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普法背景下高職院校民法典教育實效性提升路徑探究

2022-11-16 16:32孫祺琪黃俊邱萍
廣西教育·C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民法典高職院校

孫祺琪 黃俊 邱萍

【摘要】本文分析高職院校民法典教育現狀,闡明加強高職學生民法典教育是“八五”普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民法典宣傳,促進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需要,闡述高職院校提升民法典教育實效性的路徑,即將民法典教育納入教學規劃、優化民法典教育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激發高職學生學習民法典的內生動力,將民法典從書本轉移到學生心里,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法治國。

【關鍵詞】高職院校 民法典 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7-0162-0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1年是“八五”普法開啟之年,民法典是法治宣傳的重要內容之一,把民法典教育納入法治宣傳陣地,普及民法典,讓民眾自覺地運用民法典維護自己的權益,有利于保障社會生活的穩定與安全。黨和國家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群體成長十分關懷。大學階段是青少年人生塑造的黃金時期,因而在高職學生中加強民法典教育是立德樹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高職院校民法典教育現狀

民法典頒布實施以后,全國各高職院校都積極開展一定層次和程度的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F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城職院”)為例,對高職院校開展民法典教育工作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尋找教育好途徑。

(一)未充分發揮學校法治教育職能

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能人才為主,無論在設施建設、師資引進,還是課程設置,都更重視專業課程建設,因此難免存在重專業教育輕法治教育現象。雖然學校都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守住立德樹人的主陣地,但法治教育也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下的一子項,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相對比較有限,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未形成多部門聯動的法治教育機制。當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由校級宣傳部專門開展,而宣傳部門人員少、工作重,要想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做到系統化、深入化他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而偏重知識技能培養和提升的各系部教學職能部門,也存在人員少、任務繁重、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城職院的法治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學職能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目前在全校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多部門聯動的法治教育機制。

二是法治教育類課程比重偏低,覆蓋面不廣。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未開設專門的法治教育類基礎課程。對學生的法治教育主要依托公共必修課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目前,高職院校使用的《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版)課本,其中法治教育內容的比重雖然有所提升,但也僅限于該教材第六章。其主要內容是以國家法治建設理論和法治素養提升為主,更側重政治性、理論性。在該教材中與民法典相關的內容僅出現三次,且僅是作為我國法治建設的案例引入,以介紹其法律地位,以及作為公民保障權利的案例介紹其作用,不涉及其具體條款。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在教學設計中雖然融入了一些與民法典相關的案例,使之在民法典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有待提高。

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馬克思主義學院法治工作室專門開設了以民法典為主要內容的思政類限定性選修課大學生必備法律常識課程,為民法典系統化教育開拓了新路徑。但受師資人數的限制,每學期僅能滿足6個班300名學生的選課需求,尚不能達到覆蓋全院的法治教育目標。

三是專業法學背景的師資偏少。由于學校沒有開設法學相關專業,而主要承擔法治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招聘教師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類專業為主要條件,因而在學校思政教育隊伍中具有專業法學背景的教師比例偏低。城職院的民法典教育主要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融入,但僅有4人具有專業法學教育背景,其余大部分參與民法典教育的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的法學教育背景,導致教學中表現出信心不足、內容不深、效果不佳的現象。由此可見,師資隊伍的法律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四是民法典宣傳形式實用性、精確性和系統性不足。自民法典頒布以來,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法典宣傳教育活動,如利用民法典宣傳欄、微信公眾號、易班平臺、民法典主題班會等開展宣傳活動。但調查結果顯示,宣傳內容的實用性、精確性和系統性有待加強,部分宣傳活動存在形式單一的問題,學生的關注度還不夠高。以2021年12月的“憲法宣傳周”為例,學校相關部門組織全院班級開展了民法典學習主題班會,但調查顯示,學習內容也限于民法典的內容概述以及法治意義,沒有系統的法律條文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學院法治工作室也于“憲法宣傳周”專門在選修課的班級中組織開展了一次民法典主題宣講,但內容僅限于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宣講內容篇幅有限,學生受眾覆蓋面小。

