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主要學術期刊評價體系對水產類學術期刊的評價及分析

2022-11-10 03:35黃一心鮑旭騰
學報編輯論叢 2022年1期
關鍵詞:海洋大學學報水產

黃一心,鮑旭騰,梁 澄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上海 200092)

中國科技期刊的創辦距今已超過百年,1915年創刊的《科學》雜志至今仍在出版。水產類期刊一般指的是由各水產學會、科研院所、水產管理部門主辦的能反映水產學科技術水平的期刊,中國的水產類期刊從20世紀50年代起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數量已經超過了40多本,并于2016年成立了中國水產學會期刊分會[1]。

在一定水準的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已經成為許多科研院所評價單位、科研人員科技水平和成就的重要標志之一[2]。因此對于期刊來說,能夠進入各大主流數據評價體系平臺的核心系列或成為來源期刊,甚至排名前列,對增強期刊知名度,提升期刊稿源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主要對水產類期刊目前國內常用的評價體系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期刊的發展提供參考。

1 學術期刊評價相關背景

早在20世紀30年代,國外就提出對“核心期刊”的評價,中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對期刊的綜合評價仍是一片空白。為幫助圖書情報部門在浩瀚的讀物中選擇優質學術期刊,也為廣大讀者能盡快地選取高質量的論文,國內很多科研院所都開展了對各類期刊評價體系的研究,形成的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一系列成果,而由于水產類期刊絕大部分是科技類期刊,因此對水產類評價體系主要有4類(見表1)。

表1 水產類期刊主要評價體系

1.1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核心)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1990年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會共同發起研究并于1992年正式出版的[3],至今已有9版。其中前5版間隔時間為4年,2008年后,間隔時間調整為3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評價的范圍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學科,分屬7大編、74個學科類目[4],最新的2020版共收錄期刊1 990本。

1.2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是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于1989年創建,是中國第一個引文數據庫,主要收入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期刊,CSCD期刊2年遴選1次。來源期刊一般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2021—2022年度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來源期刊1 262種,其中核心庫926種[5]。由于入選CSCD庫的期刊(包括擴展庫)數量比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的數量要少,因此也有不少單位給予入選CSCD就視為核心期刊的待遇。

1.3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科技核心)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由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信所)研制。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信所研究人員就開始對中國科技人員的論文情況進行分析統計,1997年出版了《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目前每年度評價 1次,分為核心版和擴刊版,入選核心版的科技期刊即被稱為科技核心期刊?!?020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6]收錄了自然科學與工程領域期刊 2 070種,并以這些期刊的論文構成了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

1.4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武大核心)

2009年3月,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開始研究并出版了《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2009—2010):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排行榜與指南》,至今已有 6版了。其中 2021年3月出版的第6版,收入期刊6 390本。武大核心將收入的期刊主要分為6大類,其中取學科評價指標中排名前 5%為權威期刊(A+),前 5%~20%(A)和前 20%~30%(A-)為核心期刊,前30%~60%(B+)為準核心期刊,前60%~90%(B)為一般期刊,剩余(C)為較差期刊。

2 不同評價系統的評價體系

2.1 評價方式

4種評價方式均采用是利用文獻計量方法,通過結合專家的評判進行評價,具體見表2。

表2 各評價體系的評價方式

2.2 評價指標與權重

2.2.1 北大核心

“十三五”以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的一級指標沒有變化,僅僅刪除了他引量的二級指標會議論文,但2020版與“十二五”最后一版(2014版)相比,變化較大,刪除了3個指標,新增了5年影響因子等7個指標,具體見表3。

表3 2020版北大核心的權重及指標

2.2.2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在“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選刊原則”中僅指出期刊總引用頻次、期刊學科引用頻次、期刊影響因子和期刊他被引率 4個指標。但在具體期刊里提供了論文量、基金論文量、論文機構數、參考文獻數、篇均參考文獻數、自引率、引用半衰期、影響因子、即年指數、總被引頻次、自被引率、被引半衰期、H指數、特征因子和論文影響力分值15個指標情況,未列出權重。

