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問題探討

2022-11-12 23:20王飛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32期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文化素養文化建設

王飛

摘要:我國在大力推動經濟建設過程中,關于群眾文化需求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在政策制度導向,積極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力求豐富文化內涵,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章通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助于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提升群眾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培養群眾文化素養的同時,推動我國文化事業高水平建設發展。但實際上由于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群眾文化認知有所不足,導致群眾文化未能深入到基層群眾日常生活,實際效應不強,加之基層文化館的職責發揮不充分,影響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成效。故此,文章就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中的相關問題深層次剖析,多角度探究,在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支持下,助力我國文化事業高緯度發展。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文化需求;文化素養;文化建設

基層群眾文化在長期實踐中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果,在長久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同時也導致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激發。但實際上,目前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還處于一個初級發展階段,有很多不成熟的問題存在,建設與發展失衡,無法充分契合與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對于此類問題,還需要堅持政府導向,整合社會資源,進一步深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以便于組織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參與同時,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養,切實提升群眾的生活質量。由此看來,新時期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是大勢所趨,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基層群眾文化的政策要求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背景下,為了提升我國文化事業競爭優勢,提升群眾民族文化認可和重視,國家在文化振興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資金,并且頒布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與制度。作為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建設近些年來受到了高度重視,通過深入到基層群眾中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引導群眾參與過程中來陶冶情操,提升精神文化水平,便于更好促進文化振興。目前我國全國各地開始大力組織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力求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送入到群眾門口,創設良好的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環境,基層群眾文化從溫飽朝著小康方向發展。

結合國家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相關戰略部署,文化部頒布了一系列文件制度,如《“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是首個指導群眾文藝工作的五年規劃,進一步確定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指導思想、重點任務和發展目標,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因此,需要正確導向合理規劃,緊緊圍繞群眾需求聚焦重點問題,加強組織領導和基層實踐,增強經費支持下力度下,有機整合優勢資源,在有利條件支持下穩步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偟恼f來,新時期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有以下幾個要點:第一,堅持正確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弘揚與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打造文化陣地。第二,推動實施方法創新,在政府主導下整合社會優勢資源,吸收社會力量,如送戲下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提供資金,為群眾呈現多樣化的文藝表演活動,提升群眾認知同時,收獲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第三,貫徹服務理念,圍繞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針對性選擇喜愛的傳統曲藝術作品。第四,堅持實事求是,提升方案可操作性,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深入到基層,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通過此種方式,力求滿足群眾持續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文化管理水平,普及優秀群眾文化,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體系。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意義

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下,各地區的基礎設施逐漸趨于完善,在物質需求得到基本滿足的前提下,基層群眾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享受,但是目前從總體來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仍然存在不足,有待改進。在基層群眾文化中,很多基層群眾思想過于封建、滯后,未能正確看待精神文化建設重要性,不同程度上制約我國文化事業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基層群眾文化在社會文化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關乎和諧社會發展。因此,新時期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應積極推動理論研究創新,將前沿合理的文化理論引入到實際工作中,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摒棄落后思想,及時有效處理社會問題,促使基層群眾更好發展。文化建設可以促進基層群眾思想更新完善,提升精神境界,在教育子女中也可以靈活運用科學思想理論,提升社會公民道德素養和文化水平?;鶎尤罕娢幕ㄔO,全面落實國家政策制度,組織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化活動,提升文化競爭力同時,促進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鶎尤罕娢幕梢詽M足群眾精神需求,調整精神狀態,通過參加文化活動來提供精神食糧,如果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缺失,會導致群眾精神層面干涸,基層文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不利于社會“五位一體”建設和發展。由此看來,新時期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是必然選擇。

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中的問題

縱觀目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現狀來看,可以從有利和不足兩個角度來看。有利的一面是伴隨著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度提升,文化消費水平隨之增加,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很多瀕臨失傳的龍燈、廟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重新站上舞臺。近些年來,基層群眾活動中開始涌現出卡拉ok、廣場舞等活動,尤其是廣場舞活動,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群眾參與,壯大了業余文化隊伍的同時,促使基層群眾文化水平得到了穩步提升。

