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藝術探究

2022-11-07 08:53游洋?張苗?宋子菁?余瑤
校園英語·上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提問藝術教學環節初中英語

游洋?張苗?宋子菁?余瑤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學目標是否能順利實現與教師引導式的提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提問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拓展學生思維、掌握學生學情,從而達到引導小組活動、調控課堂節奏、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迅速達到引學生入“勝”的狀態,運用特定的話題牢牢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走進教師創設的真實情境,觸發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掌握語言知識技能的理想狀態。本文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就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掌握提問的藝術進行探究,并通過課堂案例來展示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提升提問藝術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課堂提問;提問藝術;教學環節;課堂案例

作者簡介:游洋,張苗,宋子菁,余瑤,湖北省赤壁市蒲紡一中。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咸寧市赤壁市2021年度教學課題“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藝術探究”(項目編號:2021CJY3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明確英語課堂提問藝術的目的性

(一)吸引學生注意,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以至于完全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教師只是簡單粗暴地使用“滿堂講”“滿堂灌”的手法,會極大地削弱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減少了學生的語言運用機會,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開放性問題引起學生對新課內容或已學內容的注意,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英語八下Unit3“Our hobbi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How many friends do you have? Do you know their hobbies?”等問題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二)掌握學生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

在教學過程中準確掌握學生的學情是教師靈活調整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通過分析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程度的反饋信息,教師可以進一步抓準學生真正的學習困難。教師積極地調整教學手段和方式,有意識地安排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力度,這樣既滿足了學優生的學習需求,也幫助學困生克服了學習障礙,達到了面向全體學生、不落一人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課堂良好氛圍的形成,使師生關系更加平等、融洽、自由。

(三)鼓勵學生參與,評估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鼓勵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參與英語課堂,使每個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利用提問提升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給予每個學生展示的平臺。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答題能力進行評估。通過分析學生的答題思路,答題語言、答題語音語調等方面,正確評估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語言知識技能,是否在原有的個人語言知識能力上有所進步,是否達到了本堂課的語言知識的理想目標。這樣一系列的提問策略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了有機的融合,推動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參與。

(四)激發學生探究,促進學生的思維拓展

提問的藝術不僅僅在于學生能否正確地回答,更在于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否在經過提問之后有了進一步的縱深推進。通過教師的層層鋪設、精導妙引,為學生搭建發散思維的平臺,最終促使學生習得良好的思維品質,即能夠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偠灾?,具有藝術性的問題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提供了思維拓展源源不絕的內驅力,為學生有效地錘煉思維品質提供了保障。

二、強化英語課堂提問藝術的功能性

(一)有效吸引學生在新課導入環節的關注

新課的導入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根據初中生對新鮮事物有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點,教師在導入新課前要以獨特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自然的課堂氛圍與和諧的師生關系,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導入環節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歌曲、視頻,也可以是圖片,還可以直接采用有固定主題的Free Talk。教師要利用這些多元手段自然而然地引出新授內容,牽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將其注入本堂課程的內容中去。

如,在講解仁愛版初中英語七下Unit 6 Topic 1 Section A 部分時,筆者在授課之前利用PPT展示一座房子的圖片,問道:“Can you guess whose home it is ?”,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小豬佩奇的家。筆者再拋出一個任務:“Let's find out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in the rooms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教師的引導觀察圖片,復習“be doing”現在進行時,又將新課的主題——不同房間的名稱不留痕跡地呈現了出來。

這堂新課導入的過程流暢自然,拋棄傳統的碎片化教學。由復習舊知識導入到學習新知識,教師鋪路搭橋,學生欣然接受。這樣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答案,為新知識教學做好了心理鋪墊。

(二)持續強化學生對重點講解內容的記憶

課堂提問往往要為課堂重點的教學而服務。教師在前期備課中就要對教材進行單元整體分析,深挖文本資源,找出教學重點。在課程講授中,教師要立足于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角度出發,從教師的教情與學生的學情、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聚焦社會熱點和學生的興趣點幾個方面入手,就教學重點提出強化重點知識的提問。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而長久地對知識重點進行記憶,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

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上Unit1 Topic 2 Section D部分的教學中,重點是學習關于在英國非常受歡迎的兩種運動——足球和板球的相關信息,通過 Pre-reading活動,學生已掌握了該課的相關內容,為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快速閱讀能力,筆者將本課的重點詞匯在判斷題中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學生既能鞏固新學知識又能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

Task 1. Read the passage and mark T(True) or F(False).

1. Most of people in England are sports lovers.? ?(? ? )

2. Football in England came into being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ago.? (? ? )

3. The English football year the FA Cup Final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of each year. (? ? )

4. Cricket players wear different kinds of clothes and score points by hitting the ball with a wooden bat.? (? ? )

能夠正確解答、理解、糾錯并運用就意味著學生達到了學習重點知識的目標。從不同學生的回答中,教師可充分掌握學生對本節重點內容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通過分析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問題與不足,給予糾正及補充,再針對易錯點反復訓練,強化記憶。

(三)切實保障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除針對教學重點外,教師還應針對教學難點來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以及任務。教師要運用多元手段引導學生的思考,要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教學中的難點一般分布在聽、說、讀、寫四個環節上。教師在進行難點教學時,應該設置不同的教學梯度,層層遞進,化解難點,讓學生在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學任務中,逐步提升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