2.2.3 科技核心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里面收入的 25個指標,整個“十三五”幾乎沒有變化,僅在在2017年以后新增了“紅點”指標。具體指標見表4

表4 2020版科技核心評價指標

2020版沒有給出評價中各個指標的有效性和權重,但綜合評價總分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遴選的重要依據之一[8],而綜合評價總分是由6項指標在其所在學科中的相對位置,并按照一定的權重系數綜合而得,其指標與權重見表5。

表5 綜合評價指標與權重

2.2.4 武大核心

武大核心的指標在“十三五”期間總體變化不大,2020版中僅將原來影響因子拆分成5年影響因子和2年影響因子,具體見表6。

表6 2020版武大核心評價指標及權重

3 四種評價系統的發展趨勢分析

從1992年首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正式出版至今已有近30年了,從評價體系的發展情況,有如下特點:

(1) 評價指標越來越多。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例,由于統計工具落后,第1版采用3個評價指標:載文量、文摘量、被引量[9],而到最新的2020版僅一級指標就達到16個(表 8)。

表8 指標數量情況變化表

(2) 評價指標越來越細。從評價指標來看,由于評價體系中的指標或多或少存在局限性,因此對一些指標進行了拆分,如武大核心將原來的影響因子(2017—2018版)拆分成2年影響因子和5年影響因子。北大在2017版開始,在4個一級指標中設立2級指標。

(3) 評價指標越來越注重綜合考慮。與過去采用“絕對指標”不同,現在也在考慮相對的因素,如核心權威因子,就是利用了PageRank算法進行統計,根據期刊被引雜志的重要性賦值,此外科技核心的綜合評價分也是基于期刊在學科的相對位置來獲得的。

4 對水產期刊的評價與統計

在4種評價體系中,2020年共有15種期刊入選不同的核心(包括CSCD擴刊庫),結果具體見表7。

表7 水產期刊的評價結果

從評價的情況來看,由于采用的學科分類的依據和方法不一,如有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有的采用GB/T 13745—2009《學科分類與代碼》,因此不同評價體系或不同時間對水產類雜志的認定不同。

首先,備選數量不同。北大核心認定的有30本雜志。武漢核心認定的有28種?!吨袊萍计诳C報告(核心版)自然科學卷》僅收錄了12本,但在其擴刊版中歸入水產學(C10)的有21本,而其中被評為科技核心的《大連海洋大學學報》《廣東海洋大學學報》《上海海洋大學學報》《水生態學雜志》《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未列在水產學科里,因此至少大于26本。CSCD僅有入庫的12本期刊。

其次,對同一本雜志的學科認定也不同。主要體現在3本雜志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除水產學科外,還被歸類于海洋類、自然科學綜合大學學報、綜合性期刊里;《海洋與湖沼》還被認定為海洋類;水生態學雜志還被認定為環境科學類、和安全科學類。

第三,入選的方式也不同??萍己诵牟捎枚喾N學科同時錄取的方式,如《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水產學、海洋科學、水文學、自然科學綜合大學學報 3類中均列入核心。而中文核心采用了比較方式,如《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雖然也列入 30本水產類雜志以內,但最終卻作為海洋學核心而收錄其中。

第四,學科的認定會進行調整?!逗Q笈c湖沼》一直被認定為海洋學或海洋科學學科里,但在武大核心2020版卻將其歸在水產學科里。

從表7可以看出,有8本期刊被4大評價體系收入為核心或來源期刊。其中,《大連海洋大學學報》《淡水漁業》《南方水產科學》《上海海洋大學學報》《水產學報》《中國水產科學》全部作為水產類期刊被收入,而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海洋與湖沼被部分評價體系作為其他類別收入。

從結果來看,4大評價體系的結果總體一致,水產學報、中國水產科學、南方水產科學始終位列前三,15本雜志基本上都被2種評價體系收入,而且未進入武大核心的雜志基本都為準核心期刊。

