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022-11-19 17:21李永蘭
讀與寫 2022年9期
關鍵詞:史料高中歷史歷史

李永蘭

(貴州省仁懷市第五中學歷史組 貴州 仁懷 564500)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歷史課程也在不斷的更新和改革,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史料教學模式來創新課堂教學內容。因為當前歷史教材的編寫既要兼顧課程內容,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又要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完成。所以有的重要歷史事件和相關人物,教材只能一筆帶過,教材里多數的文字都是歷史理論、歷史結論性的語言;學生通過教材也只是掌握了歷史理論,歷史學習喪失了生命力,鮮活的歷史人物和因果關系的歷史事件學生也不了解。既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難度,又讓學生感覺學習歷史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史料教學模式,可以彌補教材編寫的短板,學生們通過老師增加的史料,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提升自己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史料的含義

廣義的史料是指歷史資料,是研究和編撰歷史所使用的資料,是用于研究歷史所用到的資料。根據史料的價值,可以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也稱原始的資料、直接史料,是指在當時的時代發生的,而且是那個時代保存遺留下來的材料。包括文獻資料、實物資料(考古發現)和口述資料(當事人和目擊者提供的史料)采用第一手史料的原因主要是看重其原始性,而且第一手史料證據直接,準確性、科學性強。第二手史料是指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后人對第一手史料的研究和詮釋,又稱間接史料。史料根據其來源,又可以將史料分為不同的種類,如實物史料,文字史料,口傳史料等等。實物史料是指我們現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參照的歷史文物古跡、歷史遺址遺跡等,文字史料是指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們所記載的各種與歷史相關的文學著作,以及歷史文獻資料等等,口傳史料是指流傳于民間的各種傳說等等。歷史史料包含的內容是很豐富的,教師在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史料給學生展開教學,同時要重視史料的運用過程,促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掌握到更多的史料,以此來不斷的提升自己對于歷史的辯證思維。[1]

2.史料與歷史教學之間的聯系

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也只有了解到人們所留下來的各種歷史資料,進而在逐步學習歷史,研究歷史,這樣的話才可以掌握到更多的歷史知識,教師借助史料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進而了解到史料與歷史教學之間的聯系,通過史料的學習來加深自己對于歷史事件的理解程度,而通過歷史教學來融入相應的史料,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2]。

3.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3.1 使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更加真切。歷史這門課程是文科生的一門必修課程,歷史長河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可重復的特征,對此,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只有通過教材文字的學習來了解我國不同的歷史發展長河,學習不同的歷史人物所具有的品質特征等等,這樣的話也導致學生所學習的歷史知識只是局限于教材中的文字內容??墒侨绻處熢谡归_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用用史料教學模式的話,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史料學習來真實感受到不同的歷史事件,使得學生們在不同的史料情境中,真實感知不同歷史事件發展的過程,以及事件中所包含的時間地點,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等等,從而增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感受,能夠更加真切的了解到不同的歷史知識內容[3]。

3.2 豐富了高中歷史教學內容。學生們在學習高中歷史的過程中,只是將自己的學習目光局限在教材內容中,而教師在講解內容的過程中,也只是專注于講解教材知識內容,這樣的話只會使學生們的思維變得更加的固定化,在思考不同的歷史事件時,學生們也只是從自己所學到的教材內容中進行思考和探討;也只會局限學生的思維發展??墒侨绻處熢谡归_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相應的史料教學模式的話,可以將史料教學與歷史課堂緊密聯系起來,進而在課堂中極大的豐富學生所學習的歷史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探討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避免將學習視野局限在教材內容中,它可以讓學生從史料中逐步進行學習,進而接受和理解不同的歷史知識,以此來更好的融合史料教學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4]。

3.3 開拓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視野。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將其看作高考科目而進行學習,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少能夠真正去體會歷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對此教師將歷史史料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到不同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加深學生對于不同歷史事件的見解,通過史料的學習,強化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認知發展能力。

3.4 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覺得歷史這門課程是比較枯燥煩悶的,在記憶不同的歷史事件時,學生們也只是通過自己的背誦模式進行記憶,這樣的話也只會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的郁悶。但是在課堂中融入史料教學模式的話,可以更好的活躍歷史課堂的教學氛圍,重新構建學生對于歷史這門課程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史料來探究不同的歷史問題,進而通過史料的運用來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在了解史料的過程中,更好的進行大膽的推測和猜想,逐步的驗證自己對于歷史問題的看法,使得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歷史知識的嚴謹性[5]。

3.5 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史料教學模式的話,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借助史料教學來給學生們構建出歷史事件的背景以及發展的過程。比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給學生們觀看歷史史料內容,這樣的話,學生們在大腦中會形成很強烈的畫面感,進而將這些畫面與自己所學到的歷史知識聯系起來,營造出濃厚的歷史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探索精神,這樣的話也可以逐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的能力,長期這樣下來,可以不斷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6]。

4.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1 傳統教學模式占主導作用?,F如今我國雖然正在往資源強國行列發展,教育模式也處在不斷的更新和發展的過程中。然而很多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占據著主導的作用。在課堂中,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史料教學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之間的融合度,同時也沒有重視到史料教學對于學生理解不同的歷史知識的價值和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史料教學與歷史課堂有機結合起來,使得史料教學與歷史課堂是脫離展開的,這樣的話只會逐步降低課堂學習效率,減少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動機[7]。