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另一個角度來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欠缺和不足,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基層文化活動的形式單一,缺少吸引力

目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總體開展情況并不理想,活動內容不夠新穎,形式單一的問題較為普遍,未能深層次挖掘和融合區域文化特色,導致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水平偏低,活動效果不符合預期。此類情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參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會帶來不良影響,制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高效展開。另外,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活動開展形式過于單一、滯后,流于表面,喊口號卻未能落到實處,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甚至與文化活動的距離逐漸拉遠。

(二)文化隊伍基礎不扎實

在基層群眾文化中,本質上是為了引導群眾參與文化活動過程中,享受文化活動帶來的樂趣,豐富情感體驗,陶冶情操,緩解身心壓力,滿足群眾多元精神文化需求。而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調動群眾參與熱情,并結合基層群眾實際需求來完善隊伍管理機制。但是,受限于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水平差異,經常出現管理制度無法實際落實的情況,變成了一紙空文,影響到基層群眾和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群眾文化理解缺乏足夠認知,致使基層群眾文化與發展陷入到困境。另外,部分區域的文化活動建設資金支持力度有所不足,缺少經費自然無法購置先進設備和技術,或是定期更新換代,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高效展開。

(三)文化活動創意度不足

通常情況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多是社會群眾自發舉行,或是當地的文化館組織展開,活動類型較少,未能在文化活動上有所突破,創新度不足。因此,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表現出過分關注形式,忽視群眾切實精神需要,僅憑管理人員難以規劃組織大規模和文化性較強的活動,長此以往,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隨之弱化。當前時代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時代,創新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在深入挖掘區域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注重與時俱進,融合時代前沿元素推陳出新,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基層群眾參與積極性,滿足群眾的文化需要。

(四)專業人員匱乏

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專業人員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在專業人員支持下方使活動起到應有的積極效應。但是,基層群眾文化專業人才的匱乏,隊伍整體素質水平不高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基層文化可持續發展力量的缺失,大大降低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質量,甚至陷入惡性循環。

四、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推動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助力基層群眾文化發展

基層群眾文化是我國公共文化體系重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體系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體工作成效。結合國家出臺的關于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制度,應積極整合資源推動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行一街道一文化藝術中心一體育中心的建設模式,并積極推動街道公共文化設施以及流動圖書館建設。通過電影進社區、送戲下鄉等群眾文化活動,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實現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有機融合、碰撞和交流,形成新的基層文化面貌。街道也可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福永街舞、福永雜技等。

目前有很多地區的街道開始大力推動基層文化建設,取得了豐富的工作成果。從自娛自樂文化活動中打造精品和亮點,力求開發和探索更具區域特色的文化活動,在有限的資金支持下,提升產出質量。街道和民間文藝演出團體建立合作關系,在政策傾斜和指導下,推動精品生產和組織創作,力求打造更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成效。

(二)組織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激發群眾的參與熱忱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最終目的是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滿足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以便于促進國家文化事業建設和發展。因此,組織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有助于賦予基層群眾文化新的生機與活力,形成良性的文化環境。部分區域即便文化設施較為齊全,但是由于缺少專業指導,不懂得如何高效開展文化活動,此類情況在很多經濟發展水平偏低的區域較為普遍。由于基層群眾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閱歷不同,接觸內容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可能出現部分群眾不認同某些文化現象,文化基礎存在顯著差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難度。所以,應該大力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在基礎設施支持下來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成效。