5 啟迪與探討

5.1 應加強關注“紅點”指標

“紅點”指標是科技核心于2017年新增的指標,也是科技核心“十三五”期間唯一新增的指標,它指是的關鍵詞與其所在學科排名前1%的高頻關鍵詞重合的論文所占的比例雖然對紅點指標對期刊的排名影響不大,如2020年《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紅點指標為0.29,為最低,但綜合排名卻排在第四名,而且4年來《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變化幅度很大,最低為 0.18,最高達到0.73,但是在科技核心里的排名基本保持在在 4名,也有人認為不能反映期刊的特色,但實際上,紅點指標的作用是用于測度期刊論文與其所在學科研究熱點的重合度[10]。其實,即使某一學科專業性再強的期刊,它所獲得的稿源也離不開整個學科發展的主要方向。從近10年關鍵詞統計來看,有8本科技核心排名第一的關鍵詞為“生長”,而在水產類期刊中唯一一本專業刊登漁業裝備與工程的《漁業現代化》的關鍵詞中生長排位第2。因此,編輯部可以通過紅點指標的分析,監測學科的發展動態,進而關注重大項目的進展,識別核心研究團隊,進而獲得優秀的稿源。

5.2 要注重期刊的他引類指標

目前他引類的指標在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都有,以最新版的來看,中文核心中他引類的指標包括期刊他引量、他引影響因子、5年他引影響因子0.43,幾乎接近一半,而在科技核心綜合排名中雖然權重只有18,低于總被引頻次和核心影響因子的26,但由于科技核心采用的是基于期刊在學科的相對位置來計算,且期刊他引影響因子區間小,那么略有變化得出的總分差距就很大,如表9是某年2本水產核心期刊評分比較表,在3個主要指標中,期刊1他引率的指標比期刊 2高了 0.14,但得到的綜合評價分卻高出一倍,足見他引率在評價中的重要性。

雖然他引類的指標能夠反映一定的學科的傳播能力,但他引的更多有利于同質類的期刊,而對于小眾或有明顯專業特色的期刊,由于專注于學科的某一領域,往往很難被其他期刊引用,因此明顯他引率會偏低。同時,很多他引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說明正在開展的研究,為作者的創新性提供鋪墊,未必覺得對論文有重大參考,因此,高被引并不一定等同于高質量[11],對目前他引較高的權重還值得商榷。

5.3 應客觀看待基金論文類指標

“基金論文類”是指期刊所發表的論文中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數量或在全部論文中的占比,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基金論文比。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和武漢核心中,除了引用類的指標外,基金論文類指標,尤其是基金論文比指標一般是權重系數最高的指標之一,中文核心更是將基金論文比進一步劃分為國家和省部級,雖然,有研究表明,在我國主導的 ESI高被引論文中,基金資助的占到 95%左右[12],但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受到基金資助論文并不代表的質量一定過高,一方面獲得基金的認可只是代表對過去基礎的認可,并代表對未來產出的認可,許多論文只是掛著頂級基金的名稱。另一方面不同的學科得到頂級基金的資助程度會不同,而即使同一學科,但不同領域獲得頂級基金資助力度也會不一樣,以水產學為例,水產學科一般還進一步細分為十大領域,其中一些領域如裝備,獲得頂級基金的資助一般會比較少,而在“十四五”期間,國家提出養殖機械化率達到50%,可能會出現一批創新性較強的機械類研究論文,但這些論文有極大可能是沒有得到頂級基金的支持。

應該說幾種評價體系,為讀者選擇優秀期刊以及期刊工作者改進期刊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但作為期刊工作者應該對評價體系有個正確的認識,在認真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仍應該以期刊特色和論文質量為第一要務,以促進期刊的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海洋大學學報水產
“證”規企業,振興水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當代水產 騰氏水產商務網
搞養殖,我們都看《當代水產》
搞養殖,我們都看《當代水產》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中國海洋大學 自主招生,讓我同時被兩所211大學錄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