4.2 史料教學的應用存在兩極化現象。根據我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存在著兩極化現象。部分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沒有正確思考使料與歷史課堂的聯系,進而在課堂教學中并不會正確使用史料進行教學,同時也缺乏史料運用,導致課堂教學,只是根據教材內容逐步開展,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只是偶爾性地將史料教學運用在課堂中,這樣的話使得課堂教學并沒有呈現出趣味性。還有部分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過分運用史料知識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中,為了讓學生們對于歷史知識能有更加詳細的理解和認知,便會在講解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使用史料教學來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然而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會過分地借助于史料知識進行講解,這樣的話只會耽誤教師的課堂教學進程。在課堂中,教師只會給學生們詳細講解不同的史料,因而忽略了教材知識內容的講解。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只會對學生起到一個錯誤的引導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夠分清楚史料教學與歷史課程教學的含義,同時也并不能夠了解到史料教學與歷史課程教學的主次之分。

5.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合理運用史料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利用史料客觀全面的了解真實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歷史中發生的不同事件及人物,進而對它們進行客觀的評價,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質疑能力,和正確的三觀。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運用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5.1 課堂提問運用原則。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注重給學生講解知識內容的話,只會使得歷史這門課程變得更加的沉悶,進而失去其教學的趣味。對此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課堂提問運用原則,在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設計好如何使用相應的史料進行提問,這樣的話可以有效轉變教師講解方式,引導學生在提問中深入探索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而運用相應的史料,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

5.3 課外延伸原則。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想要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教師就需要遵循的前導入原則,課堂提問運用原則以及課外延伸原則。在課外延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相應的歷史教材內容,對學生布置不同的史料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在課后自己尋找相應的史料資料進行學習,學生們在自主查詢史料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歷史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制定每月一考核內容,在考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檢查學生課外延生所學習了解到的史料內容,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學生們不斷的鍛煉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8]。

6.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6.1 課前引入史料教學。在課堂教學之前融入相應的史料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記憶,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促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建構中逐步進行學習,深入進行探討,以此來不斷地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這樣的話還可以確保課堂往后的教學進程能夠順利開展。例如教師在講到《鴉片戰爭》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觀看與鴉片戰爭相關的歷史紀錄片,幫助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鴉片給中國人民所帶來的危害,以及在鴉片戰爭的過程中,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勇氣和決心。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其次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可以更加深刻體會鴉片戰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讓學生感受到鴉片戰爭的侵略性和殘酷性,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學習該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進而解讀不同的歷史信息,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9]。

6.2 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史料教學內容。簡單的教材知識內容的講解,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于歷史知識學習的渴望程度。針對此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史料教學的內容,促使學生們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到不同的史料內容,進而將史料教學與歷史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們能夠真實感受到歷史的存在,進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更好的體現出史料教學的價值。比如教師在講到《富國強兵的秦國》該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們觀看,在秦國所發生的不同的歷史事件,如秦始皇是如何統一六國的,在秦朝時期人民生活的場景等等。學生們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秦朝時期的富有,以及秦始皇的統領能力,同時學生們也可以更好的觀察到在秦朝時期人民的生活,士兵保家衛國的強心等等。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聽覺、視覺等來加深自己對于歷史事件的印象,同時還可以更好地將史料教學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結合起來[10]。

6.3 在創設歷史情境中運用史料教學。單一化的講解內容,只會讓歷史這門課程逐漸變得乏味,根據高考大綱給學生們講解歷史,也只會讓歷史失去其原有的意義和價值,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從而展開深入的探索。因此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創設相應的歷史情境,使得學生們在歷史情境中可以身臨其境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展開歷史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的運用史料教學,從而使得歷史課程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幫助學生在情境中運用史料內容,來加深自己對于教材內容的深刻認知,在教學情境中了解到歷史事件具體的發展經過,以及不同的歷史人物所做出的貢獻等,使得學生在情境中可以進行互動,提升自己的歷史時空觀念。比如教師在講到《抗戰勝利后的人民民主運動》該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與抗戰勝利后相關的歷史情境,然后在情境中讓學生思索抗戰勝利后的人民民主運動是如何開展,學生們在思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史料知識,給學生們講解在抗戰勝利后人民民主運動開展的形式等,以及人民民主運動包含哪些內容,以此來加深學生學習興趣。

6.4 在歷史實踐中運用史料教學。實踐加教學才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們得到成長。對此教師在展開教學時,要在歷史實踐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史料教學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史料來真實了解到過去反映的歷史事實,進而在通過史料學習的過程中,將抽象化的歷史知識內容簡易化,并且通過相應的口訣等方式進行記憶,以此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到不同歷史事件所發生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入的開展探索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有序組織學生們展開相應的歷史情景劇,學生們在參加歷史情景劇排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解一下不同的歷史史料,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的展開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深入探索,進而進行學習[11]。

6.5 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史料學習模式。將史料教學運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將史料教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同時還要拓展到課外,鼓勵學生們在學完本節課的歷史知識內容時,能夠查詢相應的課外史料,進而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講到《改革迫在眉睫》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中講完本節課的知識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們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在課后查詢與該節內容相關的史料知識,進而進行整理,并且在下節堂課中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讓學生們在有效的學習模式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內容,了解到史料與歷史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史料的學習開闊自己的歷史思維,在分析歷史材料的過程中,運用史料來進行辨析。

結束語

史料教學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不同的歷史知識內容,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歷史核心素養,根據我國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的規范自己的學習模式,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介于此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史料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出歷史這門課程教學的嚴謹性。選擇符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史料,讓學生們進行學習和探索,利用相應的教學設備,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史料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們在學習教材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積累自己的史料知識,將歷史情境教學與史料教學結合起來,使得學生能夠真切體會到不同的歷史事件所發生的背景以及特點,在實踐過程中運用合理的史料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鼓勵學生勇于探索課外史料知識內容,在課外學習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視野,并且結合課內所學知識內容,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培養自己學習歷史的能力。

猜你喜歡
史料高中歷史歷史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走馬史料贈故里 川渝民間文藝添新篇
史料二則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