挖掘區域文化特色,組織形式多樣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實現閑置的設備有機整合在一起,發揮其應有價值來調動群眾參與熱情。如,國內某個山村,盡管基礎設施不多,但是其積極效應均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發揮,通過開設農家書社,圍繞這一內容組織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如學習之星、公德之星、文明美德戶等活動,在調動群眾參與熱情的同時,助力農村經濟增長。另外,結合村落實際情況組織適合村民參與的活動,如,最佳孝子,種植能手等活動,同文化建設有機整合在一起,在提升村落整體精神風貌同時,為和諧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三)推動產業基地建設,賦予文化產業持久發展動力與活力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應深深植根于不同區域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人文歷史優勢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文化與經濟的深度融合,吸收社會力量來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在各級政府支持下,大力培養文化產業骨干企業,推動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和產業基地建設。如,鳳凰古村保護性開發,通過挖掘區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自然資源,通過旅游方式來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形成“文化+品牌”的創新模式,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建立產業基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均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所以,需要立足于國家層面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予以高度重視,申請專項資金補助支持,但是需要接受全社會監督,提升經費的透明度和公開性,便于經費可以用到實處,助力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取得理想的成果。

(四)梳理文化管理制度,促進群眾文化繁榮發展

群眾文化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充分履行自身職責,整合優勢資源來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首先,應踐行創新文化事業發展理念,推動文化體制改革深化,響應國家號召全面落實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戰略,推動文化創新管理體制和市場體系健全發展。其次,建立資金多元化投入機制,為基層群眾文化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充足的活動經費支持下,有效整合社會力量,吸引各界社會人才參與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中。再次,推動成像文化活動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到城鄉建設范疇。最后,深化改革便于基層群眾文化創新發展機制,拓寬發展途徑,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實現有償服務、無償服務模式結合應用,賦予基層群眾文化持續發展動力。

(五)堅持以人為本,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其中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規劃設計,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充分調查和反饋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針對性組織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因此,首先需要明確基層群眾的主導地位,堅持以人為本,從群眾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文化需求,所有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均需要緊緊圍繞群眾需求,符合群眾意愿,以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和文化實踐力為目標。推動文化活動形式創新優化,組織文化內涵更加豐富的活動,引導群眾參與其中,起到宣教和精神調節作用。如,歌唱比賽,廣場舞和書法大賽等文化活動,供群眾選擇,積極參與其中,在鍛煉身體素質的同時,提升文化素養。同時,基于文化活動來傳遞先進思想和技術,便于基層群眾了解更多的國家大事,在豐富基層精神層面同時,實現自我發展,助力現代社會建設和發展。

(六)加強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培訓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隊伍整體素質水平高低,是影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成效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積極整合力量,組織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參加專業培訓,提升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可以更加高效組織繼承權妕,營造良性文化氛圍。依托于現情況,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落實文化活動到基層群眾隊伍中,傳播正確、先進的思想理論,為提升基層群眾的整體文化素養做出更大貢獻。

五、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積極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是新時期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完善配套管理體制,加強工作隊伍建設,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便于滿足群眾文化需要。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還可以豐富個體內涵,陶冶情操,緩解日常工作壓力。所以,需要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整合優勢資源,針對性解決目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問題,推動我國的文化事業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華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分析[J].戲劇之家,2021(01):197-198.

[2]蘇婷.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創新重點探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2):256-258.

[3]李燕.鄉土藝術與農村群眾民俗文化活動——基于姜堰地區基層文化建設的考察[J].藝術百家,2013(04):249-250+219.

[4]耿加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J].南方農業,2020,14(36):92-93.

[5]安穎杰.“送文化下鄉”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外交流,2020,27(17):76-77.

[6]李鳳泉.鄉鎮群眾文化建設中文藝隊伍的作用及培養探討[J].參花,2020(19):147-148.

[7]蔣泰偉.群眾文化建設中文藝隊伍的作用與培養辦法研究[J].人文之友,2020(12):28.

[8]謝如晶.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價值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20):63-64.

(作者單位:吉林省文化館)

猜你喜歡
基層群眾文化文化素養文化建設
關于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
基層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探析
淺論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提升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