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上Unit4 Topic1 Section A部分的學習中,學生既要理解比較級的轉化規律,又要學會運用比較級描述不同事物之間的對比關系。為了讓學生能夠從理解到掌握,筆者在教授這一課時設計了以下課堂活動:

教師展示關于城市和農村的兩張圖,提出要求,“Please compare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two pictures. 1. The air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_than that in the city. 2. The sky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__. 3. The river in the countryside is ____. 4. The trees in the countryside are _____ than those in the city. 5. It's ____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in the city.”。

本教學環節能夠達到以下目標:1.學生能夠掌握比較級轉化的基本規律。2.學生能夠掌握比較級的使用方法。3.學生能夠準確歸納出that與those在用法上的區別。通過逐步化解教學難度,配合上學生反復操練,最終學生能夠達到根據上述句型造新句的目標,也進一步提升了自主探究、分析歸納的能力。

(四)充分梳理學生在課堂總結環節的思路

經過了導入、授新、鞏固等環節,再利用課堂小結提問的方式考查學生的知識能力顯得尤為必要。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挖掘課文的深層含義,升華課文主題,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

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上Unit4“Our World”Topic1 Section D部分的教學中,在學生已對部分瀕危動物的生存狀態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后,筆者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1. What is it? 2. Where does it live? 3.What does it feed on? 4.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it? 5. Do you like it? Why?”。

通過層層設問、步步求答的方式,促使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去積極思考。讓學生歸納自己的答案,將以上提問作為書寫作文提綱。最后,通過歸納總結本課的重、難點知識,再寫一篇關于保護瀕危動物的作文??傊?,教師恰到時機地進行精問、巧問、善問,還要善于思疑、導疑、釋疑,這樣才能誘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藝術性,使學生不斷迸發出思維火花,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

三、提升英語課堂提問藝術的激勵性

(一)激發興趣,巧拓廣度,促學生“想說 ”

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學生有了興趣就能夠為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內容設計與初中生的學習與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書中的每個單元能夠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表達欲望。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下Unit 6“Our local area.”Topic 2“My home is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Section A部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他們居住的房子以及周圍的環境進行討論,設置問題“ What kind of home do you live in? Is there a bank near there ?...”。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開始利用重點詞匯談論自己的家和周邊的建筑物。教師接著設置根據地圖找目標地點的活動,提問“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Where is it?”,教師層層遞進地提出充滿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順著教師的思路的思考,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欲甚至有不吐不快之感。

(二)尊重個體,巧設難度,促學生“敢說 ”

《學記》中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睘榱舜偈箤W生達成語言、技能、情感目標,教師要根據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來兼顧各類學生。課堂提問設計必須做到難易結合,不同學生通過解答不同難度的問題,逐步突破難點,把握要領,掌握知識的內在規律。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上Unit3“Our world” Topic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ection B部分時,教師從詢問學生的日常飲食習慣入手“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breakfas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lunch ?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or dinner? What about she /he?...”,在學生對問題逐個進行回答后,再安排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詢問并完成調查表格,教師創設報告展示的情境,鼓勵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在提問時給予了適當的坡度,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題可答、有話可說,形成了學生躍躍欲試、敢想敢說的局面。

(三)方法多樣,巧挖深度,促學生“多說”

在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方式以避免單一機械性的方式,而要注重提問的多樣性 ,可以利用如理解性提問、回憶性提問、分析性提問、交際性提問答等方式。如仁愛版初中英語八上 Unit2“Keep healthy”Topic1“You should see a dentist.”Section A的教學中,筆者創設了患者醫院看病的情境,讓幾位同學上臺分別扮演醫生和擁有不同癥狀的患者。扮演醫生的學生要熟練使用“What's wrong with you ?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You should...”等詢問癥狀和提出相應建議。而演員們要表演出相應的癥狀,利用“I am feeling terrible .I have been like this for...”等句型介紹自己的癥狀。表演完畢后,教師再根據其中一個成員的信息向全班其他同學進行提問,要求學生根據前一段的表演來回答,訓練學生運用不同人稱代詞的表達觀點……學生對看病的情境非常熟悉,對表演環節顯得格外有熱情,這樣樂于表達在無形中就促進了“多說”了。

(四)啟迪思維,巧置梯度,促學生“爭說”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效作用?!苯處熖岢龅膯栴}符合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和認知規律。這不僅需要教師能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還要充分掌握本班學生的學情,精心挑選,反復考慮才能達成。有梯度的提問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關鍵處、重點處、思維進階處當問則問,要搭建解決問題的“臺階”、為學生鋪路搭橋、引導學生沿階而上。因此,教師所提問題,應本著為學生發展而服務的原則,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不能為提問而提問,提問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爭說”。

四、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提問藝術性既是單純的又不是單純的。教師應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藝術性,讓提問的藝術之美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也讓英語課堂教學更有實效。教師在課前緊扣課文重難點,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課中發揮提問的靈活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課后巧設思維拓展活動,促進學生課后學習。這樣的一堂課才能引人入勝、樂在其中、回味無窮,最終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南?!と鳡?,珍妮·法菲爾.老師如何提問,學生才會思考[M].劉夏青,孫明玉,劉白玉,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

[2]浦璇彥.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教學與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D].蘇州大學,2016.

[3]劉祎琴.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8):170.

[4]成菊.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之我見[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9):47.

猜你喜歡
提問藝術教學環節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淺談物理課堂教學提問三法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探討
“萬丈高樓”由此始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積極性缺失對策研究
實施高效課堂有感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