(二)學生個人學習主觀能動性不足

一是學習意愿和學習行動存在矛盾。大多數學生能意識到法律知識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認可學校開設法治教育課程的必要性,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出現了知行不一的矛盾。例如,學習動力明顯不足,課外主動學習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少。究其原因,多數學生潛意識里認為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決定了自己未來的就業起點,是自己生存的依靠,且學習效果立竿見影。相反的,法律知識學習的實效性短期內并不明顯,因此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有限。

二是網絡學習內容零散、不系統。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國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人們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是重要的獲取信息的平臺。高職院校學生的絕大部分業余時間是在手機移動網絡上度過,因而,手機已成為獲取民法典知識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網絡學習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高職學生關注較多的微博、抖音、B站、火山視頻等平臺的信息資源,其科學性、客觀性無法得到保證;第二,無論是官方新聞報道或者專家的普法解讀,都存在零散性;第三,大多數高職學生閱讀時的思維缺乏深度、廣度和高度,提取有效法律知識的能力不強,學習效果也不理想,易造成學生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以偏概全的現象。

二、高職院校民法典教育實效性提升路徑

大學生民法典教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性和系統性教育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提升高職院校民法典教育的實效性。就高職院校層面而言,提升的路徑如下。

(一)將民法典教育納入教學規劃

首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全力貫徹落實“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要求,堅定法治教育理念,以《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為依據,在制定學院的發展規劃時,將民法典教育納入規劃內容中,為全面推進民法典教育定好“四梁八柱”。

其次,構建校內多部門聯動機制。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要求,高職院校應制定多部門協調育人的法治教育機制,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統籌規劃、系統協調。一方面,優化法治教育的資源配置,從配套機制、資金投入、人員招聘上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從課程設置上建立長效的教育機制,包括教學、考核、評估等機制。學校要堅持“三全”育人原則,把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民法典教育融入高職學生人才培養各個環節,實現全員、全程和全課程的民法典教育,同時,宣傳、學工、團委、教務等職能部門和各教學部門聯動共建民法典教育的校內陣地。

(二)優化民法典教育體系

高職學生正處在受教育的關鍵階段,富有生命力、創造力和求知欲,可塑性極強。高職院校是一種系統性的教育機構,是開展民法典教育的主戰場,因此要抓住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融入民法典教育,制定科學的、規范的、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教育實施辦法。被譽為“社會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規范著人一生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為人一生的發展保駕護航。高職院校應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實施方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融入民法典的精神、核心內容和彰顯的時代價值;利用課程思政的契機,將民法典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培育法治信仰,堅定法治信念。同時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生自覺維護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平等、人格尊嚴等權利,履行法定義務,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高職院校依據學情、校情的實際情況,增設民法典相關課程,擴大覆蓋面,優化民法典教育課程體系。(1)將大學必備法律常識課程由限定性選修課改為選擇性必修課,整體提升高職學生的民法典知識儲備,以及法治素養,改善學生對法律一知半解而盲目“過激維權”的情況;(2)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專業法律課,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緊密地結合民法典相關章節開展教學,例如,面向經管專業開設“經濟法”(其中涉及的民法典合同編等)、面向空中乘務專業開設“民用航空法”(其中涉及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等)。

