的梳理,建立并動態調整一批重點項目庫;由項目招引單位牽頭,對各在建項目和簽約項目實行“一月一聯系一會辦”,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達效、竣工項目早升規,加快形成后備骨干梯隊;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加強掛鉤聯系和重點幫扶,確保維龍源電氣氣體絕緣高壓輸電線路項目一期加快建成達效,二期加快開工建設,力爭建成百億企業;密切跟蹤駿盛新能源、南高齒高速齒輪等在建項目,加快建成達效。

3.3 高端項目招引工程

圍繞產業定位、產業鏈缺失環節和產業骨干企業,加強對產業相關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骨干企業上下游重點客戶和國內外重點區域產業轉移等重點招商信息的收集梳理,逐步建立并及時更新重點招引企業目錄;圍繞產業鏈缺失環節和薄弱環節,發揮產業聯盟、技術創新聯盟和商會組織作用,大力實施鏈式招商和以商引商,積極招引高端項目落戶,不斷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依托整車企業,積極招引公路裝備領域核心零部件企業以及配套企業;瞄準行業龍頭,積極招引機器人、數控機床領域國內外知名整機和核心零部件企業;依托高端基礎件、通用件和核心部件企業集聚優勢,圍繞產業骨干和細分行業優勢企業,積極招引下游整機裝備企業;利用清拖產能以及農業、漁業等傳統行業的優勢,積極招引農機領域高端項目;根據重點食品企業需要,積極招引食品裝備高端項目。

3.4 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引進高端人才,強化新品研發,力爭建成一個國家級裝備制造研發設計平臺,一批省級以上“一室、兩站、三中心”,實現一批企業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新認定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各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實施重大產業科技攻關項目,加快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

3.5 市場品牌創建工程

切實發揮各類行業協會和商會組織的作用,強化產業供需對接,逐步實現首臺套重大裝備等創新產品在本地的推廣應用,提高數控機床、專用裝備等整機產品的本地采購銷售率,形成區域市場協同機制;支持金石機械、紅光儀表、臥龍電氣、長園和鷹、漢邦科技、紐泰格等企業和產品進一步拓展市場、擴大規模,在特色產業領域加快培育打造細分行業龍頭和單打冠軍,形成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產品品牌。

【參考文獻】

【1】孫靈希,曹琳琳.中國裝備制造業價值鏈地位的影響因素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6(11):59-71+166.

【2】顧婷婷.全球價值鏈視角下我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驅動因素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9.

【3】張禮.智能制造創新與轉型之路[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4】王國秀,彭莉,陳家驥,等.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危中求機[J].中國海關,2020(10):18-20.

【5】馬艷艷,劉潔.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特征事實與增長動力轉換實證[J].產業經濟評論(山東大學),2021,20(1):85-109.

【作者簡介】劉軒儀(2002-),女,江蘇淮安人,本科在讀,從事經濟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裝備制造業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裝備制造業外貿發展問題研究
河南省裝備制造業價值鏈升級機理與路徑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下江蘇加快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探析
中國裝備制造業階段競爭力研究
陜西省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效率評價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人民幣貶值:風口上的裝備制造業出口貿易
關于生產性服務業對遼寧裝備制造業拉動效應的影響分析
我國裝備制造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措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