(三)改革教學方法

良好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性,因此改變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長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體檢教學法等增加師生互動方式,提升課堂效果。法治教育不能局限于簡單地學習法條,而要引導學生理解法律精髓,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律權威,弘揚法律精神。高職院校除開設法治教育課程之外,應以多種靈活方式開展法治實踐教學,創新實踐教學模式。(1)組建法律社團。以社團形式進行一般理論知識傳達,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社團成員開展法律實踐活動,以提升高職學生學法興趣。具體來說,可以組織開展熱點法律話題研討會。例如,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校園生活中涉及的熱點事件開展專門性研討活動,進一步理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法典立法宗旨。(2)提高模擬法庭活動成效。模擬法庭是讓民法典“進頭腦”的一種很好的實踐形式,能充分滿足學生主動參與的意愿,是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落實“理實一體化”的好辦法。教師應改進過去“包辦”模式為“自主”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案例選擇到角色分配,從法理分析到法庭辯論流程,盡可能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同時,由過去的“學生被動讀臺詞”模式改為“主動的融入思考”模式,盡可能將法庭審理程序原汁原味地重現,從而增強學生在模擬法庭中的獲得感,有助于學生深刻感受程序嚴謹、司法公正、法律威嚴。教師可以點帶面,形成可操作性強的模擬法庭實施詳案,由個別班級向多個班級推廣,增加學生參與模擬法庭的參與度,進一步提高活動成效。(3)加強法治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在校內,學校除了用好現有的宣傳欄,還可以建設法治教育長廊或法治教育園,作為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以及法律知識、禁毒知識、國家安全知識、防治校園欺凌事件、電信詐騙等內容的教育,拓寬學生的法律法規知識面,提高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達到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的目的。在校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拓展民法典教育的有效載體。學校除與原有的廣西(柳州)禁毒教育基地、柳州市魚峰區人民法院合作外,還可以與其他政府部門、律師事務所共建法治實踐教育基地,不定期地帶學生參觀,讓學生感受法律威嚴,強化學生守法意識。(4)豐富課內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在教授法治教育理論課的過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實踐活動,例如,拍攝民法典系列微電影、民法典知識競賽、法治主題辯論、普法宣講等活動,強化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培養學生普法責任心。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基礎,當前法治師資隊伍建設還是比較薄弱,尤其是法律專業教師非常缺乏,因此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具體可以從三方面進行。一方面,結合學情、校情適當增加法學專業教師的招聘數量。這一類型教師對我國法律體系和民法典的了解更全面和系統,法律意識也更強,他們可以肩負學生教育和師資培訓的職責。另一方面,對涉及民法典教育的現有教師進行培訓,使之成為民法典教育的主力軍。再一方面,引進法律專業機構或部門的實務工作者,如律師、法官、檢察官等到校開展教學和實踐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方面齊頭并進,形成專業素質高、人員充足的民法典教育教學團隊,以有力促進民法典教育的實效性。

(五)激發高職學生學習民法典的內生動力

高職院校要想提高民法典教育的成效,除了諸多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民法典的內生動力,促使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才會學得進、學得好、學會用。首先,高職學生應深刻意識到民法典知識是自身長遠發展的必備素養之一,是自身行為的規范,擯棄功利思想和應付心態,用心學習民法典,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其次,要做到知行合一,將民法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和工作中自覺踐行法律,將民法典知識用于解決現實問題,敢于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最后,高職學生應積極充當“普法人”角色,積極投身民法典的宣傳、推廣和普及工作中,以實際行動促進民法典的實施,為法治中國的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八五”普法背景下的高職學生的民法典教育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基礎性和系統性工程,對高職學生自身成長和法治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要通過體系化的民法典教育,使學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以民為本”的法治精神,進而將民法典從書本轉移到學生心里,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J].求是,2020(12).

[2]楊佳佳,鞏書航.大學生民法典教育的價值探究與路徑選擇[J].教育與教學,2021(10).

注:本文系柳州城市職業學院2021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一般項目“《民法典》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路徑探究——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2021JGB16)、柳州城市職業學院2022年度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大思政課’理念融入高職院校法治實踐教學路徑研究”(2022JGB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孫祺琪(1987— ),廣西河池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及法治教育;黃?。?980— ),廣西平南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及法治教育;邱萍(1970— ),廣西玉林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民法典高職院校
探索建立六項權力清單 深入推進民法典落實
無信不立 無誠不久——民法典中關于合同的那些規定
民法典誕生
民法典來了
中國民法典,誕生!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